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03后汉书-第50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穷崩乱,未能革悛,来事愈甚。苍生为此将尽矣,四海为此构□矣! 
  圣帝英君,欲反斯败,必当更开同姓之国,置不增之约,罢皇胤入宫之祸,守盟牲砺河之笃,乃可还崄坠之路,反乎全安之辙也。 
  中尉一人,比二千石。本注曰:职如郡都尉,主盗贼。'一'郎中令一人,仆一人,皆千石。本注曰:郎中令掌王大夫、郎中宿卫,官如光禄勋。自省少府,职皆并焉。仆主车及驭,如太仆。本*(注)*曰太仆,比二千石,武帝改,但曰仆,又皆减其秩。治书,比六百石。本注曰:治书本尚书更名。大夫,比六百石。本注曰:无员。掌奉王使至京都,奉璧贺正月,及使诸国。本皆持节,后去节。谒者,比四百石。本注曰:掌冠长冠。本员十六人,后减。礼乐长。本注曰:主乐人。卫士长。本注曰:主卫士。医工长。本注曰:主医药。永巷长。 
  本注曰:宦者,主宫中婢使。祠祀长。本注曰:主祠祀。皆比四百石。'二'郎中,二百石。本注曰:无员。 
  注'一'东观书曰:“其绍封削绌者,中尉、内史官属亦以率减。” 
  注'二'自礼乐长至此,皆四百石。 
  卫公、宋公。本注曰:建武二年,封周后姬常为周承休公;五年,封殷后孔安为殷绍嘉公。十三年,改常为恚Ч参喂晕罕觯谌稀#б唬А
  注'一'五经通义:“二王之后不考功,有诛无绝。”郑玄曰:“王者存二代而封及五,郊天用天子礼以祭其始祖,行其正朔,此谓通三统也。三恪者,敬其先圣,封其后而已,无殊异者也。” 
  列侯,所食县为侯国。本注曰:承秦爵二十等,为彻侯,金印紫绶,以赏有功。 
  功大者食县,小者食乡﹑亭,得臣其所食吏民。后避武帝讳,为列侯。武帝元朔二年,令诸王得推恩分觽子土,国家为封,亦为列侯。旧列侯奉朝请在长安者,位次三公。中兴以来,唯以功德赐位特进者,次车骑将军;'一'赐位朝侯,次五校尉;赐位侍祠侯,次大夫。其余以胏附及公主子孙奉坟墓于京都者,亦随时见会,位在博士﹑议郎下。'二' 
  注'一'胡广汉制度曰:“功德优盛,朝廷所敬异者,赐特进,在三公下,不在车骑下。” 
  注'二'胡广制度曰:“是为猥诸侯。” 
  诸王封者受茅土,归以立社稷,礼也。'一'列土﹑特进﹑朝侯贺正月执璧云。 
  注'一'胡广曰:“诸王受封,皆受茅土,归立社稷。本朝为宫室,自有制度。至于列侯归国者,不受茅土,不立宫室,各随贫富,裁制黎庶,以守其宠。” 
  每国置相一人,其秩各如本县。本注曰:主治民,如令﹑长,不臣也。但纳租于侯,以户数为限。其家臣,置家丞﹑庶子各一人。本注曰:主侍侯,使理家事。列侯旧有行人﹑洗马﹑门大夫,凡五官。中兴以来,食邑千户已上置家丞﹑庶子各一人,不满千户不置家丞,又悉省行人﹑洗马﹑门大夫。 
  关内侯,'一'承秦赐爵十九等,为关内侯,无土,寄食在所县,民租多少,各有户数为限。'二' 
  注'一'如淳曰:“列侯出关就国,侯但爵身,其有家累者与之关内之邑,食其租税也。”古今注曰:“建武六年,初令关内侯食邑者俸月二十五斛。” 
  注'二'荀绰晋百官表注曰:“时六国未平,将帅皆家关中,故以为号。”刘劭爵制曰:“春秋传有庶长鲍。商君为政,备其法品为十八级,合关内侯﹑列侯凡二十等,其制因古义。古者天子寄军政于六卿,居则以田,警则以战,所谓入使治之,出使长之,素信者与觽相得也。故启伐有扈,乃召六卿,大夫之在军为将者也。及周之六卿,亦以居军,在国也则以比长﹑闾胥﹑族师﹑党正﹑州长﹑卿大夫为称,其在军也则以卒伍﹑司马﹑将军为号,所以异在国之名也。秦依古制,其在军赐爵为等级,其帅人皆更卒也,有功赐爵,则在军吏之例。自一爵以上至不更四等,皆士也。大夫以上至五大夫五等,比大夫也。九等,依九命之义也。自左庶长以上至大庶长,九卿之义也。关内侯者,依古圻内子男之义也。秦都山西,以关内为王畿,故曰关内侯也。列侯者,依古列国诸侯之义也。然则卿大夫士下之品,皆放古,比朝之制而异其名,亦所以殊军国也。古者以车战,兵车一乘,步卒七十二人,分翼左右。车,大夫在左,御者处中,勇士居右,凡七十五人。一爵曰公士者,步卒之有爵为公士者。二爵曰上造。造,成也。古者成士升于司徒曰造士,虽依此名,皆步卒也。三爵曰簪褭,御驷马者。要褭,古之名马也。驾驷马者其形似簪,故曰簪褭也。四爵曰不更。不更者,为车右,不复与凡更卒同也。五爵曰大夫。大夫者,在车左者也。六爵为官大夫,七爵为公大夫,八爵为公乘,九爵为五大夫,皆军吏也。吏民爵不得过公乘者,得贳与子若同产。然则公乘者,军吏之爵高者也。虽非临战,得公卒车,故曰公乘也。十爵为左庶长,十一爵为右庶长,十二爵为左更,十三爵为中更,十四爵为右更,十五爵为少上造,十六爵为大上造,十七爵为驷车庶长,十八爵为大庶长,十九爵为关内侯,二十爵为列侯。自左庶长已上至大庶长,皆卿大夫,皆军将也。所将皆庶人﹑更卒也,故以庶更为名。大庶长即大将军也,左右庶长即左右偏裨将军也。”古今注曰: 
  “成帝鸿嘉三年,令吏民得买爵,级千钱。” 
  四夷国王,率觽王,归义侯,邑君,邑长,皆有丞,比郡﹑县。 
  百官受奉例:'一'大将军﹑三公奉,月三百五十斛。中二千石奉,月百八十斛。 
  二千石奉,月百二十斛。比二千石奉,月百斛。千石奉,月八十斛。六百石奉,月七十斛。比六百石奉,月五十斛。四百石奉,月四十五斛。比四百石奉,月四十斛。三百石奉,月四十斛。比三百石奉,月三十七斛。二百石奉,月三十斛。比二百石奉,月二十七斛。一百石奉,月十六斛。斗食奉,月十一斛。'二'佐史奉,月八斛。'三'凡诸受奉,皆半钱半谷。'四' 
  注'一'古今注曰,建武二十六年四月戊戌,增吏奉如此,志例以明也。 
  注'二'汉书音义曰:“斗食禄,日以斗为计。” 
  注'三'古今注曰:“永和三年,初与河南尹及雒阳员吏四百二十七人奉,月四十五斛。”臣昭曰:此言岂其妄乎?若人人奉四十五斛,则四百石秩为太优而无品,若共进奉者人不过一斗,亦非义理。 
  注'四'荀绰晋百官表注曰:“汉延平中,中二千石奉钱九千,米七十二斛。真二千石月钱六千五百,米三十六斛。比二千石月钱五千,米三十四斛。一千石月钱四千,米三十斛。六百石月钱三千五百,米二十一斛。四百石月钱二千五百,米十五斛。三百石月钱二千,米十二斛。二百石月钱一千,米九斛。百石月钱八百,米四斛八斗。”献帝起居注曰:“帝在长安,诏书以三辅地不满千里,而军师用度非一,公卿已下不得奏除。其若公田,以秩石为率,赋*(舆)*'与'令各自收其租税。” 
  赞曰:帝道渊默,頉帅修德。寡以御觽,分职乃克。不置不监,无骄无忒。程是师徒,宁民康国。 
   校勘记 
  三六一七页五行外十二州按:汲本﹑殿本“十”下有“有”字。 
  三六一七页一0行省察治政按:前表颜注引“治政”作“治状”。孙星衍辑本同,孙云光武纪注引“治状”作“政教”。 
  三六一七页一二行喜则任赏按:前表颜注引“任”作“淫”,孙辑本同。 
  三六一七页一二行烦扰苛暴按:前表颜注引“苛”作“刻”,通典注同。 
  三六一七页一二行剥戮黎元按:前表颜注引“戮”作“截”,通典注同。 
  三六一八页一行怙恃荣势按:前表颜注引“怙恃”作“恃怙”,孙辑本同,通典注同。 
  三六一八页二行比诸持板揖不拜按:孙云“诸”下当有脱文。 
  三六一八页七行东安南按:集解引钱大昕说,谓东安南郡无可考。秦中记中平五年分汉阳置南安郡,晋志南安郡领嵵道﹑新兴﹑中陶三县。疑此本作“南安”,而衍“东”字耳。 
  三六一八页八行凡十三*'郡'*据汲本﹑殿本补。 
  三六一八页九行凡十四*'郡'*据汲本﹑殿本补。 
  三六一九页一六行虽不顿革按:“顿”原斗“□”,径改正。 
  三六二0页七行夫圣主御世按:“主”原作“王”,径据汲本﹑殿本改。 
  三六二0页八行共所创置焉可仍因汲本﹑殿本“置”下有“哉”字。今按:“共”疑当作“其”,“其”既斗“共”,后人遂于“置”下增一“哉”字。 
  三六二一页四行凡州所监都为京都置尹一人集解引钱大昕说,谓“都”为“部”字之斗,又颠倒其文,“凡州所监都为”当作“凡州所监为部”,此六字乃注文,“京都置尹一人”,则志正文也。黄山校补则谓“都”为“郡”字之斗,凡郡为京师则置尹,两汉皆如此。按:钱、黄两说似均未谛,姑乃其旧。 
  三六二一页八行*'尉一人'*典兵禁备盗贼王先谦谓“典”上疑当有“尉一人”三字而夺之。今据何焯校本补“尉一人”三字。 
  三六二一页一一行安帝以羌犯法三辅有陵园之守按:“法”字疑衍,“三辅”二字疑当属上读,本书西羌传可证。 
  三六二二页三行每有剧*(职)**'贼'*据汲本改。按:校补谓都尉本以备盗贼,作“职”非也。观顺帝纪置太山﹑琅邪都尉,即是因有剧贼置。 
  三六二二页五行乃里糇粮按“糇”原作“礟”,径改正。 
  三六二二页五行干戈载*(锡)**'扬'*据汲本﹑殿本改。按:“载”当作“戚”。 
  三六二二页一0行故置右扶风按:孙星衍谓此下当脱文。 
  三六二二页一二行河南*(府)**'尹'*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