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读者〉2007年合订本 作者:多人-第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生命的厚味》)山东/丁俊斌
  ☆为了家,她辍学当导游养家;这是责任;为了争取客户她不轻言放弃;这是执著;为了救人她竭尽全力;这是善良;没拿到应得的;却又给予别人自己原来不多的;这就是高尚了。而为家乡迎来两位良师;是爱与真的回报和收获!
  (《西常有一抹透明的蓝》)广东/周成刚
  ☆小谢和秋容的友情让人深受感动。因为友谊;她们选择放下;把明媚灿烂的人间留给对方;小谢放下了幸福美满的爱情;秋容放下了杀身天家的仇恨。鬼魅尚且如此情深义重;更何况有血有肉的人呢 !
  (《放下》)四川/张天
  ☆我想如果我是阎荷,我也可能表现得坚强;也会在病房里谈笑风生;会安慰家人朋友;但我无法坦然面对死亡。阎荷的坚强一定不是强装出来的;正因为她懂生命的意义;她才会说:“珍惜生命”。
  (《我吻女儿的前额》)重庆/四月麦黄
  ☆拥有亲情是一种幸福。但我们常常因为忙于生计而忽视家人。当我们身处人生低谷时;金钱可能不在;荣耀可能不在;甚至朋友都可能不在; 亲人却一定会与我们同舟共济。我们需要对这份浓情心怀感恩;因为他们是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你心中谁最重要》)北京/轩轩
  ☆作为父亲的责任义务;不是对孩子板着面孔严厉呵斥教训;也不仅仅是给孩子提供丰富的物质,优越的生活环境;而应该是流淌在日常生活中每一个细节里的温柔、温馨与温暖。好爸爸的爱;用关心、耐心、细心来诠释。
  (《没那么多混蛋爸爸吧》)北京/赵伟
  陈景润的怪癖罗声雄
  年轻时,陈景润经历过失学和失业的痛苦,很早就体会到钱的重要性。在动荡年代,他朝不保夕,孤苦无援,担心失去工作。慢慢地,他形成了一种习惯:节省一切可以节省的开支,维持最简单的生活,把剩下的所有收入存入银行,或换成硬通货。
  陈景润的月工资,1962年以前是56元,1962年至1977年是89。5元;从1957年到1977年,他省吃俭用,每月生活费不超过20元。除每月给父亲寄15元生活费,其余悉数存入银行。20年后,他的存款高达万元。这是他从牙缝里挤出来的,是一分一分积攒起来的。
  陈景润的饮食很简单,总是馒头和面条,咸菜和豆腐。他的身体很虚弱,听说人参是补品,他买过一些廉价的人参须,以补充能量的不足。
  他穿着简单,父亲给他一件旧的棉短大衣,他穿了20年,天暖和了,拆出棉絮,天冷了,再填入。
  他简化日常生活,避免任何自认为并不必要的消费。他不刷牙,少洗澡理发,以至于他的小屋和身上常有异味。
  在繁重的工作之余,他不时清点自己的存折,欣赏自己收藏的首饰与硬币,甚至睡在被子里,亮着手电细看收藏物。当他从6平方米小屋搬出来的时候,他的研究生帮他收拾出两三公斤重的许多国家的各种硬币。
  20世纪70年代末,他两次出国访问,积攒了7500美元、5000法郎和少许英镑。他没有购买家用电器,只带回一个收音机,送给兄弟姐妹的礼品只是一些廉价的、有纪念意义的铅笔和笔记本。
  在家里,他精打细算,甚至记账。一天,他对夫人由昆说:“经过我的计算,我俩每天7角8分钱的菜金就够了,平均每人3角9分,这样的话,剩余的工资我们可以存起来。”陈景润反复地说:“今后,儿子上大学,要自费的。”以解除夫人的疑虑。
  陈景润一生在金钱方面从不马马虎虎,你的就是你的,我的就是我的。有一次,一个研究生与他同行,他忽然把1角钱塞到学生兜里,令学生莫名其妙。原来,这名研究生曾经给他发过一封信。按协议,他每月给父亲寄15元,不多不少,按时寄到。他的这种习惯,类似于西方人士。
  一次,他在厦门大学的座谈会上,正式辟谣:“有个作家说我为了错找的两角钱,竟花7角钱的车费去取,这是把别人的事套在我的头上,我们搞数学的,不可能这么随便。”
  1992年,陈景润的病情已经不允许他那独特的爱好再延续下去,他把全部家底交给唯一信赖的人———夫人由昆。如果没有国外讲学的收入,以及那笔香港人给的奖金,他的全部存款远不及北京人的平均水平。
  晚年,当他躺在病床上不能动弹的时候,好友罗四维对他说:“你一生舍不得花钱,把身体搞成这个样子,现在,你有钱也不能用,何苦呢?”他的脸上露出一丝苦笑。
  本文摘自《读者》2007年第02期P22
  
藏在岁月背后的心灵马德
  一个品学兼优的孩子,离家出走了,出乎很多人的预料。孩子的父母哭着说:不可能,我知道我的孩子,他懂事听话,怎么会离家出走呢?孩子的老师也连连摇头说:不可能,我清楚我的学生,他那么优秀,怎么会离家出走呢?只有一个与这个孩子要好的同学说:他出走,是早晚的事情,因为大家只知道他的优秀,却少有人真正懂他的内心。
  记者采写了这样一个报道,说有一对相依为命的母子,儿子患了重病,就在母子俩无法坚持下去的时候,一个素不相识的下岗工人竟然毫不犹豫拿出积蓄,帮助了他们。好多人不相信,觉得记者是在编造。记者笑了,说,开始得知这个线索的时候,我也有些不相信,然而,采访过程中,采访到了这位下岗工人的一个战友,我问,是什么原因能让一个下岗工人拿出养家糊口的微薄积蓄来帮助别人,哪料这位战友只说了一句话:不为什么,他就是一个这样的人,别人有难的时候,根本顾不上自己!
  电视里,正在演一档“知心爱人”的节目。有这样一个环节,是男女穿着结婚礼服,互相攥着对方的手当场求婚,并倾吐心中想说的话。女的说,本来我是下决心要与你断绝关系的。有一次,我切菜的时候,伤了手,我向你说了,我想得到你的呵护,不料你非但没有关心我,反而黑着脸吓唬了我半天,那一刻,我心凉到了极点。因为在我想来,我爱的人,应该是一个懂得用一辈子的时间来疼我的人,哪料到,你竟然这样!直到有一天,我在你的日记中看到了你关于这一段事的记述。你说,你在那一刻,心疼得要命,嘴上却是不尽的责备。我才明白你在心底是爱我的,你是那种心底有爱却不愿意在嘴上表达出来的人。说完后,两个人热泪盈眶,紧紧拥抱在一起。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一个人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后来含冤致死。他死后,基于当时的形势,好多人明哲保身,不敢前去吊唁。唯有他的一个学生不管不顾去了。老师的亲人劝他赶紧离开,以免因此招致不测。这个学生笑笑,说,没事,没有人在意我。然而,若干年后,人们才知道,就是这位学生,为了是否去吊唁恩师,曾经在恩师的家门口徘徊了一小时左右,因为当时有人正监视着他。等到他从老师家回到住处,竟差一点儿被造反派打死。
  更多的时候,我们看到的世界,是它浩大而琐碎的表象。而一些人的心底,一些事情的真相,却藏在岁月的背后,我们无法感知。直到有一天,当我们真正抵达这些人的心灵,接近了事情的真相之后,才发现,我们对生命的了解竟是那么肤浅,那么简单。他们的心底,深藏着的苦痛,深埋着的善良,深掩着的真爱,深蓄着的大义,我们竟毫不知晓。所以,只有岁月的河流在喧响中沉寂下来,在翻滚中平静下来,一切水落石出之后,我们才会真正理解一个生命,懂得一颗心灵,才会明白这个世界赋予我们的真实与美好。
  本文摘自《读者》2007年第02期P29
  
必须抛弃的珍宝郭选
  曾经参加过一个朋友的婚礼,这个朋友出身农村,大学毕业后做了个普通的白领,而新娘则是一家大公司老总的女儿。看起来有点门不当户不对。
  婚礼现场,有人提议让新娘的父亲,也就是那个老总讲几句话。这是个颇有儒家气质的人。他彬彬有礼地说道,今天我不预备给他们什么祝福,我只想出一道问题,请大家踊跃回答。
  他出的题目是:古代有个公主,非常爱慕一个平民青年,在她的坚持下,皇上皇后终于答应让她嫁给那个青年。但是,皇后对公主说,你如果想嫁给他必须把你最喜欢的三件珍宝留下。公主想了想,毅然把这三样宝贝留下,和那个青年成婚了。请大家猜一猜,公主留下的这三样珍宝是什么?
  宾客们的答案五花八门,但老总听了都微微摇头。有人提议让新娘回答。新娘考虑了一下说:公主的封号,少女时的浪漫幻想,娇弱的体质。
  一阵沉默之后,现场不禁响起了热烈的掌声。静下心来一想,这样的回答真的是十分恰当。堂堂的公主如果不能放下显赫的身份,又怎能与平民青年和睦相处?夫妻间没有森严的等级差别,只有互敬互爱的平等依恋;婚后是柴、米、油、盐的琐碎生活,难得有玫瑰色的梦想出现。如果不放弃幻想,它与现实之间的矛盾,会让你痛苦万分;弱不禁风的千金小姐,只存在于言情小说里。在需要靠勤劳拼搏才能丰衣足食的人家,有一个健壮的身体是很重要的。
  那位老总很聪明,他用这个故事,告诉他的女儿婚后应该怎么做。果然,我这个朋友结婚后,夫妻二人平等相侍,恩爱异常,通过共同奋斗,他们很快成就了一番不小的事业。
  本文摘自《读者》2007年第02期P62
  
八年房改的黑色幽默沈晓杰
  在不久前公布的北京市“居民热点关注指数调查”中,住房问题连续两月位居“北京市民热点领域关注榜”的榜首。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蓝皮书”的有关负责人也把“买房贵、上学贵、看病贵”称作新的民生三大问题。这一事实使人们反思:八年房改之后,安居这一基本民生问题为何反成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