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读者〉2007年合订本 作者:多人-第8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你们觉不觉得我很老土啊?”
  田家炳自称“孤寒鬼”(吝啬鬼),对自己刻薄,舍不得花钱。“我就是清代戴瓜皮帽的那种老人家。”
  “也许在香港,在大陆,就我一个人戴瓜皮帽子啦!别人看到我也许觉得很怪。”听不出田家炳口气里,是自豪,还是惆怅。
  2001年,“孤寒鬼”田家炳把住了37年的别墅卖了。市值一个多亿港币的房产仅仅卖了5600万,其中的300万,还是人家看到他做的事情,追加给他的——他为这几千万元的“收入”能建设几十所学校感到高兴。
  朋友们最初有点怀疑,亚洲金融风暴冲垮了香港的一切,当时香港媒体报道田家炳卖楼卖了很多钱,朋友都以为他的经济真的出了问题,又怕他伤心,不敢问。当知道真相后就觉得很难得。
  田家炳当时考虑,这栋位于九龙塘森麻实道的别墅的市值,每月利息就近40万,“我和老伴睡个觉起来,1万多元就没有了——想想觉得真不舍得!”
  “老宅大别墅现在已经是别人家的了!”一边拿眼睛扫了一下记者手中有他豪华别墅照片的资料,田先生微笑。
  田家炳五子四女,全家20余口,卖掉别墅后,他和老伴搬入了离别墅不超过100米的公寓楼,从此成了“租房”一族。好在现在孙辈大多出国留学,家庭团聚时小公寓还可以勉强应付一下。
  田家炳说:“80多岁了,连住家也没有,私家车也没有,每天坐公车,像我这么厚脸皮的人基本上找不到了。”
  现在他每到一地,必定带着他从事实业的某个儿子,并且,这些孩子还有一个任务,就是在田先生吃不完东西的时候,替父亲吃掉剩余的饭菜。
  田家炳并不认为自己帮助了成千上万的孩子有多么了不起。“如果有最自豪的事情,那就是用名字命名的‘田家炳星’吧。那是天文学家们艰苦探索的成果,却用上了我的名字。天上的星星那么多……”
  时代,以这种方式,保留了一个人的名字。
  本文摘自《读者》2007年第05期P18
  永远第三尹玉生
  一个年轻人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大学。在其学校生活的每个阶段,他都是深受其他学生拥戴的学生领袖。但在他身上,丝毫不见一些“佼佼者”身上常见的清高、孤傲、盛气凌人,相反,他为人谦和,从内心深处尊重欣赏他身边的每一个人。
  一天晚上,他邀请几个朋友到他的房间里吃晚餐。在吃饭过程中,一个朋友发现了他桌子上的一个座右铭。座右铭只有三个字:我第三。这三个字被镶嵌在一个精致的框架里。朋友们觉得很奇怪,大家都缠着鲍勃问个不停。鲍勃无奈,只好给大家解释起来:在我离开家的前一天晚上,妈妈给了我这个精美的框架,并嘱咐我一定要将它放在我每天都能看到的地方。我希望我能永远记住这句话,记住妈妈对这句话的解释。“我的儿子,”妈妈告诉我,“什么时候都不要忘记,上帝第一,别人第二,你永远只是第三。”
  本文摘自《读者》2007年第05期P61
  言论
  在平静而有序的生活中,人们并不需要有人告诉他该怎么生活,往哪走。但在形势险恶、人们惊慌失措时,却十分需要有一盏指路明灯,有一张自信的笑脸,有一双坚定的眼睛,把忐忑不安的人们凝聚在一起,共同渡过难关。这就是一个英雄人物出世所必需的“时势”。
  ——英雄还是需要的
  政治可能是世界上唯一投资最多而顾客最少的生意。
  ——美国竞选媒体分析公司雇员埃文。特雷西
  咬书咬报咬刊,咬天下该咬之错;嚼字嚼词嚼句,嚼世上耐嚼之文。
  ——《咬文嚼字》的广告
  面前的这只杯子,你能看到它,可你能看到在此之前,它被谁碰过、它是怎么被制造出来的吗?更何况要了解一个人?
  ——艾未未
  张家有财一千万;九个邻居穷光蛋。平均一算;家家都是百万。
  ——一位诗人,讽刺一些统计数字的荒诞
  如果能入围,哪怕演一个丫鬟也值得!我决定让她休学两年,全力以赴实现这个梦想!
  ——沈阳一名高三女生的母亲说。这位母亲逼着成绩优秀的女儿休学参加某剧组的海选,希望女儿能“一夜成名”。
  吃饭是一个分享的过程。分享是一种妥协,没有人能在每个晚上迟到自己最喜欢的菜。
  ——社会学家威廉。达赫迪指出:与家人共餐的孩子不仅成绩好,而且能学会尊重他人
  曾记得法国史书上曾这样骄傲而谦逊地写道:构成整个法兰西上升的动力,是30个诗人作家,25个经济学家,15个科学家,3个政治家,2个将军和1个商人。但在我们身边为什么“缪斯”沉默、“李白”销声了呢?
  ——李树杰在光明网上著文呼吁应该在经济建设的同时别忘了“诗建设”
  脚不能到达的地方,眼睛可以到达;眼睛不能到达的地方,精神可以到达。
  ——一位企业家崇高的境界
  没有成年人的喜欢,童话要进入童年很难。孩子们的书包里,全是教科书,感觉好重。一个感觉生命好重的人,不会有灵感。
  ——上海儿童文学研究所所长梅子涵
  找关系,找的就是体制的漏洞和缺陷。
  ——一记者披露社会上一些人找关系的“秘诀”
  在电影院看电影就像吻一个姑娘, 回家看影碟,充其量就是吻姑娘的照片。
  ——法国著名导演吕克?贝松
  男人实际上是缺损的女人,Y染色体是所有46种染色体最病态、最多余、最好吃懒做的一种。
  ——英国牛津大学基因学家塞克斯的最新研究成果。
  本文摘自《读者》2007年第05期P25
  谢谢你借给我一冬的温暖叶子朋
  那张50元的纸币已经在掌心里捏出了汗,走过第一个摊位,第二个,第三个。。。。。他已经在这条小巷子里走了一个来回,嘴唇抿着又松开,松开又抿住。肚子发出“咕咕”的声音,不是听见的,他感觉得很清楚。10月末的夜晚,北方已经到了零度以下的温度,饥饿带来加倍的寒冷。寒风中,他把身上并不太厚的衣服裹了裹,下定决心一般,在那个玻璃窗外停住了脚步。
  灯光下,他年轻的倦容清晰起来,是很老实本份的一张脸,只是此刻的眼神是游移的。敞开的橱窗中,一个50多岁的老妇人正在利落地擀着面,旁边的锅里热气腾腾的蒸气蔓延开,迅速潮湿了他的目光。
  他又下了一次决心,转身走进旁边敞开的门,甚至没有察觉钱在自己手里,已经握成了团。
  新的一把面抻开来放到锅里,老妇人转身热情的招呼他。小伙子,吃面吧。
  嗯,要一碗面。他说,又小声重复,一大碗。然后他找了灯光微微暗淡的角落坐下。
  马上好马上好。老妇人飞快地盛了一碗面汤到他面前,看你冻的,脸都紫了,晚上寒气重,你也不多穿点,快先喝碗汤暖暖。带着责备的温暖笑容,让他想起远在家乡的母亲。母亲说话,也是这样的口气。。。。。。他低了一下头,握着纸币的手飞快的藏到了桌下,那一刻,他几乎想要站起来逃跑了,可面汤的味道却飘过来,袭击了他。
  他太饿了,又冷。他太需要一碗热腾腾的面。这条街上的面馆并不少,他观察过,店主大多是中年人,只有她上了一些年纪,温和的眼神里充满真诚,没有一般生意人的精明。或者,只有她不会防范,所以他选择了她的面馆。
  老妇人不再看他已经转身去照看那锅已经散发出浓浓香气的面,他再也等不下去,迫不及待用力喝了一大口面汤。一股暖意顺着喉咙流遍了全身,这引发了他更加强烈的饥饿感。
  他决定不再多想了,对自己说,这也是没有办法。
  面很快端了上来,满满的一大碗,放到桌上,老妇人又送上来一盘拌好的油辣子,说,这是我专为我闺女准备的,她吃面,离不开辣椒,吃了驱寒开胃,要是不怕辣,你也放一点。
  他应着,拿了小勺添辣子,手却莫名其妙地抖了一下,才想起,手中还握着那50块钱。匆忙地塞进裤兜里,依旧没有抬头,挑起面来让散发的热气遮挡着自己的目光。
  面汤是免费的,可以再续。老妇人拍拍手,不再同他说什么,转头招呼其他顾客了。
  面很筋,细,不粘连,很想出自母亲的手。他大口地吞咽没有再继续说什么,转身去给他找钱去了。他的目光飞快的跟着扫过去忽然瞥见桌上的一台验钞机。心一下提到了嗓子眼。但老人似乎忘记了那台机器。没有检验那张50快钱的真伪就拉开抽屉放了进去,然后一张张朝外找零钱。
  他感觉时间仿佛凝固了。终于,老妇人拿着一把零钱朝他走过来,说,小伙子,给。数一下,47元,对不对。
  不用数了。他几乎是一把把钱抓过来,转身冲出了老妇人的小面馆。
  跑出去好远,他才停下脚步,冷风穿过夜晚的街道吹过来,他发觉自己竟然出了一身冷汗。慢慢摊开手掌里的钱,10元的、5元的、2元的钱,新崭崭的那样有质感,不像他给她的那张软塌塌的,图像模糊,可当时,她竟然没有看出来那是假的。
  那是他帮人做了3天的搬运的报酬,是他仅有的一点钱。他到城里快1个月了,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带的很少的钱也花光了,最后碰上搬东西的活,干完活领了钱去拿去买吃的,钱却被店主扔出来,他还被人骂了一顿,说他拿假钱骗人。而他想回去找人都不知道应该找谁。就这样晃荡了一天,他快饿得撑不住了,才选了那个地方,可是,她竟然真的被他蒙蔽了。
  47块钱被折叠好装进裤兜,这让他的心踏实了一点,至少,这几天他不会为吃饭发愁了。住处倒好说,随便找个地方就能凑合一晚。。。。。。这样想着,他开始朝前走去,走了几步却又停下了,说不出为什么,他想再回去看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