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你绝对不能失败:成就完美事业的行动基准 作者〔美〕帕夏-第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轻敌松懈,打无准备之仗;每一次出手,都要看成是决定生死存亡的大事,而非一次实习和练兵;每一次出手,都要抱定“不大获全胜,绝不收兵”的信念,而不能抱着试试看,还有下一次的态度。否则,胜利与你无缘!纵使你这次取胜,亦无法获得持续的胜利。请记住:在市场上,持续的胜利才是真正的胜利!
  把握当下每一次
  〔美〕帕夏
  海军陆战队之所以在每一个战役中都有卓越表现和赫赫战绩,缘于每个陆战队员时刻谨记“我绝对不能失败!”,并认真把握和对待当下每一个机会。他们深知,机会转瞬即逝,不牢牢抓住,不好好把握,有利的战机很快就会失去,甚至往相反的方向发展。他们也清楚,胜负缘于上一次的表现,上一个时机未把握住,很可能带来毁灭性的打击。如果在上一次错失了拿下这个阵地、攻克这座堡垒、消灭这股敌军的大好时机,想要再攻克和消灭之,付出的代价和面临的风险将远远大于上一次,即便如此,也很难确保一定能达到预定目标。不仅于此,如果上一次某个局部战役打败了,还将影响全排、全连,以至全军战士的士气,从而影响下一个战役的胜负。  1836年6月底,也就是南北战争的第三年,当南方邦联的李将军带领北弗吉尼亚军队进入宾夕法尼亚州时,双方处于对峙状态。李将军的战略是进军宾夕法尼亚州的哈里斯堡,试图刺激据守于弗吉尼亚的北军,使其仓促进入宾夕法尼亚州迎战。然而,战局并未按照李将军的设想发展,北军在葛底斯堡西边的张伯斯堡路与南军开火了。这打乱了他的战略部署,破坏了他原先创造的时机。不过偶然间,李将军还是发现了对己方有利的一个致胜良机——攻占坟场山高地!驻守其上的北军兵力单薄,南军若能攻下这一高地,就能掌握整个地区,这可能是南军获胜,进而结束南北战争的一大关键。可惜的是,他的军队并没有取得坟场山高地。尽管当时天色仍早,正是发动有效攻击的大好时机,但南军统率伊威尔将军却按兵不动,不肯指挥部队上前与敌军交锋。良机就这样从他的手中失去了。第二天清晨,北军已增援重兵驻守坟场山,南军失去了获胜的机会。两军又继续展开恶战,李将军的部队被击溃,死伤惨重,由原来的76300人的兵力锐减至43300人。  结果一场本可获胜的战役,因错失大好时机而发生逆转,溃不成军的南军只好退回到弗吉尼亚。当林肯总统接获北军得胜的捷报时,预计米德将军率领的北军必将乘胜追击。林肯预见到这是一次获胜的良机,为此,他特地从华盛顿特区通过哈列克将军,传达一封亲笔函给米德将军。内容大致如下:欣闻维克斯堡已于7月4日向格兰特将军投降的消息。现在米德将军若能乘胜追击,将李将军的南军主力剪除,我相信南方政府必将迅速解散。林肯总统看到机会来了,可以一举挫败南军,结束南北战争。令人遗憾的是,正如南军没能掌握致胜良机一样,北军这次也坐失了大好机会。米德将军在葛底斯堡得胜后,竟然腾出时间清理战场,并未“一将胜勇追穷寇”,狠狠打击李将军的残部,却让他们轻易逃走了,致使终止战争的时机,从指缝间悄悄流逝了。林肯总统对这一战局的反转深感痛惜,当他得知米德将军的目标是“将入侵敌人的残余势力从我们的版图中完全肃清”,不禁叹息道:“我的天啊,难道只限于这一点点吗?”并将米德将军的表现评价为“像老太婆喘气,赶鸭子过河一般。”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许多机会就是在人们轻待它、漠视它、没能快速地抓住它、正确地把握它而失去的。机会失去,成功不在!错失机会,胜利无望!机会与成功和胜利之间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成与败、胜与负之间的转换,机会在其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把握当下每次机会,才能奏响胜利的凯歌,吹响成功的号角。H公司与W公司有一个合作项目,此项目达成对双方未来的发展都大有裨益,而对竞争对手则是个不小的打击和损失。双方都有意愿达成合作,但在合作条款上出现了分歧,为此它们进行了长达三个月的谈判。在第三个月的最后一天,双方终于达成共识,签订了合同。这天正是周五,此时离下班时间仅有10分钟,H公司谈判组负责人心想:“忙了这么些日子,也没好好休息,今天该回家休整休整了,等周一上班时把这一好消息告诉老板也不迟。”周一一上班,他兴致勃勃地走进老板的办公室,把合同文本递给老板,原以为会得到老板的褒奖,未曾想,老板大为光火,口气严厉地说:“为何你没有在第一时间汇报工作?你知道延误了两天意味着什么吗?”这位谈判组负责人对老板劈头盖脸的训斥,深感纳闷,心想:“不就两天吗?能意味什么?何况还是周六、周日。”老板看出了他的心思,语调缓和了许多,耐心地说:“别小看这两天,很多机会就是在两天中流逝的,而且两天中有些状况可能正悄悄地发生改变。  假如竞争对手比公司提前两天获知消息,而公司对此却蒙在鼓里,还在一旁等结果,竞争对手就会利用这一空挡,制定有效的应对之策,甚至采取主动攻击的方式,快速出击,打我们一个措手不及。”说到这儿,老板拿出当天的一张报纸,指着一篇文章又道:“你瞧瞧,记者比我的消息还灵通,已经把我们与W公司合作达成的消息捅出去了,公司却仍处于等待状态,未有实质性的行动,今日才开始战略部署和资源调配,不是贻误战机吗?如果提前两天知道消息,就可以提前两天排兵布阵,动员各部门人员,并使他们及其工作,调整到一个适宜的状态……”接下来,老板又意味深长地说:“商场如战场,在温情脉脉,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同样是残酷无情的,能存活下来并保持旺盛生命力的,只有那些牢牢把握机会,并善加利用机会的企业。”试想一下,如果是在战场上,情报部门获悉一个可靠情报——敌军后防空虚,大股部队派去前方作战了,留在营部的只有少量兵力,正是端掉其老窝的大好时机,但此情报却整整延迟了两天才传给我方军事指挥官,情况会怎样?或许有两种情况:一是,指挥官调兵遣将,集结部队,赶赴敌人老巢,准备来个“瓮中捉鳖”,从背后斩断敌人的退路和供需时,却发现有利的时机发生逆转,敌人的大股兵力已返回营地,并派重兵把守,加强了警戒。此时双方交战,一个是以逸待劳,一个是劳师远营,结局一定不容乐观,我方获胜的可能性不大,还可能损失惨重。  二是,尽管情报贻误了两天,我方抵达敌军老巢时,敌人的兵力仍维持原状,我方一举歼灭留守敌军,占领了这块地盘。这种结局自然是再好不过了,但出现这种结局或胜利的可能性只是50%,也就是说还有50%的风险存在。倘若你是一个指挥官,你知道这个情报延误了两天,在这种情况下打掉敌人老巢,可能要冒50%的风险,你还会去做吗?机会并不总是存在,机会也并不总是偏爱你,把握当下每一次机会,才是成功和致胜的关键所在。几个小孩很想当天使,上帝给他们一人一个烛台,叫他们保持烛台光亮。几天过去了,上帝都没来,几乎所有的小孩都不再擦拭烛台。  有一天上帝突然造访,每个小孩的烛台上都蒙了一层厚厚的灰。只有一个绰号为“笨小孩”的小孩,每天依然擦拭烛台,并使之保持光洁如新,结果,这个笨小孩成了天使。其实,想要达成目标,只要好好把握当下的机会,认认真真、实实在在去做就行了。否则,上帝也不会眷顾你。有个小弟在自行车店当学徒。有人送来一部坏了的自行车,小弟除了将车修好,还把车子擦拭得漂亮如新,其他学徒都笑他多此一举,他只是憨憨地一笑,并不作答。车主来取车时,看到收拾得漂漂亮亮、干净整洁的自行车,很是高兴。车拿回去的第二天,小弟被请到他的公司去上班了。机会就是这样不经意的来到,如果你不能好好把握它,它就会在你转身的一刻,不经意地溜走。要把握机会,不仅要有敏锐的嗅觉和洞察力,还要随时做好迎接机会的准备,这其中包括能力和心态上的准备,而心态更甚于能力。  因为有了良好的心态,你自然会去刻苦钻研,努力提高做事的能力和水平;但没有良好的心态,再有能力也是白搭!擦拭烛台和自行车是没有什么技巧,也无需什么能力的,只要你有一个认真踏实,总想把完美呈现给别人的做事心态,就能把一件极普通的工作,干得有声有色。对于这样的人,出人头地和有所作为,那不是迟早的事吗?有一位企业高层管理者在回顾其成长历程时说:“大多数公司对新进员工都有一至三个月的试用期,但我每到一家公司,自我意识中根本不给自己这么长的试用期,并且我也从未抱着试用的心态,而是决意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做好,并有出色的表现,以感谢公司聘用我,给我这个施展才能的机会。”抱着感恩和把事做好的心态,他全力以赴地投入于工作,不分上班、下班,不分白天、黑夜,也不分周末、周日,所有的心思都围绕在公司的产品、市场和销售上。每新进入一家公司,在第一周内,他都会快速查阅和了解所有与业务相关的信息,包括产品、技术、行业、市场、竞争对手和客户等信息,以使自己迅速熟悉业务,快速胜任市场工作。  一周后,他又根据自己了解和掌握的市场情况,向公司提交一份详细的营销建议书,其中包括:市场现状分析、竞争态势和竞争对手比较分析、客户需求分析,以及阐述公司在产品和销售策略上存在的问题等……老板每次拿到这样一份报告都会很震惊,因为他无法想像一个才进公司一周的新员工能如此快的进入角色,又能如此尽心地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