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血战金沙滩-第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宋太宗年间,这一天,在北国的契丹族的首府,幽州城外,聚集着好多辽兵,那真是旌旗招展,遮天映日,事情角齐鸣,锣鼓喧天。这是干什么哪?原来,辽邦和大宋两个皇帝要在幽州举行一次大宴会。为什么呢?那时候,北方契丹族经常侵犯大宋朝,边界不得安生。宋太宗带着他的侄子八王千岁赵德芳,御驾亲征。北路都招讨大元帅姓潘名洪字仁美,前部正印先锋官是当时的名将,姓杨名继业。这杨继下胯下一匹浑红马,手中一把金背砍山刀,人送外号“金刀杨无敌”。他还有八个儿子,八个儿子个个武艺超群、杀法骁勇、能征惯战、勇冠三军,大郎延平、二郎延定、三郎延光、四郎延辉、五郎延德、六郎延昭、七郎延嗣、八郎延顺,合起来叫七郎八虎。怎么这么叫?老八是干儿子。哥八个都使枪,父子兵合一起是一口金刀八杆枪,把辽邦人马杀的节节败退,闻风丧胆,望影而逃,连战连捷,一下子打到幽州城外。就在这个时候,辽邦皇帝天庆良王差人给宋太宗送来一封信,说辽邦承认在这次交战中被宋朝打败了,认输了。所以在幽州城金沙滩那个地方,大摆宴席,请宋天子御驾亲临,两国的皇帝要见见面,这次宴会就叫做“双龙会”。天庆良王在信中还说酒席宴前,要亲自向宋太宗赔礼,并要亲手递交降书。
宋太宗接到这封书信之后,有点拿不准主意,是去还是不去呢?文武群臣见解不一。有的说,自古以来会无好会,宴无好宴,今天天庆良王摆的“双龙会”与当年楚霸王给刘邦摆的“鸿门宴”差不多,内含杀机,不可轻视,要是去了,一旦中了他们的埋伏,则悔之晚矣。也有的说,辽邦征战之中连连失利,现在已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除了投降,别无路走,我们不要疑神疑鬼自相惊扰。
金刀老令公杨继业说:“万岁,天庆良王既是当面递交降书,我们就得当面去取,如果我们害怕有埋伏不敢去,岂不让辽邦耻笑,虽然去又得有防备,两国交兵,计在胜敌,一旦有埋伏,我们能够转危为安,随机应变。”
宋太宗一听:“是啊,众卿家,这两全之策,计将安出?”
北路招讨使潘仁美说:“陛下,两全其美的办法臣倒有一个,不知可行否?”
宋太宗说:“快说与朕听。”
潘仁美说:“除非找到与陛下、八王相貌相似之人,假扮万岁,假扮八王,赶赴‘双龙会’。天庆良王没有见过万岁,就是辽邦有少数人见过陛下的,也不会看出破绽,这样如城中无诈,可顺利地取回降书,如城中有诈,又可保万岁的安全,不知龙意如何?”
宋太宗一听心中喜悦,为什么呀?潘仁美的女儿潘月英是太宗皇帝的正宫娘娘,潘仁美是国丈。太宗听了他出的这主意呀,心想:还是老岳父替姑爷着想,可是谁能替我去呢?想到这里,太宗又犯难了:“潘元帅,此计倒是甚妙,只是军中难找与朕相似之人。”
潘仁美听到这里眼珠一转,他这眼珠转的时候,别人看不着,因为什么?他的眼睛长的细长,眼珠在里边暗藏着,他用眼睛表达的感情非常隐蔽。“万岁,我看这相似之人找也不难,只怕这相似者不敢前往。”
“噢!”太宗听到这,仔细看了看潘仁美的眼睛。这阵潘仁美的眼珠在眼缝里往旁边甩了一下,太宗一看明白了,他看的是杨大郎——杨延平。皇帝心想:你还别说,杨延平长的还真跟我差不多。可是这真要冒名顶替去赴宴,没埋伏还好,有埋伏就是冒着生命危险哪!这话让我怎么说呀,让人家替你冒险去?宋太宗转身看了看八王千岁赵德芳:“德芳,你看如何是好?”太宗为什么问八王哪?因为八王千岁跟老杨家有亲戚,赵德芳的御妹就是杨六郎的夫人,杨六郎是八王千岁的妹夫。太宗想让八王千岁说句话,这事就好办了。
八王千岁呢?这个人更是年轻老成,他看出门道来了。前不久,潘仁美的二子潘豹,在东京汴梁立擂台比武,打死不少人,把杨府的家将给打死一个,按他的规定打死还不偿命。偏巧七郎杨延嗣去了,到那咔不拉叉把潘豹给劈开了。这也不偿命呗。潘仁美可气坏了,为这事曾不止一次找杨继业的别扭。这次征辽,潘仁美是元帅,杨继业是先锋官,幸好有皇帝跟着,不然,一定是将帅不和。今天潘仁美出了这么个主意,八王千岁看出来了,潘仁美用心险恶,真要是北国有埋伏,就是让杨大郎替宋天子去死。八千岁心想:皇叔你让我说话,我假装糊涂,我才不提这个头呢!“皇叔,我看这军营之中没有和您相似之人哪!”皇上一听,这话也不好说了。八王千岁说完这话,心里还真有点担心,担心杨继业说话,他知道这位老将军扶保大宋王朝是忠勇双全,但是这个老将军有个弱点,就是缺少防人之心,总觉得世上的人都跟他一样。八千王怕他上潘仁美的圈套。
正这个时候,杨继业说话了:“万岁,臣有一言,请恕我欺君之罪。”
“杨老爱卿,有话请讲,朕不怪!”
“臣想,大郎延平与圣上龙颜有些相似,二郎延定又与八王千岁有些相似,我想让他二人假扮圣上与八王,再带领一班武将以及臣的几个犬子,去赴‘双龙会’,则万无一失,不知陛下龙意如何?”
太宗一听忙说:“哎呀,杨爱卿,朕怎能让令郎替我去冒生命危险,这……”皇上说这话是故作姿态。
杨继业说:“万岁,您是大宋朝的天子,有不得半点闪失,您的安危牵系到我国百姓的祸福,我儿不才,如能替主分忧,是我杨门之万幸。还只怕冒名顶替有欺君之罪啊!”
“哎呀,杨爱卿,你杨家一门忠勇无双何罪之有,真是大宋江山千斤重,杨家肩负八百斤哪!”宋太宗由于一时激动说出这么一句话来。
八王千岁在旁边加了一句:“万岁,杨家肩负如此重担,官职未免小了一些。”
宋太宗一听:“好,加封杨继业中书令之职。”
中书令是中书省的官职名,中书省是当时国家最高行政机构,这个中书令是中书省的重要官员。
杨继业跪倒谢恩:“谢万岁!”
杨继业被封为中书令之后,有人又尊称他为老令公。
这下可把旁边的潘仁美给嫉妒坏了,潘仁美心想:你杨继业真有点红运,但愿你进幽州能活着回来。
就这样,事情商量好了,大郎假扮太宗,二郎假扮八王千岁,三郎扮成站殿将军,四郎、五郎扮做保驾的大臣,六郎扮成虎贲队队长,七郎杨延嗣、八郎杨延顺年轻,扮成两个御马童,专门给皇帝、王爷牵马的,金刀杨继业随驾前往,同去的还有一些王爷,有东平王高君保、鲁南王郑印、金鞭王呼延赞等。潘仁美和边关一些将士留在大营,保护真皇上,并说:“一旦有变,好发兵接应。”这场冒名顶替的戏演的很秘密,除去大臣们知道外,其余谁也不知道。
第二天,就要出发了,大郎杨延平换上宋太宗的衣服,头戴大裘冕,身穿绛龙袍,腰系琥珀金珠带,足蹬朱履;二郎杨延定扮成八王的样子,头戴嵌珠王帽,身穿锦绣龙袍,腰系八宝玉带,足蹬墨呢朝靴。大郎杨延平虽然扮上了皇上了,但是袖子里带了一样东西,什么呀?袖箭。这种东西是杨大郎平常最喜欢练的秘密武器,没少下功夫。一个小竹筒,里边有绷簧开关,只要一摁网簧,能打出一把半尺来长的短箭,三十步内可以置人于死地,他带上这个以防万一,其他随从人等都收拾好了。杨家父子与众人往外走,太宗和八王往外送。
来到黄罗帐外,大郎转身刚要上马,宋太宗紧走几步:“杨爱卿,此去幽州,忠心可鉴,请上受孤家一拜。”为什么?宋太宗真受感动啦,替他去赴宴,其实是替他去冒生命的危险。
杨大郎赶紧转身双膝跪倒:“万岁,臣沐皇恩雨露,没齿难忘,令去幽州,赴汤蹈火在所不辞,那怕血染疆场,臣死而含笑。我想,托我主洪福,定能得胜而归。”
宋太宗说:“如若顺利而归,孤家大宴三天。”
潘仁美抓住老令公杨继业的双手,表示很亲热:“令公,此去幽州,要多加小心。”
杨继业说:“多谢元帅关照,潘元帅,如果城内情况有变,万望速去救援。”
“放心吧!万无一失。”
八千王嘱咐杨二郎之后,着重嘱咐杨六郎,这是他御妹丈啊!
就是杨七郎没有嘱咐,这位一听要打仗,后脑勺儿都乐,三天不打仗,手心直痒痒,他现在就怕打不起来。在旁边直催:“喂!快走啊,哪那么多话,人家那边等着迎着咱们哪!一会儿菜都凉啦!”杨七郎上幽州就像上姥家去那么高兴。
送到中军帐外再不能送啦!再送就容易泄露军机啦。杨大郎以真正的宋天子的样子上了逍遥马,前呼后拥,虎贲队、仪仗队、羽林军、侍卫队,高挑黄罗伞盖,前后左右、旗幡招展:有飞龙旗、飞凤旗、飞虎旗、飞豹旗、五方旗、五星旗、朱雀旗、玄武旗、摄皤旗、五辰旗、天一旗、太一旗、风伯旗、雨师旗、天王旗、太岁旗、日月合璧旗、五星连珠旗、雷公电母旗、黄鹿、飞麟旗,最后是金龙闹海乾乾坤旗!鼓乐喧天,炮声隆隆,前后将近五千人的队伍,马蹄翻飞,尘土飞扬,浩浩荡荡,压颤地皮,护送着假宋太宗和假八千岁来到幽州城外。
前面我们说的正是城外两军相会这个场面。天庆良王叫耶律贤,亲率众人在此恭候。他们是不是真投降?假的。可以说今天的这个“双龙会”是他们的背水一战,孤注一掷,城里设下了层层埋伏,幽州四门里埋伏着八千名铁骑队,五万名藤牌短刀手,另外安排两万人马偷袭宋营,城墙上有十二门红泥炮,大宴厅周围埋伏着五万名弓箭手。他们想要让宋天子及随从,进城都是活的,出城全是死的。这个主意是新任北国大元帅、驸马韩昌韩延寿想出来的。
天庆良王一看宋太宗真来了,心想,鱼儿上钩啦!他急忙迎上前来:“啊,太宗皇帝,今日大驾光临,真是山河增秀,屋舍生辉,孤迎接来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