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吴三桂新传-第1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洪安通见三桂说的异常严重,也面色凝重的点头道:“这点你放心吧,我早已给他们每人喂下了我亲手配制的药丸,每日由专人给他们提供一次解药,如果他们中有人敢逃走,过不了一日就会毒发身亡。此药乃是我亲手配制而成,除了我之外天下无人可解。就算有那种解毒用毒的高手,他也不是那么容易就能研制出来的。就算等他研制出来,那中毒的人早已死去多日了。”

三桂点头道:“话虽如此,我还是希望多给他们提供一些好处。毕竟日后还需要他们做很多事,光靠武力威慑以及毒药恐吓终究不是个办法。”

听到这里郭师刚、韩跃天也都知道三桂与洪安通所谈论的都是一些实战中能够用到的、且还从未在这世上露面的东西。他们两人也都见过一些,有的东西散发出来的威力令他们十分震撼,也有很多东西他们根本就不知道是做什么用途的。不过两人都明白,一旦这些千奇百怪的东西投入到实战之中,必将在敌对双方中造成难以估计的轰动效果。同时他们也对三桂头脑丰富的想象力以及天马行空般的思维都由心底里感到不可思议。

又过了好一会儿,三桂经过一番仔细的斟酌谋划,终于还是做出决定,即刻组织人马,准备明日出山奔赴京师。

第二日一早,三桂亲自率领着手下一万黑甲骑兵,身边跟着洪安通、郭师刚、韩跃天等人,沿着早已开辟好的一条隐秘的捷径出山。

在大军还未正式出行之前,一支经三桂采用前世之中的现代方法亲自精心训练并精通各种隐匿、刺探手段的几百名斥候已然先一步出发。他们采取各种身份、使用各种手段分头向京师的方向沿路而去,目的不但要打探出京师方面的最新消息,而且还时刻关注着后金军的动静。这是三桂用人为的手段来弥补当时通讯不发达的一种措施。这种方法虽然还不是很完善,但在当世之中也算是最先进的了。无论是对各种情报传递的速度还是经过筛选出来的准确度来说都是当时的明军、后金军、蒙古军以及各地的义军所不能比拟的。

第六十三章   京师告急  下

三桂一路上并没有命令手下充分发挥骑兵的优势而放马狂奔,而是刻意压制着行进的速度,并根据前方斥候不断送上来的各种情报加以判断,从而做出大军行进的速度与方向的选择。

虽然大军行进的速度相对来说比较缓慢,但所走的路线都是经过精挑细选,并非都是康庄大道。这样一来可以掩人耳目,做到尽可能的不被明军和后金军的探子发现其行踪;二来也事先为自己行动缓慢找好了借口。

当大军出了山海关之后,手下的斥候传来的消息情报也开始越来越多。三桂针对这些情报不断的部署与调整自己的行动方案。

当大军行进至抚宁时,三桂接到一个十分重要的消息:山西大同总兵满桂率领五千骑兵千里勤王,并亲自率领铁骑与后金军在永定门外大战。虽然满桂骁勇敢战,但手下兵少,而诸军皆不能战,后金军则兵多将广,并以精骑四面蹙之。明军诸将皆不能支,大败,满桂则当场战死。

三桂摇了摇头,大明又一员骁勇善战的猛将离去了,接下来就该轮到袁崇焕了。想到袁崇焕从打自己刚刚入军的那一天开始一直到如今,对自己一向都是关爱有加,且用心栽培自己。现如今眼看他即将遭逢大难,而自己却没有丝毫出手相助之意,三桂心中感到一种莫名的刺痛。但现实无情的警告自己,无论在任何时刻都不能有丝毫的仁慈怜悯之心,为了能够成就大事就要时刻牢记“人生如棋”这四个字。

想到这里,三桂暗自叹了一口气,收拾起略有杂乱的心,率领大军继续行进。

两日后,大军抵达到了遵化附近。这时斥候传来消息,袁崇焕终于抵达了京师,并和其余各路勤王的军队与后金八万大军在北京城外相互对恃了三日,双方互无胜负。在这种僵持的局面下,由崇祯授意,袁崇焕出面,与后金国主皇太极达成了退兵协议。皇太极一方面知道真正要攻陷北京城并没有那么容易,另一方面从双方谈判之中也得到了不少的实惠和好处,因此便决定退兵返回。

三桂得知这个消息后知道时机已经成熟,当即下令命斥候全力监测后金军的动向,并命部下全速行进。

三桂的这支万人骑兵大军无论从速度还是机动性来说都堪称一绝,先前更曾被袁崇焕赞誉为“来无影,去无踪,真可谓影子军也!”因此后来三桂便为自己的这支骑兵起名曰:影子军团。

而今这支影子军团全速行进,骑兵的速度优势立即非常明显的体现了出来。只用了短短半日就已抵达了边防重镇——蓟州。

这时三桂接到斥候传来的消息,后金军的一支五千人的骑兵先锋营由皇太极的心腹爱将爱新觉罗•;杜度率领做开路先锋,已经由京师率先出发了,预计还有三、四个时辰就能抵达蓟州。而皇太极的后金大军也将随后起行。

三桂闻之不敢怠慢,立即当机立断命令部下停止前进,对手下众将领道:“如果我们继续前进,用不了两个时辰将会与后金军的前锋营遭遇。虽然他们那五千骑兵我们丝毫不惧,但在他们身后不远处还跟随着七、八万后金大军。一旦被他们纠缠上,那后果可是不敢想象的。”

郭师刚进言道:“既是如此,我们何不绕道而行?这样就避免了和后金军迎面遭遇!”

三桂没有答话,而是皱眉苦苦思索着。众人知道他在寻思对策,都不敢惊扰他。

忽然三桂抬起头来,对韩跃天吩咐道:“你马上亲自率人将这附近周边的地形仔细查看一番,看可否有适合我们藏身或突袭之所。找到后速速回禀于我!”

韩跃天领命而去。

郭师刚骇然道:“将军难不成想偷袭后金军么?这样做的风险可是极其之大啊!还望将军三思啊!”

三桂双目中射出两道森寒的光芒,狠狠的道:“正是因为风险大,我们才会有破釜沉舟的决心!只要我们有了适合藏身与偷袭的地点,那在后金军措不及防的情况之下,绝对可以一鼓作气的将他们迅速歼灭!”

郭师刚还是焦急的道:“可是这毕竟冒着极大的风险啊!”

三桂回头反驳道:“自古以来,战争的天性就是冒险!只有敢于冒险之人,才有机会赢得战争!此次机会已经出现在我们面前,我们必须要紧紧把握住,用最快的速度将后金军的五千前锋营全部剿杀于此地就是我们的当务之急,其余的一切在此时都是空谈。”随后三桂眼望着远方的天空,缓缓道:“只要我们能够顺利的完成此事,那到了京师之后我们的地位将随着击溃这支后金军而水涨船高。到那时绝对不会有人将后金军围攻北京城的责任推卸给我们,更不会有人对我们横加指责。而且说不定万岁会转怒为喜,对我等进行一番封赏呢!”

郭师刚见无法说动三桂,更深知他的性格脾气,知道他一旦决定了的事,旁人是很难劝服的。当下便不再多言。

大约过了不到半个时辰,韩跃天率人赶了回来。来到三桂面前兴冲冲的禀报道:“在这附近不远处有一座小山,当地人叫做凤凰山。山虽不高,但上面长满了松、柏等树木,刚好能够将己方的人马全部藏进去。最妙的是这座凤凰山距离铺设的官道并不远,也就才三、五千步左右,骑兵全速前进的话顷刻就能到达。正是伏击的最佳地点!”

三桂听后点了点头,随后问道:“伏击过后的行进路线可曾查探好了?”

韩跃天点头应是:“在西北方向有一条依山而建的小路,只有此地的山民知晓,且足以容我军迅速通过。此消息正是由当地的一位柴夫口中得知,方才我已命人去火速查探路径的虚实了!”

三桂暗道天助我也!随即命令大军立即赶赴凤凰山中隐匿。

山上果真如韩跃天所言,绝对是个藏兵伏击的绝佳地点。这一万骑兵躲了进去,既不显得拥挤不堪,又刚好能够隐藏住身形,不虞被敌方看到。

待大军全数隐藏于山中后,三桂将各级军官召集到一起,给他们分析目前所处的形势:“再过两个时辰左右,后金军的一支五千人的先锋营将会率先到达此地。而随后不久后金军主力大军七、八万人将陆续经过此地返回辽东。我们的目的就是要在后金军主力大军到来之前,以雷霆万钧之势一举将他们的那支前锋营消灭。因此,在这里速度是第一位的,必须要以最快的速度和最狠的手段全力的打击敌人,务必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将他们消灭。否则一旦被他们纠缠住,等后金主力大军赶到的时候,那我们将是死路一条,再没有逃生的希望。你们回去之后要将我说过的话一字不漏的转达给你们所属的部下得知。让他们心里都清楚,摆在我们面前的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条是生路,一条就是死路。只有靠他们自己才能够顺利活命并抵达京师,具体怎么办他们心里应该会很清楚。”

当这支影子军团从上到下所有人都知道自己面临的处境之时,立即从心底里油然生出一股强烈的求生欲念。每个人都暗自发誓一定要以最快的速度以及最狠烈的手段消灭掉即将到来的后金军前锋营,从而得以保全自己的性命。

当所有人的心中都下了这种疯狂念头的时候,也就意味着提前宣告后金这支前锋营的死期。

两个时辰之后,斥候来报,后金军前锋营已经距此不远,片刻后就能抵达。

三桂点了点头,四下里看了看隐藏于林木中的所部人马。此时人马都已经过了充分的休息,正是精力旺盛之时。这使得三桂对这场战斗的胜利又增添了几分信心。

当隐藏于凤凰山中的影子军团已经做好了全力以赴准备的同时,后金军由杜度率领的一支五千人的骑兵先锋营已经抵达此地。

杜度年方二十八岁,正是精力充沛的时候。他乃是爱新觉罗家族新近崛起的一名新贵,深得国主皇太极的信任,屡次对他赋以重任。而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