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吴三桂新传-第1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更是超过了崇祯的分量。还好自己前日刚刚与他结识,否则今日这一关必定过不了。

想到这里三桂绷紧的精神开始放松下来,伸手轻拍着面前这位小太监的肩膀,点头赞许道:“小公公说话办事真是痛快周到,在下万分感谢!”说着话由怀中掏出几张银票递与他道:“一点小意思不成敬意,望公公拿去喝茶。”

虽然三桂知道此人听命于曹化淳肯定不会再出卖自己,但为了表示感谢,还是要拿出一些钱来堵住他口,免得事后怪自己一毛不拔。

那小太监一见银票上面的数额不少,足有几千两,心中欣喜之余也假意推脱一番,但结果当然是收入怀中了。

收了钱后的小太监态度更加的不同,眉开眼笑的对三桂道:“吴将军,我们曹公公既然吩咐过了,那我绝对会听从。趁此刻这处无人,您还是赶紧想出一个万全之策来吧,等下我还要回宫向皇上禀报呢!”

三桂早已想好了一番说辞,当下点了点头,搂着那小太监趴在他耳边说了一番话。

那小太监听后点头道:“恩,记住了,回宫后我就照着您这番话原原本本的向皇上禀报一遍。”

三桂抱拳拱手道:“如此有劳公公了!对了,还不知公公高姓大名?日后有机会也好找您去喝酒!”

那小太监答道:“我姓王,您就叫我王公公吧!日后定少不了找您喝酒,不过眼下不行了。我还要赶着回宫向皇上复命呢!况且这地方也不是长谈的场所,日后有机会咱再聊!告辞了!”说完冲三桂摆了摆手。

三桂也知此处鱼龙混杂,不适宜长谈,便与那小太监拱手告别,随后缓缓向宫中行去。

进了宫中见到崇祯之后,三桂将在天牢内与袁崇焕见面交谈的经过对崇祯从头至尾说了一遍。只说无论自己用何手段威逼利诱袁崇焕,他就是不说出与后金的联络方式以及日后的计划。最后反而还一力的劝自己归顺后金,当然换来的是自己无情的斥责。

崇祯听后点了点头,知道三桂没有骗他,和方才那小太监所说的内容完全一样。不过他对袁崇焕临死之前依然执迷不悟而大动肝火,狠狠的道:“袁崇焕这厮的所作所为简直太令朕愤怒了,将他就此斩首都是便宜了他。哼,朕要活剐了他!让他尝遍受折磨的滋味!”

望着崇祯由于过度愤怒而变得扭曲的面容,听着他恶狠狠的说出这么残忍的一番话。三桂心中暗自感叹,崇祯啊崇祯,你还说我残忍,其实你一旦发起狠来,残忍的程度一点都不次于旁人,甚至犹有过之!尤其是对待自己人更是如此!

由于三桂尚有一万骑兵驻扎在城外,因此不便在京师久留。几日之后,三桂没有了什么事,便要回师辽东。

就在三桂准备即将于第二日返程之时,忽然由兵部尚书洪承畴府中来人,告知三桂兵部尚书洪大人要宴请三桂并为他送行。

三桂一头雾水,不知洪承畴突然宴请自己究竟有何目的。不过不管怎样,能够和这个兵部尚书拉好关系对自己来说只有好处,因此三桂准备了一份厚礼欣然前去。

洪承畴的兵部尚书府占地并不是很宽广,只略微比寻常的府第大上一点。府内的装点也很普通,显示出这里的主人朴实简约的性格。

洪承畴没有安排很多的人来陪客,座上只有自己的儿子和女婿,再加上自己和三桂,共四个人畅谈饮酒。显露出一种家庭聚会般的温馨和睦气氛。

洪承畴今晚显得很高兴,席中频频举杯,不断的和另外三人对饮。而三桂初到此地,对于三人的热情也显得有些受宠若惊,再加上自己也有心攀上洪承畴,因此在座的人虽然不多,但席上的气氛却非常热烈。

酒过三巡之后,洪承畴望着三桂笑道:“吴将军,你可知老夫为何突然邀请你入府并为你送行呢?”

三桂心道来正题了,当下恭敬的答道:“实不相瞒,末将一路上就已经想了很久,对于洪大人的厚爱,三桂实在是愧不敢当。末将想到如今的辽东形势和以往相比更加的严峻,而在这其中骑兵的作用会更加的明显,因此末将猜测洪大人召三桂前来是否和手下这一万骑兵有关?”

洪承畴听了哈哈大笑道:“人说你吴三桂不但勇武无敌,且聪慧过人,智计百出,看来果真名不虚传啊!老夫正是为此才召你前来!”顿了顿又道:“不过这只是其中一个原因,还有就是老夫非常欣赏你的才干。据老夫多次的研究,发现你本身不但武艺过人,且对于战场有着天生的一种敏锐性。不但如此,你还能屡屡抓住它,并能够据此一击制胜,这恰恰是常人所难以企及的。因此今晚老夫还想与你谈谈对于今后我大明战争的走势与对应的策略等问题,希望你不要有任何顾忌,有什么说什么,畅所欲言。就算是说一些出格的话,老夫也绝对不予追究,更不会将之泄露出去。”

三桂听后心中感叹,洪承畴此人绝对是个了不起的人物。只看他肯放下自己兵部尚书的身份,主动和自己这个年轻的副将谈论战争问题,就知道此人是个做大事的人。虽然对于战场上的谋略及对战场形势的把握不及袁崇焕,但其容人之心胸却不是袁崇焕所能够比拟的。

三桂站起身拱手道:“蒙大人看得起,末将吴三桂必全身心与大人共同探讨战场问题。”

洪承畴先命三桂坐下,随后点头道:“恩,举止彬彬有礼,言行不卑不亢,确有大将之风啊!”随后又开始继续未完成的盛宴。

酒宴完毕,洪承畴带三桂来到自己的私人房间。由于他的儿子与女婿都是文官,因此并未跟进来一起参与战场形势的讨论。

第六十九章   再得靠山  下

进屋后洪承畴先是问了问三桂那一万骑兵的训练过程,听了三桂的一番详细述说后,洪承畴倒吸了一口凉气。难怪三桂的这支骑兵被人称为影子军团!照这样的训练方法及强度,恐怕没有多少人能吃得消。本来洪承畴打算如果看三桂的训练方法得当,便要在整个大明军中推广。但这么一听,显然并不适合全军。如果非要照这样强行推广训练的话,恐怕会有很大一部分人脱离军营。毕竟他们都已入伍多年,早已适应了以前的训练方法,对这种近乎变态的训练肯定会极力抵抗。这也正是老兵和新兵的不同之处,新兵由于什么都没有接触过,因此适应的能力就强,再加上高额的俸禄吸引以及高压的政策压制,最终会逐渐适应并融入到这种训练体系中。由此也可以看出当年三桂执意要求组建新军是多么的明智了。

洪承畴又道:“我曾听闻圣上告知,说你准备要率军潜入到后金的腹地去骚扰敌方,使之不能全身心的进攻我辽东领地。老夫虽然对这个方法很是赞成,但唯一可虑的是此中太过凶险。一旦被敌人察觉并将之包围,那再想逃脱出来可就难比登天了。好不容易训练出来的一万精锐骑兵如果就这么没了,对于我大明来说绝对是莫大的损失啊!”

三桂答道:“这点末将也曾多次想过,虽然其中有一定的风险,但绝对没有想象之中的那么大。要知后金军的腹地多是山林高地,其中高山大河连绵,要想从中找出一支刻意隐藏的骑兵并非那么容易。况且后金人口稀少,军队又大多驻扎在我辽东附近,而我骑兵机动性又强,还要经常更换地方,因此要想将我们围困怕是没有那么简单。”

洪承畴闻言又思虑片刻,最后道:“虽然此法可行,但你们还是要万分谨慎,千万不要以身涉险,一旦发现情况不对,须立即返回,万万不可逞强。记住,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如果是因为你立功心切而葬送了这一万骑兵,那圣上追究下来,恐怕连老夫都保不了你!”

三桂知道这里面事关重大,绝不能等闲视之,对于洪承畴的再三告诫也都放在心上。

随后两人又针对辽东战场的后金军以及西北战场的义军等认真讨论分析了一番。这方面三桂提出了很多有见解性的建议,而洪承畴也从中吸收了不少自己认为好的作战方式和方法。对于三桂对战场上独到的见解给予了高度的赞扬。而三桂见洪承畴自始至终也没有提到有关于袁崇焕的只言片语,知道像他们这种为官多年的老油条,在官场上摸爬滚打的经历对于这种事见得多了,早已有了明哲保身的想法。想要他们对这种由皇帝亲口判定的冤案进行点评,无异于痴人说梦。

最后洪承畴见天色已深,略带惋惜的道:“本来老夫还想与你多探讨一些时候,无奈天色太晚,明日一早你还要率军返程。老夫就不多留你了!”随后无奈的叹口气道:“唉,只可惜老夫就一个女儿,如果再有一个的话,非要把她嫁与你不可!这样你我就成了一家人了!”

三桂听后连忙见机行事,翻身跪倒道:“大人,虽然三桂没有福分做您的女婿,但以您的人生经验来说,足以作我的老师有余。因此三桂希望拜在您的门下作您的学生!望大人应允!”

洪承畴对三桂非常看重,早已有意将之拉拢到自己麾下,只是不知以何种方式而已,如今见三桂提出这么一个好理由,欣喜之余忙顺坡下驴的将之扶起。口中哈哈笑道:“有三桂这样的大将之才拜在老夫的门下,足以羡煞他人啊!哈哈哈!”言下之意当然是同意了。

三桂大喜,刚刚站起的身子再次拜倒,口中高呼老师不止。洪承畴欣喜若狂,随手将自己怀内的贴身玉佩交予三桂,作为见面之礼。这下,两人的关系又增进了不止一分,同时也都达到了各自的目的,真是皆大欢喜。

回到住处之时已经是后半夜,三桂没有再打扰义父,一个人偷偷的睡了。

第二日一早,三桂起身向义父告辞,并将昨晚之事告知了高起潜。高起潜闻听也点头称妙,赞三桂此举做得好,这下朝中有兵部尚书罩着,日后还怕不平步青云?

出得城外,三桂召集郭师刚、韩跃天,命他二人清点好人马,准备启程。

待清点无误后,三桂一声令下,一万大军缓缓离开北京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