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阅兵-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9月29日上午,朱德总司令在苏联顾问和军区首长的陪同下,来到训练场,对受阅部队进行预阅。临时检阅台是用几辆卡车拼成的。按照国际阅兵的惯例,阅兵指挥部决定,海军代表队排在受阅部队的第一位。预阅结束时,朱总司令高兴地说:〃我们解放军的行列里,第一次有了海军,这很好!〃
    盼望的时刻在一分一秒地接近。9月30日晚,李冠英和战友们把一切都准备好了。半夜,确切地说是1949年10月1日凌晨,哨声一响,他们立即起床,穿上崭新的蓝呢子海军干部服装,带上白色的大檐帽,把皮鞋擦得油黑锃亮。早餐完毕,他们又进行最后一次详细检查,然后上车,头顶星斗,来到了天安门广场。
    海军代表队作为受阅部队第一列,其位置在天安门以东、当时的公安部对面。各路部队也陆续到达,在指定的位置上等待。时间临近,李冠英的心情格外激动。
    下午3时,大地欢声雷动。在国歌《义勇军进行曲》声中,毛主席亲手按动电钮,升起了共和国第一面五星红旗,礼炮齐放28响,毛主席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3。脚踏着祖国的大地(2)

       这铿锵有力的声音震撼了在场每一个人的心。李冠英和战友们含着热泪聆听毛主席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
    公告宣读完毕。在军乐声中,朱德总司令由聂荣臻代总长陪同,分别乘敞篷车检阅三军部队。总司令的车首先在海军代表队前停下,他面向军旗庄严地举起了右手。李冠英立即将垂直竖立的军旗擎起向前下垂45度,向这位指挥千军、身经百战的老英雄敬礼。
    阅兵后,朱总司令重登天安门城楼,宣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命令》。接着,分列式开始。
    分列式的第一方队就是年轻的人民海军代表队。李冠英和他的战友们紧随着聂荣臻的敞篷车,光荣地走在各受阅部队的前列。当时天安门两侧各有一个三座门。他们由东向西而行。通过东三座门时,海军队伍分成3列同时过门,然后,又重新整合成一个方队,以〃八一〃军旗为前导,迈着整齐的步伐走向天安门,接受检阅。李冠英肩扛〃八一〃军旗走在1。6万人受阅大军的最前列,他的两旁各有一名端着铁把冲锋枪的护旗兵。
    接近东边金水桥时,聂荣臻总长在车上向毛主席和朱总司令行军礼。李冠英随之用一个熟练利落的动作,双手迅速擎旗向前下垂45度,代表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军将士向新中国的最高统帅致敬。就在这时,忽然刮来了一阵小风,将李冠英的〃八一〃军旗吹卷起来。李冠英竭力想把军旗抖展开来,但由于身上的军旗背带起了限制作用,他无能为力。就是这样,他擎着吹卷的〃八一〃军旗通过了天安门广场。这件小事令他抱憾终生,但身为旗手这件事,更让他一生引以为荣。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的旗手,他见证了一个伟大的民族站立起来的庄严时刻。
    当时还有一个插曲。当李冠英擎旗走过天安门时,从广场学生队伍中跑出一对青年男女,姑娘手中拿着一朵红绸子做的大红花。她径直走到李冠英面前,把那朵大红花系在他的胸前。李冠英不能停下脚步,而那位姑娘又系得很认真,就这样边走边系,一直走了很远,在万众瞩目之下,那朵大红花终于系在李冠英的胸前。
    这时,李冠英已窘得满面通红。他不好意思地向那位姑娘小声道谢!就这样,他扛着军旗,戴着红花,眼含激动的泪水,在群众热烈的欢呼声中,走过了共和国开国庆典的阅兵场。
    开国庆典的次日,海军受阅人员每人收到一张请柬,应邀赴北京饭店参加宴会。参加宴会的有战斗英雄、劳动模范、烈军属代表以及各军兵种负责人和受阅部队师以上干部,唯有海军和空军是全体受阅人员参加。
    坐下不久,李冠英突然发现一位和蔼慈祥的首长走了进来。他情不自禁地喊道:〃朱总司令来了!〃顿时,全场沸腾起来。大家起立鼓掌,欢迎总司令。宴会在热烈的气氛中开始了。为新中国走向强大,大家纷纷举起了手中的酒杯……
    开国庆典结束后,李冠英最迫切的愿望是把自己的这份殊荣告诉女友,让心上人和他一起分享幸福。然而,就在这时,他已和女友失去联系一年多了。
    李冠英于1923年出生在东北军一位高级军官的家庭,〃九一八〃事变后在北平读书。
    〃七七〃事变后,李冠英走上了抗日救亡之路,在兰州考取了西北话剧团。作为剧团的男一号,他与女一号演员陈小姐同台演出了大型剧目几十场,两人之间渐渐地产生了爱情。
    1944年李冠英参加了赴英海军人员培训班。在英国留学期间,李冠英和陈小姐鸿雁来往频繁。他们对人生和祖国的前途充满了美好的憧憬。当李冠英与同学从英国皇家海军学校学习结业、把英国赠送的〃重庆〃号巡洋舰接回国内时,正值解放战争胜利前夜。在共产党政策的感召下,不愿参加内战的全舰官兵于1949年2月25日,举行了震惊中外的〃重庆〃舰起义,驾驶着这艘国民党最大的王牌舰投奔了解放区。
    李冠英参加起义后就与女友失掉了联系。由于重庆市解放较晚,直到开国庆典之后,他仍无法与女友取得联系。
    1950年初,李冠英调到大连海军学校任教官,获悉重庆已解放,便立即给重庆市人民政府写信,请求帮助寻找他的女友。一个多月后,他惊喜地接到女友的来信。这次,女友直截了当地邀他赴重庆,商谈婚事。
    可是,不久朝鲜战争爆发。部队的工作全面转向为朝鲜战争服务,李冠英不得不放弃重庆之行。他心里很清楚,当时部队对起义留英人员的配偶关系审查是非常严格的。李冠英迟迟不去重庆,引起了女友的怀疑和不满,每次来信都是满纸怨言,甚至说李冠英欺骗她。
    两人之间的误会和裂痕越来越深,终于导致分手。李冠英发誓不再谈恋爱,把整个心思扑在培养海军学员上。他教过的海校一、二期学员后来有不少人成为将军和海军建设的骨干。
    2.开国庆典大阅兵,毛泽东说:〃我又愉快又不愉快〃
    新中国开国庆典这一天,人民解放军各方队在天安门广场参加检阅的装备,都是在战场上从敌人手中缴获来的:有日制九七式〃老头坦克〃、150毫米〃花炮〃、德制七九步枪、捷克式轻机枪、美制飞机……这些受阅的〃万国牌〃武器出自几个国家,而且多是别国已经淘汰的装备。检阅途中有一辆装甲车驶到天安门西侧,就因机械故障熄了火,多亏后面装甲车里的战士急中生智,开上前去把这辆装甲车顶到了西长安街上。站在天安门城楼上的毛泽东,看到自己英勇无敌的军队,却装备着如此之差的武器,心中难免产生些许隐忧。他知道,这些参加阅兵的武器装备已经是我军手中现有的最好装备了。
    当时,中苏两国摄影师在天安门城楼上都拍下了开国大典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一幕。然而遗憾的是,苏联人拍摄的彩色胶片在北京饭店因吸烟失火而不幸烧毁。如今人们在电视屏幕上目睹的只是中国摄影师拍的那些黑白画面。
    从这些历史镜头中,人们可以看到当天安门广场上万众欢腾时,毛泽东的表情却始终凝重,很少出现笑容。毛泽东此刻的心情,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又愉快又不愉快〃。伟人的眼光总是面向未来的,他后来解释说:中国解放我是很高兴的,但是总觉得中国的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因为中国很落后,很穷,一穷二白。
    据毛泽东的卫士长李银桥等人后来回忆,当时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足足站了6个小时没有休息。当新组建的人民解放军空军战机飞过天安门广场上空时,天安门广场爆发出了声震如雷的掌声与欢呼声,阅兵达到了最高潮,此时毛泽东的脸上才露出了笑容。毛泽东的这一笑,也预示着中国人将以豪迈的姿态去面向未来,去改变新中国的面貌。



4。脚踏着祖国的大地(3)

       4.空中编队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
    在开国庆典的阅兵仪式上,要说最开心、最提气的一幕就是人民空军的飞机飞过天安门上空。一位亲历者说:〃过去也看到过天上飞的飞机,可那是日本人和国民党反动派的,是来屠杀的,给我们带来的是恐慌、是威胁,而今天看到的是保卫我们的自己的飞机,给我们带来的是高兴、是振奋、是激动!〃
    尤其是当战车师通过天安门时,人民空军的飞机分别以三机和双机编队,一批又一批地飞经天安门广场的上空,天上地面,浑然一体,汇成了极为壮观雄伟的立体阅兵景观,这既使人大开眼界,又让人感受到一种震撼。
    当飞机飞临天安门上空时,广场和城楼上爆发出如潮掌声。人们挥动着帽子、手帕,一个劲儿地欢呼、跳跃,嗓子喊哑了,鞋子蹦掉了,人群的欢呼声与飞机的轰鸣声浑然一体。
    〃我们有自己的空军了!〃
    〃我们自己的飞机来了!〃
    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和中央人民政府其他副主席、委员都兴奋地仰视着人民共和国自己的空军和飞机……但是,当人们看到这壮观的空中编队临空而过的时候,谁也不会知晓在〃我们自己的空军〃,〃我们自己的飞机〃的背后,有着怎样鲜为人知的故事,经历了怎样的艰辛和奋斗。
    空军参加检阅仪式,比其他军种难度都大。当时,我军还没有组建起空军部队,人民解放军的飞机和飞行员数量也极为有限,且大多是国民党军队起义而来。
    当时,面对国民党空军的威胁,中央军委为了保卫北平的安全,保卫政协会议的顺利召开和开国庆典的顺利进行,指示军委航空局立即调配一批飞机飞往北京南苑机场,建立一支空中防空力量,担负首都防空任务。
    1949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