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神隐记-第3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涨。进的城里殿中,文武两边厢站住,俱各大礼参拜,三呼万岁。   
马超出班将前事一一细说,刘备闻听叹息,对马超道“孟起东西驰骋,血战中原,为国勤劳,名垂千古矣!”超顿首谢擅杀华歆之罪。玄德道:“华歆逆贼,荼毒君亲,死有余辜,寸磔以报先将军之仇,犹嫌其轻耳!”超谢过,玄德令坐太史慈肩下,便问许昌现在情形,超一一奏知。   
玄德又转向太史慈道“师兄可知恩师行踪?”太史慈面上一暗,躬身回道“回禀陛下,恩师前些时日曾来此处,道是要离了此处,嘱咐众将善保陛下,忠心国事,自此便已离去,却再无消息。只是前日,征东将军张合处曾派人来传信,道是恩师闻听魏国司马懿握有一支奇兵,非是凡人可以应对,请诸将但凡遇到,当立时传警,恩师自会现身以助。”   
刘备闻言叹息,心中思念不已。太史慈偷眼瞅瞅刘备,想了想,终是没将自己已蒙恩师准许,功成之后身退一事说出。且待散朝之后,自回私下再说此事较好。   
刘备逐一问过众将情况,挥袖让众人散了,自留下关羽、张飞、太史慈、洪锐和黄叙,往后宫叙话,却是不见君臣之礼,而以家事待之了。   
关张二人与玄德分开许久,此番见着,俱皆流泪。兄弟几人在后房内,从新行过家礼,却是尊太史慈为上。   
太史慈推辞不掉,只得打横在上首坐了。眼见玄德安排酒宴,沉吟一下,方才道“陛下,臣有一事却要先和陛下奏之。还望陛下恩准。”   
玄德皱眉,不乐道“师兄,此处乃是私房,何来什么陛下臣子的。今日在座,除了二弟三弟,便俱是师门兄弟,师兄若是再如此称呼,弟却是不敢再应。”   
云长稳重,自是捋须不语。洪锐、黄叙资历尚小,亦是不敢多言,唯有张飞大声赞同道“大哥说的再理,子义若是再要这般,可是不将我等当做兄弟来看了。”   
太史慈暗暗苦笑,他向日多随柳飞身边,听多了功高震主的事情。大丈夫立于世,自当建功立业方不负一生所学,只是即已创下功业,便当急流勇退才是。尤其对于君臣关系中,尚夹杂有师兄弟的关系,却是极易被人误解的,这张飞心无城府,倒是毫不理会这些了。当下眼见众人虽是都不说话,但也都不反对,只得应了。顿了顿才道“也罢,为兄应了就是。”   
刘备转嗔为喜,道“这才是吗,师兄方才有言,要小弟知晓,却是何事?”太史慈微微犹豫下,才道“为兄已经蒙恩师允准,待到二弟你大业功成,便自随侍师父身边。”眼见刘备色变,忙又道“你亦应该知晓,咱们师兄弟几个,|Qī|shu|ωang|整日便是杀伐争战,少有承欢他老人家面前之时,非但如此,尚要不断让他老人家为我等费心费力。为兄身为首徒,理应代替众位师弟,向师父尽孝的,还望二弟能应允此事。”   
刘备闻听,沉吟良久,面上神色亦是变幻不停,终是最后长叹一声,道“既是师兄主意已定,且已得师父恩准,小弟也不敢多留了。只是今后天各一方,还望师兄得暇能回来常看看几个师弟才是。”   
太史慈见刘备应了,大喜点头。此时酒菜已上,众兄弟放开心怀,尽情欢饮。自这一刻起,中国统一地最后之战,已是翻到了最后一页了。   
第三百七十八章:突围   
第二日,邺城之内各路大将纷纷启程,直往自己大营归去,太史慈陪同刘备、庞统等人亲往兵营内巡视,各营将士欢呼震天。河北之地民众,见蜀汉大军秋毫不犯,军纪严整,且得了免赋税一年的消息,亦是民心大定,俱皆箪食壶浆以迎。   
玄德巡视了中军,仍令太史慈总督大军,自与庞统启程到处将领大营去巡视问候。管亥自领白耳近卫紧随护持。   
太史慈送走玄德,随即传令各处,俱皆齐动,并力向濮阳发起攻击。濮阳城内,荀攸、程昱、曹真相对而坐,俱皆一片愁   
曹真怒道“那司马仲达当真是要谋逆不成,何以陛下之召发出这么久,尚不见援军来救?”   
程昱摇头叹息,荀攸却是微微沉吟道“吾只恐是仲达也是脱不开身来,怕是蜀汉大军早有应对才是。吾观此次发动,迅如雷霆,当是积蓄许久而为,若是如此,如何能让各处援军赶至。吾等还当想法自救才是。”   
曹真默然,良久道“如今蜀军四面围定,城中只一万兵士,且粮秣只够三月之敷,却又如何自救?”   
程昱闻言接道“若是真到最后关头,某与公达自督率众将士迎敌,子丹可携储君与太后,便衣小帽,夹杂在乱军中出去。某料司马仲达处此时绝非善地,你等出去后,可速往他处觅地安置,今日国家破灭,吾等不能扶保国家社稷,唯有尽力保留武帝血脉,勿使武帝绝后,才是正途。”   
曹真大惊,道“这却如何使得?某乃武将,这迎敌之事,自当有末将承之,二位先生无武艺在身。可速速保得储君先退。”   
荀攸摇头道“我等目标太过招摇,恐是走不脱的,子丹年幼,蜀军知者不多,又是武帝一脉,这维护储君之责。当一力担之才是,莫要再多争辩了。况且,此时之况,乱军之中,我等书生之身,如何保得储君周全?”   
曹真难过之极,只是却也没有其他办法可想,只得勉强应了。三人正自相对沉默,却闻外面军士来报。蜀军攻城!   
曹真霍然起身,便要迎敌。荀攸叱道“子丹还不快去准备,却要做些什么。难不成当真要使我主血脉不存吗!”   
曹真悚然而惊。深深地看了二人一眼。这才躬身一礼。转身去了。荀攸、程昱二人相对一笑。起身径往城头来看。大袖飘飘之际。背影却带出一阵深深地落寞。   
离着城头尚远。便闻地外间鼓号声震天动地。杀声不绝入耳。眼见城内居民俱皆躲于屋中。窗缝门隙之内。皆是惶惶不安地目光偷窥。心下暗叹。   
到得城上。只见蜀军如同蚁聚。纷纷驾着长梯向城头猛攻。箭矢遮天蔽日。烽火处处。城头上血积盈足。尸横四方。魏军士卒也知此城一破。再无退路了。故而均是舍生忘死地搏杀着。兵刃断了。便直接扑上。用拳头、用牙齿撕扭在一起。   
荀攸纵目眺望。城外四周已是漫山遍野皆是蜀军大旗。方圆十里之内。竟是没有一丝空隙。不由地面色微变。暗暗担忧曹真等人难以混出去。   
程昱微微皱眉。道“公达。此时不可一味守御。当调动敌军。制造混乱。方能使子丹得手。”   
荀攸点点头。转身唤来上将陈泰。令其带兵三千。尽打魏帝旗号。将车架护持其中。先自北门冲突。待见蜀军围拢。则往西门而转。只管带着蜀军绕城而走。他自有计谋保护储君。   
陈泰应了,他今年方及弱冠,一身武艺极是精熟,手中一杆镔铁大枪却有万夫不当之勇,只因年幼,尚是声名不显。此时接令后,知晓此乃诱敌之计,恐是一旦而出,势难生还,然却是一言不发,躬身接令而行。   
程昱看的点头,忽然扬声道“玄伯,汝但能杀出,便不必再回,可自寻去处就是,徒死无益,汝当切记!”   
陈泰身子一窒,随即躬身一揖,随即转身而下,并无一言而发。荀攸、程昱相顾叹息。传令众兵并力向前,严守城头。   
陈泰下得城来,点起三千士卒,将魏帝车驾仪仗,尽数圈入中军。却佯言对众士卒道“今国家倾颓,储君有难,今司空与少师拼力殿后,力据贼军,以使我等能护着储君太后得脱,是其以众人之命换吾等之命也,尔等当思二位大恩,不负储君之重,与我并力杀出。则我大魏之功臣也,青史留名正在今日,诸军当决以死战。”   
众军尽皆目赤,群相呼应,愿随将军死战!陈泰绰枪上马,一声炮响,将北门开了,挥抢带人直杀出去。   
门外蜀军眼见魏军出战,尽皆后退,让出战场。却见来将并不应战,而是急往西边而绕,立时发一声喊,四下里兜劫。陈泰紧抿嘴唇,手中大枪舞的如同一条黑龙一般,将四周蜀军杀散,护着车仗径往西走。身后三千魏军各自嘶喊搏命,紧紧相随。   
北门处却是徐晃防线,早有小军通报。徐晃大怒道“贼子安敢在吾军中逞强!”当下径提宣花斧,驱马来战陈泰。及至赶至,陈泰早往西门转去,徐晃闻听其中有黄罗伞盖,心下疑惑,遣樊绸分兵而追,自己却仍回原阵,督军攻城。   
城上荀攸、程昱见了,不由长叹,此将真乃良将也。眼见徐晃防范甚严,虽是将其分了一半兵力,然却是不敢随意而出,只得期望陈泰能带动蜀军,漏出空隙才好。   
却说陈泰挥抢忘命搏杀,直杀地血染征袍,单人独骑已是冲入蜀军阵中。正自厮杀之际,耳边听的远处士卒惊呼,回身见车驾具备围住,士卒团团护持在侧,不能前行。立时策枪回马,直往车驾处杀来。   
那杆枪舞动起来,带出朵朵乌光暗影,蜀军但凡碰上,俱皆纷纷倒地,陈泰一人一骑如若身入无人之境,翻翻滚滚间,已是杀至车驾近前,众魏军见主将回援,俱皆振奋,齐声呐喊,士气大振。   
陈泰高呼道“诸君并力向前,随某杀出去!”众军齐声呼应,俱皆拼命。一路厮杀不停,堪堪将要绕出西门,却见远处旗幡展动,一员小将挺刀跃马而来,身后大旗之上,一个斗大的黄字招展。正是黄叙到了。   
他离得最近,自闻听有人闯营,立时便是驱马来战。远远望见那将年岁甚轻,一杆大枪却是舞的如同风车一般,当真是所向披靡,不由的大喜,这般对手实是难遇,却不能叫其走了。   
陈泰厮杀多时,人尚无事,胯下战马却是有些乏力,眼见被众蜀军团团围住,不能得出,心中惶急。回头看看,三千魏军,已是不到千余,不由心下悲叹。眼见黄叙威风凛凛,知晓定是一员骁将,哪里肯与其硬拼,眼见四周不得出,暗自沉吟,随即返身向城门处杀来,后面千余魏军紧紧相随,不多时已是杀至城下,将附近蜀军尽数驱散,大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