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再坚持一会-第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斯蒂文森说得好:成为你自己和成为你所能发展的自己,乃是生命的惟一目标。    
    对于人生道路的选择,画家蔡志忠有一个形象比喻,他说:为什么不让孩子随着自己性情成长呢?如果孩子适合做一个橘子,又为何因为苹果好看而强迫他成为苹果呢?    
    是的,孩子最应该成为他自己!    
    我终于放弃了对儿子蓝图的规划,让他自己决定自己的未来。    
    


我和孩子一起成长刚才不坐“鸳鸯”就好了

    刚才不坐“鸳鸯”就好了    
    选择是一种能力。人的一生中,会遇到无数选择的机会,机会永远只属于有准备的人。如果一个人从小就有意识地培养自己选择的能力,那么就有可能抓住机会,走向一个又一个成功;如果事事都靠父母替他选择,离开父母就束手无策,那么机遇就会与他擦肩而过。    
    我始终相信,选择的能力是从小培养的。父母要对孩子一生负责,就要把选择的权利交给孩子,因为人生的路还要靠孩子自己走。    
    儿子楠楠去公园多了,花样也日渐多了起来,什么赛车啦、神秘城堡啦、画砂画啦,只要看到了都要去试一试,还振振有辞说是为了多学本领。我不是挺乐意,但丈夫拗不过他,每每都是楠楠获胜。我母亲责怪我们常把孩子带去公园玩“精”了,不听话了。的确儿子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可也不能像我母亲说的,光为了孩子听话而不让他长见识吧?    
    我反复琢磨,终于想出一个法子来,让儿子自己做选择!    
    还没到公园,我就对儿子说:“楠楠,我今天规定你只选三个项目玩,一旦选定,就不可以更改了,好不好?”    
    楠楠撅起小嘴,嘟囔着问:“怎么才三个呀?”    
    我以不容置疑的口吻强调说:“就三个,如果不愿意,今天就别玩了。”    
    儿子挺识时务的,别无选择地答应了,仔细想了一会,选了开赛车、坐“鸳鸯”及画砂画三样。    
    谁料结束这三样后,儿子看到有人划船,他的心又痒了,一个劲地央求,我坚持没答应,儿子耍赖不走,我仍径直往前。    
    儿子终于没能得逞,长长地叹了口气:    
    “哎,早知道这样,刚才不坐‘鸳鸯’就好了!”    
    以后他慢慢适应了这种凡事先做决定,尔后不许随便悔改的做法。后来还迁移到很多事情上,如在哪个学校读小学,选择哪样培训等等,我都让他自己拿主意,他也越来越喜欢这种方式,慢慢学会了对自己所做的决定负责。    
    我坚信学会自己选择的人,才能把握好自己的命运。    
    


我和孩子一起成长我不好说

    我不好说    
    有一天晚上我对4岁多的儿子提及一篇文章,即《不要给别人添麻烦》,说的是日本父母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灌输一种思想:自己能做的事尽量自己做,不要给别人添麻烦,这个“别人”包括父母。如早晨上学要不要带雨伞,父母不直接告诉孩子,而是让他自己收听天气预报……    
    最后我补充:这些不给别人添麻烦的孩子长大了特别能干。儿子静静地听着,仿佛要把我说的每一个字都吞下去似的。    
    晚上我和儿子一起看电视,看到一个镜头:    
    深更半夜一对夫妻打架,3岁的男孩胆战心惊,就自己一个人从屋里跑了出来,没多久,他就迷路了,他感到恐惧就哭着喊妈妈。一个男子走了过来,很和气地对小朋友说:“宝宝别哭,我带你去找妈妈。”说完就抱起孩子走了,然后转手卖给另一户人家———原来他是个人贩子。    
    剧情触目惊心,儿子也屏住呼吸。父母争吵导致孩子出走,孩子没有分辨能力而被拐走,这是只要稍微有一点良知的父母都不忍目睹的一幕。    
    我很是忧虑,可光担心不能解决问题啊,我们不可能一辈子守着孩子不让他独立吧,关键是要让他学会保护自己。在我看来,作为母亲,有责任培养孩子有一颗善良正直的心,但在教孩子学做好人的同时认识社会存在的另一面也是很有必要的。    
    我问儿子:“楠楠,你看,这个叔叔没有说自己是坏人吧?”    
    儿子使劲点头,反问我:“那怎么才知道他是不是坏人呢?”    
    我没有直接回答,却反问儿子:“你发现这个叔叔在和孩子对话时,他的眼睛看哪里吗?”    
    儿子想了想说:“他的眼睛东张西望。”    
    “对!识别一个人最好的方法就是看他的眼睛,如果他的眼睛躲躲闪闪,像这样,”我给他做了一个示范,“那这个人说的话就一定不是真的。”    
    儿子给我逗乐了:“妈妈,你刚才那个样子真好玩。”但过了一会他又担忧了:“那碰上坏人怎么办呢?”    
    “让我想想,首先你一定要镇定,不要慌,一慌你的脑子就会一片空白,想不出什么办法了。”儿子聚精会神地听着,我继续说,“如果看到你身边没有什么人帮忙的话,你可以假装先配合他,然后再找机会……”    
    接着我向他传授了几招对付坏人的办法,以及如何在不利的环境下保护自己,儿子听得津津有味,还不时地给我做补充。这天我们互相上了一堂人生智慧课。    
    第二天一起床,儿子就对我说:“妈妈,你不是说不要给别人添麻烦吗?我决定今天自己去幼儿园了!”    
    他话一出口,把丈夫吓了一跳:“楠楠,那不行!我不放心。”    
    我问儿子,如果有叔叔或阿姨说要带你去公园去爬山去冲浪该怎么办?他头摇得像个拨浪鼓似的:“不去!”    
    我接着问,如果人家说带你去买玩具买汽车买你喜欢的东西呢?他还是很坚定地回答:“不去!”    
    我问为什么?他说又不知道人家是不是坏人,还有我今天的任务是上幼儿园又不是去玩。    
      我还试探说:如果叔叔强行抱走你呢?儿子说我就喊,或者给叔叔说好话……    
    我满心欢喜,看来昨晚没白教。    
    我劝丈夫让儿子试试,丈夫将信将疑地答应了,但暗示我们夫妻俩要在后面跟着。    
    儿子获准后,飞快地冲下楼去。    
    我和丈夫赶紧跟上,全神贯注盯着儿子的行踪,瞧丈夫那紧张专注劲和警察办案差不多,当然我也半点不敢松懈。    
    我们的目光一直紧随着儿子,直到他走到老师眼皮底下我们才折回来。老师看到他一个人到幼儿园挺奇怪的,事后我们向老师反复申请,老师才答应我们的做法。因为幼儿园有规定,必须有大人护送孩子到幼儿园,否则便是违规了。    
    儿子有了第一次自己去幼儿园的成功体验后,就不再需要我们护送了,以后都是自己上幼儿园,自己去吃早点,自己去上小学,自己去坐公共汽车。    
    有一天,我遇到同事周师傅,他说你们楠楠如何如何老道,因为总是看到他一个人去办事。    
    我默然。    
    “你怎么放心他一个人去办事呢?”周师傅挺好奇。    
    我说我曾提醒他在外面不要轻信别人。    
    周师傅恍然大悟:“原来如此!难怪刚才我逗他:楠楠我带你上街,好吗?他说不去。我问为什么?他回答:我不好说。原来他还给我一个面子呢!”    
    我一听也乐了,这小子消化得挺快的。    
    妈妈,快下车    
    说起儿子自己坐公共汽车一事还挺逗的。我因为不放心儿子一人去坐公共汽车,就常常跟踪在他后面上车,然后想尽一切办法躲在人群的后面,不让他看见。有一次我在车上漫无边际地想着一些心事。    
    “妈妈,广西假肢厂到了,你快下车!”忽然听到车下儿子稚嫩的声音。    
    我向车窗外望去,哦,原来到家了!我跟踪儿子,结果差点把自己跟丢了。    
    


我和孩子一起成长我行吗

    我行吗    
        我曾在一本书中看到下象棋、围棋还有打乒乓球都能提高孩子的智商,儿子5岁时体质不是太好,很容易感冒,我想乒乓球应该是他首选的锻炼方式。孩子5岁半时,我就向儿子提议了。    
    儿子担心地问:“我行吗?我又不够高。”    
    我知道儿子像我从前一样,对没有尝试过的总有些畏惧心理,所以很肯定地告诉他:    
    “你肯定行,你爸爸很有运动天赋,你有爸爸的遗传基因,你就一定能打好乒乓球。你的身高已经够得着了,不然你去试试。”    
    儿子听了我的话,眼里闪着光。    
    可当我带着儿子到单位娱乐室时,他看到那么多人围着就怎么也不敢打了,一个劲地摆手:“妈妈,我不会,我不会,我们回去吧。”    
    记得一位教育家曾经说过:“教育的全部奥秘,就在于使受教育者对自己充满希望。”    
    我想,儿子是第一次打,怕打不好,怕人笑话,所以在人多的地方放不开。为了顾及他的面子,我和丈夫把他带到对面学校的人少僻静处。我和丈夫从最简单的打法开始教他,只要他能接一个球,我们都会大大赞赏一番。儿子打着打着渐渐有了一点兴趣,有了一点信心。    
    我们担心我们的打法不规范,征得儿子的同意后,便送他到附近一所学校的乒乓球队参加集训。教练让儿子用球拍拍球,也许儿子本身的运动天赋就不赖,再加上认真投入,教练禁不住地夸赞他,儿子越发来劲,回到家还不断地练基本功。由于儿子的努力和好学,进步很快,加上他的教练无意中发现我是用左手打球,立即让他改换左手,从而使他的球技又有了一个质的飞跃。    
    最让我感到欣慰的不是他的球艺,而是在强手云集的大环境中锻炼,使他既克服了骄傲情绪,又在人生早期体验到了挫折,增强了心理免疫能力;加上参加培训的队友来自不同的学校、年龄也大小不一,儿子的交友范围较以往一下子扩大了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