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棋人物语-第60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办完了。哇,今年报名的业余棋手怎么这么多呀!”小张答道,鼠标点击界面,正想要退出时,视线无意中看到屏幕下方的统计总合,她惊讶地叫道。

第八百二十章 帮助

“什么?有多少?”刘志峰和陈淞生闻听连忙问道。
三星杯虽不限定业余棋手的报名资格,但既然是正式比赛,比赛的规模必然要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总不可能韩信点兵——多多益善,真要是有一万人要参加比赛,主办单位到哪儿去找那么大的场地去?要知道,虽然在预选阶段由参赛棋手自行负担食宿交通费用,但场地,人员,水电等等方面的支出还是由主办单位负责,如果摊子铺的太大,一连五天的费用那也是相当的可观。
所以,考虑到这个问题,主办方对于业余棋手的参赛人数是有限制的,如中国十名,日本十名,欧美十名,换言之,不管以上国家地区有多少业余棋手要参加三星杯预选赛,能够去韩国参加比赛的也只能是十个人,至于这十个人怎样决定,主办方不会去管。
由于业余棋手在三星杯预选赛中出线的机会微乎其微,而在韩期间的食宿交通等等生活成本很高,所以以往中国的业余高手对参加三星杯兴趣不大,除了最初那几届自费参赛的人比较多一些,后来就很少有人报名,通常有三四个人报名就已不错,更甚至有好几届根本就是为零(这对主办方并不存在压力,人数不足,韩国本土有太多的院生和业余高手可以填补,不会影响到预定的赛程设计,没有食宿交通等等方面的负担,那些人就算把三星杯的预选赛当成练兵场也非常值了),故此,由于每一届业余棋手的参赛名额都用不完,可以说只要有人报名参赛到时候就一定可以赴韩参赛。因此几乎没有人去想报名人数如果多于主办法分配的名额时该怎么办。
所以,当听到小张说今年报名参加三星杯赛的人很多时,他们先是一愣,旋即便明白了过来——想也是,光是业余四大天王抱团参战就已经有四个人了。这四个人在业余棋界朋友众多,每一个人不要多,只要动员两个出来,就足以突破名额上限了,而这还不包括那些受网上论坛影响,想要在实力排行榜上占个位置的各地业余强豪。
“截止到今天。包括王老师,一共有十五个人报名。”小张答道。
“什么?不会吧?”刘志峰惊讶道——十个名额,现在就已经多出了五个人,而据报名最后截止日期还有三天,天晓的还不会有人继续参与进来,如果是以前。棋院大概是巴不得业余棋手如此涌跃参加,因为就算不能真正起到太大的作用,至少可以让韩方参赛棋手的人数减少一些,可现在,多出来的那些报名想要参赛的人怎么办呢?
“就是这么多,不信你看呀。”把液晶显示屏转了个方向,小张说道。
几个人仔细去看。果然和小张说的一样,合计栏上显示的数字正是十五。
“怎么了?是有什么问题吗?”孙学刚不是围棋圈子里的人,虽然喜欢下棋,但对三星杯赛的具体情况并不了解,见刘志峰和陈淞生听到这个数字后的反应有些奇怪,而王仲明却是一脸淡然,陌不关心的样子,他好奇的问道。
“问题大了……”陈淞生把问题尽量简单地讲了一遍,孙学刚很快就明白了,“那现在报名的人已经多了。该怎么办呢?”他问道。
“呵,这个问题自然会有人头疼,咱们操心也没用,车到山前必有路,志峰。既然报完名了,咱们就去找老黄吧。”陈淞生笑笑答道——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如何决定参赛名额所属是棋院的工作,轮不到他来下指导棋。
四个人来到院长办公室,还没来得及敲门,房门已被从里边拉开,却原来是黄德志听见楼道里的脚步声先一步来迎接,“呵呵,欢迎欢迎,难得陈老您大驾光临。”他笑着说道。
“呵,什么大不大驾的,大驾了半天,那些小孩子哪一个都不认识。”陈淞生笑道。
“呃……,您是说那些年轻棋手吧?呵呵,这其实也不能全赖他们呀,您如果隔三差五的就来棋院逛一逛,还怕那帮小子认不出您吗?呵呵,请进。”明白了老朋友所指为何,黄德志爽朗笑道——古诗有云‘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陈淞生退休十多年,他离开时,那些年轻棋手大部分还在上小学呢,要是见了面能认出他是谁,那才真叫见了鬼呢。
迈步进屋,扑面而来的就是浓郁的茶香,沁人心脾,提神醒脑,不用问,一定就是方才刘志峰所说三百块钱一两极品铁观音的价值体现。
“哟,这位是……”,和进来的一一人打招呼,看到孙学刚,黄德志问道。
“噢,黄院长您好,我叫孙学刚,是银海集团北京分公司公关部副部长。”孙学刚连忙自我介绍道。
“银海集团?……呵呵,知道知道,银海集团热心公益,对围棋事业非常关注,天元战,全国青少年比赛,都是银海集团投资赞助,还有上个星期五刚刚开战的京城棋社联赛,也是得到银海集团的大办协助才得以进行。听说这一次又是你们要做王仲明赴韩参战三星杯的后援团,呵呵,好呀,社会上如果再多一些象银海集团这样的企业,我们的日子就好过多了。”得知是银海集团的代表,黄德志非常热情地招呼道。
“谢谢黄院长的表扬,围棋是我国传统文化之一,继承传统,弘扬文化,这也是银海集团所推崇的企业文化精神所在。”孙学刚忙答道。
“呵呵,好呀,希望以后银海集团能够将这样的企业文化坚持下去,为中国的围棋事业做更多的事。来,坐”黄德志笑着请几人在会客沙发坐下。
茶水倒上,每人一杯,黄德志也拉了一把椅子坐了下来,“呵,小王,做出参加三星杯的决定很艰难吧?”他笑着问道。
“还好,比想象中容易一些。”王仲明答道——已经过去的事情,何必再要多说,难道因为自已回答‘艰难’,黄德志心里的不安就会多些吗?拜托,自已为难人家一个快退休的老头子干嘛?
“那就好,那就好。说实话,直到昨天晚上我还有些担心呢,要不是陈老告诉我你已经做出决定,恐怕一个晚上都合不上眼呢。”黄德志感慨的笑道。
“真有那么严重吗?”王仲明怀疑道。
“呵呵,你就当真的听好了。”黄德志笑道,“总之不管怎么说,你能报名就好,千里之路,始于足下,万事开头难,现在这关键的第一步迈出去,后边的路就好走多了。”
“黄院长,您对我是不是太有信心了?”王仲明提醒道。
“呵呵,重要的不是我有没有信心,而是你自已有没有信心,只要你有信心,我就对你有信心。”黄德志笑道。
。……这两个人,打的什么哑谜?听着两个人的对话,孙学刚很是纳闷——上午在新闻发布会上,当记者问王仲明有没有信心的时候,他的回答是‘相信自已,不如相信自已的实力’,而到了黄德志这儿,又变成了‘只要你有信心,我就对你有信心’,说来说去,这个信心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呢?
“对了,既然已经决定参加三星杯了,有没有需要棋院帮忙的?”笑过之后,黄德志问道,他这不是客气,而是真心的想做些什么。
“我需要系统性的训练。”王仲明也不客气,直接了当地提出要求。
“呵,你就是不提这个要求,我也早就想过了,就是不知道陈老那里怎么样。”黄德志笑着说道,同时目光转向陈淞生——王仲明退出职业棋坛已有七八年之久,再次重新参加正式比赛需要个适应过程,如果目标仅仅定位在预选赛出线倒是没有太大关系,不过如果想的是走得更远,那么现在的训练强度显然就远远不够了,虽然可以通过网络与中、日、韩三国的职业棋手交流,但网上下棋与面对面的实战还是有很大的不同,至于金钰莹,她的实力的确是提高不少,差不多达到可以与男子职业二流棋手相抗衡的程度,但做为可以帮助王仲明恢复状态的对手,份量就差的远了些。中国棋院别的没有,多的就是职业棋手,王仲明如果来棋院进行恢复训练,绝对不用担心会找不到练手的对手,只是这样一来,肯定会影响到他在棋胜楼的工作。
“呵,瞧我干嘛?既然同意小王参加三星杯,我难道会拖他的后腿,从今天起,小王你就全力以赴地投入到备战中,棋胜楼那边的事儿你不用操心,我会安排好的。”陈淞生笑道。
“呵呵,到底是陈老,顾大局,识大体,有您这句话那还有什么问题。志峰,小王训练方面的事儿就交给你了,有什么问题,直接向我或者文东汇报。”陈淞生的意思也就是说这段时间王仲明可以随时来中国棋院训练,用不着管棋胜楼那边的事情,还有什么比这样的支持更实在呢?

第八百二十一章 礼遇

看着棋院院长安排工作,旁边的孙学刚眼珠差点儿没掉了下来,以其所知所闻,他实在搞不明白黄德志对王仲明会如此礼遇——只要交纳相应的费用,业余棋手在中国棋院与职业棋手一起训练并没什么,象武亦东,曹英等人获得晚报杯冠军要代表中国参加世界业余围棋锦标赛前,都曾经有过到中国棋院与年轻的职业棋手们一起训练,研究,打内部循环赛,但无论如何,至于要让刘志峰来亲自负责吗?刘志峰是国青队的主教练,他负责的是国青队的训练和管理,让刘志峰亲自负责王仲明的训练,岂不等于就是让王仲明与国青队的那些棋手一起训练?能够进入国字号队伍,哪怕只是预备队中的一员,哪一个不是棋坛精英,未来之星?与这些棋坛精英分子一起训练比赛,其效果和与普通的棋手一样吗?话说回来,如果让武亦东,曹英等人知道王仲明可以参加国青队的训练,他们会是怎样的想法和反应?如果他们也要求棋院一视同仁,想参加国青队的训练,黄德志会批准吗?
不提孙学刚那边胡思乱想,这边刘志峰已是满口答应,有黄德志的指示,他有什么好为难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