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词鉴赏大辞典-第1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蝶恋花
 
                 赵令畤
 
  庭院黄昏春雨霁。
 
  一缕深心,百种成牵系。
 
  青翼蓦然来报喜,鱼笺微谕相容意。
 
  待月西厢人不寐。
 
  帘影摇光,朱户犹慵闭。
 
  花动拂墙红萼坠,分明疑是情人至。
 
       赵令畤曾以十二首《商调·蝶恋花》组成一套鼓子
 
  词,把莺莺张生相悦相恋的故事娓娓道出。
 
               赵令畤词作鉴赏
 
  这里选用的是这套鼓子词中的第四首。与同类题材的作品比较,此词舍弃了叙事成分,充满抒情色彩,堪称—曲抒情独唱。全词语言凝炼,意脉完整。
 
  此词全套鼓子词中的规定情境是张生接到莺莺约他幽会的一幅彩笺,喜不自胜。作者以这首《蝶恋花》抒写张生的心曲。上片起首三句写独处孤馆的相思。首句把当时迷离、清冷的环境非常集中地勾画出来,好似舞台上的布景,顿时把读者的情绪引入词境。接下来两句,写主人公接到彩笺以前的相思之情。这里,词入极善于炼字炼意。“一缕”化为“百种”,不但对仗工整,而且表明思绪之繁。“心”而曰“深”,用来形容主人公对所爱者的一往深情,非常准确。“百种成牵系”,说明无往而不思念所爱之人。以上三句从景写到情,都是“抑”,为后面的“扬”作了辅垫。至“青翼”一句,感情便突然扬起,于是抑扬起伏,构成了美妙的节奏。“青翼”即青鸾,传说中西王母的使者,这里借喻红娘。红娘递来彩笺,彩笺上题着约他幽会的诗句。他接到这一喜讯,一天愁绪蓦然消失,这就有下边一句:“鱼笺微谕相容意”。此句颇具含蓄蕴藉之妙。
 
  女主人公莺莺的形象词之下片呼之欲出。“月西厢下”四句写莺莺西厢中悄悄地等待月儿上升。不一会儿月到中天,水一般的清辉洒门口的帘子上,曳不定。她敞着门儿,心里也象这帘上的月光,芳心荡漾。“帘影”二句,写动态,象征主人公心境的不安,表现期待的热切。一会儿竹帘间浮现几缕月光,似乎透露出一线希望:一会儿月影被云层遮住,好象希望又随之幻灭。这种以景色变化烘托情绪变化的手法,有如心画心声,极富于感染力量。“朱户”一句紧承前意,妙“犹慵闭”三字。莺莺久等张生不来,想把半开的门儿关上,但又懒得去关。着一“犹”字,把那种既想关门又不遽然关门的神态,刻画得活灵活现,跃然纸上。
 
  结尾两句写女主人公犹疑之际,忽然看到花枝摇动,花瓣儿纷纷飘落。她所期待的张生来了,词情突然扬起。此句也是从《会真记》的《明月三五夜》诗中来,然而缀以“红萼坠”三字,便加强了动态感,因而更富于艺术感染力。下句点明张生来到。“分明”与“疑是”似乎相矛盾,其实这是转折,一会儿觉得真真切切,一会儿又如梦中,词情波澜起伏,跌宕多姿。颇具深婉曲折之妙,给人留下了充分的想象空间和美好的回味。
 
                ●蝶恋花
 
                 赵令畤
 
  卷絮风头寒欲尽。
 
  坠粉飘香,日日红成阵。
 
  新酒又添残酒困。
 
  今春不减前春恨。
 
  蝶去莺飞无处问。
 
  隔水高楼,望断双鱼信。
 
  恼乱横波秋一寸。
 
  斜阳只与黄昏近。
 
               赵令畤词作鉴赏
 
  这是一首伤春怀人之作。词中以惜花托出别恨,以暮色渲染出音问断绝的愁苦,郁闷。全词情景交融,细腻地营造出清丽哀愁的词境。
 
  词的上片以惜花托出别恨,起首三句描绘春深花落景象。所谓“卷絮风头”,可参看章质夫咏絮词的形容:“傍珠帘散漫,垂垂欲下,依前被、风扶起。”昔人又多以飞絮落花作为寒意将尽的晚春季节的特色,如“绿阴春尽、飞絮绕香阁”,“落红铺径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杏园憔悴杜鹃啼、无奈春归”。下面“坠粉飘香”等等,进一步形象地刻绘了花儿的飘谢,斜风过处,但见落英纷纷,清芬沁人,真如小晏词所云:“东风又作无情计,艳粉娇红吹满地。”这些虽说是写晚春景色,而惜春之意也蕴含其中。
 
  “新酒”两句。转而直接抒情,情感的内涵由惜春转向怀人,并通过以酒遣愁的细节强化这种情感。“又添”两字,加强语气,径直道出因怀人而中酒频仍。“残酒困”,是从“残花中酒”,又是去年病“生发而来。全句与”借酒浇愁愁更愁“的意思接近。”不减“两字,作一回旋。虽说所思远道,只能以酒消愁,而离恨却并不因为分别时间久长而稍有减退。这样,语气更显得委婉,而语意也深入了一层。
 
  词的下片,因音问断绝而更增暮愁过片三句,极写孤独之感,不惟无人可问,连蝴蝶儿、黄莺儿也都飞往别处,只剩下自己独倚高楼,凝望碧水。双鱼,指书信。古诗云:“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小晏《留春令》曰:“别浦高楼曾漫倚,对江南千里。楼下分流水声中,有当日凭高泪。”前者以碧水兴起双鱼,引出倚楼盼望来书而终归失望之情。后者从流水声中联想当年倚楼怀人泪滴入水的景象;一是盼而不得,一为忆而弥悲,都能表达出真挚的情意。
 
  结末两句,抒写了因怀人,伤春而生发的绵绵愁恨。横波,指美目。李白诗云:“昔为横波目,今作流泪泉。”“秋一寸”,也指目,李贺诗有“一双瞳人剪秋水”之句。“恼乱”犹言撩乱,黄昏景色撩乱她的眼目,更触动了她的愁绪。沈际飞云:“斜阳目,各有其境,不必相同。一云‘却照深深院’,一云‘只送平波远’,一云‘只与黄昏近’,句句沁入毛孔皆透。”“斜阳却照深深院”,是说午梦酒醒,但见小院深深,春色已尽,只有斜阳一片,徘徊不去。“斜阳只送平波远”写行人乘舟去远,唯见一抹残阳,映照平波,悠悠而逝。两者都是以夕照下的景色衬托离愁。而“只与黄昏近”是接上面“恼乱”句而来,“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眼见白昼将尽,长夜即至,送春滋味,念远情怀,此处不说愁恨而愁恨自见。
 
  王灼《碧鸡漫志》云:“赵德麟、李方叔皆东坡客,其气味殊不近,赵婉而李俊,各有所长。”的确,赵氏之词以清丽婉转见长,本词正体现了这一风格。
 
                ●蝶恋花
 
                 赵令畤
 
  欲减罗衣寒未去,不卷珠帘,人深深处。
 
  红杏枝头花几许?
 
  啼痕止恨清明雨。
 
  尽日沉烟香一缕,宿酒醒迟,恼破春情绪。
 
  飞燕又将归信误,小屏风上西江路。
 
               赵令畤词作鉴赏
 
  这首抒写闺中怀人之情的词,语不多,情无限,写得清超绝俗,澹雅疏秀,别具一格。
 
  上片首句写冬春之交闺客佳人“欲减罗衣”,却又踌躇起来,因为她感到此时寒意犹未消去,暗示了女主人公因气候变化无常而最难将息的心情。“不卷珠帘,人深深处。”虽未直接说出闺中人的心绪,却画出一位佳人惆怅自怜之态,使人隐隐感受到她心中的愁闷。
 
  以下两句点明女主人公愁闷的表层原因——清明时节的连绵春雨。这场雨,不仅使气候“寒未去”,“欲减罗衣”不能,更重要的,它造成了无可挽回的损失——雨打花枝,落红无数!所以,帘虽未卷,而女主人公十分关切庭院中的花儿,迫不及待地问询:“红杏枝头花几许?”当然,不消问,她也料到娇艳的杏花定然会遭到的命运了!她仿佛看到那枝头稀稀拉拉几朵残存的红杏,依稀还带着雨痕,像啼哭一样,憎恨那残酷无情的清明雨呢!当然花儿哪有悲与恨,只不过是人的感情折光而已。但按其情绪之剧烈程度看,闺中人因此而啼哭而憎恨,看来不像是一般伤春、惜花的意绪了。词是中女主人公之“止恨清明雨”,当别有感恨。人世间有许多人和事有如花儿般的美好,结果却被一场无情“风雨”破坏了。“红杏枝头花几许?啼痕止恨清明雨”,这两句词实是颇富有象征意味的。
 
  词之上片,将女主人公惜花伤春的意绪表达得颇为动人。
 
  过片三句,转写闺中人内心极度的凄寂和苦闷。
 
  “尽日沉烟香一缕”,她终日对首一缕袅袅香烟出神,深闺之寂寞冷清和人的百无聊赖可想而知。“尽日”,即李清照所说“愁永昼”也。尽日苦坐愁城,无法排遣,唯有借酒浇愁。“宿酒醒迟”,可见恨深酒多,以致一时难醒了,而醒来仍然是空对“沉烟香一缕”而已,此种境遇何等难挨!“恼破春情绪”,关合上片惜花恨雨,极力渲染出一个“愁”字。
 
  结尾两句点出女主人公愁思重重的深层原因——佳人怀人心事。“飞燕又将归信误”,她多么希望春燕给她带来远人的信息,而它们却如史达祖笔下那“便忘了,天涯芳信”的双燕,多么令人失望!于是她只好空对屏风怅望:“小屏风上西江路”,淡烟流水的画屏上画的正是通往西江之路,回想当初心爱之人正是从这水路远去的!歇拍写出了闺人佳人对心上人的一往情深,读之令人感到意犹未尽,一咏三叹。
 
  《草堂诗余正集》评此词结句曰:“末路情景,若近若远,低徊不能去。”这一评语,极为准确,精炼地概括出此词含蓄蕴藉、语婉意深的风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