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忽悠外传-第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老师满意地点了点头,在黑板上写下了一行字──
排队是营销的最高境界
“你们说说,排队相当于营销中的什么东西?”赵老师问。
“相当于产品的广告,充分证明了产品的受欢迎程度。”Tom?李回答。
赵老师:“错,相当于活广告!人体艺术!懂不?用活人做广告,让消费者眼见为实,比你自己说什么都管用。同志们,好不容易盼到这个局面,我们搞营销的,千万别给人家出馊主意,把好好的生意整黄了。这里面有前车之鉴啊!‘天外天’后面那条街上,有个秋香阁饭庄,去年也出现了排队翻台的状态,老板头脑一热,把后院修了修,都用上了。面积扩大了将近一倍,排队的人没了,但来的顾客反而没以前多了。”

第13课 雇民工也要排长队(1)(2)
张立:“秋香阁?我进去看过一次,差不多快关门了。”
赵老师:“那你们说说,为什么越排队,顾客越愿意购买?这是一种什么心理?”
刘三:“从众嘛!特别是咱中国人,有赶大集的习惯,那里热闹往哪里凑。即使是开会表个态,也要先看看其他人是怎么说的,要尽量跟多数人站在一边。”
Tom?李:“这里面有降低风险的考虑。顾客认为,大家都选择这一家,肯定是因为这一家的东西做得不错,否则就不会有这么多人了。排队的现象可以让顾客消除怀疑,掏起钱来更有信心。”
温同喜:“还有经济利益的因素。排队抢购的商品,不仅说明它的质量好,还说明它的价格偏低,否则人们就不会有这么高的积极性了。我们上海人特别热衷于排队,看到哪个街面上排起了长龙,不管卖的是什么东西,只要自己有空就跟在后面排了再说。这时候,买到就是赚到,跟90年代初买股票一样。”
赵老师:“你们知道怎么将牛群赶进屠宰场吗?根本不需要你一头一头地赶,只要有一头牛朝栅栏这边奔跑过来,其他的也会跟着过来。这跟消费者选择商品一个理儿。消费者想,不可能大伙都错了,跟着大伙安全、靠得住,还可能得点儿好处。这种从众心理,有时候就像传染病一样,只要顾客的数量达到一个临界点,后面的人就一个一个地想涌进来,你用门板都拦不住了。”
张立:“赵老师,照你的意思,我们找家餐馆吃饭,也是跟着别人跑的牛群?”
“你以为不是吗?卖东西时你是营销人,算盘打得精;买东西时你就忘乎所以,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张立不吭声了。
Tom?李:“有顾客排队当然好,但现在搞市场经济,每种商品基本都处于饱和状态,这样的情况可遇而不可求啊!”
赵老师:“谁说不可求?事在人为!排队抢购的局面,也是可以主动策划、有意引导出来的。刚开始时是人为制造的假象,弄着弄着,假的也成了真了。看看人家卖房子的──”
“抢购营销”策划模式解密
日前,主持并参与过荔湖居、瑶台花园、华南板块锦绣香江花园、山东聊城香江光彩大市场、江西景德镇中国陶瓷城、南昌香江建材城等项目品牌营销策划推广,并首创房地产“抢购营销”策划模式的策划人王俊先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了“抢购营销”的操作秘诀……
A.抢购营销的销售秘诀
1。掌握好销售时机,闪亮登场。在正式销售前,先声夺人,制造舆论,限时抢购,用提前预订、发放认购证、购房号等手法收集客源,让一个月甚至几个月积累的客户集中在开盘当天来现场,场面自然十分热闹,造成哄抢态势。
2。打时间差,在目标客户层中形成耳语,利用小道消息,加上开盘购房打折,或者采取送空调、送装修等手段吸引购房者……
B.抢购营销的卖场秘诀
排队造势法,形成人气效应、大户效应,大户优先认购;再运用鲶鱼效应去激活,放大羊群效应。所谓鲶鱼效应,是指商业地产销控中的散户,由于销控中策划人员规定大户可优先认购,那么未组织起来的散户如热锅中的蚂蚁,也像鱼群中的鲶鱼,会积极主动地组织众多散户在一瞬间集结成20户、50户,甚至100户为一个大户单位加入抢购的行列。
C.商业地产抢购营销的操盘秘诀
帕累托80/20法则,针对关键的少数,目标瞄准大户。通过大户聚集、吸引众多散户,形成羊群效应、跟风效应。这里的大户不是指投资大户,而是真正意义上的实力派行业大户、经营大户和主力商家。


第13课 雇民工也要排长队(2)(1)
范总:“好家伙,连怎么排队也搞出了理论,系统化、一条龙了!”
赵老师指了指钱军:“你是搞这一行的,你给范师傅解释解释。”
“嘿嘿,其实说出来也很简单,”钱军摆出一幅谦虚的表情说,“在楼盘销售中,最基本的方法就是先蓄积客源,再‘开闸放水’。这就好比一座水力发电站,要先蓄满水,再开闸,冲击力才足够大。经过这样一番运作,你就会在开盘当天晚上的电视或者第二天的报纸上看到这样的报道,诸如排得神龙见首不见尾的长队把临街的道路阻住了、交通瘫痪了3个小时、300名警力维持秩序、售楼处的大玻璃门给挤破了、财务人员数钱数肿了手指、银行押钞车门前待命之类。‘热销’场面就是这样‘炼’出来的!”
“我听说那些排队买房的,很多是请来的民工?”范总有意给钱军出难题。
“呵呵,以前有人请过,排队拿号,50块钱一天;后来客户变精了,看出来这样的人不像有钱买房的主儿。我们现在主要请一些城里的下岗职工,公司员工也要请自己的亲戚朋友,以三四十岁的人为主,这样的人更容易让客户相信。请来的人站在沙盘旁边指指点点,说这个房子有什么好处,升值潜力大。一旁的客户们听进了耳朵里,那效果,比报纸广告好。”
张立:“不一定吧?我买房时,发现排队的人中有一些表情很愉悦,我就问他买的什么房型、什么价格,很多人竟然支支吾吾答不上来。我当时心里就打鼓了,这是不是开发商请来的托儿呢?”
钱军:“这只能说明,你那个开发商的功课没做好。请人来排队,怎么能不做一点事前培训呢?房型、价格这些基本问题,总应该知道吧,不然,就只能像傻子一样站在那里!”
赵老师:“很好!实践出真知!营销的技巧,就是一点一点从实践中丰富和积累起来的。你们先是请民工,后来又改请下岗职工,然后又想到做事前培训,这就是创新,这就是发展。大家不要只看到别人的门口有排队抢购,羡慕得不得了,其实大部分都是营销人员精心策划的结果。你不策划,或者策划得不用心,哪会有这样的好事?”
投影幕布上打出一个新法则──
让顾客排队的学问
1.收集意向顾客,邀请同时到场;
2.不雇民工排队,就请熟人装腔;
3.缩小营业面积,减少服务窗口;
4.媒体发布信息,限量优惠让利;
5.散布“路透”新闻,产品供应不足!
6.传播小道消息,产品即将涨价;
7.自造“××节日”,诱导扎堆赶集……
范总不解地问:“这第三条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减少服务窗口?”
“窗口多了,就难以形成拥挤的排队场面嘛!这么简单的问题也要我解释。”赵老师露出一丝不耐烦的神情。
范总:“现在每个超市里,都要尽量多开结账通道,减少顾客的排队等待时间。你这是与潮流背道而驰。”
赵老师:“嚯嚯!范厨师心疼顾客了?但这不是一回事:超市里排队,是买了东西等着付款,当然是越快越好;我们说的排队,是让顾客等着买东西,急不得。”
刘三:“欲速则不达!”
范总:“不管是买东西还是结账,如果是我,肯定抬脚另找一家。干等个啥?浪费时间!”
赵老师:“你是做饭的,不是吃饭的,不理解吃饭人的心情。看到这里有很多人在排队,一般人是舍不得走的!”

第13课 雇民工也要排长队(2)(2)
“那你要让顾客等多久?等到地老天荒、海枯石烂?”
“那就要看你的魅力有多大。我们也要帮顾客算一个心理账,看排队花多长的时间他才会觉得值。你没到排队买房的现场看过吧?那长龙,排了几里地,有的人把床都抬来了,大冬天里就在外面过夜,人家觉得值啊。”
赵老师话锋一转:“当然,如果排的队太长了,让人家觉得得不偿失,流失到别处去了,那就到了要扩张的时候。总之,一切以利润最大化为原则。”
“天外天大酒楼排的队,是不是也是‘精心策划’的结果?”范总问。
“嗯……那是,是商业机密。”赵老师又喝了一口酸辣汤,恢复了从容的神情,“我们要思考的是:出现了排队等候现象,天外天大酒楼怎么办?大家已经说了,不能扩建,也不能兼并,仍然让顾客排队。但是,正如范厨师所担心的,排队的顾客随时可能抬脚走人,他虽然被排队的景象打动了,但仍然会有1 000种原因离开──不愿意等啊、到别的地方再看看有没有更好的、突然想起这笔钱要另作他用、朋友或家人突然来了电话、发现排队的人中有托儿啊、顾客相互泼冷水啊……同志们,难道我们就听任顾客在这里转来转去,想走就走吗?”
“不能!”Tom?李对先前的态度做了一点调整,“虽然我们口头上可以不在乎一两个顾客,但到了实际销售中,只要来了的人,一个也不能放走。古人说得好,‘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生意就是由一个一个顾客积累起来的。”
张立:“还是要想方设法把顾客稳住。让他先坐下来,喝杯茶,再发一个号码到他手里,告诉他前面还有几位,这样跑单的可能性就大大降低了。”
陈秋萍补充说:“一旦有前面的客人离席,就可以让等待的顾客先坐到座位上,慢慢收杯子、盘子;来不及上菜,先上一点凉菜。”
“这些方法都有用。但同志们啊,在每个生意人的心里,最大的想法是什么?……是落袋为安!即使再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