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林徽因-第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清华园展开了反迁校斗争。
清华校务会议上讨论迁校问题时,梁思成也参加了。回到家里,梁思成与林徽因说起会上迁校问题的争论,林徽因说:“我们不做中国的‘白俄’。”
一天深夜,张奚若带着两个穿灰军装的人来到梁思成家。张奚若介绍说:“这二位是解放军十三兵团政治部联络处负责人,他们有件事情想请你帮忙。”
两位军人给梁思成和林徽因敬了军礼说:“梁先生、林先生,我们早闻二位先生是国内著名的古建筑学家,现在我们部队正为攻占北平做准备,万一与傅作义将军和平谈判不成,只好被迫攻城,兵团首长说要尽可能保护古建筑,请二位先在这张地图上给我们标出重要古建筑,划出禁止炮击的地区,以便攻城时炮火避开。”
梁思成和林徽因愕然片刻,紧紧握住两位军人的手,使劲摇晃着:“谢谢你们!谢谢你们!”
望着眼前摊开的那张军用地图,梁思成和林徽因的眼睛模糊了,手中的红铅笔似有千斤重量。他们十分郑重地在那张地图上圈点着。
分手的时候,两位军人对梁思成和林徽因说:“北平很快就要回到人民手中了,这些古建筑是中国文化的瑰宝,请二位先生放心,我们就是流血牺牲,也要保证不伤它一砖一瓦。”
张奚若与两位军人走了。
林徽因和梁思成却彻夜未眠。
第二天,又有两名学生动员他们留下来,梁思成和林徽因当即爽朗地表示:“放心吧,我们不会走的,我们与你们一起迎接解放。”
12月13日中午时分,炮声越来越近,隆隆之声震撼着清华园。学校宣布停课,师生们奔走相告:要解放了!
15日,解放军进驻海淀,清华园解放了。几天后,在学校门口贴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三兵团政治部庄严布告:为布告事,查清华大学为中国北方高等学府之一,凡我军政民机关一切人员,均应本我党我军既定爱护与重视文化教育之方针,严加保护,不准滋扰,尚望学校当局及全体学生,照常进行教育,安心求学,维持学校秩序。特此布告,俾众周知!
此布政治部主任刘道生中华民国三十七年十二月十八日林徽因让宝宝扶着到西大门看了布告,眼里闪着泪花,喃喃地说:“真的解放了!”
解放军进驻清华园后,紧张地做着攻城前的准备,他们绑扎云梯,练习巷战,吸引了不少教师和学生围观。
1949年1月,北平和平解放。等待在窗外的新年,终于被一阵阵热闹的鞭炮声,迎接进了新生的北平。
继而,统帅部发出命令,将革命进行到底,百万大军挥师南下,解放全中国。党中央深知梁思成、林徽因是对古建筑素有研究的专家,对全国古建筑情况最为熟悉,为了在解放中国的战争中,保护文化遗产,便再次派人到清华大学来找梁思成、林徽因。
梁思成立即召集了建筑系的部分教师和学生,根据他多年考察取得的资料,同时发动大家共同收集建筑有关文献记载。大家夜以继日的工作,从翻书,查资料,到刻钢版,折纸页,装订,都像出营造学社七卷汇刊那样,硬是用手工劳动,在一个月的时间内,完成了厚厚一本《全国重要文物建筑简目》。
在这本简目中,将作为一级保护的古建筑有北平城、故宫、敦煌、云岗、龙门诸石窟、山东曲阜孔庙等。条目头上加注了四个小圈,大家都戏称为“四星将”。次之的三个小圈,以此类推。总计条目450多条,重要加圈的就近200条。条目下附有详细所在地点,文物性质,建造和重修年代,以及特殊意义和价值等。
林徽因对全书的条目,一一作了审核。并建议在说明中特别指出:“本简目主要目的,在供人民解放军作战及接管时保护文物之用。”
这本小册子,1949年6月由华北高等教育委员会图书文物处印行,发给各路解放大军,成为解放战争中部队转战南北,保护文物在战火中免遭破坏的指令和依据。
这年春天,北平各大学的文科学生纷纷参加南下工作团,宝宝和张奚若的女儿张文英也报名参加。
宝宝离开家的时候,建筑系的教师们一起来梁家为她送行。宝宝穿着缝制粗糙的厚厚的棉军服,腰里扎着皮带,头上戴了一顶灰军帽。小弟跑前跑后,拿着一架照相机,为人们拍照。
在这样的时候,大家都很惊奇,林徽因怎么舍得让她唯一的女儿离开身边?而这一去将意味着永别。
林徽因在送行的人群中,娓娓地嘱咐着宝宝,好像宝宝是去做一次短暂的旅行。
宝宝和父母拥抱告别,笑着和大家一一握手,在女伴们簇拥下登上了汽车。
送行的鞭炮声爆开了校园蓬勃的“迎春”。

新生活的开端

光的道路,从历史的一端铺展过来。
这个季节给了它最亢奋的色谱,它肆意涂过的每一小块地方,岁月的青苔便纷纷剥落。
北平——一座胚芽骚动的城市。
没有谁会怀疑胚芽的存在,没有谁会怀疑胚芽的力量,这个胚芽,从一粒千年的古莲籽中萌发出来,在明亮、空灵和芬芳上展开它的风景。
林徽因的生命中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奇迹,在同死神的角力中,她又一次成了胜利者。1949年,她在新生的清华园里,担任了建筑系一级教授,主讲市镇设计课。
清华大学建筑系设在旧水利馆二楼,最初开办时只有20人,现在也不过三五十人。
建筑系从1948年就成立了市镇组,开设了市政设计课,可以说是国内最早的城市规划设计雏形。
林徽因主讲的住宅设计专题,很注重适应战后恢复城镇建设的需要。
她从人对阳光、水、绿茵、鲜花、林石的需要,讲到人与人,人与建筑,人与自然之间的情感。从园林艺术的空间关系,讲到四合院的结构语言,从苏轼的“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濛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讲到民居的缘情作用、精神功能和感情色彩,进而从北京城市的发展,讲到城镇规划的基础,城市交通、市政工程和城市绿地。
解放后,梁思成担任了北京市都市计划委员会副主任。他受中央领导委托,负责北京城区的规划方案,他的工作随之也忙碌起来。战争结束了,人民需要医治战争创伤,中央领导同志委托他组织人员对北京城的规划进行研究,并成立了研究小组。
林家的茶会又有了许多新的客人,他们大都是为了北京市的都市规划,梁思成从外地调来的青年建筑学家,有陈占祥、程应诠、朱畅中、胡允敬、汪国瑜、戴念慈等。这段日子,大家每天聚在一起,有时从下午一直谈到深夜,聊得最多的还是新北京的规划问题。
当时,梁思成和陈占祥已经搞出了一个北京新城的规划方案。他们主张,把新市区移到复兴门外,将长安街西端延伸到公主坟,以西郊三里河做为新的行政中心,把钓鱼台和附近湖泊组织成新的绿地和公园。这个方案由梁思成和陈占祥联名写成《对首都建设的建议》一文,由梁思成自费刊印,报送中央领导同志审阅。
在茶会上,大家对这个方案也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林徽因一如既往地成为茶会的主角,她谈了“多核同心圆”城市、“潜在带形”城市、“集成化”城市、“星座式城市群”,还谈了柯布西埃和尼迈亚。她主张,一个城市应该是个美的整体,它的形象语言所表达出来的思想,是十分清楚的,建筑并不只是纯形式的美,它的思想性、伦理性和感情色彩,对于艺术性的欣赏来说是一种压倒一切的精神力量。这种精神力量,并不亚于物质功能,它有一种进取精神,有着更大的生命力。一个伟大的时代已经开始,这个时代应该拥有体现时代精神的作品。建筑作为人们生活、活动的物质对象,显然应该随着社会和人们的生活、活动的变化而变化。建筑作为一个审美对象,随着新时代的到来,人们对建筑艺术的理解和审美要求,也将会改变。
林徽因认为,北京的许多名胜古迹,如故宫、天坛、中海、南海、北海、颐和园、玉泉山,以及西山一带的风景区和休养区,应该用一些河流和林荫大道,把它们串连起来,成为一个绵延不断的公园系统,这座城市的每一条大街,每一条河道,都应该成为公园的一部分。
大家谈起北京的古城墙时,社会上很多人主张拆掉,林徽因则不然。她说:“我们为什么不在城墙上修路做公园呢?这样既保护了古建筑,又利用了古建筑,这不是两全其美吗?美这个东西来自社会现实,没有美社会现实就不可能发展得和谐,所以它又是社会文明的灵魂。它形象地教育着人们,使人类走向进步。”
大家争论得很热烈的时候,有一个恬静的姑娘,默默地坐在角落里,认真地听着大家的争论。林徽因转过身来叫着她的名字:“林洙,你也来谈谈看法。”
林洙脸红了一下,腼腆地说“我觉得你们说的都有道理。”
林徽因说:“你可以大胆地谈谈自己的看法,你不是平时谈得挺好吗。”
这个叫林洙的姑娘,原籍福建闽侯,生长在云南,在上海读完中学,1948年跟哥哥来北平投考清华大学先修班,3年后在北京参加工作,林徽因病逝后,1962年同梁思成结婚,成为他生活上、事业上的得力助手。
共和国的新生,使林徽因如沐春风。她觉得,有许多事情在等着她去做,最要紧的是把自己的知识和智慧,献给新中国即将到来的建设高潮。她总是报怨时光太短暂,她在病床上躺不下去了,立即收集有关资料。
在收集资料过程中,她偶然发现了苏联N。窝罗宁教授所著的《苏联卫国战争被毁地区之重建》一书,欣喜若狂。她要和梁思成赶快把这本书翻译出来,这正是目前中国所需要的。
她在译者体会中写道:从这本书里,我们愤怒地看到了德国法西斯几番在人民苏联绝灭人性的破坏,较比日寇在中国暴行有过之无不及,曾几何时,德、日法西斯和美国法西斯强盗及其帮兄们又在我们手足之邦,向所有的城市、乡村和爱好和平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