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春秋战国那些事儿-第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劝解周桓王,好事不怕晚,为了保险起见,还是得一步一步的来,一边看他的反映,随机应变。如果出了问题我们还有回旋的余地。

别说,这招还是管用的。

不久以后,郑庄公接到了天子的诏书,意思很简单,从今儿起,您就不再是朝廷唯一的卿士了,西虢公这人不错,以后就是你的同事了,你们俩一起干这个差事!

按郑庄公割麦子那会儿的脾气,听到这个消息又得组织一个生产队去周天子哪搞生产去了。可是这次情况有所不同……

他和颜悦色的对使者表示完全拥护领导的决定,并且还要亲自去接受任命。

难道郑庄公真得被吓着了,服了?

他不是被吓大的,自打从娘胎里生出来,他历经了多少磨难,经历过多少危险,不但没有屈服过,反而让他更坚强,更强大!

他为何要亲自去接受任命?不是处于对天子的尊敬,而是掩人耳目,刺探消息,而后决定如何反击!

为了让广大诸侯都知道自己是个服从领导的好员工,他还拉上了齐僖公一起前往洛邑给自己做个见证。

公元前715年,周桓王正式任命西虢公林父为右卿士,郑庄公为左卿士,共同分摊朝廷政务。

一左一右,看上去平起平坐,可在等级制度森严的古代,左和右还是有区别的,那个时候右比左尊贵。也就是说,本来一直干一把手的郑庄公一下变成了副职,他心里能痛快吗?

权利分了,心也彻底分了,虽然还面带笑容…… 。 想看书来

第三十二节  挑衅
难道郑庄公就这么忍了?

要是那样的话,他就不是郑庄公了!

他之所以没有采取什么过激的行动,是忌惮于前一段的乱战。因为那时候他也得罪了天子,几乎就是在一瞬之间,忽然就成了天下的公敌,面对没完没了的敌人,郑国不堪其扰。

经历了磨难,让他明白了一个道理,诸侯多的如同蚂蚁,单靠武力是没办法彻底解决的,所谓法不责众,摁住了葫芦,冒出了瓢,没完没了谁也受不了,唯一能够制服诸侯的方法只有借助周天子的力量。

而要借用天子的权威,一味的退让只能把自己往胡同里逼,路越走越窄,唯一办法就是使用暴力,让他害怕才能左右他!

所以,在面对一系列的打击之后,郑庄公没有硬碰硬的冲上去,而是改变策略,见招拆招,一步一步让周桓王自取其辱,让他作为天下共主的尊严彻底垮掉,从而放弃在政治上的野心,还政于我!

他所能做的就进一步激怒周桓王,使之在盛怒之下走出昏招,从而抓住机会改变局势。

按照既定方针,郑庄公开始了他的复仇计划。

他派大夫宛出使鲁国,要求将郑国在鲁国境内的祊田(山东费县东)交换鲁国在郑国的许田(河南许昌东)。

有点乱啊,一是语法比较乱,二是事情有点乱。这两个国家怎么在对方的国土里都有自己的底盘呢?难道是殖民地?公共租借?

您别想多了,那时候中国还不是半封建半殖民地呢。

这种情况形成的前提是周天子的“巡狩”制度。天子每年都要到各地方去巡视一次,目的是观察诸侯的政绩,诸侯也要定期到周王都去朝见天子,谓之“述职”即“述其所治国之功职”。

天子巡守时要祭祀名山大川,郑庄公的爷爷郑桓公是朝廷的卿士,参与周天子祭祀泰山,所以朝廷就将泰山附近的祊田分给郑国做助祭田,而鲁国在郑国境内的许田是周天子赋予周公的采邑。

如果郑国和鲁国真的背着周天子把这地换了,就是极大的挑战了大周朝的分封制度,也就是极大的挑战了周天子的权威,事就闹大了。

可事情真能如郑庄公所愿吗?

当时鲁国的一把手是鲁隐公,您看他的谥号“隐”有没有觉得奇怪?当领导应该大大方方的,干嘛“隐”起来呢?原来他不是鲁国真正的国君,只是代理国政而已。

咱们前面说过,鲁隐公是个老实巴交的人,对于《周礼》那套东西视为圣典,奉若神明。郑国要与他私自交换周天子所赐的采邑,即便对鲁国有好处,他也没有那个胆儿拍板同意。

按说人家不同意,事情就该拉到了吧。可是鲁国还有一个重要人物出场了。

这就是公子翚。我们在前文介绍过这位仁兄,知道他有个毛病----贪婪!喜欢钱、好大喜功、残忍无情……

更重要的是,鲁隐公孱弱,鲁国的实际权力很大程度上操控在公子翚手中。

郑国人看准了这一点,承诺如果鲁国同意交换,将献上碧玉若干。碧玉啊,很值钱的东西,大家想想几百年后秦国用多少地方换和氏璧来着?所以公子翚心动了,巴掌大的地方就能换来这么好的东西,何乐而不为呢?

于是他再三向鲁隐公请求答应郑国的要求,可是任凭他磨破嘴皮子,鲁隐公的脑袋瓜子像拨浪鼓一样,死活不同意!

要说这公子翚真够胆大包天的,他私下找到郑国使者应了下来,并背着鲁隐公私自达与郑国达成成了协议。

郑国一开始还挺高兴,但事情的发展让他们很快就乐不起来了。

原来,双方虽然把协议签了,但是纸里包不住火,这件事很快就传了出去,搞得沸沸扬扬,当时的“正人君子”们纷纷对郑、鲁两国藐视周天子的行为给予了强烈谴责与抗议。

公子翚本来想生米煮成熟饭,领导再反对也没有办法了。可是现在造成了这么大的舆论影响,鲁隐公又一向以君子自诩,脑袋轴得很,在这风口浪尖上他也硬了一回,就是不同意交换这两块地。

这下公子翚、郑庄公也没办法了……

庄公一声叹息,看来得想别的办法才行。

可天下之事,并非一成不变,尤其是在那个纷繁凌乱的世道中,什么事情不可能放生呢?

过了没几年发生了一起令人发指的流血事件,让这件事又峰回路转了。

第三十三节  转机
鲁隐公十一年,也就是公元前712年,超级大混混公子翚不知道哪根筋出了问题,跑到鲁隐公那表示衷心拥护,不仅如此,他还说了一句不该说的话。我以前在读这段历史的时候,一直以为这哥们那天是喝多了去的。可后来发现他的动机还是很明确,也很纯粹---他要名份!

我们还原一下当时的情景:公子翚对鲁隐公说道:“老百姓都拥护您,您就别在代理国君了,干脆正式即位吧。”说罢他偷眼看了看鲁隐公,人家没搭理他,他低下头说了最不该说的话“您要是答应我的请求,我就杀了世子允(将来要即位的后备国君),事成之后,您得封我为相!”

原来如此,这哥们虽然掌控着鲁国的国政,但是他的权利来自于国君的软弱,他一犯浑,谁也没办法他。俗话说坏人都是慫人惯出来的。

可他心里明白,将来如果出现一个强势的领导,自己就别想这么威风了。因为他没有将他手中的权利套上合法的外衣,那就是官位,是名份。所以,他想出了这么一招。他觉得的所有人跟他一样都是贪婪的,唾手可得的君位我就不信你不想要!

但是,他想错了……

鲁隐公很平静的摇了摇头对他说:“先君留下遗嘱,因为世子允年少,才让我代理国政,等世子成年,我必须还政于他。现如今他已经成年,我最近正琢磨着去自己的封地养老,让世子正式即位呢!”

这可大大出乎公子翚的预料,他脑子里一片空白,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办才好。

鲁隐公没有因为公子翚说出这样忤逆的话而制裁他,只是挥挥手,让他回家去了。。。

公子翚脑门上顶着三条线就出来了,他开始为刚才说的话而感到后悔。领导马上要还政于世子,那将来人家即位后知道了我们今天的谈话,我还有命在吗???

这个事情太严重,如果还活着就有可能随时背上叛逆的罪名,想要一了百了,除非……

除非让知道这件事儿的人永远闭嘴!想到这里,一个无耻的阴谋涌上了他的心头……

他拨转马头,奔向世子允的府第。

干嘛?难道他想去刺杀世子?

答案:完全相反。他是去劝世子允杀掉鲁隐公。

允:“给个理由先”。

公子翚:“我刚从国君那出来,他跟我说不想再做代理国君了。”

允:“啥意思?”

公子翚:“正式即位,成为正式国君!”

允:“随便”。

公子翚:“可在此之前他还有一件重要的事要做!”

允:“与我何干?”

公子翚:“他要先杀掉你!”

允:“救命呀!!!!!!”

上钩了,公子翚很高兴,他继续故弄玄虚:“您不用害怕,有我在呢,我愿意为了您,铤而走险去杀掉国君,然后迎立您为鲁国的国君,您看可以吗?”

允:“行,只要不死,你怎么干都成。”

要的就是你这句话,打今起你我就是拴在一根绳儿上的蚂蚱,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事情进展的很顺利,机会来了。

这一年的十一月(农历),鲁隐公要去祭祀钟巫(神),祭祀之前在社圃搞了个斋戒仪式,之后便住在鲁国大夫蒍氏家里。也许是为了表示虔诚、也许是疏忽大意,他身边带的侍卫并不多,这一切都让公子翚看在眼里,他知道,机会真的来了。。。

他派人潜入蒍氏家里,趁着夜黑风高,出其不意的杀死了鲁隐公。而后又栽赃给蒍氏,以弑君之罪将蒍氏满门抄斩。

又一个小人得志!又是一声叹息,为什么受伤的总是老实人?

这让我想起大词人德纲老师的那首著名的顺口溜:

“守法朝朝忧闷,强梁夜夜欢歌,损人利己骑马骡,正直公平挨饿。修桥补路瞎眼,杀人放火儿多,我到西天问我佛,佛说:我也没辙!” 

政治是残酷的,没有高人的智商请绕道走,不然就别怪命运残酷。一个弱者的死亡,一定会成就一个强者,这次强者是谁?公子翚?世子允?

不是,那个人躲在背后看的清清楚楚,转机终于出现了……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三十四节  欺骗
这件流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