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二战回忆录之孤军奋战-第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军。
      在这样一个总结构下又有许多变化形式。对于我们东部和南部的各个港口都个
    别处理。敌人似乎不可能直接从正面进攻一个处处设防的港口,所有港口都已成为
    牢固的据点,从陆地和海上同样进行防御。在英国数千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处处设
    置了障碍物以阻止德国空运部队降落。我们的飞机场、雷达站和贮油库在1940年夏
    天已达375处,它们需要特别守备队和自己的飞行人员严加把守,数千个“薄弱地点”
    ——桥梁、发电站、供应站、重要工厂以及类似的地方——必须日夜防卫,以免遭
    受破坏或受到突袭。另外,根据这项计划,一旦敌人夺取了这些地方,就立即销毁
    有利于敌人的物资。我们也制定了非常详细的计划,在交通和通讯即将失控的情况
    下,就破坏港口设施、炸毁重要道路,使汽车运输、电报、电话陷于瘫痪,毁坏铁
    路全部车辆和铁路路基。但是,尽管有这些明智而必要的预防措施,对于这些措施
    民政部门曾给予军事部门无限的帮助,但我们并不是要采取“焦土政策”:英国人
    民是在保卫英国而非毁灭英国。
               *  *  *  *  *
      这一切也有它的另外一面。我对“敦刻尔克奇迹”的第一反应是合理利用这种
    奇迹,发起反攻。当时尽管有太多事情无法确定,但我们首先必须恢复对战争的主
    动权。6月4日,我忙于准备并向下院宣读我的长篇演讲,对此我已有所记述;演讲
    一结束,我立即将我认为此刻应支配我们头脑、激励我们行动的想法记在了一张短
    笺上,随后我又将下列要点送给伊斯梅将军过目:
        我们极其担心——这种担心当然是明智的——德国人在英国登陆的危
      险,虽然我们有制海权,空中防御力量也相当强大。每一个小湾、每一个
      海滩、每一个港口都是我们焦虑的对象。除此之外,德国的伞兵部队可能
      从天而降,占领利物浦、爱尔兰或其他地区。我们这种情绪只要能激发动
      力是非常有益的,但是,如果德国人如此轻易便能侵略我国,不把我们的
      海上力量放在眼里,那么,一些人可能会问:为什么我们不能先发制人,
      打到德国去呢?完全采取防守的战略思想已毁了法国,再也不能允许它继
      续毁了英国的战争主动权。目前最重要的是,将尽量多的德国军队牵制在
      他们已占领的沿海各国中,我们应当立即着手组织部队向这些沿岸地区进
      攻,而当地友好的居民也于我们有利,这样的突击队应由1000人、至多不
      超过10000精兵良将组成。他们能够自给自足,而又装备齐全;他们应严守
      机密,出其不意地打击敌人,即便是士兵也是在最后一刻才得知确切的目
      的地。我们在敦刻尔克已看到部队到达指定地点是何等迅速(我相信他们能
      保持这样的速度)。如果德军弄不清下一次轮到哪个地方挨打,而不能强迫
      我们在英伦岛屿上筑墙苦撑,那该多么大快人心。我们必须努力动摇使我
      们深受其害的敌军的意志和战争主动权,使他们在精神上和道义上大伤元
      气。
      伊斯梅将此便条传递给三军参谋长,大体上得到了他们由衷的赞同,并在我们
    的决策中得到了反映,由此逐渐产生了我们的一项政策。此时此刻,我一心牢牢惦
    记着坦克战,不仅要打防御战而且要主动出击,这就需要建造大量的运输坦克的舰
    只。从此,我不时地关心此事的进程。这一切时隔不久就显示出了它们的重要性。
    但目前我却必须让时光逆转,去追述一件久存于我心,如今又被重新唤起的事情。
               *  *  *  *  *
      我一向被海陆空协同作战的想法所深深吸引,很久以前我就想到用一种特别建
    造的登陆艇运载坦克上岸,到达出乎敌人意料的海滩上。1917年7月17日,在我作为
    军需大臣加入劳合—乔治政府的前10天,没有专家的帮助,我已在准备一项计划,
    即占领弗兰西亚群岛中的两个——博尔库姆和许尔特岛。该计划从未见过天日,它
    包含以下几段文字:
      军队登上小岛(博尔库姆或许尔特)须有舰队大炮的掩护,并应得到从能够防鱼
    雷的防弹驳船上施放的毒气和烟雾的支援。大致需要100艘驳船才能运送1个师的兵
    力,另加50艘坦克登陆舰,每艘运载1辆或几辆坦克。登陆舰舰首要能切断电线。通
    过登陆舰上的开合桥或是舰首的木架,坦克自行在海滩登陆,并在攻击敌军堡垒和
    炮兵障碍物的同时,防止步兵被电线所阻挠。这种新特点解决了以前的一个大难题,
    即不再需要野战炮来切断电线,从而提高了登陆速度。
      此外:
      总有敌人探听到我们意图的风声并事先以他们的精良部队加强防卫的危险,至
    少就博尔库姆而言,对此地的敌人必须分外警觉。另一方面,军队登陆可在能防机
    关枪子弹的驳船的掩护下进行;由于船数众多;由于船数众多,难免遭受重机枪的
    重创。坦克的数目应比这里建议的更加庞大,特别是快速行进坦克和轻型坦克,冲
    向敌人未能做好准备的区域进行战斗。这些意见可能是新颖的、重要的、有利的。
      在这份文件中,我还有另一个计划,即在“沙洲角”(北面)的浅水水域建造一
    个人工岛屿。
      建议调研方法之一如下:若干大型平底船或沉箱(不是用钢铁,而是用混凝土建
    造)分别在恒伯河的哈里奇以及瓦什湾、梅德韦河和泰晤士河待命。根据总计划,这
    些结构在下沉时应能调节深度,排出水后可以漂浮水面,因而可以被拖往人工岛的
    预定位置,到达用浮标标明的人工岛后便打开嘴管将它们沉入水底。接着一侠机会
    适宜,用吸泥机逐渐将它们装满沙子。这些结构的大小从50’×40’×20’到120’
    ×80’×40’不等。这样,一座能防鱼雷、避风雨、类似一个环形珊瑚岛的港口就
    能在大海上建成了,并且设有驱逐舰和潜艇的常规掩藏坞,以及供飞机使用的起落
    平台。
      如果可行,这个项目便能通过精心策划,选用于不同的地方。水泥船或许可运
    载一个完整的重型田旋炮塔,当外舱进水后便沉到水底,像索楞特①炮台一样,地
    点可任意选择。另外还可以建造其他可沉入水中的混凝土构筑物,包合贮藏室、油
    罐或卧舱。由于没有经过专家的研究,所以这里只能是指出一种可能性而已,所说
    的也只是部件的制造和运输以及人工岛屿和驱逐舰基地的装配和放置。
      如果技术上可靠,这项计划可避免使用军队,或是避免①威特岛和英格兰之间
    的海峡。冒猛攻筑有防御工事岛屿的危险。这项计划出乎德国人的意料,因为尽管
    他们也可能了解如何建造水泥船,但他们试图用水泥船来封锁河口,而这事实上确
    是不行不考虑的好主意。因此,在人工岛和防波堤系统实际开始建造之前,德国人
    是不会刺探到该项计划的。
      这份文件在帝国防卫委员会的档案室里沉睡了约1/4个世纪。我没有将它放在
    《世界危机》一书中单辟一章,是因为篇幅的关系,也因为它从未付诸实施。这么
    做实在很幸运,因为德国人肯定会留心阅读我有关战争的书籍,而这份文件中表达
    的想法对于此次大战比任何时候都重要,这份旧文件中的基本构想深植在我的脑海
    中,在新的危急情况下构成了行动的基础。隔了很久之后,1943年大批坦克登陆艇
    舰队,以及1944年在摩尔布里港①这些构想都得到了充分展现,令人难忘。
      ①指第二次世界大战中1944年英美同盟军登陆时所用的预制港的密码代号,后
    泛指人工港。
      此后,我们投入了大量精力,研制各种型号的登陆艇,而且由海军部成立了一
    个专门部门来处理此事。到1940年10月,第一批坦克登陆艇的试验已在进行之中,
    接下来便是改进设计。到1941年夏,已建造了许多坦克登陆艇,以便于从海上到中
    东之间的运输,在运输中证明了它们的价值。获得经验后,我们后来建造这种奇怪
    舰只的能力逐渐得到了提高。幸运的是,坦克登陆艇的建造可委托给结构工程工厂,
    而不是造船厂,因此,不必打扰大型船坞的工厂和工人。这便使我们思考大型规划
    成为可能,但同时也限制了此种登陆艇的规模。
      坦克登陆艇适宜用于海峡彼岸的作战攻击,也可以扩展到地中海沿岸的军事行
    动,但对于公海上长途航行并不适用。因此,有必要研制一种规模更大、更适宜航
    海的舰只。这种舰只不仅能运送坦克和其他车辆,而且能像坦克登陆艇那样将坦克
    运送到海滩上。我下令设计这种型号的坦克登陆舰。不久,设计图被带往美国,由
    两国共同解决其中的细节问题。其后,它们在美国大量投入生产,它们在我们后来
    的作战中功效显著,可以说是独立解决了运送重型车辆上海滩的顽症。最终建成的
    这种坦克登陆舰达1000多辆。
      到1940年底,我们对海陆空协同作战已有了明确的构想。正在积聚力量建造这
    种特制的舰只和多种设备,在联合作战司令部的指挥下,正在组建和训练能操纵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