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二战回忆录之孤军奋战-第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真正发生了战争,否则便没有任何障碍能阻止法国与我们一起分享胜利果实。
      这一政策颇使戴高乐难堪。为了保证法国国旗在海外高高飘扬,他不避一切艰
    险,然而他在国外的追随者为数甚少,不足以宣布成立另外一个有效的法国政府。
    尽管如此,我们还是竭尽全力来提高他的威望,扩大他的权限,增加他的力量。他
    自然对我们同维希之间的任何联系都表示愤慨,认为我们应独一无二地只忠实于他
    一人。他还觉得,要想在法国人的心目中留有一席之地,就必须对“不忠实的英国
    老大哥”保持有一种高傲的姿态,尽管他只是一个寄人篱下、受我们保护的流亡者。
    他不得不对英国人态度粗鲁,以便向法国人表明他不是英国的傀儡。他确曾坚定不
    移地贯彻这一方针。有一天,他甚至还向我就这种伎俩作了解释,我表示充分理解
    他极端困难的处境。我对他莫大的魄力自始至终深感钦佩。无论维希作何打算我们
    也不会抛弃戴高乐,更不会阻止他在殖民地内逐步扩张他的势力范围。尤其重要的
    是,我们不会允许目前羁留在法国殖民地港口的法国舰队的任何舰只驶回法国。海
    军部有时非常担心,惟恐法国雪上加霜,向我们宣战。但我一直相信,只要我们能
    证明我们有决心和能力无限期地打下去,法国人民就决不允许维希政府采取这样一
    个违反天性的步骤。的确,此时法国人民已对英国抱有热切的期望并视之为同舟共
    济的战友。时间一天天过去,他们的希望与日俱增。甚至连不久后出任贝当政府外
    交部长的赖伐尔先生也认识到了这一点。
               *  *  *  *  *
      意大利则又是一个样子。随着法国退出战争以及英国在其本土苦苦挣扎,墨索
    里尼很可能认为他控制地中海和重建古罗马帝国的美梦即将成真。既然无需防御在
    突尼斯的法国人,他可以更进一步地扩充他为进攻埃及而集结的大军。而我们的战
    时内阁仍然决意把能够从决定性的本土战斗中节省出来的一切人力、物力、财力都
    用于防御所有进攻埃及的敌人。此时,海军部宣称,由于空袭的危险,甚至连军事
    运输船队也不能通过地中海。这样一来,局面更加困难了,所有舰只必须绕航好望
    角。这便很可能有害于不列颠之战而又无补于埃及之战。奇怪的是,当时所有有关
    人员都表现得十分镇静,可事后撰写这段历史时却不由得让人不寒而栗。
      当意大利于1940年6月10日宣战时,英国情报机构估计——现在我们得知该估计
    是相当精确的——意大利除在阿比西尼亚、厄立特里亚和索马里兰的驻军以外,还
    有215000人驻在北非沿岸各省,而英国在埃及的兵力仅达50000人左右。这些部队既
    要防守西部边境又要保持埃及内部安全。因此,我们在战场上是以寡敌众,而且意
    大利的飞机也远比我们的多。
      7月至8月间,意大利在许多地方都蠢蠢欲动。由卡萨拉方向而来的威胁向西部
    的喀土穆伸延。肯尼亚一片惊惶,人们深恐意大利远征军从阿比西尼亚南进400英里,
    朝塔纳河和内罗毕推进,或者大批意大利军队进入英属索马里。然而,所有这些忧
    虑较之意大利对埃及的侵袭都是微不足道的。意大利显然正在大规模地积极准备入
    侵埃及。早在战前,意大利就沿海岸修筑了一条宽阔的公路,从的黎波里的主要基
    地起,穿过的黎波里塔尼亚和昔兰尼加到达埃及边境。好几个月来,这条公路上的
    军需运输十分繁忙。军火库逐渐在班加西、德尔那、托f、鲁克、巴尔迪亚和苏卢姆
    等地建立并充实起来。这条公路上千英里长,沿途有意大利兵营和供应站,恰似绳
    索上缀着一串珠子。
      在这条公路靠近埃及边境的那一端,意大利不动声色地逐渐集结和部署了一支
    拥有大量现代化装备的七八万人的军队。这支部队的前面便是攻击目标埃及;它的
    后面伸展着返回的黎波里的漫长公路;再后面是茫茫大海。这支长年累月逐渐集结
    起来的军队如果能继续向东推进,并战胜所有企图拦路的军队,那么它的前途会非
    常光明;它若能够夺取三角洲的肥沃地带,那么就再也用不着循着漫漫长路归去了。
    另一方面,万一命运不济,厄运降临,能够生还者恐怕也寥寥无几。到秋季,野战
    军加上沿海岸一系列大型供应站的意大利人至少有30万;这支大军如果向西撤退,
    即使不受我们干扰,也只能逐步逐个地撤。整个过程需要好几个月;一旦意军在埃
    及边境失利,一旦前线崩溃,一旦我们不给他们任何喘息的时机,那他们就只能坐
    以待毙或成为我们的俘虏。但是,在1940年7月,我们尚无法得知究竟鹿死谁手。
      那时,我们最前沿的防御据点位于马特鲁港的铁路尽头。从那儿往西有一条大
    路直达西迪巴拉尼,但由此到苏卢姆的边境却无一条能够维持在边境长期驻扎大量
    兵力的公路。因此,我们用最精锐的正规军组成了一支小型的机械化掩护部队。他
    们已经得到命令,一旦战争爆发就立即进攻意方边境的前哨据点。于是他们在24小
    时内跨过边境,出其不意地袭击尚未听到宣战消息的意军,并俘虏了一些意军。6月
    12日夜,他们又赢得累累战果;6月14日,他们一举攻陷了卡普措和马达累纳边境上
    的碉堡,俘虏意军220名;16日,他们乘胜追击,共击毁12辆坦克,截击托卜鲁克至
    巴尔迪亚公路上的运输队,并俘虏了1名意大利将军。
      在这场规模虽小但颇激烈的战斗中,我们的军队很快感到自己处于有利地位,
    并意识到自己即将成为沙漠之主。在未遇到敌人的大部队或设防据点前,他们简直
    如入无人之境,所向披靡,并在激烈的遭遇战中缴获了许多战利品。然而当双方大
    军相遇时,情形便全然不同了。一方仅占据些许弹丸之地,而另一方则控制着其余
    全部地区。我在波尔战争中也曾经历过如此险境:我方在兵营和宿营地火力网范围
    之外连一寸地盘也没有,而波尔人则到处任意驰骋。尽管如此,在战争的头3个月,
    意大利公布的伤亡人数几乎达到3500名,其中有700人成了我们的战俘,而我方的伤
    亡人员仅有150余人。因此,在意大利对大英帝国宣战的第一阶段,战事一开始便对
    我方有利。
               *  *  *  *  *
      我感到迫切需要与韦维尔将军本人就利比亚沙漠中急待解决的重大事项进行讨
    论。我未曾有缘见过这位重任在肩的杰出军官。在我的要求下,陆军大臣邀请他遇
    有适当的机会便回国一周,作些商讨。他于8月8日回国。他与参谋人员反复讨论,
    并与我和艾登先生作了几次长谈。当时,中东司令部的工作掺杂着极其复杂的军事、
    政治、外交和行政等问题。我和同僚们在经历了近一年的曲曲折折后才领会到:要
    处理好供应问题,就必须分清总司令、国务大臣和殖民地行政长官三者之间在中东
    各自应尽的责任。我对韦维尔将军行使物资支配大权虽不完全同意,但权衡再三后,
    我认为最好还是由他来调配。我仰慕他的优秀素质;况且很多人都对他充满信心,
    这一点也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在和参谋人员讨论之后,加上艾登的热烈赞同,迪尔写信向我汇报说:陆军部
    正在安排立即将150余辆坦克和多门大炮运往埃及。惟一还要考虑的问题是,到底是
    绕航好望角还是冒险通过地中海。我敦促海军部直接取道地中海运送。关于这一点
    曾有过多次讨论;与此同时,内阁批准派遣这支装甲部队上船启程。至于走哪一条
    航线则留待船队驶近直布罗陀再作定夺。在8月26日以前,我们还有选择余地,届时
    我们对意大利进攻的迫切性应当有了更多的了解。事不宜迟。我们必须打起精神来
    对付致命的危险,值此紧要关头,我们为驻埃及军队输血的决定显得事关重大,十
    分英明。没有人退缩不前。
               *  *  *  *  *
      在法国垮台之前,地中海一向是由英国和法国舰队共同控制的。现在,法国人
    退出了地中海;意大利人进来了。数量众多的意大利舰队和强大的意大利空军都已
    摆好阵势,准备和我们较量一番。形势显得越发难以应付,以至于海军部起初竞打
    算放弃东地中海,将力量集中于直布罗陀。我反对这一决策;尽管在数字上意大利
    舰队的力量确实强大,我们如此打算顺理成章,但我印象中意大利海军的战斗素质
    并不怎么样。而且,如果执行这一策略,就等于宣布了马耳他岛的死刑。于是我们
    决定兵分两头打下去。不过,其时落在海军部身上的担子极其沉重。由于存在着敌
    人人侵我本土的危险,因而需要在英吉利海峡和北海大量集中小舰队和小型舰艇。
    敌人自8月份开始从比斯开湾诸港利用潜艇作战,使我大西洋运输船队受到重创,而
    他们的损失则不大。在此之前,我们从未与意大利舰队交锋过。同时,日本宣战的
    可能性以及战争爆发对我们在东方的殖民地将产生怎样的后果,这些问题在我们的
    心中始终挥之不去。因此,也难怪海军部对一切将我们军舰置于地中海冒大风险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