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二战回忆录之孤军奋战-第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越猛烈的空袭、轻型海岸艇及水雷的夹击之下继续通行。每天运输船队在伦敦和福
    思湾间的航行几乎都可算作是一次作战行动。
      在1940年7月一1941年7月间,我们的商船损失惨重,直到我们赢得了大西洋战
    役的胜利,情况才有所好转。1940年9月15日一22日这一周是开战以来损失最惨重的
    一周,沉没的船只超过了1917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同一阶段的任何一次。压力日增,
    可怕的损失远远超过重建的速度。大批美国物资无法及时到位以投人战斗。我们再
    也不能指望像1940年春那样在挪威、丹麦及低地国家沦陷后意外地获得大批船只了。
    相反,我们有27艘船被击沉,其中大部分是哈利法克斯商船队的。至10月,又有另
    一支大西洋船队惨道德潜艇攻击,34艘船中有20艘被击沉。随着11月、12月的来临,
    默西河和克莱德河的河湾和河口在战争中的重要性远远超出了其他一切因素。当然,
    那时我们完全可以登上德·;瓦勒拉①统治下的爱尔兰岛,用武力夺回南部港口。我
    一再重申,除非出于自卫,否则我不会出此下策,因为即便这样做了,也只能让我
    们缓解一时。最可靠的办法则是确保默西河及克莱德河河道的畅通。这些船只每天
    碰面,少数彼此认识的会相互行注目礼。谁都明白,潜在海底的潜水员每分钟都离
    不开氧气管,如果他看见成群的鲨鱼正咬着氧气管,会作何感想呢?更为糟糕的是,
    他再也不可能被拉出水面了。对我们来说,我们没有退路。潜水员就象征着这个过
    于拥挤的海岛上的4600万英国人,他们正在全世界从事战争活动,其目前的处境就
    如沉人海底的潜水员。鳖鱼会把他的氧气管怎么样呢?他又如何才能驱散并消灭鲨
    鱼呢?
      ①德·;瓦勒拉(1882—1975),爱尔兰总统,早年参加爱尔兰独立运动,4次出任
    政府总理,曾任新芬党主席,又另组共和党,1937年宣布爱尔兰独立。1948年脱离
    英联邦。
      潜艇战还有一个影响。起初,海军部自然认为船只安全人港是最重要的,将被
    击沉的船只减小到最低限度便可算作我们的胜利。但目前看来,这并不难做到。我
    们都意识到,战争的存亡取决于进口物资有多少能安全登岸。仅6月2日一8日这一周
    内——这一周也是法国战役最为激烈的时刻——我们运进的货物就达125万吨,几乎
    全是石油。而这个最高数额到7月底已降至每周75万吨。尽管8月份的情况有显著改观,
    但每周平均输入量仍在下降。1940年的最后一季度的周平均输入量仅有80万吨。我对
    进口物资数额下降的不祥苗头深表忧虑。1941年2月中旬,我对海军大臣说:“今年
    1月的载货船只的进港数可能还不及去年1月的一半。”
      我们加强并改善了船只的保护措施,如使用护航船队、改道、消磁(以防磁性水
    雷的攻击)、除雷以及绕航地中海等,这些“措施自然使大多数船只的航程变长并延
    迟了时间。即使船只已到达港口,也会因轰炸和宵禁而迟迟不得上岸。这一切使得
    我们运输受阻,给作战造成的损失远甚于我们实际损失。我们的港口显得日益拥挤,
    我们的工作更加落后。3月初,损失船只累计已有26万吨,其中半数不经修补就无法
    使用。除了敌人潜艇带来的灾难,我们又遭到敌军远程飞机的袭击。最可怕的要数
    被称为“神鹰”的“福克乌尔夫200”式飞机,所幸开始时这种飞机数量还不多。它
    们可从布雷斯特或波尔多起飞,直接飞临不列颠上空,随后到挪威加油,第二天再
    返航。在空中,它们很容易发现我们的大型船队,这些船队因护卫舰不足而不得不
    40只或50只船成群结队地一起在海上来来往往。远程飞机投下极具破坏力的炸弹来
    打击这些商船船队或单个船只,也会通过信号将商船队的位置通知等在一旁的潜艇,
    让他们出来拦击。
      德军强大的巡洋舰也非常活跃。“希尔海军上将号”当时正从南大西洋向印度
    洋游弋,3个月里连毁10艘船,总吨位达60吨,后又成功返回德国。“希佩尔号”在
    布雷斯特技兵不动。1月底,巡洋舰“沙恩霍斯特号”和“格奈森诺号”在修复了挪
    威海战中的创伤后奉命驶向北大西洋。同时“希佩尔号”又在通往塞拉利昂的海面
    上四处打劫。在两个月的巡游中,它们击沉或俘获了22艘船,达11。5万吨。“希佩
    尔号”又在亚速尔群岛附近撞上了一队未来得及派军舰护卫的回国的船队。在“希
    佩尔号”持续l小时的野蛮攻击下,19艘船中的7艘被摧毁。“希佩尔号”毫不理会
    那些幸存者,于两天后返回了布雷斯特。这些可怕的德军舰船迫使我们几乎调动了
    所能调动的所有主力舰为商船护航。曾有一段时期,本土部队总司令手上只剩1艘战
    舰可供调遣。
      “俾斯麦号”尚未进入现役,德国海军部要等到它全部竣工及其护卫舰“提尔
    皮茨号”也建成后再投入使用。希特勒把这两艘巨舰的威力发挥得淋漓尽致:让它
    们在波罗的海全副武装,随时待命,它们即将出击的谣言满天乱飞。我们因此被迫
    在斯卡珀湾及其附近集合了我们的几乎每一艘新船。希特勒在选择战机方面占据优
    势,不必一直严阵以待。我方却几乎不可能占据优势,因为船都得定期维修,任何
    一个偶发事件都会破坏我们的优势地位。
               *  *  *  *  *
      我日夜牵挂的就是这个令人惧怕的问题。此时,能否打赢这场旷日持久、前途
    未卜的战争,惟一可靠的希望在于我们能否坚持下去,直至获得绝对的空中优势,
    并把别的大国拉到我们这一边来。然而,威胁我们生命线的致命危险时时让我忧心
    如焚。3月初,庞德将军向战时内阁汇报了舰船的损失情况,这些数据我业已知晓。
    会后,我在下院的首相办公室里对庞德说:“我们必须将这件事置于其他任何事情
    之上,我会宣布‘大西洋战役即将开始’。”这就像9个月前我们宣布“不列颠战役”
    开战一样,标志着所有人、所有部门都将工作重心转移到潜艇战上来。
      为了引起足够的关注,为了及时指挥这一战役,扫清大批各级有关人员联合军
    事行动的障碍,我着手组建了大西洋作战委员会。该委员会每周例会一次,所有相
    关大臣和高层职能部门,包括军事人员和文职人员均需参加。会议一般不少于两个
    半小时。首先将战场大致情况通报一遍,接着反复研讨每一个问题,最后是逐一解
    决各个问题,决不因为下不了决心而将难题搁置起来。这使我们战争机器运转的大
    圈子里集中了数千名忠心耿耿的人才,在这个圈子里,新的中心形成了,吸引了来
    自各个方面的探询的目光。
      现在,潜艇战又开始采用新的战术。这种战术被称为“狼群”,即由几艘潜水
    艇一齐从各个方向展开围攻,时机一般选择在晚上,由潜水艇在海面全速进行围攻。
    强攻之下,只有驱逐舰才能逃脱。潜艇探索器对此几乎束手无策。为了对付这一战
    术,我们不仅需要成倍增加快速护卫舰,而且更要研制高灵敏雷达以便潜水艇到来
    时能够及时发出警告。科学家、水兵、空军都全力以赴,然而见效却很迟缓;同时,
    我们需要空中武器来打击浮到海面的德军潜艇,我们还需要时间来训练士兵掌握这
    些武器。解决了上述两个难题后,德军潜艇又被迫潜入水中,这样我们便又能以屡
    试不爽的老办法来对付他们了。不过这已是两年后的事情了。
      当时,“狼群”战术是由德国海军元帅邓尼茨发明的,他是潜艇舰队司令,在
    上次大战中担任过潜艇艇长。普里恩等几个顶尖潜艇指挥员积极发挥这一战术,但
    他们遭到的报应也接通而至。3月8日,普里恩和他的四十七号潜艇及所有船员一同
    被驱逐舰“狼獾号”击沉;9天后,九十九号潜艇和一百号潜艇在联合进攻一支船队
    时被同时击沉。两艘潜艇的指挥官都赫赫有名。德军连损3员干将,严重影响了士气。
    没有任何潜艇指挥官能像这3位那样铁面无情、胆大妄为。3月份,共有5艘敌潜艇在
    西部海口被击沉。我们在潜艇战中的损失也很惨重,总计达24。3万吨;空袭中又损
    失达11。3万吨。可以说,在大西洋战役的第一个回合中,我们和他们打了个平手。
      敌潜艇发现西部海口过于激烈,于是向更西的海域而去。在那儿,由于爱尔兰
    港口不对我们开放,我们只有小型舰队用来护航,而且空中掩护也不可能。从联合
    王国到加拿大哈利法克斯的路途中,只有1/4的路程能用护卫舰护航。4月初,一船
    队在护卫舰赶来护航前在西经28度遭到“狼群”袭击,22艘船中有10艘被击沉,敌
    方只损失1艘潜艇。我们得设法扩大我们的行动范围,否则我们的失败就为期不远了。
      在大不列颠和加拿大之间分布着纽芬兰群岛、格陵兰岛和冰岛。这三大岛都位
    于苏格兰和加拿大的哈利法克斯之间最短的航线旁。在这些“落脚点”建立军事基
    地便可对航线进行分段防御,控制全部航程。格陵兰毫无可利用资源,但另两个岛
    屿却很有利用价值。人们说:“谁占据冰岛,谁就有了一支瞄准英美加三国的手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