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二战回忆录之孤军奋战-第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将这一数目扩大到3倍以上需要做大量的计划和准备工作,这一工作占了1941年头
    几个月的时间。1至2月间,元首决意在巴尔干采取冒险行动,从东部抽出5个师的兵
    力派往南方,其中3个是装甲师。到5月,德国在东部部署的兵力已增到87个师,而
    且,不少于25个师的兵力在巴尔干交战。鉴于德国入侵苏俄的重要性和冒险性,如
    此严重分散兵力是极不谨慎的,因为这样会妨碍其东部兵力的集结。战后我们才明
    白,敌人推迟实施这一宏伟作战计划达5星期之久,是由于我国军队在巴尔干的抵抗,
    尤其是南斯拉夫的革命。没人能精确估计在冬天来临之前,这一拖延会对德俄战争
    胜败产生多大影响。我们有理由相信,莫斯科因此而得救。在5月底和6月初之间,
    德国很多训练有素的精锐部队以及所有装甲师都离开巴尔干前线向东线转移。德军
    在进攻之时,东线参战的兵力已达120个师,其中包括17个装甲师和12个摩托师,有
    6个罗马尼亚师也包括在其南方集团军内,另有26个师的总后备军已经集结或正在集
    结。因此,到6月初,德国最高统帅部至少能调遣到150个师的兵力,并能得到约2700
    架飞机主力空军的支援。
               *  *  *  *  *
      直到3月底,我无法相信希特勒已下决心要和苏俄决一死战,也不相信这一仗即
    将打响。我军的情报详细地显示了大批德国军队在1941年的前3个月开往巴尔干诸国。
    我们的情报人员在这些半中立国家可以自由行动,向我们精确汇报了大量德军经铁
    路或公路向东南方向集结的情报,但所有情报无一涉及到德国将要入侵苏俄的现象,
    所有这些消息都可以顺理成章地解释为与德国在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的利益和政策
    有关以及与德国在希腊的计划及其对南斯拉夫和匈牙利的安排有关。而关于德国军
    队经由本土向进攻苏俄的主要战线——即沿罗马尼亚到波罗的海一线——大规模转
    移的情况,情报人员却无法探知。要说德国竟然想在这个阶段、在清扫巴尔干战场
    之前就要和苏俄打一仗,这消息在我看来实在是难以置信。
      同时,德国人在英吉利海峡的另一边同我们对峙的力量并没有减少的迹象。德
    国空军对英国的空袭也在继续加强。德国军队在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集结的架势显
    然骗过了苏俄政府。有证据表明,苏俄向德国送去了大量无价的军需品;这两个国
    家显然为了共同利益想摧毁并瓜分大英帝国。一切迹象都似乎显示希特勒和斯大林
    将以牺牲英国为代价相互结盟,而非相互开战。事实表明,斯大林极想做成这笔交
    易。
      我们的联合情报委员会都有这种印象。4月7日,该委员会声称已有多份报告指
    出,眼下欧洲流传着德国将计划攻打苏俄的消息。他们说,尽管德国在东部已集结
    了相当数量且可随时调遣的军队,也期待在某个时候同苏俄打一仗,但它暂时还不
    可能开辟另外一个主战场。德国在1941年的主要目标仍是打败英国。直至5月23日,
    该委员会据其3个部门的汇报宣称:德国即将攻打苏俄的谣传已经平息;据报告,两
    国即将签署一项新协定。
      比起联合情报委员会来,三军参谋长显得更高瞻远瞩,更善于洞察一切。他们
    提醒中东指挥部:“我们有确切证据表明,德国人正集结大军并调遣空军,准备攻
    打苏俄。值此危急关头,他们会要求苏俄人作出对我们极为有害的让步,一旦苏俄
    人拒绝,德国人就将进军。”
      直到6月5日,联合情报委员会才报告说:德国在东欧大规模的军事准备似乎远
    非缔结经济协议那么简单。德国极有可能越过东部边疆攻打逐渐强大的苏俄军队。
    但他们仍认为形势扑朔迷离,结果是战争还是协议,谁也说不难。
      对此类集体智慧,我不敢恭维。我宁愿亲自阅读原始资料,寻根求源,弄个明
    白。早在1940年夏天,我便安排莫顿少校逐日整理点滴情报;根据这些情报,我形
    成自己的看法,有时还能超前得出结论。
      因此,在1941年3月底,当我读到从可靠方面得来的有关德国装甲部队在布加勒
    斯特和克拉科夫的铁路上返往调动的情报时,我不禁感到欣慰和兴奋。这份情报表
    明,当南斯拉夫大臣在维也纳投降时,在经由罗马尼亚向希腊和南斯拉夫南调的5个
    德国装甲师中,有3个便立刻被北调前往克拉科夫;其次,在贝尔格莱德革命后,这
    3个装甲师又被调回罗马尼亚。约60列火车来来回回运送大批军队的这一大动作当然
    逃不过当地特工的眼睛。
      对我来说,这份情报就像闪电一样照亮了整个东欧的局势。突然间把这么多用
    于巴尔干战场的装甲师调往克拉科夫,这只能意味着希特勒要在5月进攻苏俄。此后,
    我就觉得这肯定是希特勒的主要意图。由于贝尔格莱德爆发革命,这些装甲部队必
    须回师罗马尼亚,这可能会使德国进攻苏俄国的日期不得不从5月推迟到6月。我于
    是设法找到警告斯大林的途径,让他意识到他所面临的危险,以便同他建立起像我
    与罗斯福总统之间的那种联系。我曾于1940年6月25日给他发出过一封推荐斯塔福德
    ·;克里普斯爵士出任大使的公函电报,在此后,这是我与他的第一次通信,单凭这
    一点也能引起他的注意。
      首相致斯塔福德·;克里普斯爵士:
      以下是我写给斯大林先生的一封信,请你亲手转交。
      据可靠人士报告,我们确信,在德国人感到南斯拉夫已成交中之物时——也就
    是说在3月20日之后——他们便开始把驻罗马尼亚的5个装甲师中的3个师转运到波兰
    南部。当他们一听说塞尔维亚爆发了革命之后,他们便取消这一行动。阁下或许愿
    意掂量这些行动背后的深刻合义。
                               1941年4月3日
      驻俄大使直到12日才给我答复。他说恰好在接到我拍给苏俄电报之前,他本人
    给维辛斯基写了一封长信,回顾了苏俄政府接二连三地未能抵制德国对巴尔干国家
    的侵略,并郑重敦促苏俄为了自身的利益必须立即采取有力措施,与该地区仍与轴
    心国对抗的国家并肩作战。他说道:“由于首相的信件既短小又未着重强调,如果
    我当时便通过莫洛托夫将首相这封主旨相似的信转交的话,恐怕惟一的后果可能是
    削弱我给维辛斯基那封长信所造成的印象……”
      我对发生的这一延误感到不安。这是我在德国进攻前直接送给斯大林的惟一信
    件。尽管它短小,但因其特别的传递方式——由一国首脑经其大使亲自转交给苏俄
    政府首脑,这样做的目的便在于赋予该信特别的重要意义并引起斯大林的注意。最
    后,我被告知,斯塔福德爵士已将我的信在4月19日交给维辛斯基,后者在4月23日
    书面通知他此信已面呈斯大林。
      如果我的信能迅速地按规定程序转交给斯大林,那样的话它是否能够改变历史
    进程,对此我不敢妄下结论。不管怎样,我对我的指示未能得到有效贯彻仍感遗憾。
    如果我能够和斯大林直接联系的话,说不定我能使其空军在地面免遭如此重创。
             *  *  *  *  *
      时至今日我们才得知,希特勒在12月18日的指令中规定5月15日为人侵苏俄的日
    子。他没有料到贝尔格莱德会爆发革命。盛怒之下,他将日期推迟了1个月,后又延
    至6月22日。直至3月中旬,德军在其北方沿苏俄边疆的移动尚未要求采取隐蔽措施。
    但到3月13日,柏林下令中止俄罗斯特派人员在德国境内的一切活动,并且遣送他们
    回国,限令他们必须在3月25日前离开回国。与此同时,最优秀的120个德国师分成3
    个集团军沿苏俄前线集结。在龙德施泰特指挥下的南方集团军由于前面已说明的原
    因,在装甲方面很不齐全,它的装甲师最近才从希腊和南斯拉夫战场上返回。尽管
    德国进攻苏俄的日期推迟到了6月22日,但装甲师由于在巴尔干前线受到消耗和磨损,
    急需全面休整和检查。
      4月13日,舒伦堡从莫斯科回到柏林。希特勒于4月28日接见他,对这位驻俄大
    使发表了长篇反俄演说。而舒伦堡却在他的所有报告中都坚守和平主题:“我相信
    斯大林正准备做出更大的让步。在双方经济谈判中,苏俄已经暗示,(如果我们在适
    当的时候提出要求的话)他们便会每年为德国提供500万吨粮食。”①舒伦堡于4月30
    日返回莫斯科,与希特勒的这次会面使他心灰意冷。他清楚地明白希特勒是铁了心
    要对俄开战了。他似乎甚至试图用这种看法警告苏俄驻柏林大使戴卡诺索夫。直至
    最后一刻,舒伦堡仍在坚持不懈地致力于沟通俄德之间的关系。
      ①《1939年至1914年纳粹与苏俄的关系》,(1948年由华盛顿的国务院发表),
    第332页。——原注
      德国外交部常务次官魏茨泽克属于在许多国家的政府部门中都常常可以见到那
    种极其能干的文职人员。他并不是握有权柄的政客,按照英国的习惯,他对国家政
    策并不负责,但他却被战胜国设立的法庭判处了7年徒刑。他被定为战犯,但他的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