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影响孩子一生的36种好习惯-第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提不出问题,迈不出第一步。” 
一个人对各种事物的好奇心越强烈,就越具有探索的眼光。如果一个人对周围的事物都熟视无睹,就不可能发现新事物。正如爱迪生所说:“谁丧失了好奇心,谁就丧失了最起码的创造力。” 
一位男孩问父亲:“爸爸,为什么咱家阳台里的花和卧室里的花的叶子颜色不一样呢?”父亲为了让孩子更深刻地明白其中的原理,特地找来碘酒,给孩子做了一个实验。 
他把碘酒滴在经过光照的叶子上,叶子变成了蓝色。父亲对孩子说:“这是因为叶子上有个光合作用的产物——淀粉。”然后,他把碘酒滴在没有经过光照的叶子上,叶子的颜色保持不变。父亲告诉孩子:“这就是光合作用,阳台上的花经过阳光的照射,叶子上产生了淀粉;而卧室里的花由于缺乏阳光的照射,就没有产生淀粉。对植物来说,空气、水和阳光都是必需的。”由此,孩子学到了许多知识。 
这位父亲的聪明就在于及时抓住了孩子的好奇心,通过实际行动让孩子感觉到观察的重要性。 
建议三:教孩子通过观察去验证所学的知识。 
在有些地方,传说蛇能够把青蛙吸进嘴里吃掉,到底是不是这种情况呢?吉林省永吉县口前镇某生物小组的同学们对这个情况进行了观察和验证。 
他们抓来了青蛙和蛇,在不让两种动物受惊吓的情况下将它们放在了一起,然后进行了细致的观察。 
同学们发现,蛇机敏地向青蛙靠近,在相距一尺左右时,蛇停住不动了,但是蛇的舌头却吐出了嘴外。青蛙像是发现了什么,直盯着蛇的舌头,当蛇再次把舌头伸出来的时候,青蛙立刻扑向了蛇。这时,蛇突然张大了嘴巴,把青蛙叼在了嘴里。 
原来,青蛙的眼睛善于看到闪动的东西,蛇不断晃动舌头让青蛙误以为是虫子在飞,于是扑向了蛇,正好上了蛇的当。同学们通过验证观察学到了许多课外的知识。 
因此,在现实生活中,当孩子学了新的知识后,如果对某些内容持有怀疑的态度,父母这时不要直接告诉孩子答案,因为答案太死板,孩子接受起来比较机械。事实上,可以让孩子通过实验观察自己去寻找正确的答案,这样不仅可以锻炼孩子的观察力,而且孩子从中学到的知识会更多,记忆会更深刻。 
当然,在观察之前,父母应该教孩子做好充分的准备。做好充分的准备,可以激发孩子的观察兴趣,在观察的时候就会主动地去认识事物、观察事物。因此,在要求孩子观察某个事物时,可以让孩子先做准备,特别是知识上的准备,比如,在孩子观察猫的习性时,让他先看一些猫的相关资料,这样有利于孩子根据已有的知识去辨别事物,取得有效的观察效果。 
建议四:让孩子有计划地观察事物。 
父母要帮助孩子拟订观察的计划,让孩子明确观察的对象、任务、步骤和方法,有计划、有系统地进行观察。 
焦涤非在念小学三年级时,一次跟父亲来到铁路边。平时很爱观察的焦涤非发现铁轨是一节一节连接在一起的,而且两节铁轨连接之处都有缝。他想,为什么不用一根长长的铁轨却在连接处留下一道道缝子呢? 
于是,他就问父亲,父亲答道:“因为钢铁会热胀冷缩,如果用一根长长的铁轨或接头处不留缝隙,那么铁轨在炎热的夏天就会膨胀变形,七拱八弯的,火车就会出轨。”焦涤非听后,仍感疑惑难解。于是父亲说:“若不信,可以自己测量测量。” 
在父母的支持和帮助下,焦涤非通过观察测量发现,温度的变化是有规律的,气温每下降11℃,间隙就增大一毫米。经过近一年的观察,他详细做了观察记录,同时还写出了铁轨热胀冷缩的观察报告,获得了全国征文比赛优秀奖。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一年的观测活动,焦涤非不仅掌握了中学阶段的有关物理知识,而且对观察自然科学现象的兴趣大大增强了。 
让孩子观察的事物应该从简单到复杂、观察的范围从小到大、观察的时间从短到长,这样有计划地指导孩子观察事物,有利于逐渐提高孩子的观察能力。例如,父母可以鼓励孩子自己种一盆花或其他植物,每天观察其变化,并写观察日记,父母则不断给以指导。这样,孩子由于在观察过程中充满了兴趣,因此,往往可以观察到丰富的内容,效果很好。再比如,父母可以让孩子观察父母怎样做菜,然后让孩子一边观察,一边学着做。这样,孩子不仅提高了观察力,而且还锻炼了动手能力。 
第20种习惯 观察(3)
 
建议五:在观察后对孩子进行提问。 
许多孩子观察后就把观察的过程放在一边,这时,如果父母能够在孩子观察后进行提问,不但可以检查孩子观察的结果,而且可以促进孩子确定观察的内容和重点。 
有一个12岁的孩子非常喜欢养鸽子,父亲允许了。男孩非常高兴,从此他天天观察鸽子的习性。 
三个月后,父亲想对孩子的观察能力进行检查,于是,他问男孩:“你坚持每天在观察鸽子吗?”男孩说:“是的,爸爸。”“那么,你肯定观察了鸽子的生长发育过程,现在我来问问你。”“好的,爸爸。”男孩显然非常高兴,因为他观察的事物终于有人感兴趣了。 
父亲问:“你观察到鸽子每隔多少时间产一次卵?” 
男孩回答:“差不多一个月产一次卵。”。 
父亲问:“那么每次产卵产几个?” 
男孩回答:“两个。” 
父亲问:“鸽子产完卵要不要孵卵,一般是雌鸽还是雄鸽来孵卵?” 
男孩回答:“雌鸽来孵卵,不过,我好像看到雄鸽也孵过卵,是不是雌鸽雄鸽接替孵卵的?” 
父亲问:“孵卵一般需要多少时间?” 
男孩回答:“20天左右。” 
父亲问:“刚出壳的小鸽子有什么特点吗?” 
男孩回答:“小鸽出来的时候很弱小,闭着眼睛,羽毛还没长好,走起路来摇摇摆摆的。” 
父亲问:“那小鸽子怎么进食的?” 
男孩回答:“小鸽子刚孵出来的时候,不会自己找食物吃,都是大鸽子喂给它吃的。” 
父亲问:“大鸽子是怎么喂的?” 
男孩回答:“大鸽子好像先自己嚼碎了再喂给小鸽子吃。” 
通过这种发问,父亲不仅检查了孩子的观察能力,而且启发了孩子应该观察事物的全过程,在观察过程中注意细节,讲究方法。 
建议六:教育孩子观察与思考相结合。 
观察力是感知与思考的结合,只观察而不思考是不会有新奇的发现的。 
丹麦天文学家第谷花了30年的时间来观察行星,他的观察非常精确,但是,由于思维能力不佳,他没有从大量的观察材料中得出科学的结论。 
后来,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做了第谷的助手,他经过严密的思考,从大量的观察资料中发现了行星运行的椭圆形轨迹。 
在培养孩子观察能力的同时,父母要引导孩子在观察中积极思考。只有在观察的同时积极地思考,孩子才会更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去观察。 
下面是一位12岁的孩子写的一段观察砖头的内容: 
一块砖头,长不过一尺,宽不过半尺,厚不过二寸,有棱有角。建筑工作用它盖豪华的酒家,它不会趾高气扬;用它修厕所卫生间,它不嫌臭;把它铺在马路上,让汽车在上面行驶,人们在上面践踏,它从不喊苦叫累。……砖头是平凡的,是伟大的。 
这个孩子在观察的过程中是善于思考的,他把砖头比喻成了人,以评价一个人的眼光来评价这块没有生命的砖头,从而悟出了一个平凡的人也可以成为一个伟大的人的道理。可见,生活中,父母应该鼓励孩子多提问,可以要求孩子问父母、问老师,甚至是问陌生人,然后通过不断的观察去找答案,并抓住事物的本质。父母要鼓励孩子在观察之后进行整理,把获得的材料做必要的分析和综合,从而得出科学的结论。 
建议七:教孩子在观察的过程中记录观察结果。 
达尔文从小就对动植物很感兴趣,喜欢观察动植物。年幼的达尔文出于对观察的兴趣,已经对自己搜集的标本做了一些简单记录,有的还附有简单插图。有一天,舅舅看了达尔文的摘记后,对他说: 
“只做摘记是不够的,你要把自己当做一个画家,但不是用颜色和线条,而是用文字。当你描述一种花,一种蝴蝶,一种苔藓的时候,你必须使别人能够根据你的描述立刻辨认出这种东西来。为了搞好科学研究,你必须进一步提高你的文字表达能力,要像莎士比亚那样用文字描绘世界、叙述历史、打动人心。” 
第20种习惯 观察(4)
 
听了舅舅的话,达尔文专门准备了一个记事本,在以后的观察中每次都把观察结果认真地记录下来,并加入了自己的想法。 
20年后,达尔文根据多年来的观察记录写出了进化论的著作,成为世界著名的生物学家。 
观察后要对观察的结果有所记录,这不仅是对观察的总结,也是巩固知识点,积累知识的一种好方法。随着观察材料的不断积累和丰富,简单的随感式摘记显得过于简单,就需要写观察日记来总结观察结果。 
因此,父母要教孩子在观察的过程中记录相关情况,在一个阶段后,对自己的记录进行整理,从而概括出观察的结论。记观察日记可长可短,字数不定,形式自由。 
例如,孩子观察养蚕时可以这样记录: 
×年×月×日,小蚕破壳而出; 
×月×日,第一次蜕皮; 
×月×日,第二次蜕皮; 
×月×日,身由黑变白; 
×月×日,蚕身由白变亮; 
×月×日,开始吐丝织茧; 
×日茧成; 
×日茧破蛾出; 
×日雌雄蛾子交配,×日产卵。 
经过一段时间后,孩子事实上已经记录了蚕的生长发育过程,这是非常珍贵的观察材料。 
建议八:教给孩子一些观察的方法。 
正确的观察方法可以帮助孩子提高观察的效果。从不同角度观察事物,会获得不同的信息和感受。因此,父母要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