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海湾战争-第6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复之中。
为了削弱对方的战斗意志,伊拉克还利用战俘开展宣传攻势。海湾战争
头一周,伊军击落了多国部队20 多架飞机,其中大部分飞行员跳伞活了下
来,做了伊拉克人的俘虏。伊拉克政府把抓到的10 多名战俘带到电视台,让
他们在电视屏幕上露面。其中有海军飞行员沙安、海军陆战队员亨特、英国
飞行员尼科拉斯和彼得斯等。伊拉克方面不但让他们露面,还让他们回答问
题。沙安在电视上说:他在美国海军第三十五攻击机中队服役,该中队部署
在停泊于红海的“萨拉托加”号航空母舰上,他驾驶的飞机是A6—E “入侵
者”攻击机。当被问到对战争的看法时,沙安回答说:“我认为我们的领导
人和军队攻击和平的伊拉克人民是错误的。”当被问到有什么话要告诉家人
时,他说:“我想告诉我的父亲、母亲和姐姐,我一切都好,请他们为和平
祈祷。”
英国中尉飞行员尼科拉斯在电视上说,他是第十五飞行中队的,他的任
务是攻击伊拉克空军基地。当被问到对战争的看法时,尼科拉斯说:“我认
为这场战争应该停止,我不同意向伊拉克开战。”
飞行员彼得斯的声音在讲话时几乎听不清楚,脸上的表情十分痛苦。
伊拉克的举动在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西方军事专家
认为,从电视上看这几名战俘,有的脸上带有明显的伤痕,有的表情十分痛
苦,这明显是受到伊拉克方面的虐待,严重违反了《日内瓦公约》。英美两
国外交部还分别召见了伊拉克驻各自国家的大使,严厉警告伊方应遵守国际
公约,善待战俘。可是,萨达姆“不信邪”。就是在美英警告之后,巴格达

电台宣布,将这些战俘分别押在“伊境内的重要科技和经济目标”,以防止
多国部队的空袭。此举更引起了西方的愤怒。
美国总统布什说,这种行动不但粗暴地践踏了有关国际公约,而且是战
争犯罪。布什还警告萨达姆,不要忘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纽伦堡审判战
俘的情况。就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布什和几个同伴驾机执行战斗任务,飞
机被日军击落,布什及同伴们跳伞,布什很幸运地被一艘美国军舰救起,而
他的两个同伴则做了日本人的俘虏。布什后来听说,他的那两个同伴被日本
人折磨得死去活来。从这种经历可知,布什对虐待战俘的行为是多么厌恶!
美国国防部长切尼和英国国防大臣汤姆·金说,伊拉克虐待战俘和强迫他们
说违心话,是战争犯罪行为,萨达姆个人必须对此负责。伊将战俘当“人质”, 
丝毫不会影响多国部队对伊军的攻击行动。
战俘风波对西方公众的影响也很微妙。沙安的妻子从电视上看到其丈夫
还活着,十分惊喜,她说:“感谢上帝,他还活着!”而彼得斯的岳母也说:
“啊,我的上帝,求上天保佑,他还活着!”在美国,战俘的录像勾起了人
们对越南战争的可怕回忆。对美国人来说,做战俘和受苦刑是一样的。他们
不仅受精神折磨,还遭受肉体摧残。一位叫彼得森的越战老兵感慨地说:“这
些人刚被俘,一定很恐惧,他们可能会饿死和渴死。现在让他们做的,正是
当初让我们做的。”
欲知在海湾战争中以色列的情况如何,且看下文分解。

第三十章以色列何以沉默
以伊敌对由来长,昔日以国太猖狂;
今日打它不还手,何以如此“像绵羊”?
自1991 年1 月18 日开始,在半个月之内,伊拉克一连向以色列发射了
10 次共29 枚导弹。早在战争爆发前,萨达姆总统就发出警告说,如果伊拉
克遭到攻击,他将首先打击以色列。面对伊拉克的攻击,以色列却忍让和克
制,颇引国际上的注目。
伊拉克对以色列的导弹袭击始于1991 年1 月18 日凌晨2 点,也就是多
国部队发动空袭战的24 小时后。以色列电台中断了正常广播,要人们立即戴
上防毒面具,进入用密封条封好的隔离室。几分钟后,传来了两声巨大的爆
炸声。在场的一位西方记者描述说:“爆炸的冲击波使我无法站立。”一位
特拉维夫居民说:“地板在剧烈地晃动,我觉得好像进了地狱。”以色列电
视台播放了爆炸现场的画面:一座大楼被炸毁,旁边的街道上堆满了碎砖。
另外6 枚导弹中,有1 枚落在以色列西部港口城市海法,3 枚落在无人区,2 
枚无效。总共造成数座建筑物被破坏。
伊拉克在自己的战报中声称,它已经用导弹狠狠打击了以色列、美国和
沙特阿拉伯,并发誓只要美国继续进攻,它还要继续进行袭击。
尽管以色列事先已有所准备,但是伊拉克的袭击使以色列人仍一片恐
慌,原本熙熙攘攘的城市大街上已空空荡荡,偶尔可以看到几辆汽车和出租
车疾驶而过。在超级市场里,一些人正在抢购食品,牛奶和面包食品架上已
被“洗劫”一空。无论是男人和妇女,大人和小孩,几乎每一个人肩头上都
挂着一副防毒面具。晚上,尽管连门窗的缝隙也全被封死,但还有人仍然戴
着防毒面具度过不眠之夜。以色列医院官员20 日说,伊拉克导弹袭击特拉维
夫之后,这个城市当天有30 名婴儿早产,比平时多一倍。此外,许多居民逃
往耶路撒冷,他们相信萨达姆不会袭击这个有15 万巴勒斯坦人居住的城市。
伊拉克头两次导弹袭击给以色列造成的损失虽说不大,只有数十人受
伤,但是,另有500 多人住进了医院,有些人因恐慌引发了心脏病,有些人
是因为不适当地匆忙吞下了防毒药物。以色列电台报道说,一名3 岁女孩因
防毒面具出事故而死亡。在19 日的袭击中,50 名以色列人侥幸躲过了死神。
其中一位妇女搂抱着她的3 个孩子心有余悸地说:“我们起初想躲进一个带
有窗户的掩体,后来发现太旧,赶快又跑到100 多米以外的另一个掩体里。
事属侥幸,结果那个旧掩体正好被伊拉克的导弹击中。”
伊拉克向以色列发射导弹引起国际社会的不安。联合国秘书长德奎利亚
尔以及英、法、意和加拿大等国领导人立即发表谈话或致信以色列总理沙米
尔,谴责伊拉克的袭击行动,并劝告以色列采取克制态度。布什总统和贝克
国务卿接二连三地打电话安抚沙米尔,要他千万别进行报复,同时决定向以
色列派遣专门对付“飞毛腿”导弹的“爱国者”反导弹导弹部队帮助防御。
这使以色列人稍稍松了一口气。以色列内阁决定暂不对伊拉克的两次导弹袭
击进行报复,以避免落入伊拉克的圈套。但是,以色列国防部长阿伦斯发表
了不同的意见,他断然否认以色列政府向美国保证不对伊拉克进行报复。
埃及和叙利亚的报纸1 月20 日发表评论说,伊拉克向以色列发射导弹毫
无军事意义,只是一个政治阴谋,旨在破坏盟军的团结。叙利亚通讯社说,
在过去,萨达姆也想把阿拉伯人拖入对付伊朗的战争,现在阿拉伯人已经知

道怎样采取理智的立场。甚至连埃及反对派报纸也指责伊拉克说:“我们要
告诉萨达姆,还是玩些其他的游戏吧!”一些评论文章认为,伊拉克制定的
“萨达姆战略”首先就是袭击以色列,使海湾战争演变成一场阿以之间的冲
突,置美国于政治和军事上的两难之地。
伊拉克的行动也得到阿拉伯国家一些人的支持。埃及一个穆斯林原教旨
主义组织20 日呼吁穆巴拉克政府从沙特撤军,称多国部队是一个“犹太复国
主义者的联盟”。约旦一些穆斯林示威者要求萨达姆摧毁以色列。伊朗一位
强硬派议员说,伊拉克对以色列的导弹袭击“重新燃起了许多穆斯林心中的
希望”,一些议员甚至要求伊朗参战,支持伊拉克。与此同时,巴解组织、
约旦、摩洛哥等国领导人呼吁联合国采取行动,停止海湾战争。
1991 年2 月3 日凌晨,特拉维夫市又响起刺耳的防空警报声,这是海湾
开战以来伊拉克第十次向以色列发射常规弹头的“飞毛腿”导弹。对此,以
色列总理沙米尔表示:“我们今天采取克制态度并不意味着我们明天还会这
样做。”以色列国防部长阿伦斯重申“要对伊拉克进行报复”,但要在一些
问题解决之后。
早在1 月18 日,即海湾开战的第二天,伊拉克就提出“萨达姆战略”,
第一点就是袭击以色列,引以色列报复,使海湾战争演变成“阿拉伯对以色
列”的中东战争,瓦解反伊联盟。但是,在以色列连遭10 次袭击之后,以色
列仍没采取行动,这就使得把以色列拖入战争的“萨达姆战略”产生了适得
其反的结果。就连一些阿拉伯外交官也悲叹:“就形象而言,战争10 天内就
使以色列由侵略者变成受害者。”路透社也认为:“以色列不发一枪一炮,
却成了海湾战争的大赢家,而巴勒斯坦人失去了他们在过去10 年中赢得的一
切。”
以色列这个弹丸之国,面积按联合国1947 年关于巴勒斯坦分治决议的规
定为1。4 万平方公里。
1948 年阿以战争后,实际控制面积为2。07 万平方公里。通过1967 年“六
五”战争,又侵占了西奈半岛、戈兰高地、约旦河西岸、加沙地带和那路撒
冷阿拉伯区,实际控制面积2。8 万平方公里。
1973 年“十月”战争后,被迫在苏伊士运河东岸和戈兰高地作了有限后
撤。
1982 年4 月又撤出除塔巴地区外的西奈半岛。现今人口450 多万,其中
犹太人占80 %以上。
以色列这个国家的特点是:国家小,无战略纵深;人口少,无充足兵员;
资源贫乏,综合国力有限。它被众多的阿拉伯国家包围着,它处于被动防御
的地位。然而,自1948 年建国以来,以色列先后同阿拉伯国家发生了五次战
争,与它被动的军事地位相反,它的气势咄咄逼人。
以色列的政治、军事家们认为:消极防御对他们的国家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