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4319-赢家-第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999年10月,马云接受以国际著名投资银行高盛公司为首,包括富达集团(Fidelity Capital)、新加坡政府科技发展基金以及Invest AB等风险投资商在内的首期500万美元的风险投资。    
    2000年1月,软银公司投入2000万美元帮助阿里巴巴拓展全球业务。由于全球最著名的互联网投资家孙正义对阿里巴巴的巨额投资以及他本人担任阿里巴巴的首席顾问,阿里巴巴和马云在业内的名气也越来越响。当然,阿里巴巴和软银的合作还不止在融资这个层面。孙正义想以两家合资的方式把阿里巴巴引至日本、韩国和欧洲等非英语国家。2000年6月20日,阿里巴巴与软银的阿里巴巴韩文版网站正式开通。    
    美国《福布斯》杂志这样评价马云:有着拿破仑一样的身材,更有拿破仑一样的伟大志向!很快,马云和阿里巴巴在欧美名声日隆,来自国外的点击率和会员呈爆增之势!从此,阿里巴巴开始被业界公认为“全球最优秀的B2B网站”。    
    2001年12月27日,阿里巴巴的中国供应商会员达到100万,成为全球第一个突破此数目的B2B网站。    
    2002年12月底,阿里巴巴实现了1元钱的利润。在年终会议上,马云提出了2003年的计划———阿里巴巴全年赢利1亿元。从1元到1亿元!有人站起来拍桌子反对马云,然而马云“一旦下定决心,10头牛都拉不回头”。    
    2003年,如马云所料,阿里巴巴轻轻松松地赢利1亿元。    
    截至2004年10月,阿里巴巴已汇聚了来自220个国家和地区的550万注册商人会员,每天向世界各地的企业及商家提供640多万条商品供求信息,年交易额超过60亿美元,是全球电子商务领域内最大、最活跃的在线交易市场和商人社区之一。    
    2003年5月,以前一直在B2B领域纵横驰骋的阿里巴巴宣布大举杀入C2C市场,投资1亿元创建个人在线交易平台淘宝网。这是阿里巴巴成立4年来首次对非B2B业务进行战略投资,依托于B2B市场的经验和服务能力,延伸自己的服务对象。    
    很多人不知道马云在投资淘宝网之前是抵触C2C这种商业模式的,可他这次又投身于C2C的洪流当中并且一砸就是1个亿,可以说是一个巨大的反差。马云宣布推出基于C2C模式的淘宝网,似乎是他的又一个“真空”决策。马云说:“在中国电子商务方面,未来3~5年我们会做很多的事,我们想唤醒这个产业。”马云坦言,做出这个决策的最核心理由,其实就是eBay在全球市场上做得太好,而国内的eBay易趣却在中国市场上做得太差。    
    阿里巴巴的投资实际上是整个中国互联网业界经历寒冬后的第一次大规模投资。“聚这么多现金,我们是用来准备打仗的。”马云的话杀气腾腾。    
    与此同时,易趣已经占领了中国网络拍卖市场80%以上的份额,而eBay也已在2002年以3000万美元的代价收购了易趣33%的股份,并在2003年以1。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易趣其余的全部股份,并允诺继续增加对中国市场的投资,以巩固其在中国市场的绝对领先地位。马云在这样的时刻选择进入C2C领域被当时的一些媒体形容为“非理智”、“疯狂”和“豪赌”。马云如此贸然地进军C2C领域,令人替他捏了一把汗,因为这毕竟是两个截然不同的领域。


《赢家》 三足鼎立,群雄逐鹿淘宝网奋起抵抗eBay易趣

    2004年2月16日,阿里巴巴成功融资8200万美元。这是中国互联网有史以来的最大一次私募,马云表示:“战争就要爆发,我们要储备足够的子弹!”这又是一个疯狂的主意,但软银公司的总裁孙正义决心拍给马云8200万美元,这个天文数字据说是马云和孙正义在洗手间里敲定的。    
    马云融资8200万美元的真正目的,就是要对付淘宝网的最大对手eBay易趣的重重围追堵截。事实证明,孙正义是一个理想的合作伙伴,因为孙正义曾经在日本打败了eBay,从而在日本网络拍卖市场上占得了先机。    
    马云说:“我和孙正义考虑的事情一样,他把eBay赶出了日本市场,我在中国也有同样的机会,eBay易趣没有把淘宝网当作对手。但eBay在中国会比在日本败得更惨。”    
    马云的豪言壮语让eBay易趣的高层颇感不满。果然,淘宝网一面世,立即遭到eBay易趣的全方位封杀。其实,早在1999年年底,为了迅速拉开与竞争对手的差距,eBay易趣的前身易趣就曾启动强大的烧钱攻势,并一度成功地遏制了雅宝、酷必得等网站的上升势头。2003年7月,出于封杀新生竞争对手淘宝网的目的,eBay易趣再次启动大规模烧钱计划,在付出了比正常支出高出一倍多的广告费用之后,最终成功地与新浪、搜狐、网易、TOM等门户网站达成攻守同盟,使淘宝网的声音一度在门户网站上销声匿迹。也就是在此时,乐观有加的梅格•;惠特曼作出了18个月之内结束C2C战役的预测。    
    所以说,淘宝网注定命运多舛。这也就决定了淘宝网必须想尽一切方法生存下来,并不断发展壮大。    
    马云在杭州淘宝网的办公大楼里表示:“我们希望成为全球最大的在线交易网站。”马云告诉淘宝网的员工,应该对eBay有个新的认识。他认为,当你倒过来看时,eBay并不可怕。所以,新加入淘宝网的员工都要学习“徒手倒立”的动作。    
    马云命令“淘宝网3年内不准赢利”。免费几乎成了淘宝网争夺市场的利器,许多原本在eBay易趣网站上生意做得风生水起的卖家也受其吸引,“倒戈”淘宝网。“只有淘宝网的附加价值不断提高,客户转过来才有意义,免费不应该是客户转移到淘宝网的主要原因。因此,即便我们免费,服务也要做得比收费更好。”马云说。    
    然而,免费并不是淘宝网惟一的竞争策略,淘宝网推出的“支付宝”就是规范网上交易、解决诚信问题的一大利器。马云决心把淘宝网打造成一家市场领先企业。随着“淘宝旺旺”的使用、“购物锦囊”的应运而生……淘宝网的服务的确做得有声有色。    
    在马云看似经不起推敲的决策背后,其实有一套简单实用的逻辑:拥有13亿多人口的中国,未来兴起为全球最大的电子商务市场是完全有可能的。而在C2C领域,eBay易趣其实是惟一的本土选手。但是,从eBay易趣的前身易趣创立的第一天起,它就是为了将来卖掉而存在的。如今的事实也证明eBay易趣就是eBay的中国版,淘宝网则更多地结合了中国的国情。    
    淘宝网真的已足以抗衡eBay易趣了。于是,整个2004年的电子商务界似乎成了eBay易趣与淘宝网的竞争秀,疯狂烧钱的马云不计成本,几乎在所有网站上都能看到淘宝网的广告,包括在一部曾经很火的电影《天下无贼》里,都有人举着印有“淘宝网”的小旗子。


《赢家》 三足鼎立,群雄逐鹿中国C2C市场三足鼎立

    随着eBay这样的跨国巨头的介入,中国网络拍卖市场的竞争正变得更加“血腥”。可以这样说,无论是eBay易趣的封杀战、资本战,还是淘宝网的四处反击,都是因为它们的领导者无比看好这个正在急剧膨胀的C2C市场。    
    2004年中国互联网的发展情况和美国1997年、1998年的发展情况很像,呈爆炸式上升态势。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统计,2004年中国网民已发展到近8000万。其中,参与网上交易的人数已经突破600万。2003年,个人电子商务交易额已经达到52亿人民币,比2002年增长108%。    
    也正是这种急剧膨胀,这种不成熟,让C2C市场的全球老大eBay心甘情愿地每年贴钱烧,也让已经在B2B市场上做到全球老大的马云心动不已。梅格•;惠特曼曾多次表示:“在中国市场,我们拥有长期的战略目标,尽管该地区的互联网普及率和国民收入仍有待进一步提高。但如果按照目前的发展速度,这个国家将是eBay的重要战略市场。”马云高举免费大旗,直指eBay易趣,也是同一出发点——用免费打击eBay易趣的收费,进而提升自己的人气,吸引客户群。    
    2004年,原本风平浪静的中国C2C市场突然间波澜四起。多年来稳坐头把交椅的eBay易趣虽仍是这一领域的王者,但却遭到了淘宝网的猛烈狙击。鹬蚌相争,渔翁在侧,老谋深算的雅虎亦联手新浪推出了一拍网(1pai)。这样,在中国的本土市场上,eBay易趣除了淘宝网以外,又多了一个劲敌。    
    2004年4月13日,雅虎总裁杨致远和新浪首席执行官汪延击掌为号,带出了一个全新电子商务网站——一拍网,并推出YST(雅虎搜索技术)以争霸中国搜索市场。网站名称取自成语“一拍即合”,也隐喻着C2C网上竞拍,这意味着杨致远已经将电子商务和搜索“定位”为雅虎中国的两大主力业务,战书同时下给了eBay。杨致远说:“中国是我们最关键、最优先的市场。一拍网的目标是成为中国最大的网上买家和卖家的集合之地,成为中国第一大在线自由市场。”可见,杨致远对中国电子商务市场的垂涎并不亚于梅格•;惠特曼。    
    当然,对eBay易趣发起挑战的已经远远不止雅虎。国内的C2C市场已经开始形成三足鼎立的格局。eBay易趣、淘宝网、一拍网3大网站各自依附产业巨头,3家C2C电子商务网站的竞争其实就是背后不同产业势力的较量。三足鼎立的竞争态势给eBay易趣出了新的难题。由于新对手的出现,必然导致竞争的不断升级。中国市场成为决胜之地,3家企业互有特长,南北对峙而又相互牵制。电子商务行业井喷在即,各方摩拳擦掌。    
    梅格•;惠特曼说:“在中国这样一个迅速发展的市场,竞争未必不是一件好事。当然,从一开始,我们在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