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写给考生家长的书-第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交换学习材料,有利于钻研问题,共同提高。如果害怕别人超过自己,对同
学采取保密、封锁的态度,这不仅对自己不利,对别人也是一个损失。每个
考生的学习都有强项和弱项,如果合作起来,就能取长补短,相得益彰。学
习中遇到难啃的骨头,一个人死啃,不仅劳时费力,又下一定能奏效。如果
两三个人齐心协力共同对付,那就比较容易了。
应该提倡你追我赶,携手合作的好学风,克服那种以邻为壑的个别现象。
90.有治疗“老吃后悔药”的处方吗?
吃后悔药的学生是有上进心的学生,是比较聪颖的学生。这并不是别出
心裁的惊人之语,而是相比较而得出来的客观结论。
请分析一下后悔药中那个“悔”字,他后悔,说明他感到作业题错的可
气、可恼、可惜、可恨。气的是,当初那么粗枝大叶,马马虎虎;恼的是,
自己漫不经心,甚至有点玩世不恭;惜的是,自己有那么好的机遇,没有把
名次提上去;恨的是,自己没有给家长、老师和自己争一口气。看,上进心
有多么强!他后悔,说明他知道题做错了,是如何做错的,并且也明白怎么
做才是正确的,自信若是当初留心一些,完全可以避免这个失误。这是多么
聪明的学生,比较那些有错而不知错的学生,当然要算聪颖的学生了。他后
悔,并且愿意“吃”这帖后悔药,说明他并不想错下去,心里暗暗地憋足了
一股劲,一旦有机遇,便会显示自己的才华,这些足以证明他的可塑性。问
题出在“老”字上,老习惯、老出错、老后悔、老不改,这就很值得为他会
会诊,帮助他纠正这个老毛病了。
有没有“悔”?后悔,关键是“悔”。有的同学做作业,不注意审题,
一看似曾相识,凭想当然,拿起笔来就刷、刷、刷,结果做错了。于是,悔
不该当初那么粗心。是粗心还是不会?是基础问题还是发挥问题?是没有开
动脑筋还是开动得不够?多问几个为什么,找着了病根,对症下药,使其真
正“悔”了。譬如,错那道题不是属于基础问题,平时这个同学的基础知识
掌握比较好,历次考试没有发生过类似的错误,是属于发挥问题。为什么没
有发挥好呢?深究一下,是凭了老经验,没有开动脑筋深想一层,错在了浅
尝辄止上。要防止并没有“悔”,只是对对答案,发现错了,实际上自己并
不知道错其所以然,解嘲似地搪塞一下。悔都没有,何以谈改?
要不要“吃”?既然悔了,就有一个改不改的问题,即后悔药要不要吃,
真吃还是假吃?有的学生吃后悔药,只是口头上说说而已,其实并没有真吃,
这就是通常后悔药不治病的真正原因。真吃后悔药,就是在明确“悔”的基
础上,对症下药。例如某道题做错了,确属担心,不能简单地认为,以后注
意一点就行了,轻飘飘的一语带过。以后注意,为什么要以后注意,为什么
不能现在就注意?如果自己去选择一定数量同类型或不同类型的作业题,好
好去注意一下,体会一下,把那些后悔药扎扎实实地吃进去,而且有足够的
量,下次再见到这种或那种类似的题目,脑子里就会回味起后悔药的味道,
立即引起警觉,粗心就会变成细心。若能举一反三,得益又何止在作业上?
能不能“提前”。后悔药,失效在后字上。马后炮,事后诸葛亮故然能
够使人猛省,给人教益,毕竟与事无补,后悔变成了遗恨。察觉了后悔这个
毛病,又吃了大剂量的后悔药,目的就是要变后为前。毛泽东说过,错误和
挫折教训了我们,使我们比较地聪明起来了。把过去的错误和纠正错误的经
验作为个人的财富,吃了后悔药好象打了预防针,再把平时测验和模拟考试
中的错误,提前到高考中来,避免以前“历史性”的错误,昔日的后悔药,
说不定会变成叩击名牌大学大门的“门环,’呢!
91.学会在题海中的游泳术
用题海来形容高考复习是再贴切不过了。无论是文科,还是理科,多达
六、七门课,平时,数都数不过来的作业题、阶段小测验、期中考试,带着
编号的模拟考试,真可谓铺天盖地。某考生高考之前,仅做过的试题,用过
的草稿纸,促足装满了一麻袋!
参加普通高等院校的全国统一考试,要想在全国几百万考生中名列榜
首,没有一定的题量是不现实的。学生在校期间,除了学习基础知识、基本
方法之外,大量地是练习如何运用这些基础知识,去回答和解决各色各样的
问题。一定量的试题,对于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高灵活运用能力,起着非同
小可的作用。所以,对题海还是要正确分析,正确对待。正因为有了这个题
海,才为学生提供在知识的海洋中学会游泳的本领,驾驶科学知识这片希望
之舟,驶向理想的彼岸。
但是,题海无边,超过了一定的限度,就会适得其反。在有的学校,不
仅有做不完的题,而且有考不完的试,除了阶段考、期中考、期末考、区里
统考、市里统考,学校还要加塞搞上几次猜题考,搞得学生疲于应付。有的
学生被作业题团团包围,每天晚饭后往书桌前一坐就熬到凌晨一二点钟,长
期的试题轰炸,搞垮了学生的身体,麻痹了学生的神经。有的学生面对题海,
望海兴叹,终于失去了信心。
题海战术虽然符合基数愈大,选中愈多的概率,但高考命题年年出新,
同一原理用于不同环境和不同条件,其答案是截然不同的,因而靠题海去碰
题的办法是不可取的。而且,正是因为题海,数量大多,即使碰上了也只是
似曾相识,仍然起不到应有的效果。因而相当多的学校,在保持一定题量的
基础上,主要教给学生以游泳术,教会学生在题海中邀游:
多问几个为什么,力求举一反三。不少学校考试之后,不是忙于看分数,
比成绩,而是老师帮助学生逐一分诉试题,多问几个为什么,探索一个基本
原理的不同运用,从而启迪了学生的思维,一把钥匙开了几把锁,收到了事
半功告的效果。
多学几个怎么办,力求触类旁通。不少学校在上作文课对,并不过多地
让学生写文章,而是把功夫下在揣摩题旨、确定类型、掌握结构方面,先把
房架搭起来。至于房子装修的质朴还是豪华,那是个人的发挥问题。这样的
结果使学生作文在内容和结构方面保持在二类文左右的高层次,避免因为内
容不明确和结构不完整而滑入三类文以下的低层次。
多树几个带头羊,力求以一带十。同一班级,为什么有人学习出众,有
人学习平庸?总结一个人的学习体会,可以带动一个班级,甚至一个学校。
有心的老师运用学习有术的事例,启发大家在肯学习的基础上,还要会学习,
改进复习方法。同学之间还可献计献策,树立群体竞争的意识,共同以优异
成绩向祖国和人民汇报。
92.功课太多,复习不过来怎么办?
全面进入高考复习阶段,每门课的教科书、作业题、考试卷都一摞接着
一摞,只觉得时间过得飞快,而复习进度很慢,攻课太多,复习不过来怎么
办?
依据学校老师的统筹安排,自己制订一个复习计划。应该明白,学校的
统筹安排是针对大多数同学的。自己的学习虽然基本上和同学同步,但也有
自己相应的薄弱环节,综合复习既是总结提高的过程,也是查余补缺的机会。
有的学生在复习过程中,就安排了自己的数学日、物理周,利用整块的时间
复习自己尚不完全掌握的课程,钻得透,想得深,做到融会贯通,收到较好
的效果。
不要盲目地同同学“对表”,自己有自己的重点。同在一个班里学习,
每个人的情况千差万别,复习中自然在主攻方向和时间安排上各不相同。因
而在复习过程中,同学之间可以互相探讨问题,但不要相互“对表”,盲目
攀比,影响自己的复习计划。有位同学深有体会地说,当我在数学的迷宫中
打转时,有的同学化学已复习了大半,他问了我一个不会的问题,使我十分
着急:数学还未复习好,化学又被同学甩的那么远,怎么办?要不要放弃自
己的计划去追随别人呢?我的回答是:走自己的路,有条不紊地解决自己的
难点问题,结果1990 年高考成绩突破了重点分数线。
遗忘是正常的认知规律,自己要相信自己的能力。有时复习过的课程过
一段时间再看,大半又生疏了,心中很着急。在学习过程中,学习、遗忘,
再学习、再遗忘是符合认知规律的,不要对自己的智力有任何的怀疑。正因
为遗忘,才要求不断复习,不断巩固,对于重要的知识,费解的方程,多复
习几遍绝不是“无用功”。
93.不要让似懂非懂的问题轻易滑过去
常常听同学们说,明明在高二时还得心应手的问题,一做就对,可是到
了高三变得陌生起来,一做就错,甚至连那些无需怀疑的问题也怀疑起来,
心里很不踏实。这就是学习过程中囫囵吞枣,似懂非懂的原因。某同学在高
三的一次模拟考试中碰到这样一道题(如图1):
在X 轴线上的P 点(X=0)和Q 点(X=10 米)处有两个波源,它们分
别产生两列振幅、频率都相同,分别向着X 轴正方向和负方向传播的简谐横
波,波速大小为2m/S;从计时开始两个振源的振动图线如图所示,请在y
—x 图上分别画出t1=0.5 秒和t2=1.0 秒两个时刻两列波叠加后的波形图。
这位同学看到这道题时,觉得十分熟悉,但是却没有做对。究其原因是
因为他对波形图线和振动图线的题型和能由图直接求出的量还不是十分清
楚。原来虽然见过类似的题,但由于对一些具体的知识似懂非懂,结果到了
手的分也没有拿到。这件事对他的震动很大。从而他采取了三个方面的措施:
一是认真清理过去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