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写给考生家长的书-第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犹如一支优美的歌曲出现了不谐的和音,考场气氛被破坏了!——提前退场、
自暴自弃是一种敷衍了事的应付心理,必须加以克服。
大力宣传高考的重要意义,明确参加高考是向党和人民汇报自己的学习
成绩,是挺起胸膛接受祖国的挑选。能够进入高等院校深造,就要学好科学
文化知识,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即使高考不中,也应
精神饱满地走上各种工作岗位,发挥自己的光和热。因此,考取与否,都要
向党和人民支出认真的答卷。决不能以录取与否为度,或以录取某一类院校
为度,自暴自弃地放弃考试,交出一份不像样子的答卷。
要珍视党和人民为自己提供的公平竞争机会。高等院校面向全国统一考
试,一年只有一度,一个青年人参加高考的机会,一辈子只有1—2 次。为了
公平合理地选拔人材,党和人民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机不可失,时不再
来。只要以良好的成绩接受党和人民的挑选,只要发挥正常,录取的希望还
是有的。据人民日报报道,1990 年我国普通高校本专科计划招生62 万人,
电大、函授普通专科招收67 万人左右,对于252 万应届高中毕业生来说,这
将意味着他们的升学机会是很多的。而过早地放弃了考试,等于放弃了自己
的录取资格。
要明确敷衍了事,其实并没有了事。表面看起来,某人参加了高考,而
且榜上无名,似乎专业报的不恰当,或竞争得太激烈,似乎未被录取是顺理
成章的事。或者是在父母亲和社会的高压下,不得不硬着脖子去过这个关,
走了这个过场,没考上什么院校,似乎是有了个交持。殊不知,当高考分数
公布出来。由于敷衍了事,总的分数是那么的低,这种玩世不恭的态度恰恰
刺伤了父母的心,也给社会留下不好的印象。试问,当别人议论你只考多少
分时,你真的只有多少分的水平,自尊心没有受到伤害吗?
要看到在应付心理的支配下,敷衍了事做的是一件蠢事,放弃的是不该
放弃的竞争机会。请看正在勃兴的成人教育,社会上的职大、电视大学里,
多少已经走上工作岗位的青年人、中年人,甚至老年人,因为工作的需要、
社会的需要而在那里孜孜不倦地攻读,看到他们两鬓斑白还在读书,想到自
己将来在紧张工作之余还要学习的时候,不后悔高考时的轻率态度吗?
还要看到过早地离开考场,直接影响了本考场的气氛,分散了其他考生
的注意力,这一点也是应当受到责备的。
175.考试中,要防止自认为大功告成的松劲心理
几门课考下来,往往有的考生自我感觉良好,认为前几门基本上是正常
发挥或超常发挥,主要分数已经抓在手中。虽然后面还有几门课,或者是自
己的强项,或者感到无足轻重,胜券在握,似乎大功告成了,于是产生了松
劲心理——这也是考试中出现波动的另一个表现。这种看似大功告成,实则
前功尽弃的心理状态,必须及时提醒,迅速克服,防止功亏一篑。
第一点需要提醒的是,考生当初填报的志愿基本上是满打满算,是按照
可能达到的最高分,稍微留有余地而确定的。这个志愿要求考生必须尽最大
努力,考出最好分数才能如愿以偿。虽然前几门似乎考得不错,如果后面的
课稍有疏忽,万一出现拉分现象,则可能功亏一篑。大功告成,变成了大失
所望。
第二点要提醒的是,考卷对每一个考生都是公平的。甲考生自我感觉良
好,乙考生说不定感觉更好。如果相同志愿的考生自我感觉不错,则有可能
出现所报志愿“水涨船高”的现象,原来需要550 分就能录取的专业,说不
定要570 分才能中标,而这位自我感觉良好的考生还把标准定在原来水平
上,肯定是要触一下霉头了。
第三点要提醒的是,考试这几天,光阴比金子还宝贵,一分辛苦,一分
成绩。别人都在珍惜光阴,而这位考生却在浪费光阴,把绷紧了的思想弦放
松了。在这种情绪的影响下,势必将已经高度集中的注意力松懈下来,从而
影响记忆力和思维能力的充分发挥,后果是不可想象的。
第四点要提醒的是,随着标准化考试的推行和按照考试大纲命题,全国
范围的考试成绩逐渐接近,地区优势和个人优势的差距越来越小,录取比分,
特别是重点院校专业的录取比分越来越接近,有的仅以几分之差就被刷了下
去。几分之差就会出现迥然不同的结果,而他在还有几门课未考的情况下松
了劲,这大概是自己给自己开了一个“国际”玩笑吧!
176.“旗开得胜”,要力求全胜
十年寒窗,多年准备,求的就是这个“旗开得胜”。高考中,这是一个
好兆头,一下子鼓起了考生的士气,增强了考生斩关夺隘的自信心,也为整
个积分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但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来分析,在一定条
件下,好的东西可以引出坏的结果,坏的东西也可以引出好的结果。好的开
头虽然是成功的一半,但远不等于成功。如果把握不好,“旗开得胜”引起
沾沾自喜,甚至骄傲自满,则可能好事变成了坏事。
鼓足旗开得胜的锐气,坚定夺取全胜的信心。如果说,高考的信心还只
是精神的话,那么旗开得胜之后,信心就要变成行动。要因势利导,将旗开
得胜的锐气,引导到尔后的每门课的考试之中,保持旺盛的斗志和最佳的竞
技状态,厉兵秣马,投入新的考试之中。
总结旗开得胜的经验,指导后几门的考试。1990 年第一门考试课是语
文。考试前,考生普遍有三个担心:担心内容多,超量;担心出题活,超纲,
担心难度大,超常。结果一考完,多数考生心中有了底,并由此及彼地推测,
高考命题确实遵循了国家教委的命题范围。利用这些经验,沉着踏实地进入
了下一门课的考试。
甩掉旗开得胜的包袱,作好攻坚遇挫的精神准备。历年来的高考题都是
有易有难,难易相间。用考生们的话来概括,总有拉分的课,没有几道难题,
拉不开档次,学习优秀的就显示不出来了。因此,第一门课难度不大,并不
等于以后的其他门课没有难度。如果不能正确对待这个旗开得胜,陶醉在这
个初步胜利之中,缺乏必要的思想准备,就可能自觉或不自觉地背上包袱,
一旦遇到难啃的硬骨头,就会影响情绪。
177.“出师不利”,要防止全军覆没
与旗开得胜相反,高考最忌讳这个“出师不利”。“出师不利”直接影
响考生的情绪。处理不好,这种心理状态抑制考生的记忆、思维能力的发挥,
一旦发展到影响考生的自信心,遇到试题举棋不定,则可能导致连续失利,
问题就大了。因此,老师和家长在考试进行1—2 门课之后,要及时观察和简
单询问发挥如何,一旦察觉有“出师不利”苗头,及时地把思想工作跟上去,
赶快调整情绪,重新以必胜的信心和饱满的精神去考好其他门课。
首先,要帮助考生分析这个“出师不利”的程度,是某一门课的“全军
覆没”、“半军覆没”、“前锋遇挫”,还只是某个试题处理不当?一般来
说,多数考生对某门课,或应考的课都满打满算,期望值太高。一旦某一道
或几道试题没有做好,就认为“出师不利”了。一旦把握这个度之后,便帮
助考生分析,这个所谓出师不利,只不过是一个小挫折,根本谈不上是“半
军覆没”,没有什么可以大惊小怪的。在高考这个竞技场上,谁也拿不到满
分,遇挫是每个人都会碰到的事,只不过早一点和迟一点罢了,应当稳住阵
脚,沉着应战。
其次,要树立起整体作战思想,即全局一盘棋的思想。既然高考同时考
六七门课,而且基本上以总分出线,那么每一门课都是不可能少的组成部分,
各门课都在总分中占有相当的比例。某门课的失利固然影响总分,但只要其
他课程发挥得好,是可以弥补这个损失的。相反,如果一遇挫折,情绪陡起
陡落,连续失分,局面便很难扭转了。应该记性毛泽东的一句名言,“错误
和挫折教训了我们,使我们比较聪明起来了”。总结失利的教训,坏事在一
定条件下就能变成好事。
其三,还可以从考生选报志愿角度帮助分析,坚定高考必胜的信念。一
般说来,每个考生在选报志愿时,都已充分地估计到可能遇到的挫折,在确
定志愿时作了梯次配备。从批次来说,从提前录取到一二三批;从档次来说,
有第一二三志愿,从而形成起点适当,经得起挫折的纵深配备,从这个意义
上说,纵然出师不利,也只是档次上的下落,最多是批次上的下落,仍然是
胜券在握,没有必要影响情绪。
178.如何对待个别考生作弊问题
一句话:按照有关规定严肃处罚。为了防止作弊,正确应考,事先必须
做好宣传教育工作,防患于未然。
首先,要宣传考场规则,严肃批评。各省、市、自治区对于高考都制订
严格的考场规则,对考生带什么东西,什么时间入场,怎么询问考题和用什
么笔答考卷等都有明确的规定。特别规定考生必须严格遵守考场纪律,不准
交头接耳,不准左顾右盼,不准夹带偷看、抄袭或者有意让他人抄袭,不准
接传答案或者交换答卷。对于违犯绍律者,视其情节轻重,分别给予批评教
育、试卷作废、取消考试资格等处理。使考生明确,任何投机取巧,考试作
弊,违反考试纪律,都是要受到严肃处罚的。
其次,要让考生了解监考人员的职责。职责要求监考人员要认真做好考
场的监督、检查工作,对考生进行必要的思想教育,保证考试工作的顺利进
行。既要严肃认真地维护考场纪律,又要态度和蔼热情地关怀考生,特别要
求监考人员要模范地带头遵守纪律,不得以任何形式营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