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最有效的赢利模式-第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化的事,便成为困扰企业的巨头们的头等大事。让我们先看看企业在专业化与多元化的艰难抉择过程中,前人所走过的坎坷之路,这或许对我们会有些启发。在世界各地,日本的“山叶”几乎已成为乐器的代名词,在钢琴产销方面,它尤其享有声誉。在企业业务扩展的初期,品牌扩展一般都不会脱离原有的专长。如“山叶”公司的吉他、喇叭、小提琴和电子琴的生产,可以说都是受惠于该公司原来所拥有的技术和工人的精湛手艺。但随后山叶公司便开始了应该说是盲目或是无准备的扩张进程,它大举借贷,涉足许多不熟悉的领域,如网球拍、电视机、录像机、音响设备、摩托车、滑雪车和游艇等。由于偏离本业而开展过量的多元化经营,公司的管理人员包括领导者还没弄清楚公司立足的基础、优势是什么,就过速扩张,使得其管理、技术、经验都跟不上,公司几乎因此陷入不能自拔的泥坑。幸而公司领导者及早惊回梦醒,悬崖勒马,在现任社长上岛的带领下,山叶公司重新调整了它的经营策略,继续专注于乐器这项核心业务,从而使山叶公司走出困境,重新夺回了失去的市场。73    
    在我们国内,多元化与专业化发展道路也一直是困扰国内厂商的一道难题。国内PC业巨头联想也曾在多元化面前碰壁,但它能够立即回头,收缩各项业务产品线,将战略重点重新转至主营业务PC方面,这才有了收购IBM公司PC业务的壮举。而神州数码则不同,在它提出向IT服务转型之后,其分销业务所占比重逐渐降低,2003财年各季度的业绩显示,分销业务比重维持在57%上下,神州数码已经把一半的精力放在了增值业务和IT服务方面,这两方面的业绩增长分别是17%和21%,尽管增加幅度不算缓慢,但整体份额仍然过小,还无法与分销方面相提并论。事实上,一心想要转型IT服务,走多元化道路的神州数码在IT服务等领域遇到的困难却是超乎想象的,而这种多元化的困扰还没有跳出IT领域。可见,多元化之路并非人人可走的康庄大道。我们再来看看互联网领域,电子商务、门户网站、搜索引擎,凡此种种,商机不能不谓之巨大,但是因特网企业的选择却绝不是一蹴而就的容易事。仅就搜索引擎而言,目前,其作为因特网的核心技术与应用,日益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以及网络营销的重要途径。摩根斯丹利的首席因特网分析师米克尔(Mary Meeker)曾经在一份报告中指出:搜索引擎是因特网经济中继浏览器和电子商务之后的第三次浪潮。正如浏览器造就了Netscape,电子商务造就了eBay和Ama…zon,米克尔看好搜索类的未来发展。因特网的下一个热潮将用3个词代表:S、F、O—Search(搜索)、Find(发现)和Obtain(获得)。搜索引擎导致的“搜索力经济”是因特网吸引人们眼球的“注意力经济”后最具影响力的虚拟经济形态。百度作为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没有被其他的自己不熟悉的互联网领域“馅饼”所诱惑,而是以其坚定的专业化精神,执著地走自己的路。其企业软件以信息处理技术为基础,面向企业级应用市场,为企事业单位提供74    
    第六章专业化经营模式性能优秀、功能强大的信息检索、竞争情报和应用处理系统。正因如此,百度的应力模式、市场表现和发展前景引起了IT业界越来越多的关注。在中国,梦想要做“百年老店”的企业,多得就像天上的星星,这本无可厚非。但现实实在太残酷,有的企业刚到咿呀学语的年龄就夭折了,有的成了别人胃里的食物。而目前众多企业执著于战略转型的目的,正是为了摆脱这样的命运,使自己的企业基业长青。因此,在这里,我们想给那些处在战略转型期的企业,到底该如何步入专业化道路,提供些有益的参考:首先,要分析好准备进入产业的结构。我们有时会犯常识性错误,在选择产业时都自然去选择成长性很好的产业。但现实的情况证明:高成长产业并不意味产业中的厂商生活得最好,而一个长期没有成长的产业里却有许多做得很好的公司,比如:可口可乐、麦当劳。反观中国的旅游业,多年来一直保持着20%以上的成长速度,未来也一定更好,但中国的旅游企业却没有几家赚钱的。这是由这个行业内部的竞争结构造成的,无序竞争的局面至少目前是不适合大企业生存的。其次,要了解准备进入产业的规模、所处行业的资源和资产情况。不够规模的产业不可能成就一家大的企业。著名的跨国企业都是在一个有规模的产业之中成就的,比如要进入石油业,就一定要研究油田是如何分布的,如果你没有资源就不要进去。再次,要考虑好准备进入产业的技术走势,选好该产业的赢利模式。在进入一个产业前,要分析好这个产业的核心技术掌握在谁的手里?如果进入这个产业,你能不能通过并购等方式拥有这个核心技术或者未来的核心技术?同时也必须考虑你进入这个产业有没有现实的赢利模式?这个产业的利基总量到底有多少?在这样的总量中,你需要投入多少?用什么样的商业模式,才能达75    
    到什么样的市场份额?赚取多少利润?不能仅凭定量就说IT产业好,你要有模式能赚钱才行。最后,要看这个行业的管制情况是怎样的。政府的产业政策,必然会影响行业的结构规模和利基。不能只看这个行业现有的地位,一定是看它在结构变迁中处于什么位置,是处于转型中的领导地位,还是被淘汰的地位。总的来说,企业要长盛不衰,必须不断地寻找新的价值增长点,而这种寻找主要沿着产品和市场两个方向展开:或者选择开发新产品;或者选择开拓新市场。当企业感觉到原有产品在原有市场上难以实现突围时,就选择推出新产品或进入新市场。如此的目的唯有一个,就是希望通过这种“寻找”获得转机和生机。在选择转型的过程中还须记住著名经济学家郎咸平先生的告诫:任何企业都应该慎重对待多元化,多元化绝非济世良方;否则,“快速成长的中国企业,下一步便是衰亡。”郎咸平以香港的中旅集团、中信泰富和和记黄埔为例,指出:中旅在进入不熟悉的领域时,业绩不断下滑,从而导致了2001年重回主营业务。而中信泰富和和记黄埔则是通过有序投资、产业互补的资产组合实现了多元化的精确布局。他指出,中国企业简单地以多元化来使自己快速成长和规避风险,很难成功。“专业化才是企业经营的原则。”


最有效的13种企业赢利模式 二夹缝中获益模式

    小灵通又称为无线市话,是日本淘汰的一项非主流通信技术。终端的外形和GSM手机差不多。目前世界上只有少数几个国家在应用。1999年这一技术在我国得到应用。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一至少是不先进的技术,而且政府主管部门至少是不支持、不鼓励、不提倡的技术,却迅速发展起来。自1999年小灵通业务开始运营,截至2004年底,小灵通用户总数已达5800万,预计2005年将突破1亿。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小灵通的真正市场,小灵通设备90%的销售在中国。小灵通正是通过夹缝中获益,而取得了不断的进步,这不能不给人一种启发。    
    关键提醒    
    衡量一项技术的好坏,不能仅仅看它是先进还是落后,而应该看它是否适用,适用原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衡量技术的最重要原则。但是,对于政府,这个问题就要复杂得多。因为政府的目光一定要更长远,它必须通过制定政策,鼓励自己的企业尽量在技术上创新,在技术上领先。否则,如果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能承接别人淘汰的落后技术,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的国际竞争力就永远不会提高。典型案例    
    UT斯达康小灵通:吴鹰的发展之路


最有效的13种企业赢利模式 二打好政策的“擦边球”

    提起小灵通,似乎必提UT斯达康,这已经成为一种思维定势。客观地说,UT斯达康今天的辉煌,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10年前那个机遇的成功把握。1995年,号称“小灵通之父”的徐福新还是浙江余杭市的电信局长。他1996年调任浙江移动的老总,在去日本考察时发现了PHS技术。这种微蜂窝技术(微蜂窝技术,是指通过降低基站发射功率,天线的挂高,并使用增益天线,以达到在小范围提供高密度话务量)容量大、成本低,又具有一定的移动性特点,比较适合在中国发展。于是他与华为、UT斯达康等几个公司进行了接洽,试图合作开发。但经考察分析以后,一致的结论是:小灵通技术是落后的,政府主管部门对此亦持否定态度。而UT斯达康总裁吴鹰却笃定如初。吴鹰认为:当一个很明朗的机会出现的时候,大家都会去争、去抢,结果就会互相打压,谁都赚不到钱。可是政府限制进入,别人就会犹豫,当他们看到政府不鼓励的时候,就不会轻易涉足这个市场,而实际上这对有胆略的企业来说,也许就是一个入市和发展的良机。当华为等企业先后退出后,诞生不久的UT斯达康却执著地追求自己的目标。那时,UT斯达康的创业者们正在考虑用一种低成本的、无线技术产品取代铜线,进而让固定电话变为无线电话,而最终日本的PHS技术把他们的设想转化为现实。他们根据自己78    
    第七章夹缝中获益模式的市场调查和分析,认为日本的PHS技术失败的原因是定位成移动电话,以及电信服务商要向运营商交钱,使成本增加了;而中国提供电信运营和服务的是一家公司——中国电信,而且小灵通已被定位成固定电话的补充和延伸。当时作为电信业主管的信息产业部,在面对小灵通问题时的心态是十分复杂的。我们从这几年信息产业部在这个问题上说法的变化就可见一斑。1999年、2000年小灵通刚刚露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