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最有效的赢利模式-第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十六章赢利模式的常见误区生,则更是精神极度扭曲的一生,为了讨好官员竟然将自己的姨太太送给他人,反过来其个人生活则极度糜烂和骄奢淫逸。我们再来看看今天中国的一些企业现象,如厦门“远华”走私大案,与胡雪岩的悲剧是何其相似。现实中,在中国曾经辉煌一时、最终却沦为阶下囚的所谓企业家,还有长长的一串名字。其实,中国传统的商业利润来源,是从人与人的关系模式中产生出来的,从血缘关系、家族关系,逐渐走向了朋友关系、同乡关系。而政商关系的出现,则是将这种传统赢利模式推向了顶点和极至——达到顶端的政商关系,已经完全脱离了商业性本身。“胡雪岩们”创造了什么?什么都没有创造!他们所做的仅仅是将社会财富变为个人口袋里的财富。这已经不再是公开的商业游戏,而是“官商圈”里少数人的交易。无论他们由此获得多少巨额财富,都只是在少数官商个人手里发生转移。他们既没有带来实质性的社会财富,也没有使众多百姓从中受益,最终只能为社会埋下祸根,为自己种下恶果。因此这种赢利模式不仅不可取,而且还要进行问责——商业利润究竟是来自于官员、权力,还是来自于客户、消费者?更苛刻的、不留情面的责问是:老板们,你们除了官商勾结的能力之外,是否具有创造产品、满足客户的能力?那些给你“暴利”的官员们,是你应该培育的客户群吗?应该只是一个随时把你拉进深渊的巨大陷阱吧。3。靠熟人关系赢得利润战场作战讲究“天时、地利、人和”,商场自然也少不了人脉,中国传统的商业利润往往是寄托在“人与人”之间、而不是出现在“组织与客户”之间。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当这种认知依然存在的话就会造成一些假象:仿佛企业利润来自于亲戚、朋友、官员、权力等等“机会、熟人”,而不是来自于现代企业唯一的利润源泉“客195    
    户、消费者”;创造利润的能力是来自于管理者个人的精明练达和人际关系,而不是来自于企业组织自身的强大战略和渠道能力。在中国传统的乡土社会中,企业网络的信任是由血缘和地域慢慢扩展开来的。信任程度的高低、远近,是以家庭为中心,由小而大、由近而远、由亲而疏地延伸扩展,从而形成了人格信任的社会网络,社会学者曾将这种熟人网络概括为“五缘”,即亲缘、地缘、神缘、业缘、物缘。对于传统商人来说,他们生活在这个现实的“熟人网络”中,商业性的交易活动是发生在可信任的熟人之间;即使是有陌生人闯入进来,强大的传统商业惯性,也会迫使交易双方由“陌生人”变成“熟人”。因为对方是信得过的熟人,所以客户之间会放心大胆地进行交易;也因为对方是无话不谈的可信赖的朋友,所以官员敢收礼为商人办事。在这样的“熟人网络”里,只有投入极大的情感因素,真心真诚地结交朋友,最终达到高度的“人格信任”,才会因此而声名鹊起、财源滚滚。事实上,在中国传统社会中,非主流的商人始终处在社会的边缘,他们必须小心翼翼地应对各种潜在的社会道德秩序。冷冰冰的、法律意义上的契约关系,并不会给中国传统商人带来滚滚利润。正是由于传统的商业交易活动是局限于某种狭隘的血缘和地域环境中,并且是处在一对一、面对面中,而不是在庞大的组织与陌生消费群体之间完成,因此,商业交易的双方都不再是单纯的商业或生意关系、而是成为了朋友加兄弟关系。因此,诚信与不欺,成为了基本的商业道德底线。在这样的传统熟人网络中,任何含有欺诈性的商业交易行为,其实就是在欺骗自己的血缘亲人、左邻右舍、同乡朋友。虽然晋商“历尽磨难寻找货主后代”的诚信行为,从现代企业管理角度来看,是难以理解的不讲成本、不讲效率的“愚蠢”行为,但是,中国传统商人、商帮,确实因此而声名196    
    第十六章赢利模式的常见误区鹊起。进入到新经济时代,全球化的经济环境不能也无法实现利润全来自“熟人”,更多的是需要契约,道德不再能使利润和无欺同相涨消,唯有法律才是你赢利的保护伞。


成功打造企业赢利模式忽略技术进步

    新技术的变化必将淘汰没有准备的企业。因为新的技术会从多方面推动企业的变革,将那些跟不上形势、不能赢利或者利润微弱的企业淘汰。比如计算机的应用,便使高速数据处理和解决复杂的生产问题成为可能,使企业的活动更加信息化、程序化、网络化、精确化,企业的效益也大大提高。原始的手工操作退出历史舞台也就不足为奇。从现代信息技术的角度来讲,市场所要求的整合的速度越来越快,一项新的技术就可以把竞争对手拦截门外,任何慢一点进入这个整合的企业,都有被淘汰的风险。而作为单个的企业,往往只能在自己的范畴内突围,缺乏技术整合的能力,因此,增强这种技术整合的能力也就成为现在企业面临的最大压力。所以,现在企业的领导者,要了解自己所处的产业发生什么变化,并且尽可能做出正确的判断,知道是什么力量将会改变自己的产业。否则,这个企业将很容易被淘汰。面对经济全球化和国际产业分工中的现状,中国企业的出路就是要把务实和长期目标结合起来。比如说,当代工生产做到一定时候,必然要求朝核心竞争力方面发展。中国是一个大国,企业不能永远走代工生产的道路,而要走英特尔模式。英特尔垄断国际电脑微处理器芯片,这个产品置于电脑内部看不见,但英特尔197    
    要求所有使用芯片的电脑公司必须贴上“Intel Inside”,这样就形成了自己的品牌。像格兰仕提出“为世界再打50年工”是务实的口号,但在做强之后,还是要能形成自己在品牌、零部件等方面的核心竞争力。价值分配取决于和对手讨价还价的力量,只有掌握核心技术,同对手谈判的底气才足,才能获得持久的赢利,才不至于落入眼前还有利润的赢利模式陷阱。技术变革和创新是企业持续赢利的根本保障。科学技术的进步是决定经济增长和企业产品寿命的重要因素。宾夕法尼亚大学经济学家曼斯菲尔德教授的研究成果表明:技术革新投资的平均社会收益为56%,个人收益为25%。美国按人口平均的产品增长,大约90%依赖于技术的变革,生产力提高因素的80%也是来自于科技进步。所以,美国从政府到企业,都非常重视在科技革新方面的投入,每年用于科技研发的经费约占国民总收入的3%。他们还根据产品的生命周期理论,将产品区分为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四个阶段,并由此提出名牌产品要想历久弥新,独领风骚,就必须有一支不断开发新产品的技术队伍,以便在一种产品进入衰退期之前,果断地利用另一种新产品来加以替代,从而延长名牌的使用寿命。另外,他们还提出延伸创新的观点,就是在一个名牌下发展产品线和产品项目,使之形成一个具有相关特性的名牌家族,使各产品线、产品项目相关根联、相辅相成,收到系统整合的效果。用他们的话说,这样不仅可以壮大原有的主力名牌,而且还使消费者产生新鲜感和企业实力增强的信任感。也就是说企业需要新陈代谢,企业需要成长发育。企业的持续赢利是以技术的不断进步作为支撑的。综上所述,新科学技术的进入,必将推动企业形态和功能发生重大变化。企业信息网络的建立,促进了信息的流通,使得每个人都能纵观全局,高层与基层更容易沟通,中间层次的传话功能198    
    第十六章赢利模式的常见误区逐渐淡化,中层管理人员将逐渐退出管理领域,而其职能将演变为信息的收集、汇总、加工和指令的完善。企业的高层领导也不能继续充当预言家和裁判长,而要成为一位设计师,必须能围绕利润设计出灵活多变、充满活力的赢利模式。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的企业在竞争日趋激烈的时代立于不败之地。


成功打造企业赢利模式漠视人才的流失

    人才流失对于企业来讲,无异于当头一棒。没有一个优秀的企业能够漠视和纵容人才的流失;那些人才流失惨重的企业,也绝不是一个能够持续赢利的优秀企业。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不管你承认不承认,有一个客观的事实摆在眼前:大多数成功的企业之所以能够不断赢利,是因为它们有一群能干的人;绝大多数失败的企业之所以失败,是因为无人可用,或者是不善用人而导致员工流失。我们来看高路华和乐华两家企业从辉煌到没落的典型例子,它们无不是由于人才流失所致。高路华从辉煌到没落,究根问底,是企业缺乏优秀的管理人才。早在1988年的时候,原籍江门的外商黄仕灵回到故乡,与上广电无线电器厂等实体合资,以“凯歌”品牌开始了电视机的生产——这便是广东高路华的前身。当时国内彩电供不应求,他们自然赢利多多,后来高路华品牌的塑造令企业迅速壮大,1996年营业额达到40多亿。1997年高路华彩电销量达到120万台,进入中国彩电业排名的第六名,同时被国家贸易部评为“中国十大畅销名牌”。然而,到了1998年的时候,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销量竟然大幅下滑到了90万台。此后,其销量竟一路下滑,直至199    
    2000年11月,由于“能人”陆强华率手下众多销售精英投奔高路华,才使2001年高路华彩电年销量一下子又飞升到180万台,进入中国彩电业前五名。但遗憾的是在2002年的时候,高路华又爆发出陆强华与公司高层黄仕灵之间的争端,最终以陆强华离职告终。受“黄陆风波”的影响,高路华彩电的销量又退到40万台。2003年,高路华由于全线亏损无奈最终全线停产,寿终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