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当中国称霸海上-第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30),有将官(译按:统制、正将、副将等)11名和士兵3000人;孝宗淳熙元年(1174),有将官15名和士兵2。1万人;而在理宗嘉熙元年(1237年),有将官20名和募兵5。2万人。在13世纪初期,宋朝水师控制了从福建到日本与高丽之间的东海,并在中国的主要河川内巡弋。船只的总数到达6000艘,最大的有24英尺宽,乘载42名人员。所有战舰皆备有撞竿、抛石机、各种从抛石机上发射的火器、防护板墙与射击装备。    
    由于皇帝提供奖金鼓励在船只设计上做革新,因此研发出各式各样的新船,以及水师的火炮;其中发展了10种不同的远洋大帆船、10种不同形式的战舰,以及渡船、水船、客船、马船、粪船,另外还有12种特殊船只。关于宋朝的水师,见《宋史》,卷一八六,页8—9;吴潜,《许国公奏议》(1231—1260)(《十万卷楼丛书》本,刻于1876—1892年,卷三,页五)。伴随着创新而来的,是开放的心胸。中国学者对于其他地区的文化,放弃了高姿态,除了研究阿拉伯和印度在航海技术及地理学上的贡献外,也陆续改良了本身的星象图和航海图,还研究外国的潮汐及海流。不但如此,他们还发明了航海用的浮水南针。高宗时代有位名叫莫汲的太学祭酒,从这位严谨的儒者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位探险家的诞生。莫汲定期休假,出海航行。他之所以这么做,并没有其他特别的目的,似乎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关于莫汲的出海探索,见周密,《齐东野语》(《学津讨原》本,1805年刻,卷十八,页三。译注:据《齐东野语》,卷三,“莫子及泛海”条载莫汲出海云:“〔莫汲〕后为学官,以语言获罪,南迁石龙。地并海,子及(莫汲之字)素负迈往之气,暇日具大舟,招一时宾友之豪,泛海以自快,将至北洋,海之尤大处也。舟人畏不敢进,子及大怒,胁之以剑,不得已从之。及至其处,四顾无际。须臾,风起浪涌,舟掀簸如桔NE9C0,见三鱼皆长十余丈,浮弄日光。其一若大鲶状,其二状类尤异。众皆战栗不能出语,子及命太白连酌赋诗数绝,略无惧意,兴尽乃返。”    
    13世纪初,中国拥有印度洋上最好的船舶,所以从阿拉伯人手中夺走了大部分的海上贸易。远洋商务帆船平均大约100英尺长,25英尺宽,载重量120英吨,以及水手60名。最大的船可载300英吨的货物加上500至600名人员,而且拖着救生艇。在设计上,船底变窄有如刀锋一般,以便在海上航行时能够乘风破浪;船首和船尾的空间都空下来,以增加航行的速度。在船的中央部分有3个独立的船舱:最前面未铺设甲板的舱房,用来设置厨房和储水仓;中间舱房则分成4个隔间,用来堆放货物;后面的舱房则配置了很多窗户,作为军官和商人睡觉的地方。这种船配备了超出船尾外的尾舵、100英尺长的主桅,以及80英尺长的前桅。从南部的福建及浙江各路来的松木,为这种船的主要材料,而船的尾舵则是特别用广东来的坚硬木材乌楠木制造的。船板相接的缝隙,是由丝绒碎布浸泡在桐油、石灰混合物之后再加以填补;船帆则是用高级的竹子编织而成。在风势强劲的晴朗日子,这种帆船可以航行300英里。    
    海上的生活是不可预测的,但是有鲜肉与醇酒为伴,可算是海上生活中的一大乐事。宋朝的海员一点也不怕深海的巨浪。就像周去非在《岭外代答》中所描述的,暗礁和浅滩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搁浅,才是他们最害怕的:    
    浮南海而南,舟如巨室,帆若垂天之云,桅长数丈。一舟数百人,中积一年粮,豢豕酿酒其中,置死生于度外,径入阻碧,非复人世。人在其中,日击牲酣饮,迭为宾主,以忘其危。舟师以海上隐隐有山,辨诸番国,皆在空端,若曰往某国顺风几日,望某山舟当转行某方。或遇急风,虽未及日,已见某山,亦当改方。苟舟行太过,无方可返,飘至浅处而遇暗石,则当瓦解矣。盖其舟大载重,不忧巨浪而忧浅水也。参见郑鹤声、郑一钧编,《郑和下西洋资料汇编》,上编(济南:齐鲁书社,1980年,页196,引《岭外代答》)。    
    专为宋朝水师设计的各种战舰和巡逻艇之中,有两种极其特殊的船。“海鹘船”外观上有较低的船首和一个高耸的船尾楼甲板,加上船舷的两边伸出鸟翼般的浮板,事实上看起来就像一只正在飞翔的水鸟。这种浮板,可以增加船只在深海上航行的稳定性,它可能是由太平洋木筏上的横漂抵板演变而来。“飞虎船”则是由人力操纵的车轮船,可以在江河及湖泊的水战之中发挥极大的功效。车轮船的灵感,可能来自于直至宋代,灌溉仍经常使用的水车。    
    在绍兴元年(1131),宋朝水师曾经试着用车轮船,直捣华中洞庭湖上盗匪的巢穴。这一役的车轮船有8个轮子,由42人踏车。船外观上看不见轮子,当船移动时,看起来“如龙”一般轻易地在水面上滑行,因此,惊讶的旁观者以为有超自然的力量在起作用。在车轮船的顶端甲板有弓箭手,以及用以在近距离撞毁敌军船只的甲板的撞竿。在盗匪俘获车轮船的技工和设计者之前,朝廷的水师确实在一些小规模的军事冲突上获得胜利。然而在这之后,盗匪们很快地建造了自己更大的车轮船。如此一来,这些飞虎船之间的大规模战斗,似乎是无法避免了。然而宋朝将领岳飞想出了一个办法打败敌人的车轮舟。绍兴四年(1135),他先在湖中某个区域抛下圆木及蔺草,接着引诱盗匪将船开进陷阱里。圆木及蔺草卡住车轮船的轮叶,盗匪们完全无法动弹。官兵用传统的平底河船摧毁了受困的车轮船。据说羞愤交集的盗匪头目(原编者按:指杨么),投湖自尽而死。    
    不久之后,宋朝水师面临了一个更艰巨的挑战。绍兴三十一年(1161),并吞大辽之后的金国,三路起兵进攻宋朝。金国以骑兵▲宋朝水师的秘密武器是令人闻之丧胆的车轮船,又称“飞虎船”    
    


第一部分第二章 儒者与好奇心(4)

    从西路攻击四川,另一路部队企图越过长江进逼南京,第三路从海上以600艘的战舰和7万的兵力阴谋夺取京城临安。宋军成功地击退了金国的骑兵。另一方面,长江的金兵遭遇了宋朝将领虞允文指挥下编制车轮船24艘的舰队。就像湖上的盗匪一样,金兵从未见过这种令人骇怕的新武器,居然前进时不用风帆也没有船桨。从车轮船上面,宋军以投石器发射霹雳炮——相信这是火药第一次用在战争上。这种火药,其作用的原理是以石灰与少量的铁屑混在一起,包装在陶罐或纸板内,再加以点燃。当这些原始的抛射火球落在水面或敌船上,一旦爆炸,“其声如雷”,硝烟弥漫,炙瞎人眼,也吓坏了敌人和他们的战马。宋军轻易地攻进敌舰,击败金兵。据说此役所有金国的士兵和战马都溺死了。    
    绍兴三十一年(1161)十一月十六日,宋朝水师的主力倾巢而出,在山东半岛外海迎战最难应付的金国大舰队。宋朝水师仅拥有战舰一百二十艘和兵力三千员,虽然在数量上处于劣势,但由于金兵把所有的船一字形排开,所以宋朝水师能够以火器把敌船一艘接着一艘地歼灭。关于绍兴四年与三十一年的车船战斗,参见LoJungpang,“China’spaddlewheelboats;themechanisedcraftusedintheopiumwarandtheirhistoricalbackground”,TsingHuaJournalofChineseStudies(NewSeries,Taiwan),2:1(May1960),页189;Needham,ScienceandCivilizationinChina,Ⅳ:2,页420—421,andV:7,页166,转译杨万里,《海车赋》。    
    大捷之后的40年间(1164—1204),是宋朝水师的高峰。但在13世纪初期,水师的指挥权由海岸防卫巡防使移转到朝廷中央官员的手上。政府开始逐渐分拨士兵去做其他的公共工程。在理宗嘉熙三年(1239),某官员被派往南京东面的镇江视察长江水师基地时,他非常惊讶地发现:5000人之中仅有500人能够战斗。他上奏道:“余皆疲癃脆懦,纤细短弱,指一可什,决不能于惊涛巨浪之中,飞戈走戟,击刺如神。”参见LoJungpang,“MaritimemerceanditsrelationstotheSungnavy”,JournaloftheEconomicandSocialHistoryoftheOrient,12(1969),92.译注:据吴潜,《许国公奏议》,卷三,《奏乞增兵万人分屯瓜洲平江诸处防拓内外》云:“去秋(嘉熙二年),臣始上事,即加阅视,密记其人物,坚壮可以出战者,极不过五百人,余皆疲癃脆懦,纤细短弱,指一可什,决不能于惊涛巨浪之中,飞戈走戟,击刺如神。”    
    不久,宋朝面临来自北方的威胁。当时具有个人魅力又雄心勃勃的成吉思汗,不但掌握了蒙古,并迅速消灭了女真人的金国。他在宋宁宗嘉定八年(1215)攻占燕京,继位者窝阔台又于宋理宗绍定六年(1233)拿下开封。在这之后,蒙古人的眼光放在使宋帝国屈服于其权威之下,这场侵略战持续了46年。在这个过程中,成吉思汗和他的孙子忽必烈,除了原有的骑兵军团外,还增添了实力坚强的水师,使其有能力发动大规模的攻击来对付宋朝的舰队。这支强大水师的成立是历史上最伟大的创作之一,但蒙古水师能够成军,部分还是依赖宋朝叛将和商人的帮助。    
    归附蒙古的原宋朝将领刘整说:“我精兵突骑,所当者破,为水战不如宋耳。夺彼所长,造战舰,习水军,则事济矣。”由于刘整和其他人的帮助,这支缺乏经验的蒙古水师,拿下汉水与长江沿岸的城镇,并俘虏了3000艘敌船为自己的舰队所用。在宋恭宗德NB073元年(1275)年底,蒙古控制了整个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