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愚者与智者的48个差距-第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每次看博格士像小黄蜂一样,满场飞奔,人们心里总忍不住赞叹;他不只安慰了天下身材矮小而酷爱篮球者的心灵,也鼓舞了平凡人内在的志气。
  博格士是不是天生的篮球高手呢?当然不是,而是意志与苦练的结果。
  博格士从小就长得特别矮小,但他非常热爱篮球,几乎天天都和同伴在篮球场上打球。他梦想着有一天可以去打NBA,因为NBA的球员不只待遇奇高,而且也风光无限,是所有爱打篮球的美国少年最向往的梦想。
  每次博格士都告诉他的同伴:“我长大后要去打NBA。”
  听到他的话的人都忍不住哈哈大笑,甚至有人笑倒在地上,因为他们“认定”一个1。6米的矮子是绝不可能打NBA的。
  他们的嘲笑并没有阻断博格士的志向,他用比一般人多几倍的时间练球,终于成为技术全面的篮球运动员,也成为最佳的控球后卫。他充分利用自己矮小的“优势”——行动灵活迅速,像一个小精灵一样,运球的重心最低,很少有失误;个子小不引人注意,抢断球常常得心应手。
  很多人都有这样或那样的弱点,甚至是生理缺陷。有些人也许会问:“老天生来就待我不公,我生下来就有生理缺陷,那我该怎么办呢?”如果你属于这类“不幸者”,那就想想海伦·凯勒的人生经历吧!还有谁比一个又聋、又哑、看不见东西的女孩更为不幸的呢?可她成了美国著名的作家。也许你又觉得这是世上仅有的唯一奇迹,那就让我们看看下面这则平凡人物的故事吧!
  有一个名叫丹普赛的孩子,他生下来就是一位畸形人,四肢不全,只有半边右足和一只右臂的残段。在丹普赛小时候。他想跟别的孩子一样从事运动。他喜欢踢足球。他的父母就给他做了一只木制的假足,以便使他能穿上特制的足球鞋。丹普赛从不间断地用他的木脚练习踢足球,努力在离球门愈来愈远的地方将球踢进去。后来,他变得极负盛名,以至新奥尔良的圣哲队都愿意雇他为球员。 
 



第60节:不钻生活牛角尖(6)


  一次,当丹普赛用他的跛腿在最后不足两秒钟内、在离球门63米的地方破网时,球迷的欢呼声响遍了全美国。这是职业足球队当时踢进的最远的进球。这次比赛,圣哲队以绝对的比分战胜了底特律雄狮队。
  底特律雄狮队的教练斯密特说:“我们是被一个奇迹打败的。”对许多人来说,这的确是一个奇迹:“丹普赛并不曾踢中那个球,那球是上帝踢中的。”底特律雄狮队的后卫沃尔克说。
  丹普赛的确创造了奇迹。同那些善于改善自己弱点的人相比,只知道埋怨短处的人显得愚蠢而又可怜。
  亨利写过这样的诗句:“我是命运的主人,我主宰自己的心灵。”
  是的,只有你才是自己命运的主人,只有你才能把握自己的心态,而你的心态塑造着自己的未来,这是一条普遍的规律。不断地改善自身的弱点,发挥自己的长处。想像自己能够把扎根于人的心灵中的思想和态度转化成有形的现实,不管这种思想和态度是什么,我们能很快地把思想变成现实,做一个智者快乐地生活。
  36.智者知道变通,愚者死钻牛角
  愚公移山的故事,曾激励着古今无数人为达到自己的目标而奋斗不息。但是,今天,我们除了对愚公的执著精神而感动之外,对愚公的做法绝不敢苟同。为了不使大山阻挡路途而穷其一生不说,还要搭上儿孙们的人生,像牛一样辛苦地劳作,这在当今社会对这样的人来评价就是:标准老顽固一个,爱钻牛角尖,与其累死累活移山,哪如轻轻松松搬家,找一个山清水秀且交通便利的地方搬过去居住多好,也难怪人们称之为“愚公”。
  其实,生活中如愚公者不计其数,为了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或根本无法实现的事情,而大费时间,浪费精力,搞得自己精疲力竭,结果也没见有什么大的功绩。智者绝不会干那种傻事,他们的处理原则是“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一看此路不通,便不为其大费周折,而是另辟蹊径,因为通往成功的路不止一条,何必为一条死路而大伤脑筋呢?
  马克·吐温作为职业作家和演说家,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可谓名扬四海。你也许不知道,马克·吐温在试图成为一名商人时却栽了跟头,吃尽苦头。马克·吐温投资开发打字机,最后赔掉了5万美元,一无所获;马克·吐温看见出版商因为发行他的作品赚了大钱,心里很不服气,也想发这笔财,于是他开办了一家出版公司。然而,经商与写作毕竟风马牛不相及,马克·吐温很快陷入了困境,这次短暂的商业经历以出版公司破产倒闭而告终,作家本人也陷入了债务危机。
  经过两次打击,马克·吐温终于认识到自己毫无商业才能,于是断了经商的念头,开始在全国巡回演说。这回,风趣幽默、才思敏捷的马克·吐温完全没有了商场中的狼狈,重新找回了感觉。最终,马克·吐温靠工作与演讲还清了所有债务。
  华裔科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的成功,也是因为他的善于变通。
  杨振宁于1943年赴美留学,受“物理学的本质是一门实验科学,没有科学实验,就没有科学理论”观念的影响,他立志要写出一篇实验物理论文。于是,由费米教授安排,他跟有“美国氢弹之父”之誉的泰勒博士做实验研究,并成为艾里逊教授的6名研究生之一。在实验室工作的近20个月中,杨振宁成为他所在的实验室流行的一则笑话的主人公:“凡是有爆炸(出事故)的地方,就一定有杨振宁!”杨振宁不得不正视自己:动手能力比别人差!
  在泰勒博士的关怀下,经过反复的思考,杨振宁放弃了写实验论文的打算,毅然把主攻方向调整到理论物理研究上,从而踏上了物理界一代杰出理论大师之路。假如他一条道走到黑,不知变通,恐怕“杨振宁”至今还是一个默默无名的符号。
  人们受自己主观意识的影响,或传统观念的约定俗成,很容易在事业的路上钻进“死胡同”中,如果不知变通,一味坚持下去,将使自己最终在“牛角尖”中,不能脱身,贻误终生。 
 



第61节:不钻生活牛角尖(7)


  马戏团是这样训练大象的。
  在大象还很小的时候,把它绑在一根大的木柱上,好动的小象一开始会想挣脱木柱,但是挣扎了许多次,小象就发现自己无法挣脱那根木柱。
  这时候,给小象换一根比较小的木柱,它仍然无法挣脱。
  再过一阵子,又给小象换一根更小的,但依然无法挣脱木柱。
  久而久之,在小象的大脑里,它会自己下一个结论:凡是木柱形状的东西,都是我不能挣脱的。
  当小象的结论形成之后,即使用一根最小的木柱系住它,小象也不会想跑走了。当它长成大象,力量足以挣开木柱的束缚,但自由的企图已失去了。这时候,即使形状像木柱的小木棒,也能使大象屈服。
  这就是为什么马戏团的大象都是系在一根小木柱上也不会挣脱跑走的原因。
  生活中,大多数人就像小象那样被一根看不见的“木柱”捆绑着,这根“木柱”其实很容易折断,但是由于在这些人的头脑中已根植下多年,“木柱”便显得根深蒂固,因此,多数人便被它束缚着,无法施展自己的才能,创造更广阔的天地。
  有这样一个故事,希望我们能从中得到某些启示和增加我们的智慧。
  从前有兄弟两人,由于居住在偏远的乡村谋生不易,他们就到外地去做生意,于是兄弟俩把田产变卖,带着所有的财产和驴子到远地去了。
  他们首先抵达一个生产麻布的地方,弟弟对哥哥说:“在我们的故乡,麻布是很值钱的东西,我们把所有的钱换取麻布,带回故乡一定会有利润的。”哥哥同意了,两人买了麻布,细心地捆绑在驴子背上。
  接着,他们到了一个盛产毛皮的地方,那里也正好缺少麻布,弟弟就对哥哥说:“毛皮在我们故乡是更值钱的东西,我们把麻布卖了,换成毛皮,这样不但我们的本钱回收了,返乡后还有很高的利润!”
  哥哥说:“不了,我的麻布已经很安稳地捆在驴背上,要搬上搬下多么麻烦呀!”
  弟弟把麻布全换成毛皮,还多了一笔钱。哥哥依然有一驴背的麻布。
  他们继续前进到一个生产药材的地方,那里天气寒冷,正缺少毛皮和麻布,弟弟就对哥哥说:“药材在我们故乡是更值钱的东西,你把麻布卖了,我把毛皮卖了,换成药材带回故乡一定能赚大钱的。”
  哥哥拍拍驴背上的麻布说:“不了,我的麻布已经很安稳的在驴背上,必竟已经走了那么长的路,卸上卸下太麻烦了!” 弟弟把毛皮都换成药材,还赚了一笔钱。哥哥依然有一驴背的麻布。
  后来,他们来到一个盛产黄金的城市,那充满金矿的城市是个不毛之地,非常欠缺药材,当然也缺少麻布。弟弟对哥哥说:“在这里药材和麻布的价钱很高,黄金很便宜,我们故乡的黄金却十分昂贵,我们把药材和麻布换成黄金,这一辈子就不愁吃穿了。”
  哥哥再次拒绝了:“不!不!我的麻布在驴背上很稳妥,我不想变来变去呀!”弟弟卖了药材,换成黄金,又赚了一笔钱。哥哥依然守着一驴背的麻布。
  最后,他们回到了故乡,哥哥卖了麻布,只得到蝇头小利,和他辛苦的远行不成比例。而弟弟不但带回一大笔财富,把黄金卖了,更成为当地最大的富豪。
  “千万不要吊死在一棵树上。”做一件事可以有无数种方法,而只有一种才是最好的,而你想到的可能是最差的。开动脑筋,试着换种方法,你会感觉豁然开朗。有了这种“换条路”的思考方式,你就会发现很多最佳的方法。
  智者总在想着化繁为简,变难为易,都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