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期货市场技术分析-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我个人看来,期货市场中的技术分析是更为纯粹的价格研究。虽然相反意见理论在一定范围内不无长处,但基本趋势分析和传统技术指标的应用更为关键。
     
技术分析的一些反面意见
  在讨论技术分析时,常常出现一些大同小异的疑问。所谓“预言自我应验”就听得不少。还有“到底能否用过去的价格资料来预测下一步价格方向?”等等。反对者总是强调“图表记录了市场价格的来龙,却说不出它的去脉”。很显然,如果您不会读图,当然从图表上看不出门道来。这一点姑且不论。随机行走理论认为价格毫无趋势可言,言下之意是什么样的预测技术也不比简简单单地“买了拿在手里等着”这一招高明。这就值得理论理论。
  
“一语成谶”论
  “一语成谶”论也可以说成“预言自我应验”。是不是真管用?这个问题问得太多了,说明很多人心存疑惑。这种说法肯定不是无中生有,不过大可不必如此耿耿于怀。下面我们引用一段话,也是讨论期货交易的,从几个方面批评了图表形态,这也许是表述上述问题的最好方法。

    a。近年来绝大部分图表形态流传广泛。许多交易商把它们牢记于心,常常根据图形不约而同地行动。于是乎每当图形发出“看涨”或“看跌”的信号时,买者或卖者一涌而上,结果产生了“预言自我应验”的现象。
    b。图表形态的辩认几乎纯粹出自主观判断。迄今没有任何图形可以用数学方法科学地定量研究。要说它们是读图者心中的臆想,一点也不夸张……(理查德·J·塔韦尔斯,查尔斯·v·哈洛,赫伯特。L·斯通,《商品期货游戏》,p。176,麦格劳一希尔出版社,1971年)。

    上面两段批评自相矛盾,后语抹杀了前言。既然图表形态“出自主观判断”,是“读图者心中的臆想”,那么许多人在同时看出同样的信号这事就实在不可思议了,而这恰恰是“自我应验”论的基础。看来批评家们只好割爱,不可以一边说图表形态是板上钉钉,既客观又容易判定,每个人都能同时看出同样的图形,采取同样的行动,使图表形态自动应验;一边又批评图表分析过分地主观、人见人殊。
    事实上图表形态很客观,而研读图表是门艺术(或者说是“技巧”更恰当)。图表形态几乎从来没有清楚得能让有经验的分析师们意见一致的时候。疑虑重重、困惑不解或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才是家常便饭。正如本书将要说明的那样,技术分析有许多种选择,各种选择相互之间经常合不上榫。有条条大路,但不全通罗马。
    即便大多数分析者预测一致,所见略同,他们也不一定在同时以同样的方式入市。有些也许预计到图表信号将会出现便“先下手为强”。还有人也许等到图形或指标突破后在市场回撤时才下手。有些交易商大胆积极,有些人谨慎保守。有些人在入市时同时发出止损指令,有些则留下预定水平指令或限价交易指令做交易。因此所有人在同一时刻以同一方式入市的可能性甚微。
    即使“预言自我应验”果有其事,那么它天生也会“自我修正”。换句话说,在交易商们不谋而合的行为扭曲市场之前,大家都仰仗图表,而一旦“自我应验”发生之后,他们要么把图表扔到一边,要么更改交易策略。比如他们可能力图在众人之前或者等到市场进一步证实时才作反应。就这样,即使短时间内预言自动应验现象惹出问题,这种机制本身也将自动地修正自己。
    请记住,唯有供求规律才能决定牛市或熊市的发生、发展。技术分析师势单力簿,绝不能凭白无故地靠他们自己的买进或者卖出引发市场的重要变化。要是他们能做到这一点,早就该发大财了。
    一些规模庞大的交易商越来越多地借助计算机化的自动交易系统,它们带来的问题其实比图表分析师招惹的麻烦重大得多。设计这些系统都是为了辨识和顺应大趋势,本质上属于“因势利导”。十多年来在
期货行业中,置于职业化管理之下的资金急剧膨胀,公共和私人基金动辄上亿美元地买卖。它们又大多采用此类技术性系统,结果是庞大的资金高度集中,在为数不多的几个趋势性市场“迫势逐利”。因为期贷市场总的容量尚有限,这些系统短期内对价格产生破坏性影响的危险性与日俱增。然而哪怕万一出现了这种偏差,也注定为时短暂,不会引起重要的运动。(注1)

(①原著者注:附带说一句,多年来每当市场发生出人意料的动作,不容易找到基础方面的原因的时候,新闻界往往用“图表招致的抢购(或抛售)”等等说法搪塞一番。最近,什么“图表加计算机招致的抢购(或抛售)”的说法也时有耳闻了。不管什么场合,只要金融新闻界技穷,找不出市场变化的缘由,他们就拿技术分析师垫背,除此之外,他们还能指望什么?可恶。)

  我们再次强调,甚至由于高度集中的巨额资金采用技术性系统引致的向题也会自我修正。如果所有的系统同时做同样的操作,交易商就会调整系统,使之更迟钝或更灵敏。
    我们一般把预言自我应验论看成是对图表分析的反对意见,其实说它是赞誊或许更为拾当。要是有哪种预测技术如此广受欢迎,以致于能够影响市场,那它非得出类拔萃不行。您不妨琢磨琢磨,为什么提起基础分析时,很少有人会顾虑它也出现自我应验的问题呢?
     
过去能否预测未来?
     用过去的价格资料能否有效地预测未来,这是另一个引起争议的问题。很奇怪为什么反对技术分析的人总是拿出这个法宝来,大家都明白,每一种预测方法,从气象预报到基础分析,都是建筑在对历史资料的研究之上的。除此之外,还有什么资料可供选择呢?
    统计学理论划分成描述统计学和推导统计学两部分。描述统计学指用图表达资料数据,比如用一张标准的线图来展示价格历史。推导统计学则指从资料推导出概括的、预测的或推延性的结论。所以价格图表属于前者的范畴,而针对价格图表进行的技术分析则属于推导统计学的范畴。
    正如一本统计学教科书所说:“商业或经济预测的第一个步聚就是搜集历史观测资料”(约翰·E·弗罗因德和弗兰克·J·威廉斯,《现代商用统计学》,P383,普伦蒂斯一霍尔出版社,1969年)。图表分析只是时间序列分析的一种形式,正如所有的时间序列分析一样,也是以历史为依据的。无论谁,唯一能获得的资料或者数据,只是过去的记录。只有把过去的经历投影到未来,我们才能估计未来。再从这本书中引用一段:
    人口预测、工业预测等等,在很大程度上是基于对过去发生的事物的研究。正如在日常生活中一样,在商业和科学上,我们也都是依赖过去的经验展望难以捉摸的未来的(《现代商用统计学》,p383)。
    
     综合起来,技术分析以过去的价格数据预测未来,有充分的统计学根据。要有人执意怀疑技术分析在这个方面的立足点,那么他只好把所有以过去研究未来的学问一古脑儿推翻,当然其中免不了所有的经济分析、基础分析。
     
随机行走理论
  随机行走理论原本在高知识阶层发端并流行。它认为价格变化在顺序上互相独立。因而价格历史并不是未来价格方向的可取线索。简而言之,价格变化是随机而不可预测的。这个理论借着《股票市场的随机行走特点》一书到处“行走”,名噪一时。该书编者是保罗。H·库特纳,由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1964年出版。从此赞成和反对两派纷纷著书立说,论战不休。该理论根据有效市场假定,认为价格在内在价值上下随机波动。同时还推论,最好的市场策略就是简简单单地“买了等着”,反对“战胜市场”的企图。
    所有的市场确实都具备一定的随机性,或者说“噪音”,但以为所有价格变化都是随机而来却并非实情。断这个官司恐怕凭经验和实践更靠得住,而复杂高深的统计学方法要么似乎能证明研究者预先设想的
一切,要么什么也否定不了。满目随机其实只是无力辩识系统性价格变化形态的代名词,您不妨把这话记在心里。许多学者没有能力揭示价格形态,可这并不能证明价格形态不存在(见图1。4)。
  
    当市场趋势明朗时,趋势对一般的市场分析人员或实际交易人员到底有无价值呢?学院派争论不休。要是您对这一点也有疑惑,随便翻翻哪本图表书(随机地挑出来),就可以很直观地看到趋势确实客观存在。如果价格变化前后无关,也就等于昨天或者上星期的事儿在今天或明天全无痕迹,那么试问随机行走派诸君,如何解释触目可见的趋势呢?不少顺应趋势系统在现实交易中战果辉煌,利润丰厚,又该作何解释呢?在期货市场选择时机是个关键,“买了等着”如何行得通呢?应该在熊市中拿着这些头寸坐等吗?要是前后价格相互无关,价格变化既没有趋势也无从预测,交易商如何能知道牛市和熊市的分别呢?事实上“买了等着”就等于是个上升趋势,那么熊市如何能存在呢?
    统计学证据能否最终肯定或彻底推翻随机行走理论,天晓得,不过随机理论在技术分析界毫无市场。如果市场果真随机,那么没有什么预测技术靠得住。有效市场假定恰恰同技术分析的前提之一“市场包容消化一切”异曲同工,而不是否定了技术分析的可取性。学院派也发觉市场很快地消化一切信息,想靠消息灵通来发财没门儿。在这里他们总算摸着技术分析理论基础的一点边,即重要的市场信息在其广为人知之前,早已为市场价格所包容消化。学院派弄巧成拙,反而清清楚楚地证明了密切关注价格变化的重要性,试图利用基础性情报渔利至少对短时期而言是缘木求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