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2596-一个成本杀手的管理自白-第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是松了一口气,并且衷心希望此事能进展顺利。    
    至于日产在日本的两个主要竞争对手:丰田及本田,即便心里十分关心此事的发展,但表面上看来似乎不太在乎。    
    我的感觉是,他们好像并不认为有一只猛兽闯入了他们的地盘——只不过是一只小蚊子罢了,就算被咬了也不过就是红肿一下,死不了人;一只小蚊子嗡嗡叫确实讨人厌,但充其量也不过就是扎人一下子而已。我认为一开始完全没有人把这件事放在心上;所有关于我的评论报导,只会更让人觉得没有人关心此事。大家都以为结盟无法持续太久,法国佬只是在把五十亿美元往无底洞里面砸。都是一些傲慢而无聊的内容,仅此而已。直到今日,仍有一些竞争对手认为我们在做假账,有些分析家就曾经告诉我:“有一些竞争对手认为you're cooking the books(你们在账簿上动手脚)。”可想而知,三年前的情况只会更糟。其实只需要观察一下我们表现的差异,就能明白当初为何被视为无关痛痒的小肿块。    
    各种主动提供服务的建议不虞匮乏,而且多半不带任何私心。对于在日本的法国商会而言,雷诺进驻日产可说是造成重大的改变(该年度,法国成了日本最大的外资来源,甚至超过了美国),大家都想见见卡洛斯·戈恩的庐山真面目,并期盼他的团队能成功。对日本人来说,往昔法国让他们联想到的往往是时装、奢华产品及美食,如今此印象已经积极而正向地从根本被改变。后来,戈恩在日产的全新陈列室里接待在日的法国工商会成员时提到:“我们两年前来到日产时,有许多工商会的成员跑来找我,并对我说:‘如果你们和日产的结盟能成功,我们全体都光荣;反之,若是失败了,不但我们面子挂不住,你们也一样颜面无光。’”    
    但这一群在日商场老手所传达的讯息,反映出一种对日本的刻板印象。该讯息根本对日产的危急状况没有任何帮助。    
    我和外界的联系大部分是人家主动找上门来,而不是我去找人家,因为公司里的事务已经够我忙的了,让我几乎没时间也没意愿和外界联络。有很多人一面跟我握手一面说,等哪天有时间再一起吃个饭、喝两杯。这一群法国人当中还有一些日本人,供货商或顾问之类的,主要是对我们想做的事情感兴趣。我得到了许多外界的建议,建议我们在日本什么可以做,而什么不可以做,但是最重要的是得有耐心。我都听进去了,但是我自己也很清楚,这些建议对于我将来要做的决定不会有太大的影响,因为公司内部的状况十分糟糕,所以还是必须从内部整顿起。透过我的团队,我们建立起许多信条,且让人得以遵循这些信条。外界给我的建议很有趣,但还不足以说服我;那些建议不外乎是要我一步一步来,别躁进,野心不要太大等,这些我都听进去了,但是我的第一个直觉是,这并不是我应该采取的管理方式。在日产,最重要的是重新激起大家的热情,建立起大家的视野,让大家重新找回自己的节奏,让一切事情步上轨道、公司快速成长茁壮。我简单地做个比喻好了,就是需要火力、能量与光线。


第一部分:迈向亚洲雷诺帮(1)

    路易·施维茨之前对我说:“你的团队成员由你自己挑选。因为事关重大,所以必须是你信得过的人跟你一起去日本。我可以提供一些人选,但是最后还是要你自己决定,一旦决定了,我会全力配合调动他们的职位。”    
    从1999年3月底到7月初——真是漫长的一季——雷诺汽车一直在筛选和卡洛斯·戈恩一同前往日本打天下的伙伴。第一份名单上头,有十七个名字,随着时间流逝,增加到了三十多个。三十名工作伙伴将一同前往改变一艘载有全球各地十四万名员工的巨轮的航向。速度要快,而且不容有丝毫的错误。    
    为什么是三十位成员?    
    结盟协议当中已经预告日产将来必须在严格执行瘦身的理监事会席次中保留三席给新的法国股东,包括:执行长、财务长及计划与生产项目负责人。这并不是着眼于权谋,而是基于功能分析的结果,目的在于尽快挽救日产管理阶层的明显缺失,同时以最低限度测试这家日本盟友能带给其法国伙伴何种影响。    
    “谈判期间,可以很明显地看出公司内有很多功能不彰的职务。在3月底到6、7月间,我们进行一连串的实地走访,检验及归纳雷诺和日产之间相同性质的工作,目的在于确认日产内部有哪些位置可以安插从雷诺派过来的人,同时也确认日产有哪些人可以派往雷诺。”    
    除了为戈恩量身打造一个日本企业前所未有的营运长的职位外,所有的职位与男女员工的选择均是以日产汽车本身最弱与最危急的状况为考量,也就是除了工程及生产方式以外的各方面。    
    在一篇刊载于《Foreign Affairs》(1999年6月号),被视为是为其著作《日本有竞争力吗?》(Can Japan Compete?)做结论的文章里,美方麦可·波特(Michael Porter)及日方竹内弘高(Hirotaka Takeuchi)做了一份非常适合套用在日产汽车身上的诊断,戈恩及其团队自然也采纳了这份诊断报告:“日本人的相对弱点表现在与生产过程无关的其他方面,诸如计划内时间的拿捏、监控、财务调度、后勤组织、配销、订单管理、消费信息及售后服务。”在20世纪90年代,大部分(只有少数例外)日本企业因为早已在效率管理上遥遥领先而呈现原地踏步的现象,而美国及欧洲对手却在此时趁机迎头赶上。不过,波特及竹内弘高也指出:“效率管理不过是能让一家公司得以跻身一流企业的方法之一。另一种方法则是战略思维——即透过强打某一产品或某一专门服务来竞争。”然而,哈佛大学教授及日本一桥大学教授却一同声明:“尽管日本企业普遍擅长为了达到提高管理竞争力而持续改革,但是其中大多数人根本不知何谓具强烈企图与创新的战略。”同时,他们又强调:“本田汽车的成功,并不是因为他们有最好的‘看板管理系统’或‘全面品质管理’(TQM),或是因为他们抄袭了丰田汽车。本田汽车的成功,是因为其战略明确,推出了独特的车型及行销模式。”    
    一下子,该结盟的目标便是执行和雷诺汽车进行双边交流的强身计划,该计划出名之处在于,从上到下贯穿了生产过程中所有的职位。也就是说,市场研究、财务分析、产品计划时程、人力资源,当然还包括采购等各部门,另一方面还加入了行销、广告、销售等领域。简言之,这是一支由三十名主管级员工组成的日本“特遣队”。    
    第一个被我列到名单上的是派屈克·普拉塔(Patrick Pelata),我在工程部门认识他。那时我要晋升他为雷诺的发展部主管,因为公司工程部门在数月前刚好有大幅度的人事异动。我们必须找一位具有工程背景的人,以便直接与日本方面对谈;日产素来便是以工程见长,所以在这个团队中必须有一些人拥有技术方面的专门知识,这是为什么选普拉塔的原因。再说,他对产品有自己的一套见解,这样更好。他年轻、观念开放又充满活力,完全符合团队的条件。    
    年约四十的派屈克·普拉塔即将成为新日产理监事会里的一名年轻白人成员。    
    在庞大的财务重整工程方面,事关这家被债务压得喘不过气的企业是否能存活的关键,戈恩选择了一位原本掌管雷诺财务部,出身于法国名校的专家——堤耶利·穆隆凯(Thierry Moulonguet)。在短暂服务于政府机关办公室之后,路易·施维茨礼聘他加入雷诺的坚强财务管理阵容。投资、采购、原料交易、流动资金管理、汇兑担保、消费贷款:在汽车产业里掌管财务运作的人必须操作非常多的资金,往往一个小动作便对公司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基于历史性及结构性因素,财务主管的重要性在日本企业里反而不是那么显著。一开始,日产仍保留其原有财务长,因此堤耶利·穆隆凯先担任副财务长一职,不过他很快便接手掌管财务大权。


第一部分:迈向亚洲雷诺帮(2)

    三十名成员中,并非每个人都是关键且不可或缺的,虽然每个人都很重要,而且有其专长,有些人是我自己挑选的,其他人则是由别人推荐的。普拉塔和穆隆凯很快便加入这个团队,另外还有飞利浦·克兰(Philippe Klein)、柏纳·隆(Bernard Long)、柏纳·瑞(Bernard Ray)及多明尼克·铎曼(Dominique Thormann)也都是很重要的人。他们其中两位是顾问、一位在产品部、一位在财务部。克兰直接从旁支持我,瑞帮我监督采购,铎曼负责内外部的沟通,柏纳·隆则负责人力资源、国际事务及关系一家企业成败与否的高级主管运作方法。    
    戈恩原本可能面临许多束缚。他在三年前进入雷诺时,压根没想到能认识大家,不过,这家百年企业却在这项具有风险的合作案上表现出万丈雄心。    
    整个团队渐渐成型,主要是先根据我在东京做的分析,然后雷诺方面再依据他们找到的合适人选或志愿者给我答复。我们利用3月到7月这段期间建立起这支工作团队,相当快速且有效率,因为雷诺全心投入这个计划。这家公司最让人感到不可思议的地方、其力量的来源、还有公司为了让大家明白其优势所得到的评价,正在于处于像这样的一个情形之下,雷诺全体上上下下、无一例外,均明白日产汽车所提供的是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