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别做正常的傻瓜-第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哎,我怎么一点也不上照。”这句话听起来好像很谦虚,其实却是过于自信的体现。这句话的潜台词是,我长得挺好看的,但照片却没有把我美丽的一面展现出来。其实,照片本来反映的就是你自己嘛。你本人本来就和照片上面一样丑,可是你还一直都不知道呢。无论如何,这种过于自信往往使我们有一种糊涂的,甚至是自欺欺人的莫名快乐,让我们一直活在沾沾自喜、乐陶陶的状态中。不仅如此,过于自信的人还可以将这种乐观的感情感染他人。由于过于自信的人容易激励和鼓舞别人,员工比较喜欢跟随过于自信的领导。

    第二,过于自信往往会产生所谓的“自我实现预言”。如果你觉得自己能力不错,善于学习,能够成功完成某项任务,那么确实,这种心理暗示将会有助于你顺利地实现目标,并形成一种良性循环,指引你在日后的学习工作中同样有出色的表现。但是,如果自信不足的话,那就是一种恶性循环了,心理暗示自己不行,实际上也做不好,更加强了原先的不自信。同样,如果你对别人报有某种信念,结果就会发现别人真的向你原本以为的方向靠拢。关于这一点,有一个非常有趣的实验。

    心理学家罗森塔尔(Rosenthal)等人与一所小学合作,在开学初给1至6年级的所有学生进行了IQ测试。实验者告诉老师们说,学生所接受的是“哈佛应变能力测试”,并且该测试的成绩可以对一名学生未来在学术上是否会有成就做出预测。也就是说,他们让老师们相信,在这个测验中得到高分的学生,其学习能力在未来的这个学年中将有所提高。这个学校六个年级每个年级有三个班级,每个班级有一位班主任。测试结束后,每位班主任都拿到了一份名单,上面记录着本班在哈佛测验上得分最高的前20%的学生,以便老师了解在本学年里哪些学生有发展潜力。但是事实上,老师所得到的名单中的前20%的学生完全是被随机抽取的,他们与其他学生唯一的不同就是,老师以为他们会有不同寻常的智力发展表现

将近学期结束时,实验者对所有学生再进行了相同的IQ测试,并计算出每个学生IQ的变化程度。结果发现,那些被老师们认为智力发展会显出进步的学生,他们的IQ平均提高幅度显著高于其他学生。因为老师对学生行为的期望转化成了学生的自我实现预言。当老师期望某个孩子会表现出较大程度的智力提高的时候,这名学生就真的出现了较大程度的智力提高。

    这个实验还显示了一个结果:低年级中那些被老师认为智力将有发展的学生的IQ提高幅度要比高年级中被老师认为智力将有发展的学生更大,也就是说这种自我实现的预言在低年级的学生中的效果更明显。这可能是因为低年级的学生可塑性更强,或者低年级的学生在老师心里还没有形成牢固的印象。

    最近在美国的研究发现,身高与年均收入有一定的正相关性,平均身高每高1厘米年均收入多约150美金。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因为高个子的人对自己更有自信。而且研究发现,在发育期身材比较高但是最终身材不算高的人和那些高个子的人的收入水平差不多。因为在青春期这个形成个性的重要阶段,身高给了这些人较高的自信,并能够帮助他们形成比较自信的性格,有助于事业的发展和成功。

    从“自我实现的预言”还可以引发出许多对我们人生有益的启示。有的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常常使用责备的方式比较多,告诉孩子不能做这个不能做那个,当孩子做错事情的时候就会责骂他,“你真是没出息”,“你看隔壁的某某某,你就是不能和他比”等等。其实,越是责骂,越是会打击孩子的自信心,久而久之,孩子就会产生这样的想法,认为反正自己总是不行的。相反,有的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就比较擅长用鼓励的方式,他们会告诉孩子“你可以的,我知道你行的,我们支持你”等等,在这样的鼓励下,孩子就会慢慢相信自己真的行,满怀着信心去做,自然容易成功。与此类似的是上司管理员工的方式。如果多采用正面鼓励的方法,就容易激发员工的信心,使其形成“自我实现的预言”。

    第三,过于自信的人看问题会比较全面,他们比较善于抓住问题大的方向,而不太拘泥于小的细节。又由于过于自信的人一直拥有积极的态度,他们会比较有创造性,容易想出创意的点子

过于自信的坏处

那么过于自信是不是总是有助于我们的生活和发展呢?其实不然。过于自信有很多弊端,下面我们来举三个有代表性的例子。

    规划的误区

    小时候,小伙伴常常聚在一起写个人计划。正常的傻瓜是个“常立志”类型的,尤其是到了寒暑假的时候,往往是在假期还没开始的时候,就立下雄心壮志,要如何如何之类云云。但是到了假期结束的时候,正常的傻瓜却总是发现自己的雄心又落空了,计划很少有完成的时候,想想订计划的时候的美好设想,常常也就一笑而过了。在大学里,有的同学平常不努力,到了考试前几周临时抱佛脚的时候,他们也和正常的傻瓜一样,也喜欢给自己订个复习计划,但事实上,几乎所有的科目都要等到考试的前一天才会去匆匆复习一遍。

    在正常的傻瓜买好第一套房子以后,他曾经排了一个完整的计划,打算花2个月的时间把房子好好装修一下。那个计划非常的详细,从花多少时间排电线接水管,到什么时候开始铺地板粉刷墙面,到什么时候买入家具家电等等。在装修之前,正常的傻瓜信心满满的对爱人说,我们一定可以在2个月内把这套房子装修成一个非常完美的家。可是结果如何呢?工人要开始铺地板的时候,正常的傻瓜还没有决定到底买哪种地板好,等到要粉刷墙面了,又因为家里三个人对墙面的颜色不统一而耽误了几天时间。于是,这里晚了几天,哪里又耽搁了几天,再碰上几天天气不好不适合粉刷墙面,等到这套房子装修好的时候,已经过去了整整三个半月,比预期多出了一个半月时间。

    正常的傻瓜通常对计划过于乐观。

    想必各位都有和正常的傻瓜类似的经历吧。很多人对此都习以为常了。可也许大家没注意到的是,这就是过于自信的一个典型表现,行为经济学家称之为“规划的误区”(Planning Fallacy)。规划的误区实际上非常普遍,不要说普通人,即使是一个经过仔细规划的大型项目,仍旧可能比计划的完工时间推迟许多。

    澳大利亚在1957年对悉尼歌剧院的规划是于1963年完工,预算是7百万美元。但是,悉尼歌剧院的建设一直拖到1973年才完成,最终花费高达1亿2百万美元。这里还有一件逸闻:有对夫妇本来打算在悉尼歌剧院完工的时候结婚。但是等到它真正建完的时候,这对夫妇已经离婚了。

    心理学家布勒,格里芬和罗斯(Buehler; Griffin& Ross)曾经做过一个很有趣的实验:他们让心理系的学生尽可能准确地估计完成一篇论文需要多长时间,包括(1)平均时间;(2)如果一切进展顺利的话完成论文需要的时间;(3)如果遇到了一切可能发生的困难,完成论文需要的时间。这些学生估计,一般情况下,完成一篇论文平均需要34天;如果一切顺利,完成论文需要28天;如果进展不畅,完成论文需要49天。那结果究竟如何呢?这些学生完成他们的论文竟然花了56天--就算所有人都遇上了最困难的情形,与他们的估计相比,学生们看起来都过于自信了

过于频繁交易

现代的经济学假定人们的经济行为是完全理性的,但是,事实上我们的行为常常背离经济学中假定的那种完全理性,而且这种对理性的背离并不是人们出于心血来潮而随意做出的决定,而是表现出一种规律性的行为——过于自信就是其中的一种。

    爱喝茶的人都知道,用开水泡茶之后,不能马上品出茶味,只有等待片刻之后方能闻到悠悠茶香。在金融市场进行投资和泡茶类似。研究发现,在美国股票市场上,交易越是频繁,损失就越大。投资者们频繁地在金融市场上交易,甚至更多的时候他们交易的收益,或者他们预计中的交易收益都无法用以弥补他们的交易成本。美国的研究显示,1987年,投资者对标准普尔指数500家公司的年投资交易成本占到这些公司年收益的17。8%,同时,对金融市场的长期调查研究表明,只有少数投资经理人能够实现投资回报在标准普尔500指数之上。无论是机构投资者还是个人投资者之所以没有足够的耐心等待茶叶泡出的醇香,从而导致金融市场的过于频繁交易现象的原因之一正是人们的过于自信。投资者们过于相信自己的金融知识和判断,他们自信自己了解市场的走向;他们相信自己能够看准哪支股票会涨,哪支会跌。

    正常的傻瓜通常由于过于自信而在金融市场上交易过于频繁,损失过多。

    平均上讲,男性比女性更容易表现出过于自信。许多男性过于自信地认为他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有力量保护他们周围的人——事实上并不这么乐观。我们赞赏这种精神,但是要知道过于的自信在其它方面可能会给人带来损失。在金融市场上,和女性相比,男性也常常不自觉地认为自己有能力捕捉到市场的风云变幻,能在市场上驾驭自如。

    能够猜到在金融市场上男性比女性更容易过于自信的结果吗?很简单,男性比女性交易更加频繁,男性比女性也因此损失更多。巴伯和欧登(Barber& Odean)在一篇论文中用真实的数据证明了这一点。他们的数据显示,男性开户者的年均换手率是女性开户者的1。5倍,而男性的平均收益率却比女性的低0。94个百分点。这是不是说,如果一个家庭要在金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