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5)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001-1200集-第14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佛在经上也这么说法,但是佛说得更精细,佛讲每一个微尘,那里面都有像现在这世界相同的虚空法界刹土众生,每一粒微尘里头都有。佛这说法,我们在学佛这么多年能够体会得到,佛说这话我会点头,我会承认,每一粒微尘里头都有圆满的法界,世界重重无尽!这一微尘里面现的法界,法界没有缩小,微尘没有放大,什么原因?自性里头没有大小,没有远近,没有先后;没有远近就是没有空间,没有先后就是没有时间。
  现在说没有时间、没有空间,科学家已经发现了,他说在某种条件之下,确确实实空间跟时间都不存在,但是没有大小,我们还没听说过。佛法这一点还有待科学家更进一步去发现,不可思议!这是什么?这是自性,这是性德,自性法尔如是,本来如是。所以这个力是圆满的,一丝毫欠缺都没有,能现虚空法界,能现刹土众生,理事无碍,事事无碍,这是总的说。
  别说,落实在我们生活当中,佛的六根没有障碍,眼见没有远近,没有前后;没有前后就是我们今天讲超时间,没有远近超空间。十方刹土诸佛如来在讲经说法,坐在那里讲,看得清清楚楚,佛经上比喻「如对目前」,清楚的程度什么?就像在眼前,没有远近。没有先后是什么?无量劫前的事情也在眼前,无量劫以后的事情还在眼前。无量劫之前的事情有倒也罢了,无量劫以后的事情难道没有变化吗?我们知道一切法变化无常,我现前见的就是现前这一刹那的事情,你说再过若干年之后它又起了变化,若干年的事情还是眼前的事情,过去、现在、未来。这是讲你眼的能力,在佛法里面讲天眼、慧眼、法眼、佛眼,超越空间时间。耳听亦复如是,鼻嗅舌尝六根的能力统统没有障碍,具足力。
  这没有什么神奇,也没有什么了不起,为什么?诸佛如来有,我们一切众生哪个人没有?《出现品》里讲得好,「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这德就是能力,就是此地讲的具足力,相是相好,这相好是什么?依正庄严,一切众生统统有,跟如来一样。如来的智慧德相并不比我们多一样,我们的智慧德相也没有比如来少一样,完全平等,完全相同。但是问题出在哪里?出在「但以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这是佛一语道破。我们这十法界众生为什么搞成这样子?这一句话比什么都重要,这一句话是当头棒喝。如果我们在这地方一下惊醒过来了,把妄想分别执著马上放下,你就成佛了,你的智慧德相统统现前了。「大方广佛华严」原来就是自己,自己就是「大方广佛华严」。现在麻烦怎么样?你放不下,这一棒打下去你没有醒过来,还是糊里糊涂。那怎么样?天天打,总有一天把你打醒。天天怎样?天天接受经论教诲,天天不离佛法,知道多少(这最重要了),要落实多少,那你就快速了;要真肯干,真肯学。我们看末后这一句总结:
  【如是等百亿万种种名号,令诸众生,各别知见。】
  现在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0四七卷)  2003/5/12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12…17…1047
  诸位同学,请看娑婆世界邻近十方,十段的第四段丰乐世界:
  【诸佛子,此娑婆世界北,次有世界,名曰丰乐。如来於彼,或名薝卜华色,或名日藏,或名善住,或名现神通,或名性超迈,或名慧日,或名无碍,或名如月现,或名迅疾风,或名清净身。如是等百亿万种种名号,令诸众生,各别知见。】
  到这里是一段。这世界的名称好,名一定跟实相应,实如其名。这世界『丰乐』,「丰」如果单独就这个意思来说,是指物产丰富,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物质文明高度的发展。但是这个字里面,必然包含著文化水平高,如果没有高度的文化水平,物质生活再丰富,「乐」这字不会圆满。尤其是在大乘佛法里面,大乘佛法里面乐的标准是觉悟,人觉悟才乐,迷惑颠倒的人哪里来的乐。佛所讲的三苦、八苦,我们底下一品就讲到「四谛品」。佛给我们讲世间只有苦没有乐,真正的乐要到出世法里面去找。什么是乐?涅盘是乐。
  有很多人不懂,以为涅盘就是死,这很恐怖,哪来的乐?其实这都是对於名相意义没有真正的了解,真正了解之后,你就晓得涅盘不是死;涅盘确实有灭的意思,灭什么?灭烦恼。人没有烦恼那才真正是乐,有烦恼哪来的乐?灭是灭烦恼,把见思、尘沙、无明烦恼统统灭掉了。其实佛说灭是方便说,对权小(小乘里面讲四谛),佛说灭大家容易懂。灭烦恼、断烦恼,都是对权小说的;在大乘法里面不是灭、不是断,是转,转烦恼为菩提,转生死为涅盘。涅盘什么意思?涅盘是不生不灭。这意义殊胜,我们听到欢喜。怎样把生死转变成涅盘?转的方法,或者在权小里面讲,断的方法、灭的方法,方法很多。总而言之,关键就在一个觉,只要觉就能转,就能断,就能灭;如果没有觉,没有智,怎么样也断不了,也灭不了,也转不了。这些道理我们要懂,这是真理,所以才真正称得上丰乐。看这名词的样子,好像跟极乐差不多,这是丰乐。
  怎样把我们这世界,娑婆,娑婆它的意思是堪忍,这里面引申的意思很苦。所以西方极乐世界跟我们这边做一个对比,我们这里这么苦,它那里一点苦都没有,这称之为极乐。所以极乐是对我们讲的,我们称它作极乐,他方世界不一定称它是极乐世界。「名可名,非常名」,一个人有很多名号,佛菩萨的名号多到数不清,说不尽。前面也都跟诸位报告过,这佛在经上讲的,世出世间所有一切名号都是佛的名号。现在怎么样把我们极苦的世界转变成极乐的世界?我们学佛终极的目标就在此,这是真的不是假的,通过《华严》的学习,我们就明了了。目前切身的问题,如何转变我现前的境界,转苦为乐?如何转变我现前的生死为涅盘?这是我想每个同学迫切希求的,扭转的枢纽确实是在智慧、是在觉悟。到下一品《四谛品》里头讲「苦集灭道」,清凉大师在《疏钞》里面给我们讲到藏通别圆。一般人只知道四谛是小乘人学的,十二因缘是缘觉学的,殊不知天台大师给我们讲四谛、三十七道品,都说成藏通别圆;藏教的四谛、三十七道品是小乘,别教的是大乘菩萨,圆教是华严,所以四谛、三十七道品,通大小乘一切法。
  我们现前怎样离苦得乐?苦从哪儿来的?你把那个根源找到,从根源上下手,这一转过来,果报马上就变了,我们这一生离苦得乐就兑现了。所有一切的苦从三毒烦恼生起的,你要是真正明白这个道理、这个事实,只要你把内心的三毒烦恼转过来,你就得乐。转三毒为三善根,善,快乐!大小乘经上常讲,只是我们自己粗心大意,没听懂,或者有人说:我听懂了,我做不到。实实在在讲,从前章嘉大师告诉我:你还是没听懂,听懂了,哪有做不到的道理?做不到是没听懂。所以佛法是知难行易,念头一转就离苦得乐,转不过来,实在讲没懂,没有真正清楚,没有真正透彻,还是知的问题。知难,所以释迦牟尼佛为我们讲经说法四十九年,知难,行易!诸佛如来跟凡夫是一念之差,一念觉,凡夫成佛;一念迷,你就当凡夫,就搞六道去了,一念。我们学佛学了这么多年,一念觉,第二念又迷了;或者第一念觉,第二念还觉,第三念又迷了,这已经算是不错了。这什么原因?知觉不够,敌不过烦恼习气,你这一迷,好像打仗,你打败了,又被烦恼习气转了,你不能转它,它就转你;你能转它,你就成佛了,就是这么个道理。
  讲到涅盘,涅盘是一切众生本来具足,涅盘是不生不灭。所以我们要晓得,一切众生包括无情的植物、矿物,佛给我们讲命,每个人都有两条命,你懂得吗?凡夫不知道,凡夫只知道一条身命,身会死,没错。为什么?身是色相,色相有生一定有灭,哪有不灭的道理!可是就是生灭这相里头,有不生灭的性,性不生灭。性是什么?见闻觉知。佛在《楞严经》里面十番显见,显见不灭。世尊跟波斯匿王讲的话,波斯匿王那个时候六十二岁,他跟释迦牟尼佛同年,波斯匿王六十二岁,就是释迦牟尼佛六十二岁。释迦牟尼佛跟他讲的,用比喻让他觉悟,那一段话说得很有趣味,佛问他:你怎么知道你会死?他说得很好:我一年比一年衰老,我这身体一年不如一年,所以我知道终归这身体是会灭的。他就讲童年时候,十岁的时候,二十岁比十岁就老了,三十岁比二十岁又老了,一直到今年六十二岁,比从前五十岁的时候身体差多了,所以知道这身体一定会变灭的。佛点点头,如是如是,没错。
  然后再问他:你这生灭身体里头有不生灭的东西,你知不知道?他说:我不知道。佛就举个例子,就问他:你几岁的时候第一次见到恒河?印度恒河非常有名,世尊弘法可以说大部分的时间在恒河流域,他举这桩事情:你什么时候第一次看到恒河。他说三岁,三岁跟他母亲去上庙烧香(那是神庙,这庙在恒河边上),我看到恒河了。佛就问他:你二十岁的时候看到恒河,你这个见有没有老化?没有,我「见」这个能力,二十岁跟三岁见的没有两样。你今年六十二岁了,你见恒河的那个见有没有老化?他说没有。佛就说:凡是会逐渐老化的一定有生灭,没有老化的它怎么会生灭?波斯匿王从这地方觉悟。这个见是什么?见性。也许我们说:我现在这个见,眼力不如从前。不如从前是什么原因?是你物质这个色的工具能力退化了,不是能力退化。怎么晓得不是能力退化?你配副眼镜,看得很清楚,跟你年轻时候见的没有两样。由此可知,你能见的那个能力决定没有退化。根身衰老有退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