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5)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001-1200集-第18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十善相应,则是行善,与十善不相应,那你就在作恶,十善反面是十恶。这个功夫就是印光大师所讲的「闲邪存诚」。善心、善意、善行,都是从真诚里面流出来的,真诚是第一德。末后一个名号:
  【或名一切智。】
  这个地方的『一切智』就是一切种智,而不是说阿罗汉所证的一切智,这个「一切智」是究竟圆满的智慧。究竟圆满的智慧从哪里来的?你要懂,不是学来的。不是说我读很多书,读很多经教,在这里面学了很多智慧,其实这不是真智慧,这是什么?见闻。见闻广博在我们一般讲常识,你有很丰富的常识,见闻广博不是真智慧。儒家也说,儒家讲这个叫做「记问之学」,你记得很多,你勤於向别人请教,别人给你解答,你都能记得。
  记问之学,智慧不开,真的,事情是这样的。为什么?他记得多,常常炫耀自己的广学多闻,能言善道。他所说的、他所写的,都是别人的,不是自己自性流露出来的。换句话说,这在佛法里讲「所知障」,他所知道的太多了,反而所知把他的性德障碍住了。现在世间人常讲值得骄傲,这就坏了。他如果没有这个能力,知道东西不多,到哪个地方都显得不如人,他还有谦卑感,还谦虚卑下。读得很多、看得很多,又能言善道,在任何场合当中表现的是什么?值得骄傲。骄傲是烦恼,是贪瞋痴的瞋里面的一分,这么回事情。
  我们要明了,要搞清楚,真实智慧从哪里来的?从定中来的。这是佛在一切经教里头告诉我们的,因戒得定,因定开慧。戒是叫你守规矩,守规矩心是定的,不守规矩心是乱的,所以戒没有别的,收心而已。佛教初学,在家是五戒十善,教在家的学习的纲领;教初出家的,沙弥十戒二十四门威仪、比丘戒;都是属於禁戒,告诉你哪些不能做,你要遵守。有这个基础了,所以戒是修定的预备功夫,佛法里面讲前方便,在修定之前先修这个方便法,你容易得定。
  昨天我收到一封信,从马来西亚寄来的,里面附一张华藏图书馆的刊物,里面有很大的篇幅批判夏莲居的《无量寿经》,这个事情已经不希奇了。为什么?这两年当中,从中国大陆、台湾许多地方,许许多多的人在批判。马来西亚这边同学他们给我写了一封短信,问我可不可以提出反驳?这桩事情好像是在前年就有人提出来,他们搞一个小组专门来反驳他,我阻止了,不可以。为什么?不顺佛法,佛不是这样教我们的。不要说夏莲居的会集本有人反对,今天在这个社会上反对释迦牟尼佛的有多少?连佛都有反对的!既然有人反对佛,那菩萨、声闻、祖师大德算什么?所以决定不能够反驳。记住,世出世间圣贤教导我们的,人家毁谤我们要听,他毁谤些什么,自己要认真反省检讨,我们有没有这个过失?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这就对了。古圣先贤跟我们讲,怎样息谤,把人家的毁谤止息?「曰无辩」,不要跟他辩论,自然他就息了,公道自在人心。不说别的,一般人都有这个认知,两个人,一个人侮辱另一个人,痛骂他,那一个人没有一句辩驳,旁边的人就看到什么?这个人有修养,这个人很了不起。他的德行、他的修养从什么地方表现出来的?遇到这个境界才知道。所以说是公道自在人心,我们何必去辩驳?
  我曾经跟大家说过,全世界的人都反对这个本子,我不可以反对。什么原因?老师传给我的。我要反对,人家立刻把罪名加给我,净空法师背师叛道,我就有这个罪名。你们反对,我还是依教奉行,那人家对我什么?净空法师尊师重道。不一样!我有师承。我的老师把这个经,他亲笔写的注解,第一次在台湾宣讲的这个本子交给我,这个本子我还带在身上。李老师的老师是梅光羲居士,夏莲居居士这个会集本,前面很长一篇序文,梅光羲写的。我怎么能够有二心?我要有二心,我不但对不起李老师,对不起梅大士,更对不起夏老。从这个经得利益的人,在这十几年当中,我们亲眼见到的有二十多个人,这是依照这个本子修行成就,这是证据。最近你们马来西亚的同学,你们亲眼看到新加坡居士林陈光别林长的往生,他依什么学的?就是依会集本。他在四年当中就听我讲这会集本的录相带。李木源居士告诉我,他每天听八个钟点,除了听经就念阿弥陀佛,预知时至。他往生的时候,还有很多的冤亲债主,这些灵鬼附在居士林念佛堂杜美璇居士的身上,讲了一个多钟点。冤亲债主看到陈光别居士往生,不找麻烦、不障碍,很欢喜。
  这些冤亲债主到居士林来求皈依,来求听经,这是最近的事情,亲眼看到的证据,它怎么是假的?怎么可以毁谤?毁谤的人自己有因果责任。我们依照这个经修行,这一生当中决定得生净土。所以不用反驳,不需要!他喜欢讲随他讲,喜欢写随他写。人有寿命的,纵然他活一百岁,他写了一百年,他死了之后,他就不再写了,他也不讲了。我们明白这个道理,心平气和来对待,老老实实修行,这些事情不要去理会,这就好。现在时间到了。
  诸位同学,请继续看振音世界,如来名号第十句:
  【或名一切智。】
  在这一大段经文里头,『一切智』做为最后的总结,意思非常之深。告诉我们,无论是世出世间,不论是顺境逆境、善缘恶缘,都要用智慧来处理,决不能够感情用事。情是迷,迷,要是说不做错事,几乎是不可能的。佛家的教学自始至终都依智慧,觉而不迷,正而不邪,净而不染,这是个基本的原则,决定没有一念私心,决定没有一念为自己。现在每个同学都知道,世界上灾难太多,灾难频繁,这些灾难从哪里来的?你要去找那个根源,根源就是迷,迷而不觉,邪而不正,染而不净,这是所有一切灾难的根源。总而言之,就是一个迷。佛教我们觉正净,「一切智」落实就是觉正净。
  我们现在是凡夫,没有见性,哪里来的智慧?这是佛经里面常常说的可怜悯者。我们六道凡夫,在法身菩萨的眼目当中是可怜悯者,迷得太久,迷得太深了。但是这里面还有不少的众生,过去生中积结的有善根。这些有善根的众生,虽然他也是迷而不觉,但是他能够相信佛菩萨、相信圣贤的教诲,这是善根深厚的人。他不会把佛菩萨教诲的意思错解,这一点比什么都重要,开经偈上讲「愿解如来真实义」,这是六道凡夫里面有智慧的;有智慧的,心清净、心真诚、心平等,心地慈悲,这是善根深厚。虽然他没有明心见性,他能够深信不疑圣贤教诲,他能够依教奉行。
  在末法时期,在台湾许多同修都知道,李炳南老居士往生的前一天下午(第二天早晨就往生了),告诉在面前的学生们,老师说:世间已经乱了,诸佛菩萨、神仙下凡都救不了;嘱咐大家:我们今天唯一的一条生路,就是老实念佛,求生净土。真正下定决心求生净土,要记住,「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这是我们往生的资粮,用现在话说,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条件。诸恶就是十恶,众善就是十善,十恶不能做,十善要奉行,这样老实念佛,决定得生净土。我们所求的就是这么一桩事情,除此之外,身心世界一切放下。各人有各人的因果,我们不能去操这个心,也没有必要操这个心,自己办自己这个大事,比什么都重要,我们净业同学要多想想。
  古时候念佛堂的堂主,他有一句口头禅,时时刻刻提醒大家「放下身心世界,老实念佛」,老实念!身心世界要不放下,你有牵挂,你有障碍,这个东西到临命终时,它就障碍你,你就去不了。不论你是善法还是恶法,你要放不下,都变成往生的障碍。往生的时候只能有一个念头:佛念。这个念头不容易,平常要练习。放下是现在就放下,「等到我临终再放下」,迟了!你想放下,结果怎么样?习气,你自己不能控制,它自自然然起现行,你不就麻烦了!所以平常用功就是降伏习气烦恼,降伏妄想分别执著。我们平常把妄想分别执著看淡了,愈淡愈好。如果妄想分别执著都没有了,那你功夫成就,你念佛往生,生实报庄严土,到那边去,「花开见佛悟无生」;妄想分别执著没有断尽,叫做带业往生。
  我们这品经看样子今天可以圆满。圆满之后,有些同修来找我,现在净宗学会同学们受持《中峰三时系念》的人很多,这个修法冥阳两利,很难得。希望我把这个本子能够讲一遍,我记得过去也曾经讲过,好像是在新加坡,悟道法师告诉我,他说我没讲完,后面还有一些没讲,我都不记得了。好,这一次藉这个机会,我从头到尾把它讲一遍,在我们这个摄影棚讲。这个科目讲完之后,我们再接著讲《华严经》下面一品「四谛品」。第二会前面三品是讲如来的身、语、意,「名号品」是讲身,现身说法,名号全是表法;「四谛」是语业,如来的语业;「光明觉」是如来的意业。我们要学佛,这三品经很重要,佛给我们示范。
  所以我们看到振音世界,最后这个名号「一切智」来做这一大段经文的总结,意味深长。从这个地方就体会如来教化众生的苦心,这是就我们凡夫的眼光来看,我们从这个地方生起感恩的心。感恩怎样落实?一定是依教奉行,不能依教奉行,感恩都落空。依教奉行这句话不容易做到,如果不能舍弃自己的妄想分别执著,你就做不到。必须放弃自己对世出世间法,一切人事物的想法、看法、说法、做法,要放下,完全随顺经教里面的讲法。我常说把经教里面的理论变成自己的思想、见解;把经教里面的教诲,包括表法,要变成我们的言行,变成我们日常生活行为,你这样就真得受用,那就不是空谈,得实益。再看下面经文:
  【如是等百亿万种种名号,令诸众生,各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