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5)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001-1200集-第2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往生之前,大概一个多月时间,居士林开改选的会员大会,他把林长辞掉让给李木源,好像是一、两个月他就走了。所以我们从他这地方体会到,他是两年就有把握往生,他真的能去了,因为李木源的请求,他再住世两年。生死自在,万缘放下,没有别的。
  我们今天麻烦在哪里?麻烦在放不下,所以去不了,极乐世界消息都没有。什么时候你跟阿弥陀佛通了消息?放下就通了。有丝毫放不下,就像我们这无线电传播故障,你有故障,故障不在阿弥陀佛那一边,故障在我们自己这一边,我们要知道。我们今天读这一品经,真正体会到我们的苦头没有吃够。每一天还打妄想,还分别,还执著,不能够把意志集中,念头集中;办一些世间鸡毛蒜皮不相干的事,把人生最大的事情疏忽了。人生最大的事情,不是世间讲的「立功、立德、立言」,小事;人生最大的事情是成佛作祖,是要超越六道,超越十法界,往生净土,亲近弥陀,这是大事。世尊就为这一大事因缘出现於世,我们能懂得吗?所以《涅盘经》上这一句话,佛很感慨的说,也是劝导我们,提醒我们,因为不了解四圣谛,所以流转六道生死苦海。
  本经把四圣谛展开,跟小乘经里头讲法迥然不同,在这里一展开是「无量四谛」。这里讲苦,无量苦,不是那么简简单单的「生、老、病、死」,我们常讲的「求不得、爱别离、怨憎会、五阴炽盛」,这三苦八苦,那是小乘经上常说的,你在这里看到的无量苦。无量苦集,这苦集是业因。讲到修道,讲到出离,无量苦灭谛,无量苦灭道谛。无量苦灭道谛就是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无量苦灭谛,那就是小乘偏真涅盘,阿罗汉所证的,辟支佛所证的,权教菩萨所证的,藏通佛所证的,然后再看大乘诸佛菩萨所证的果位,那真的是无量无边。像这一些很细微的说法,确实佛在一般教学当中不多说,《华严》里面讲得透彻,讲得明了。从无量,从无作,真的,整个佛法统统包括了。具足性相,包容大小,不但大小,显密宗教没有一法不包括在其中,这我们要知道。
  清凉给我们讲到开权显实这意思,更殊胜。佛法的成就,我们常说一定要拓开心量,古人常讲「量大福大」。气量小的人没有福,可怜!这个量要包容。怎么拓开心量?我说的次数太多太多,要从内心里面去做功夫。最重要的,把内心的对立消除,把内心里面的矛盾消除,你就恢复到本来的心量。本来的心量,大乘经上形容的「心包太虚,量周沙界」,这些都是真实话,不是形容,不是理想,是事实。什么人「心包太虚,量周沙界」?每一个众生都是的,你本来就是这样的。现在心量为什么变的这么小?迷了,迷失了自性,不知道自性本来是这么大。开权显实的意思就是帮助我们觉悟,觉悟之后心量拓开了,所以要学著包容。
  我们学了之后要落实,落实在生活中,落实在处事待人接物。当我们迷而不觉的时候,我们心量很小,凡是合我自己意思的能包容,喜欢他;自己看不惯的,不合自己意思就排斥,这造罪业。「佛氏门中,不舍一人」,你不晓得舍了多少人?众生无边誓愿度,你也常常念这四句偈,但是你看不顺眼的众生,你决定不度他。佛法里面讲大慈大悲,你是什么?你是爱缘慈悲。我喜欢他,我对他慈悲;我不喜欢,对他一点慈悲都没有,这怎么行?这样学佛你怎么会有成就?现在怎么办?我们究竟要从哪里做起?没有别的,读经,听经。
  
  诸位同学,我们用的这本子《华严疏论纂要》,这一段后面是李长者的论文,《论》跟《疏》不同,有不少独到的见解,非常值得我们学习。这是难得道霈禅师将《疏》跟《论》合起来,这很不容易做的一桩事情,使我们在这本子里面,《疏》跟《论》同时都能够读到。我们看李长者的《论》。
  「於此一品之中,义分为三。一释品名目,二释品来意,三随文释义」。长者介绍跟清凉大师的介绍大同小异,我们把他的文念一念,《疏》里面有相同的,我们就略略的带过;有不相同的,我们来细细研究学习。
  「一释品名目者。谛者,实义也。明如来说四种实义,令诸众生起信解故」。我想这一段我们也可以把它省略,因为跟清凉大师所说的完全相同。清凉讲的比长者说的详细,这谛有谛实的意思,有审谛的意思,比这里说的详细。他这地方这谛是「实义」,这实义也包含谛实跟审谛。下面也有问答。
  「问曰。何故不说多,但云四」。为什么不多说,只说这四谛?
  「答曰。此四种谛义,总摄多故。为明一切世间,不离苦集。一切出世间,不离灭道」。我们先说这两句,这两句清凉大师《疏钞》里面也说得很多,为什么还要说?要特别强调,我们今天学佛功夫不得力,真的像世尊在《涅盘经》里面所说的,不知道四真谛,所以才无量劫以来流转六道轮回,生死流转。换句话说,不知道因果报应的道理与事实真相,才落得如是地步。由此可知,这真正是我们学习一桩大事情,再没有比这事情大了。
  「苦集」,世间因果,世间法不出这因果定律;出世间法不出「灭道」,因果定律。在这地方,我们要细心去体会,世出世间没有别的,因缘果报而已。天台大师在《法华经》里面,也是特别拈出世尊在《法华经》里面讲的「十如是」,十如是里头也特别强调「如是因,如是果,如是缘,如是报」,因缘果报。虽然诸佛菩萨、祖师大德诸大善知识苦口婆心劝导我们,真的我们现在才真正明了,真正听懂、真正觉悟的人不多。听了之后,虽然当时也好像有所感动,欢喜赞叹,但是出了讲堂又迷惑了,又颠倒了,故态复萌,无济於事。这到底什么原因?用佛门的术语来讲,业障太重!这样严重的业障,有没有办法能够把它减轻一点,化解一点?能,这肯定。但是总在遇缘不同,最殊胜的缘,天天能听善知识的教诲,善知识是佛菩萨,佛菩萨现在不住世,但是佛菩萨的遗教还留在世间。
  今天科学技术发达,我们想听经,应当不舍弃这很好的工具。除了讲经之外,读诵也非常重要。读诵,往后我看愈来愈艰难,为什么?古人集结经藏,经本里面没有标点,没有段落,所以很多人句子读不下来,段落分不清楚,於是读诵的意愿、兴趣就没有了。我看到近代也有一些善知识,他们把经典重新排版,加上标点符号,段落分得清清楚楚,这是很大的功德,值得赞叹。但是我希望真正有人发心,能更进一步来读诵,做成读诵的录音光碟、CD,不必要影像,像录音带一样。读诵,能够把这一部《大藏经》从头到尾都能够读诵出来,句子念得很清楚,段落清楚,让人家一听就生欢喜心,这功德不可思议。有一套什么?有声音的《大藏经》。看什么人能发心来做这工作,这不是讲经,把全部《大藏经》念一遍,做成读诵的《大藏经》,有声《大藏经》。
  现在文字的《大藏经》已经有了,这《大藏经》已经做出光碟了,好像是用电脑做成光碟,一部《大藏经》浓缩好像是只有几十片,在电脑里头查资料是很方便。但是我深深相信,广大的群众更需要的是有声的《大藏经》,我想听《华严》,有人带著我读《华严》。读诵,最好现在光碟如果能够有字幕,就像书本一样,这样很方便。为什么?他不必去找书了,不必另外去找经典。每一部经把音声、经文录下来,有文字又有音声,我想这样的《大藏经》能够流通在全世界,不知道要度多少人?他要起了信心了,有了兴趣了,再听讲解。
  有不少法师出来弘扬解说,这是有必要的。讲解是一桩难事情,怎样才能把经讲得好,讲的没有错误,这与修行功夫是分不开的,解行相应。所以我们细心观察我们的本师释迦牟尼佛,他老人家示现的,先自己修行证果,然后再说法利生,这先自己度,然后才能度人。自己没有修行证果,没有入佛境界,这经你怎么能讲得出来?古大德给我们注解的都是修行证果!清凉大师不入华严三昧,他说不出来,写不出来;李长者不入诸佛境界,他这论做不出来,这是我们不能不知道。照这样说法,很难!是难,难得要克服。
  我当年到台中亲近李老师,目的不是学讲经,目的是想去听经。听说他老人家在台中常常讲经,常年不间断,我是去听经的,不是去学讲经。讲经这一桩事情是他劝我的,我害怕!讲经这念头从来没有动过,知道这东西不容易,很困难,我哪能做得到?我去的时候,正好他办了个经学班,培训弘法讲经的人才。这班上上课,老师告诉我,叫我去看看,这可以,我也很喜欢,去旁听,坐在最后一排旁听。听完之后,我才晓得:老师,这班我也可以参加。为什么?我一看这不是很难的,这是教初学,像教幼稚园一样,我可以报名参加,李老师很欢喜。
  学了一部经之后,老师就告诉我,那不是跟我一个人讲的,上课的时候跟同学们大家讲:佛法,经典要想讲得好,一定要通佛法,要通世间法。这事情难,通佛法,通三藏十二部;通世间法,李老师举了个例子,他说古今中外的学术不要谈,单单说中国一部大的丛书《四库全书》,你有没有能力通达?通佛法不通世间法,说法不契机;通世间法不通佛法,说法不契理。佛菩萨说法,理机双契,世出世间没有一样不通达的。这事情难了,怎么样才能做到?不通不行;通,决定做不到。
  李老师最后教我们求感应,就是我们一般讲求佛菩萨保佑,这是没错的。佛菩萨保佑是有条件的,不是没有条件的。佛菩萨凭什么保佑你?用最简单的话说,你要真正为佛菩萨工作,这工作里头不能夹杂一点点私心,不能夹杂丝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