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5)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001-1200集-第29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诸位同学,请接著看苦圣谛第四句:
  【或名须承事。】
  这是逼不得已,不愿意做也得要做,谚语所谓「既来之,则安之」。你既然来到这个世间,这个世间所有一切你要承受,你必须要顺著这个世间一切人情事故,你才能够活得下去。究竟为的是什么,知道的人确实不多,所以人大多数迷迷糊糊来到这个世间,也是糊里糊涂走了。除了释迦牟尼佛讲的「人生酬业」,我们想想还有什么言语能够把这个事实真相说出来?找不到更好的言词。
  真的觉悟、明白了,『须承事』就是随缘。佛门里面常说「随缘消旧业,莫更造新殃」,这两句话说得好。随缘消旧业,是我们接受这个果报,接受这个事实,这个事实是往昔造的业因,现在不能不承受果报。承受果报的时候,要有高度的智慧,离妄想分别执著,也就是说决定没有怨恨,当然没有怨言;决定没有报复的念头,最好能生感恩之心,为什么感恩?受报就是消业障,过去造的业,现在受报就是消业。
  受报的形式太多太多了,有轻有重、有大有小,在时间上有长有短。身心的病苦是业障,精神上的痛苦也是业障。业障要怎样才真正能够心平气和来对待,让这个业障真正的消除,智慧福德就在这里头增长?除了圣贤教诲之外,我想不出第二个办法。每天接受圣贤教诲,确确实实要远离世间五欲六尘。所以古时候修行人,为什么选择在深山建一个茅蓬,搭三间草屋,与世隔绝,为什么?避免染污。古人讲的话说「知事多时烦恼多」,这烦恼是染污,怎么来的?你知道的事情太多了,你烦恼就多;「识人多处是非多」,你认识的人多了,是非就多,这是古人两句名言。所以真正修行人要想得身心清净,回归自然,反璞归真,最好的方法,你要懂得远离染污。远离染污,你是远离跟人接触,远离是非。
  所以我们这么多年来,住山,那是福报!我们没有这个福报,还是要跟都市大众混在一起,那怎么办?唯一的办法,就是绝对不要去看电视、广播,包括现在的网路、新闻杂志,远离,这就跟住山差不多了。这个世间每天发生什么事情,不知道,没事。天天天下太平,天天世间无事,这是一个方法。第二个方法,不是必须要接触的人,不接触,少是非。少烦恼少是非,烦恼少智慧就增长,这是修行的秘诀。所以古德常常教我们,「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少一事不如无事」。每天我们的生活除了三餐粗茶淡饭之外,我们的生活起居有规律,每天亲近佛菩萨。佛菩萨在哪里?我们家里有个小佛堂,供养佛菩萨形像,我们每天礼拜佛菩萨,听佛菩萨的教诲,佛菩萨的教诲就是经典,每天读诵、思惟,把经论变成自己的思想见解、言语行为,这是生活在世间第一等有福报的人。
  生活简单,需求少,这样才能够不求人。尤其我们有这个缘分能够住在澳洲,这个地方地大人少,每一家前后都有庭院,别人的庭院里面种花,我们的庭院种菜,至少蔬菜的供应不求人。住众不要多,生活简单,身心安稳,佛家常讲「身安则道隆」,你身心不安,修道就成了障碍。修道唯一的条件,用现在的话说,就是生活环境安定。这个缘我们现在有了,现在唯一的就是要把善根福德加速度的补足,为什么知道我们现在不足?现在功夫不得力就是不足。如果善根福德足,哪有功夫不得力的道理。怎么补法?要好学,要勇猛精进,要舍弃自己的成见,随顺经论的教诲。在这样好的环境条件之下,我们快速的弥补我们善根福德之不足,是决定可以达到的。善根福德具足,道业就成就了,这个道业就是我前面所讲的往生净土就拿到,应当要预知时至,自在往生,应该要这样的。
  做不到,还有病苦,那是什么?你的业障没消掉。怎么办?现在努力把业障消掉,我们就做到了。消业障就是欢欢喜喜接受种种折磨,我愿意接受,无论是肉体上的、精神上的、物质上的,一切折磨都欢喜接受,知道是消业障。这个业障消除,将来临走的时候自在了;不要把业障留到临走的时候受,那个麻烦就大了,严重可能不能往生,我们这一生真的叫白过了,那才叫真可惜。你在世间建立再大的事业、再大的功德,都是假的,心理上痕迹都不著,舍得干干净净。但是临终业障现前,那叫无可奈何,那个麻烦就大了,所以这个秘诀就是舍,就是放下。所以我一生感激章嘉大师,第一天见面,他就教我看破放下,把菩萨修行最重要的原理、原则、纲领传授给我,没有别的,真正功夫放下而已。你要真正能放得下,不要跟任何人去计较,你还有计较的念头,你没有放下。念头都没有,哪里还会有行为?念头是迷惑,行为是造业。我不迷惑、不造业了,所以一切事逆来顺受,这就是「须承事」。
  「须承事」里头最重要的是逆来顺受,恶来善受,要懂得;所谓世间不如意事常八九,你要能顺受。「承事」还包含真正发心,发真诚心,为一切众生服务。这一切众生包括冤亲债主,他对我不善,我对他要善;他对我毁谤,我对他赞叹,决定要解冤、要释结,把这个结要解开。这一生到这个世间来没有白来,把自己的灵性大幅度的提升,许许多多恩怨化解了,诸位想想,好事!这要不是圣贤的教诲,我们怎么会知道?真的是作梦也想不到,这个叫这一生没有白来,来的有意义、有价值。真正达到究竟圆满,就一定要往生极乐世界。人果然真的要往生极乐世界,这个世间的一切人事物,你自然放下了。为什么你会放下?因为你看出来因果相续,你看出来了。你放不下,你对於因果相续、因果循环,你不懂;你真懂,不要人劝,自然放下。
  早年我在台湾初出家的时候,有一位老和尚,住在基隆十方大觉寺的老方丈灵源老和尚,他能画佛像,每天在方丈房间里就画佛像。他那个道场住众大概有五、六十个人,全是男众,而且里头大多数是退役军人出家,习气都很重,是非很多,吵吵闹闹。老和尚装聋作哑,无论什么人、什么事情去找他,「都好,都好」,没二话说的,他还是画他的佛像。这种示现就是教我们如何处这种纷扰的人事,他这个方法高明,没有一个人不尊敬他。虽然他老人家说的话,别人未必能够依教奉行,但是都肯定老和尚是个好人。绝不卷入是非,远离纷争,这是在现代道场里面真正修行的典范,这样修行你能成就。
  在大陆上,我也听说有人专门研教的,一心都用在经典上;有人拜佛,一天拜三千拜,每天功课都不缺,拜几十年;有人念佛,日夜都不间断。这些都是给我们现身说法,做出样子来教导我们,他统统放下了。我们看到、我们听到了,有没有感触(我们一般人说有没有感动)?如果说是听了之后笑笑,完全没有在意,就得要知道我们自己的病很重了,重到什么?重到麻木不仁。好像身体这个局部麻木了,手去摸它的时候没有知觉,这严重!如果听到、看到了,有所感动,说明你还有良知。换句话说,你有救!只要你常常能够保持这个良知,不让这个良知丧失,让它增长,你就开智慧了。总而言之一句话,要好学。
  我常常想《论语》里头孔老夫子讲的一段话,「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这句话是真理。学,好学,不只是一生,生生世世,谁做到了?诸佛如来做到了,法身菩萨做到了,没有一天不在学,没有一分钟是空过的,统统都在学习,从凡夫修成无上道。成就无上道之后,学习并不终止,他还学什么?他还从头学,一遍又一遍永远不休息,为什么?为度一切众生,给一切众生做榜样,这叫教学。
  教学是自己要做学的样子给学生看。诸佛菩萨示现在九法界做出学习的样子,大家在《无量寿经》上看过,佛菩萨到这个世间来,如果是以佛的身分教化众生,你看看他表演的是「八相成道」。释迦牟尼佛在三千年前,在我们这个世间示现八相成道。他早都成佛了,成佛已经无量劫了,现在再表演一下。《梵网经》上告诉我们,他到我们世间来做这种表演已经八千次,常常在这表演,教我们应该怎样学习。我们学佛就要学他的样子,学他那样的修学方法,一生当中永远没有休息。
  示现成道之后开始教学,四十九年如一日,天天教人,身教、言教、意教,身语意三轮教化,这是我们应该学的,尤其是发心出家,续佛慧命。这续佛慧命就是继承释迦牟尼佛的事业,释迦牟尼佛事业就是教化众生。起心动念、言语造作要给一切众生做好样子,什么是好样子?没有标准,真的没有标准,善巧方便。依据,好样子的依据,「随众生心,应所知量」,跟众生感应道交。你看看现在这个社会这些大众,他们什么地方想错了,什么地方说错了,什么地方做错了,我们随著他这个错误把他纠正过来,这就叫善巧方便,这就是最好的示现。这是我常常说的,常常提醒我们同学,我们今天在这个社会上要做的,现在的社会大家疏忽了圣贤教诲,我们怎么做?我们尊重圣贤教诲,我们做出尊重的样子给他看。现在世间人不懂得孝顺父母,不懂得尊敬师长,我们要做出孝亲尊师,做出样子给大家看。现在的人忘恩负义,贪小便宜,造作无量无边罪业,我们的表现恰恰反其道而行之,你们处处贪小便宜,我处处大方,大大方方的布施,内财布施、外财布施。
  世尊在《梵网经》、《璎珞经》上讲的四句重戒,这是早年我追随李老师的时候,老师常常讲,常常提示我们,现在这个社会上普遍都违犯了。第一个「不作国贼」,这一句话的含义非常广泛,贼,贼是偷窃、伤害国家社会,那叫国贼。凡是做不利於国家社会的这些事,都包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