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5)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001-1200集-第30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譬如老师教你不杀生,你做不到,有意无意还是杀生。蚊子叮在身上,一巴掌就打死了,做不到。他也会讲,也讲得头头是道,那都没有用,真实的利益达不到,也就是说他那个慈悲心生不起来,烦恼习气还是很重。在日常生活当中,你看他接触大众烦恼习气常常起现行,自己控制不住,这得的利益就很薄。善根深厚的人,具足诚敬的人,他得的利益就很多。他真的体会到,念头确实转了,真能依教奉行,确确实实他做了一个改变,那这个人是真正得利益了。从这个例子我们就能够理解,修行人很多,得究竟圆满的利益是谁?诸佛如来。等觉菩萨还差一分,他还有一品生相无明没断;换句话说,他的「饶益」不能圆满。那我们要问,得最少的利益是什么人?《华严》是大乘圆教,最少的利益是初信位的菩萨,真的得利益、入境界了。初信位都没有证得,得不到!在日常生活当中,还是烦恼当家做主,没有能力降伏。
  我们晓得,圆教初住菩萨他断证的功夫等於小乘须陀洹,也就是(见思烦恼)见烦恼断了;经论上常讲三界八十八品见惑,这个东西断了,他不迷了。在这个果位上,佛菩萨给我们说,虽然初信菩萨(这是最低阶的)还没有出六道轮回,但是他决定不堕三恶道。他在六道里面修行,也不断的把自己提升,从初信提到二信,二信提到三信,提到七信位就等於阿罗汉,超出三界永脱轮回,断证功夫等於小乘初果、二果、三果、四果,但是智慧、德能、福报超过小乘太多太多了。小乘不能跟他比,能跟他比的就是断烦恼的头数,这个相同,其他的都不能跟他相比,为什么?他修福,福慧双修。小乘人把这个疏忽,不知道修福修慧,菩萨积极福慧双修,果报不一样。
  在这个地方我们应当要学习的,就是这一次我们到人间来走这一趟,我的目的何在?我的方向在哪里?方向纯正,一丝毫偏差都没有,成佛之道,这一生走这一条路,走成佛之道。成佛之道是什么道?成佛之道很多,我们今天选择的是稳稳当当万修万人去的持名念佛、求生净土之道,决定不错。释迦牟尼佛在《弥陀经》里面,四次的劝导,不容易。十方诸佛,没有一尊佛不赞同,赞同就是劝导。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来劝导我们选择这条路,选择这个目标,勇猛精进向著这个目标就对了。不断的把自己往上提升,在西方极乐世界讲,就是尽量提升自己的品位。在日常生活当中,认真努力断恶修善、积功累德,自己的善根要增长,福德要增长,「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我们的善根福德不足,现在加速度的弥补。
  要修善一定要断恶。恶的根本自己要晓得,众恶之本是自私自利。连基督教里面都讲,世间所有一切罪恶的根源,就是自私、分别,他说了这两桩。所以自私自利几乎是所有宗教圣哲共同的教诲,一定要断,不能不断,不断就是障碍。怎么断法?大乘方法比小乘巧妙,大乘方法把念头转过来,起心动念为一切众生,不为自己,为正法久住,决定没有自私自利,我们这一生当中所向往的目标才能够达到。这是真实的饶益。
  第三个名称,『或名义中义』。义中义,清凉大师有注解,「灭名义中义者,事善有义,灭理尤胜,义中义也」。注解文字不多,讲得很清楚。世间讲「义」,前面我们讲过「大义」,义中义就是大义,大义就是义中义。清凉大师在此地这个注注得很好,善行叫做义,所以事善有义。善人,世间也称为义人;不善的人,就称为不义之人。清凉在此地说「灭理尤胜」,灭是灭恶、灭生死、灭烦恼、灭无明,没有比这个更善,所以是义中之义,纯义,取这个意思。这是在出世间果上讲的。
  第四句『或名无量』。这都是果上说的。证得究竟的极果,如来的果位,性德圆满的显露,常说的「无量的智慧现前,无所不知,过去现在未来、此界他方」。你要问为什么?现在科学家也证明,在这个境界里面没有空间,没有时间。没有空间就没有远近,再远的他方世界如同在面前一样,哪有不清楚的道理!时间没有了,过去无量劫的事情也在面前,未来无量劫之后的事情也在面前,不可思议。科学家今天也证明时间跟空间不是真的,在某一种条件之下等於零。这宗教里面就说得太多了,他确实有能力知道过去、现在、未来,现在我们称这个叫特异功能。特异功能的人确实有,但是他们的能力还是有限,有知道过去,不知道未来;有知道未来短暂的时间,未来几个月,未来几年,未来几十年。能力高的,像法国诺查丹玛斯,他是十六世纪的人,他的预言几乎都是讲现在,这就是他有能力知道四百年以后的事情,再远他就没有说了。好像他的东西只说到两千年,两千年以后他就没有再说了。
  如来果地,法身菩萨他的能力就大了,他能知道无量劫,不是无量年月日,无量劫。无量劫之前,无量劫之后,他没有不知道的。无量无边的事理,因缘果报,统统清楚明了,所有一切障碍都没有,这是我们非常向往羡慕的。在理上讲,一切众生都有这个能力,但是事上差别太大,我们向往,我们羡慕,我们这一生当中有没有办法达到?答案是肯定的。马鸣菩萨在《起信论》里面跟我们说,「本觉本有,不觉本无」。本有当然可以恢复,本无当然可以放下。在今天,最有把握、最稳当的学习方法,就是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带业往生;不带业是难,真难。祖师大德说得好,「末法时期要不带业,亿亿人修行,罕一得道」;换句话说,一个得道的都没有。只有靠阿弥陀佛本愿威神加持,万修万人去,一个都不会漏掉。问题就是要真修,你不是真修不行;真修的话,肯定能成就。
  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即使是凡圣同居土下下品往生,也行,为什么?阿弥陀佛神力加持,你的智慧、神通、道力可以跟阿惟越致菩萨相等。阿惟越致是七地以上,那个神通道力就大了,能通达无量劫。这是我们应当要珍惜这个机会,千万不要把这个话看作是迷信,是不合科学,那好了,你真的叫当面错过,这真正叫莫大的罪过。中国古老的谚语常讲「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佛菩萨、祖师大德是老人,他们对我们一无所求,真诚善意的来教导我们、帮助我们、成就我们,我们要怀疑,我们不愿意接受,这是罪过,罪过里头极严重的罪过。
  第五句『或名所应见』。这一句是讲德能恢复,我们常讲万德万能。所知障破了,「所应见」的统统见到,一点障碍都没有,此界他方,过现未来,没有一样见不到。正如同《无量寿经》上世尊告诉我们,西方极乐世界的居民,他们每个人都是天眼洞视,这一句就是此地的「所应见」。果地上的能力究竟圆满,眼能见,跟诸佛如来一样,五眼圆明。我们要问,生到西方极乐世界有没有佛眼?跟你说,有。为什么?阿惟越致菩萨有,不要说是阿惟越致,圆教初住菩萨就有,就有了佛眼。肉眼,天眼,法眼,慧眼,佛眼,五眼圆明,洞视。
  彻听,彻听是讲耳根,耳所应听的没有一样听不到。过去无量劫以前,未来无量劫之后,十方世界,此界他方,所有一切众生的音声,没有听不到。这么多杂音,那人还能受得了吗?这是我们凡夫,菩萨果位上那个音一点都不杂。《无量寿经》上,世尊说得很好,你想听,听得清清楚楚;不想听,寂然无声,操纵自如。我们今天耳根不行,外面很多声音一齐来,我们感到杂音。我们没有办法选择,这个音我听,那个音我不要听,没有办法。西方世界的人有这个本事,再多的音声,他想听哪一个,那个声音他听得很清楚,不想听的就没有声音。就像我们现在无线电收音机一样,许许多多的频道,我想听哪个频道,一按纽,这个频道音声就出来;其他许许多多频道的音声,我不要听它,我不接收它的频道,虽有听不见。我们现在在这个世间得用机械,西方极乐世界不需要,他有这个本能,见闻觉知都是遍法界虚空界,无所不知,无所不见,无所不闻,果地上的万德万能现前。
  第六句『或名离分别』。这都是果德。所有一切「分别」断了,分别是尘沙惑,执著是见思惑;见思、尘沙永远断了,离了。断烦恼有次第、有先后,最粗的烦恼是见思,先断。见思是我执,尘沙烦恼是法执,是所知障。所以说分别断了,这里面就包括了执著;执著断了,不包括分别,他还有分别;分别断了,那当然见思早就断掉,法身菩萨离分别,无明也破了几分。在这个地方这是圆教,圆教的果是究竟圆满的果位,佛果,他这里的离分别是究竟离。
  我们读了这些名词,应当时时刻刻能提醒自己,在这个世间对人、对事、对物,无论是顺境逆境,不要分别,不要执著,我们菩提道就能够一帆风顺。如果我们还是有分别执著,无论你怎么样用功,你怎么样精进,说实在的话,你所修的是三界有漏福报,正等菩提你一分都不能够契入;换句话说,出世间的利益,果德利益,你决定得不到,为什么?分别执著障碍住了。分别是所知障,执著是烦恼障,你这两种障碍在。你要常常反省你有没有这两种障碍?你这两种障碍严重不严重?如果这两种障碍你一年觉得比一年轻、比一年淡薄,你有进步,好现象,但是你一定要坚持,继续不断努力,真的把它放下,这一放下就契入,入佛境界,在我们这个念佛人来讲,你就入「念佛三昧」,我们常讲「功夫成片」。你要研究经教,研究《无量寿经》,你就得无量寿三昧,无量寿三昧就叫念佛三昧,统称念佛三昧。
  得念佛三昧,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就有把握。这个事情重要,这个事情真实,这不是假的,多少菩萨梦寐祈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