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5)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001-1200集-第3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里念佛得三昧,将来确实往生极乐世界,这道场里头所有的功德主都真的有福了。这是真正的成就,比讲经的成就殊胜太多太多了。只要有人发心进念佛堂念佛,我们大家全心全力护持。
  念佛的人一定要以得念佛三昧为目标,也就是说最低限度,你要求功夫成片,以这为目标。所以常住一切事物,不需要你过问,你就是专心念佛,念累了就休息,休息好了赶紧接著念。我们常住将五十三号这栋房子住众搬出来,让给念佛堂同修做休息室。念累了就休息,休息好了,赶紧进念佛堂接著去念。完全遵守谛闲法师教锅漏匠的方法,这方法好,一点压力都没有。念佛堂分三个区:绕佛的区、止静的区、拜佛的区,分三个区,以绕佛为主。白天上课的时候,各个教室都在一起,上课的时候我们不干扰课堂,所以绕佛在念佛堂里面绕。早晚,下课的时候,不是上课的时候,可以在外面绕。我们的教室四周围都做了走廊,就是给绕佛用的,在外面绕。这自行里面就包括化他,为什么?我们外面马路上的行人、车辆,都能看得到你们穿衣搭袍在那个地方绕佛,「一历眼根,永为道种」,那就是化他。日夜没有休息的,你什么时候累了,什么时候休息,休息好了,你就起来念。我们有规矩,但是不重形式。
  念佛只要声调统一,跟念佛机可以。如果觉得念佛机不太理想,你们自己念,录一个录音带,然后就是放这录音带做标准,跟著这录音带念,自己念的这音声就统一了。至於你是绕著念,还是坐在那里念,或者是拜佛,这是随意,我们不要统一。你拜佛,你愿意拜得快,你就快拜;你愿意拜得慢,你就慢拜。年岁大的人动作慢,年轻的人动作快,我们不用引磬;引磬同时拜,年轻的人嫌太慢,年岁大的人嫌太快,都会生烦恼。所以不用这些仪规,你就很轻松了,一点压力都没有。虽然大家在一块共修,实际上各人修各人的。但是进念佛堂决定止语,不能说话,杂心闲话把你功夫破坏掉了。所以念佛堂最重要的是止语,不讲话,见人也不打招呼,这是规矩。你念你的佛,什么人都不打招呼,这不是没有礼貌,这是真正尊重,真正如法。外面来的客人,我们给他介绍,我们这地方是这样的一个规矩,这规矩是祖师大德传下来的老规矩,不是我们自己制定的。再请看后面这一段:
  【诸佛子,所言苦灭圣谛者,彼离垢世界中,或名无等等,或名普除尽,或名离垢,或名最胜根,或名称会,或名无资待,或名灭惑,或名最上,或名毕竟,或名破印。】
  到这里是一段,这是第三段。第三段是出世法里面的果,出世间果,通常我们简称称「灭」,简称四谛是苦集灭道。『苦灭圣谛』,这意思在前面介绍过了。在西方离垢世界,大致上跟我们娑婆世界差不多,看这样子都有六道轮回,不是经上所讲的清净世界,这里头有凡圣同居土。第一个名字,『或名无等等』,出世间果。「无等」,等是等於,没有跟他相等的,无等。后面又加上一个等,「无等等」,小乘的极果,无等;再加个等,那是大乘极果,有这意思。另外还有个意思,天台家讲藏、通、别、圆四教,四教都有佛,藏教佛、通教佛、别教佛、圆教佛,佛无等,称为无等,菩萨不能跟他相等。四教佛在一起,圆教佛最高了,无等等就是称圆教佛,这是究竟极果。为什么?这名字是在《华严经》上讲的,《华严经》是一乘圆教,在大乘之上。世尊在《法华经》上讲「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三乘里面大乘是无等,一乘法!这都是讲到最高的果位,这是大乘圆教的究竟果位,灭谛。
  第二个名字,『或名普除尽』。「普」是普遍,「除尽」,烦恼尽了。普遍除尽,生死尽、染污尽了,这句话听起来不难,做起来可真不容易。我们看到这地方,虽然是讲的出世间的果,我们今天是一品烦恼都没有断的凡夫,我们看到诸佛如来果地上的德号,这十个名字都是果地上的德号,我们应当要生起惭愧心,要知道学习,要真干。烦恼习气,哪一种最严重,就从这一种下手。每一个人根性不相同,不是别人学这法门,我也跟他学这法门,不一定,人家学那个能成功,我们学这个未必成功。就好像生病一样,大夫给我们处方,我们只能用大夫给我处的这个方,吃这药,药到病除。我总不能去背著大夫用别人的处方,那就错了,每个人的处方都不一样,这道理要懂。在我习气里面、烦恼里面,哪一种最重?从最重的下手,然后再除其次、再其次的,这就对了。如果贪心重,贪财、贪色、贪名、贪利,这又各有不同,看你贪哪一种,你就先断这一种,这就是对治的方法。傲慢习气重,你就要用慈悲、用谦虚、用恭敬,用这些方法来对治,要把你的烦恼除尽。这事情,每个人不一样,所以只能说一个原则,一定要自己做深层的反省。
  世出世法里头,处事待人接物,古德说得很好,人做好了,才能作佛;人都做不好,你怎么能成得了佛?这是真话。经本展开,这里头多少句「善男子善女人」,善男子善女人他们人做好了,没有问题,再提升上去作菩萨、作佛,这顺理成章。所以真正要想成就,首先一定要达到「善男子善女人」的标准,这标准是什么?就是十善业道。十善业道落实,就是净业三福第一条,孝亲尊师。学佛的人,佛怎么教我们?在大乘戒律里头,佛教导我们「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这话什么意思?把所有一切人看作父母一样孝顺。一切众生皆是未来佛,这是教我们把一切众生都看作老师,都看作善知识,奉事师长。「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是这样落实的,这是叫菩萨行。「慈心不杀」,这一句是说的戒律,持戒。「修十善业」,持戒修善!这样的人才叫做「善男子善女人」,学习大乘法的。净宗是大乘,这样的人具足修学大乘的条件,能断除自己的烦恼习气,能把一切有情众生看作是父母,看作是未来佛,你的烦恼习气自自然然就能够伏住了。
  修行最重要的是转念头,你对这宇宙人生是怎么看法?怎么想法?念头正了,跟佛菩萨的看法一样,就不难修了。你的烦恼习气常常起现行,转不过来,什么原因?你的观念错误了。你是用什么样的心态看人,看一切众生,这地方我们不能不反省,不能不检点。如来果地上烦恼习气除尽了,我们念佛求生净土,虽然讲带业往生,古大德跟我们讲得很清楚,带业往生,只带旧业,不带现行。我想我们同学对这几句话都很熟悉,听得很多了。为什么自己还常常起现行?现在常常会起现行,临终的时候,你有没有把握控制住?那是一个关口,这关口不能通过,这一生就去不成,依旧要长劫轮回。真正想这一生能去,这关口顺利通过,现在要开始练习,把自己的烦恼习气,贪、瞋、痴、慢、疑,还有一个恶见,这是大乘经教里头常讲的六种根本烦恼,不说太多了,只说这六个,六个根本烦恼,你要有能力把它伏住。无论在什么境缘当中不起现行,虽然没断,它不会发作。为什么不发作?你有戒定慧三学控制住它,三学有力量,能控制住烦恼。
  在三学里头,我们要特别重视定学,定能伏烦恼,慧能转烦恼。开慧不容易,所以我们把精神著重在定,念佛法门里面就是一心不乱,念佛要以一心不乱做我们修学的标准。你要记住「一心」,你六根接触六尘境界,分别心才起,一心没有了;执著念头才起,一心也没有了。所以你在念佛堂锻炼,炼一心不乱,这时候教你,不要说人坐在你旁边不理他,佛走到你旁边也不理他。为什么?你一理他,你的一心不是破坏掉了?你现在全部精神在炼一心不乱,你要看到我从那里走过去,要站一下子,合掌,错了!见,见到没有?见到了,见到你心要有定。见到是什么?见到是慧。根本不理,那是定,你在那个地方是定慧等学,你在那里修定修慧。无论看到什么境界,无论看到什么人,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专注在这一句佛号上,这叫念佛。
  如果不能摄心,那就学以前老和尚,眼观鼻,鼻观心;大势至菩萨也教给我们,「都摄六根,净念相继」。都摄六根是什么?要把我六根收回来,不缘外头境界,对外的境界一概不理,我也不看,我也不听。怕外面境界扰乱,在念佛堂,在里面念;终究是要在外面念,外面念,六根对外面六尘境界,也不起心动念,也不分别执著,念佛三昧才能现前。一接触外面境界马上就乱掉,这不行,你一点功夫都没有。念上三年,考考你,怎么考法?赞美你几句,得意忘形,好快乐,你完了;骂你几句,生气生好几天,你什么功夫都没有了,禁不起考验。这时候禁不起考验无所谓,临命终时禁不起考验就完了,极乐世界去不成了。
  功夫成片,最简单的话,最容易懂的,佛门里面常讲「八风吹不动」,八风吹不动才是功夫成片,不是有什么了不起的功夫。顺境逆境,善缘恶缘,都能够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这一句佛号绵绵密密不会中断,心口相应,这叫念佛。念佛堂的堂主,念佛堂将来还要请个堂主,堂主照顾大家,这些重要的学习纲领要常常讲,不厌其烦。为什么?纵然听了很多遍,还是做不到。做不到,要常常讲,才能真正提醒,它才起作用。所以跟学教一样,一门深入,长时薰修,才起作用;不是长时薰修,起不了作用。
  尤其是生在现代这社会,内里面的烦恼习气失去了防范,随时起现行,现在可以说随时起暴动,比现行厉害多了。外面的诱惑,过去历史上见不到的,现在诱惑力量太大太大了。修行成就真不容易,现在修行成就的人,古人看到了,那没有一个不佩服。为什么?他们生在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