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5)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001-1200集-第39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真正得禅定的人将来生色界天,看他禅定功夫浅深,初禅、二禅、三禅、四禅。四禅里面总有十八层天,这是参禅有成就的人他们的去处,往生的地方。大彻大悟,才了生死出三界,一个也没听说过。真正大彻大悟,明心见性,不但超越六道,超越十法界,古时候有,现在没有了。这是我们听倓老说的。最近,约莫是十年前,我听黄念祖老居士跟我讲,黄老居士参过禅、学过密,而且都很用功。他告诉我,现在这个时代包括往后,释迦牟尼佛末法这个九千年当中,他说禅跟密的根性没有了,只有一个法子可以得度,那就是净土。这是世尊在《大集经》上说的「末法时期,净成就」。我们想想真有道理。
  《般若经》讲得好,但是人不懂。真的懂,你立刻就开悟,你万缘放下,为什么?毕竟空,你还不放下吗?不可得,你还搞什么?这一放下,法性就在面前,那就是明心见性。你放下什么?你放下了障碍。一切众生所以不能见性是有障碍,烦恼障、所知障!你要晓得一切法空,一切法无所有,一切法不可得,你不就统统放下。这一放下,两种障碍没有了,法性现前,这个时候你是法身菩萨。所以《般若经》还要不要讲?讲了没用处。说个老实话,不要说听的人不懂,讲的人也未必懂。
  回过头来,我们不能不赞叹印公祖师,他教给我们老实念佛,也得万缘放下,一桩事情放不下就是不老实。我过去常讲,你们听我讲经,还有很多一大堆一大堆的问题来问我,我也给你们答覆,可是我说得很明白,都是不老实。为什么?老实人没有问题,不老实问题就多。於是我又发现有一些真有问题的人,他不问我,为什么?装老实。确实有疑、确实有迷惑,听我这样讲,他不问。实在讲也不能算错,不需要问,你老实念,听经老实听,一遍一遍的听。这个方法,夏莲居老居士常说,经一遍一遍的读,读经、听经。我也说得很多,读了有问题,听了也有问题,没有关系,为什么?烦恼习气如是。
  真的会读、会听,他有问题,他不要问,这是疑情。他也不找答案,他也不求解答,根本就不理会,依旧天天读、依旧天天听,这个方法正确。总有一天豁然大悟,为什么?一切都不理会,老实念,老实听,你想想他的心专一,念头专一,精神意志集中,这就如法。这与佛菩萨教我们修行的原理原则相应,豁然贯通。这个相应是渐渐得定了,小定小悟,大定大悟,就这个道理。这是我们在讲席当中讲了很多很多,常常讲,大家也听到了,甚至於你上讲台,你也会讲,可是在日常生活当中,你会不会用?不会用。
  真正修道人,心如虚空,念如虚空,虚空是自性的样子。惠能大师在《坛经》里头说「本来无一物」,什么都没有,那不就是虚空。什么都没有,什么东西没有了?妄想没有了,分别没有了,执著没有了。只要这个东西没有了,虚空里头展现出来的是一真法界,是自性圆满的显发。显发出来的,世尊不得已说了一个名相,你要知道,「名可名,非常名;道可道,非常道」。你要执著名、执著相,你又迷了,你就不空了,为什么?你有妄想分别执著,不空,你见不到事实真相。离妄想分别执著,这空是空这个东西!你契入如来境界,你契入一真境界。一真跟十法界在一起,只要离妄想分别执著,你就已经见到。
  一真里面没有生灭,一真里面没有来去。换句话说,一真里头没有空间、没有时间。没有空间,没有远近;没有时间,没有先后。再给你说没有大小,世界里头有微尘,微尘里头有世界,微尘里面的世界,跟世界里面的微尘是一不是二。所以这个境界,佛在经上常说不可思议。不可就是决定不能,你要一落到思,一落到议,立刻就把一真变成十法界,变成无量无边法界,不空。『如虚空』这种受用没有了,你就有苦乐忧喜舍的受。
  苦乐忧喜舍不是正受,三昧叫正受,三昧是梵语,正受是什么?正常的享受。世间苦乐忧喜舍这五种受不正常,那是虚妄的不是真实的。真实的正受就是没有这五种受,心没有忧喜,身没有苦乐,这是正受。那是一真法界里头诸佛如来、法身菩萨的受用。所以,我们要问问自己,为什么要起心动念?为什么要分别执著?
  能执著的意识心不是真的,所执著的一切法也不是真的。能执著的心、念是八识。八识五十一心所,十一个色法,二十四个不相应,这合起来九十四法,《百法明门论》里面,这是天亲菩萨说的,这九十四大类叫做有为法。这个九十四大类,这里头能执、所执,能分别、所分别,能打妄想的、所妄想的,都在这范围里头。这个范围,《金刚经》上讲的「一切有为法」,那个一切就是心法、心所法、色法、不相应行法,这叫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告诉你这不是真的。这法不是真的。
  法的生起?法的消失?佛接著又说「如露亦如电」,这一句话很不好懂,这一句话说的是什么?这虚妄之法根本没有起灭。这我们听了叫莫名其妙,它真的是妙,我们没有法子明白,真的是妙。刹那生灭,不是没有生灭,它确实有生灭,它生灭的速度太快了。我常说快到什么程度?快到亿万分之一秒。《仁王经》上所说的,我们计算出来二十一万六千分之一秒。所以,我们知道那是佛的方便说,不是真实说。但是你能够懂得这个方便,你一定契入真实;换句话说,就是这个方便,你已经决定把妄想分别执著放下,再也不执著,再也不去想。
  这人不去想、不执著,他就定。这个定是什么定?佛法里面讲的性定,自性本定,这不是修来的。凡是修来的定,功夫不到家,定功会失掉,换句话说,那个定是有出有入的。出定,定就没有;入定,定境现前了,那是修得的。性定不是,性定没有出入,法尔如是。《楞严经》上讲的首楞严大定,首楞严大定是性定,性定是一切众生统统都有,都具足,没有一个人没有,是自性本定。你现在这个定还在,不是不在,决定没有失掉,要失掉,那就不是真的,这是什么?迷了,你现在的思想、见解、造作、因果报应,与性定不相干。
  谁能看到你的自性本定?诸佛如来看到,法身菩萨看到,只是你自己可怜,佛菩萨讲不守自性,那我也可以这样说,不守性定。为什么胡思乱想?妄想这么多,杂念这么多,妄想、杂念要是真的,你要去做,佛会原谅你,这真有;这是假的,根本没有。就跟作梦一样,梦醒了之后,还在说梦话,我梦里怎样怎样,还在说梦话。
  「如虚空」这个名相的意思,我们就略略能体会到一些,还是利根,钝根不行。上根,上上根能契入,就是说能有帮助;中下根不行,中下根说实实在在的话,老实念佛。古大德常说,我在讲席当中也常说,老实可贵,什么叫老实?妄念没有,什么都不想,什么也不执著,什么也不分别。生活随缘,随缘是什么?什么都好,没有一样不好,顺境好,逆境也好,善缘好,恶缘也好,我只一句阿弥陀佛念到底,除阿弥陀佛之外,统统不放在心上,这种人叫老实人。我们能做到吗?
  老实人、愚人他有他的可贵之处,就是烦恼轻,只是无明重。无明重没有关系,他没有妄想执著,遇到善友教他念佛,他就老实念,有个三年、五年,甚至於有一年、两年,他就有感应。三年、五年他就往生了,他在往生那个时候,那就是水到渠成,他念佛的功夫相应,这个相应就是古人常讲「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他不愚,不愚痴了,他对於世出世间法清清楚楚、明明了了,这是慧,为什么这时候慧开了?他定成熟,他没有妄想分别执著,六根对外面境界清清楚楚、明明了了,慧开了。
  往生,愚痴人不能往生,往生的人,你看看《弥陀经》上讲,「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凡是往生的,这三个条件都具足。所以愚人念佛,念到往生的时候,他不愚了,他智慧开了。念到功夫成片,开小智慧;念到事一心不乱,开中智慧,我们讲小悟,大悟;念到理一心不乱是大彻大悟。这都是真的,一点都不假。所以我们今天读到这个名词,要常常想到心如虚空、念如虚空,把我们许许多多疑难杂症全都抛弃到九霄云外,不要在这个地方伤脑筋,不要在这个地方自找苦吃。「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妄想执著是尘埃!
  经上讲的诸法实相,比现代科学家讲的既高明又透彻。要紧的是我们要参透。我在这里不说研究,为什么?研究不能透彻,研究没有离开心意识。参究,参是不用心意识,叫做参,那真能够见到事实真相。心意识是什么?不知道,但是心意识的作用、样子你晓得。心落印象,过去现在你所看到,你所听到,你所接触到的,阿赖耶里头落印象,你常常会想起来,这是心。不用心,不落印象;不用意,意是执著,末那;不用识,识是分别。
  换句话说,六根接触六尘境界,只要你学会不分别、不执著、不落印象,这叫学佛,学菩萨。因为佛菩萨不用。佛菩萨不用,用什么?只要你不用,你就用真性。眼,眼见外面的色相起分别,这是眼识起作用;见到色相你执者,执著是末那起作用;留下深刻的印象是阿赖耶起作用,心意识起作用。如果你要不用这个东西,眼见色相不分别,不分别不是看不见,看得更清楚、更明白,那是什么?见性见。这个妙,见性见色性,色性是什么性?法性,这叫明心见性。
  佛菩萨也用六根接触外面六尘境界,但是他们见性,他们眼见色性,耳听声性,口尝味性,鼻嗅香性,跟我们不一样。我们六根对外面变成六尘,用心意识就变成叫六尘,不用心意识就叫法性,就见性。为什么老是堕落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