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5)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001-1200集-第5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佛讲的「境随心转」,这是真理。境,身体跟这个心是最接近的一个境。真的起心动念,你的身体全身马上就有反应,外面自然环境有反应,那还是其次,反应最快的是身体。所以,看相的人常说「相随心转」,这个话很明显。你看你欢喜的时候,你相貌就很欢喜;你不高兴的时候,发脾气,相貌就很难看,转得好快,太明显了。但是,这一喜一怒,对於整个身体产生变化,你就不知道!我们在新加坡,许哲告诉我们,发三分钟的脾气,人在盛怒之下,不高兴,发三分钟的脾气,要三天才能恢复正常。几个人知道?没有人知道,这一发脾气,全身细胞的反应非常恶劣,这就是毒素。
  印光大师在《文钞》里面,你们诸位要读《文钞》你留意,《文钞》里头讲了好几次,不止一次。他就举这个例子,母亲为婴儿喂奶,那时候吃自己的奶,喂奶。如果母亲在发脾气,盛怒之下,发了脾气马上喂小孩的奶,这个小孩没有几天就死掉了。这是什么?奶有毒。这个发现是医学上发现的,因为这个母亲很喜欢发脾气,大概养了几个孩子都没有养大,都是不到一岁、几个月就死了,不知道什么原因,以后化验奶的时候,实验出来了。所以,印光大师在《文钞》里劝这些妇女,你在带小孩的时候喂奶,决定不可以在发脾气的时候,要等到你心平气和,怒气消了,完全消了,才可以喂奶。否则的话,小孩吃有毒的奶死了,你不知道什么原因死的。这是一个很明显的例子。
  由此可知,愤恨、不平这是最伤身体的,人为什么会那么多的病?他的情绪不稳定,他的心不平;换句话说,他没有快乐。连世法里头都说,「忧能使人老」,老是个病态,老不是健康。衰老是什么原因?忧虑太多,不知道世出世间一切法不可得,你要晓得不可得,你还忧虑什么?你忧虑不就落空,空忧虑吗?人生在世,常言说得好,「一饮一啄,莫非前定」,这个因果道理,《了凡四训》讲得透彻,印光大师一生极力提倡。《了凡四训》要常常温习,特别是学经教的同学们,你们将来要讲经说法。真正发心讲经说法的人,《了凡四训》不能不熟,所以我们把它列入在基础课程,必修的课目。这门课学完之后,这个小册子要常常温习,至少一个月你要找个时间从头到尾把它看一遍,一个月要看一遍,对你会有很大的帮助。帮助什么?帮助你断烦恼,帮助你开智慧。
  《太上感应篇》,往年我们在台北华藏图书馆是列在晚课里面,是晚课里面的一个项目,每天要念一遍。那个时间不长,因为它只有一千三百多个字,每天要念一遍。念这个干什么?反省。这里面讲的是善法,我今天做了多少?这里面讲的这些恶法,我今天有没有违犯?反省、忏悔、改过,叫真正修行。袁了凡先生用「功过格」,「功过格」里面的内容就是《太上感应篇》。他是依照《太上感应篇》的善恶标准修正自己的思想、行为,一生不舍弃。效果,了凡先生还是个凡人,对於功名还是没有放下,果然没有错,求功名得功名。
  求功名,是他命里头没有。功名,类似我们现在所讲的学位。现在的学位大家都知道,大学里面最高的学位是博士、硕士、学士。中国从前也有学位,最高的学位是进士,第二等的是举人,第三等的是秀才;秀才是最低的,不算功名,举人才算。了凡先生他一生的命运只是到秀才,没有举人的命,他以后考中举人,不但考中举人,还考中进士。寿命只有五十三岁,他延长到七十四岁,他的寿命延长二十年。那个二十年是他这一生修得的,不是他命里有的,命里有的不算。命里没有的,你能够求得,是真正自己求来的。什么方法求?总的原则,断恶修善!
  由此可知,你要是造作恶业,不懂得修善,连你命中原有的那一点福报都要打折扣,中国人常讲的,折福!折就是打折扣,你命里的福报,已经打折扣打掉了。命里面那个福是你过去生中修的,你这一生不知道继续再修,你只是在享受,享完就没有了,这在《了凡四训》里面给我们非常好的教训。你看了凡先生被孔先生算定命运之后,他真的一个妄念都没有了,知道一个人一生都是命注定的,想也没用处。没有遇到云谷禅师之前,那个十几、二十年,他是标准凡夫,真的是不造恶,不修善,完全照著命运走。每年所遇到的,每年的收入一分一毫都不差。他对孔先生佩服,算得真准!遇到云谷禅师之后,才把所以然的道理给他讲清楚了,他也是个聪明人,一听,明白了。明白之后改造命运,断恶修善,积极修善,不要到来生,他一生下半辈子统统改掉了。
  所以,人要想求得自己一生当中幸福美满,你依照《了凡四训》的理论、方法去修,你就能得到,「佛氏门中,有求必应」,哪有求不到的!求不到是什么?你没有求,你不会求。这个话是早年章嘉大师教我的,因为我在年轻的时候比了凡还不如!我的福报没有了凡先生那么大,了凡先生还能考取一个秀才,等於现在大学学士,我连高中都没有读,比他差远了。在福报,无论在哪方面比他都差很多,他的寿命有五十三岁,我的寿命只有四十五岁。但是,我的那些毛病、习气,恶习气,不输给了凡先生。虽然我没有恶意,但是喜欢挖苦别人,喜欢跟人开玩笑,喜欢作弄人,叫人下不了台,自己很开心。但是实在讲并没有恶意,只是喜欢拿人来取笑,不知道这是缺德、伤德,不知道这个事情会与人结怨,不懂这个道理。
  我遇到章嘉大师,章嘉大师教我,「佛氏门中,有求必应」。我在那个时候没有求别的,确确实实只有一个愿望,求智慧,求了解宇宙人生真相;我学佛,目标在这里。遇到李老师才知道有净土法门,李老师劝我,把这个法门介绍、教授给我。求了解宇宙人生真相是正确的,但是太难了,这个东西太深、太广,真正搞清楚、搞明了,那是明心见性;换句话说,我们这一生做不到。李老师不是这个说法,他这样说法,我不服,他怎么讲?这个东西真正搞清楚、搞明白,要学!这个对,是要学。他说要学,世间法不说别的,就说中国一部大书《四库全书》,你这一生能读得完吗?你能记得住吗?这个说法真的让我们心就凉了。《四库》之外的有多少,多少倍的《四库全书》,你怎么能学得完?
  佛法里面《大藏经》,当时在台湾,蔡念生老居士为中文本《大藏经》编了一个目录,他收集到的中文本《大藏经》有三十一种不同版本,他给它编个总目录。这些书你能读得尽吗?这是很现实的,想想自己真的做不到。做不到,你的寿命很短,将来到哪里去?这真的是现实问题。所以给我说,不求带业往生,你决定免不了长劫轮回,那个时间是论劫算,你在六道轮回,轮回受的苦就多了。这是老师劝我修净土,我年轻也是刚强难化!你要不是真正说到我心服口服,我很难接受。纵然他是老人,我不愿意当面反驳他,我不会接受,我不会奉行。所以我跟老师十年,十年的时间慢慢调教,那时候在李老师会下,对净土不排斥、不反对,不认真学习,兴趣还是在经教上。
  一直到民国六十年,我在台北开讲《华严经》,一个星期讲三次,《八十》、《四十》同时讲,讲了不少年。有一天忽然想到,善财童子他修的是什么法门?因为那个经还没有讲到后面,翻到后面来看,细心去观察,发现什么?发现善财修念佛法门,修般舟三昧。而善财的老师文殊菩萨、普贤菩萨,统统都是修净土法门。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仔细看看善财五十三参,头一个德云比丘,圆教初住菩萨,专念阿弥陀佛求生净土,头一个。我们知道头一个代表什么?先入为主,善财就是修这个法门,先入为主。当中有没有变化?看看最后普贤「十大愿王导归极乐」,当中没有变化,一个法门学到底。当中五十三参,五十三参是增长定慧,无论什么法门他都通达,他都明了,他没有学,还是老老实实念他的阿弥陀佛求生净土。我读到这个经文,这死心塌地,真正念佛了,真正修净土了。
  我修净土依靠的经典,是李老师给我的夏莲居老居士《无量寿经》的会集本,我是依靠这个本子。另外还有两个本子,一个是《阿弥陀经疏钞》,莲池大师的;一个是《阿弥陀经要解》,蕅益大师的,我修净土就这三个本子。所以,那时候《华严经》不想讲了,《华严经》讲了一半。《八十华严》讲到「十回向品」,《四十华严》好像也讲一半,不想再讲了。发心讲《无量寿经》,因为《无量寿经》就是中本《华严》,而且现前众生真得受用。
  你懂得「一切法不可得」这个道理,第一跟诸佛如来无上的涅盘相应了;第二对於修净土,修净土也要放下世缘,你要不放下,去不了!帮助你看破、放下,知道一切法不可得,不但世间法不可得,出世间法也不可得,这个样子才能真正培养自己的清净心,清净心是真心!清净心里头,善恶都没有;不但没有恶,善也不执著。你要执著善,错了!为什么?要破妄想分别执著,不是换对象。我对恶不执著了,善我执著,那你是换对象,你妄想分别执著不断,三界出不去。但是念佛,行!念佛带业往生。带业往生,你要记住,你不能带恶业,恶业是肯定造成障碍,所以,一定要断恶修善。为什么?西方世界「诸上善人俱会一处」,你跟上善能够感应道交。西方世界没有恶人,没有一个人有恶念,这个一定要懂,我们念头不善,念佛都不能往生。
  修行是在日常生活当中修,离开生活,离开人群,你没有地方修,这是从前李老师教我的。因为初学佛的时候,刚刚出家,总喜欢什么?住山、闭关,老师把我教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