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5)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001-1200集-第6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淙荒畎⒚滞臃穑故窃焓褚担荒芡D欠鹩忻挥邪啄睿糠鹈挥邪啄睿⒗狄独锩嬷至朔鸬闹肿樱纯隙慊岬郊质澜纾鞘裁词焙蛉ゾ湍阉盗恕J裁词焙虿辉於褚盗耍裁词焙蚓腿サ贸桑皇裁词焙蚨褚得挥卸希衲蠲挥卸希憔腿ゲ怀伞5览聿荒讯阋跷颉⒁赝贰D阋闷鹂佳椋鹑嘶侔恪⑽耆枘恪⑾莺δ悖悴簧忝挥胁_恚心,你没有报复心,这就是你的大德,这就是你修行的功夫。
  你看看《涅盘经》里面所记载的,世尊当年在世,外道批评他、毁谤他,说释迦牟尼佛不孝父母,你看看他背离父母,偷偷的出城、出家,妻子儿女都不要了。外道拿著这个来攻击他,批评他。当时这些外道影响的人也很多,其中有一个外道,最后跟大家说,他说:释迦牟尼佛有一点别人做不到。你说哪一点?你毁谤他,你骂他,你害他,像提婆达多这些人害他,他不生气,他不生瞋恚心,他不生报复心,这就是他的大德。人家一想,是不错,跟释迦牟尼佛见过面的人很多,释迦牟尼佛从来没有批评过伤害他的人、毁谤他的人,没有说人家一句不善,想想真不容易,这不是平常人能做到的。肯定释迦牟尼佛大德,那些人又回头,又去亲近释迦牟尼佛去了。
  所以冷静一点的人,头脑清醒一点,不要浮躁,不要急躁,你听到这些毁谤,再去观察事实你就会觉悟,这不觉不行。念念觉,时时觉,决定不迷,决定不退转,决定不堕落,五位进修。从初发心到如来地,毗卢遮那佛给我们示现他所证的本法,是什么?法性。总法界为体故,这就是他所证的本法。本法是什么?遍法界虚空界是一体,这是真的一点都不假,一丝毫的过失都没有。但是这个境界很不好懂,这不是六道凡夫的常识,六道凡夫很难接受。你说遍法界虚空界这里头所有一切众生跟自己是一体,他不承认。但是佛说的是真话,确实是一体。我是很不得已常常用身体做比喻,这个比较容易懂。我们这个身体,这是一体,五官、身体、四肢这是一体。里面五脏六腑,用现在科学家的话,这是许许多多细胞组成的。不同的器官就像我们今天这个世界上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族群,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宗教,就类似这样的。是不是一体?是一体,本来和睦,本来平等,本来相亲相爱,本来互助合作,所以这人身体健康。
  我们在这一体里面,把我们的身比作我们的地球,这个大家容易懂,那我们算什么?我们是这个身体里面的一根汗毛,一个细胞。你想想这个比喻行不行?但是我们今天这个细胞突然迷了,不跟别的细胞合作,对立了,这一对立这个细胞就出了毛病,病态了,这病态不合作,这一块地方就麻木不仁,这一个地方麻木不仁全身都不舒服,你看看全身每一个部位都得想方法帮助它恢复。这个意思你好懂,你要懂得这个意思,你把这个身体扩大,把身体扩大成一个地球,地球上所有一切众生就像身体细胞一样,要和睦、要平等、要合作,他本来就是这样的。
  本法,本法是总法界为体。如果把这个比喻再扩大,我们这个身体是什么?身体是遍法界虚空界,我们自己是这法界里头的一微尘而已,一微尘跟这是一体的,不是独立的。所以宇宙本来是和睦的,本来是平等的。我们今天讲许许多多的德目,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忠孝和平,统统是本来的,就是这个样子,不是人发明的,不是人创立的,没有,统统是本来的。诸佛菩萨修的是修证本法,离开本法,本法是法性,本法是真如、是本性,离开心性无有一法可得。谁懂得这个事实真相?法身菩萨,只要你明了这个事实真相,你就入法身菩萨位。为什么?你的妄想分别执著一定放下,你跟这一切人事物还会对立吗?没有,不会对立。你所表现的决定是十大愿王,决定是礼敬诸佛、称赞如来、广修供养,一定是这个;对自己是忏悔业障、请转法轮、请佛住世,一丝毫嫉妒障碍都没有。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一九九卷)  2003/12/24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12…17…1199
  诸位同学,请看「光明觉品」李长者的《合论》。我们从法界品又眉间放光者,从这个地方念起,这是一个段落。
  「法界品又眉间放光者,明此一部之经,菩萨五位进修,及如来出现所证本法,总法界为体故」。这最后这一句非常重要,「总法界为体」。再接著看下面文。「明法界一品」,这是《华严经》最后的一品。「是过现未来一切诸佛之本末故」,这一句话就非常非常重要。过去、现在、未来,这就说十方一切诸佛他们是怎么样修成佛的。「法界品」里面的模式,就是一切诸佛修行证果的一个榜样、一个示范。过去佛是这样修成的,现在佛也是这个修成的,未来佛也没有例外。
  清凉大师给我们介绍这一品经,最重要的一句话就是历事炼心。凡夫修行真的是无量劫又无量劫,在哪里修?在生活当中修,在工作当中修,在处事待人接物之处修。换句话说,一切时、一切处、一切境缘都是菩萨学处,你在这里面学习。学什么?学随顺法性,学随顺性德,把过去、现在种种违背性德的思想言行,都把它转过来。就像《楞严经》上世尊告诉我们一个总的原则,「若能转境,则同如来」。那我们在「法界品」里面看看文殊菩萨是怎样教导善财,无论什么境界他都能把它转变成佛境界。这就高明,这是真实智慧,善巧方便;善巧方便是真实智慧的落实,是真实智慧的应用。凡夫虽然有真实智慧,迷失了,迷了之后把智慧变成妄想,把德相变成烦恼,迷了,这愈转愈差,往下面转。觉悟的人是愈转愈殊胜,他随著智慧转,迷的人随著烦恼转;随烦恼转,每况愈下一世不如一世。这些道理跟事实我们不能不知道。所以「入法界」这一品经这是一会,清凉大师科判里面第九会,长者在此地说得好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之本末。
  「是恒法故」。恒是永恒,永恒不变的方法。「是法常道不思议故」。这个「法」是诸法,诸法常道,换句话说,不能改变的这一条道路,你顺著它走,你就能快速成无上道,我们一般大乘法里面讲的明心见性。这个名词术语现在一般人不好懂,我们换句话说,就是你能够快速通达明了宇宙万有的真相,明心见性就是这个意思。通达明了就不迷了,不迷你就不会走错路。所以这几句都很重要,「恒法」、「常道」。老子《道德经》头一句「道可道,非常道」。老子通了、明白了,这个法、这个道确实不可思不可议。佛家讲不可思议,老子第一句话就是修这个。你看看「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是不是佛说的「不可思议」这个意思?两个人说的话不一样,意思完全相同。所以只可神会不可言传。佛门里有所谓是「言语道断,心行处灭」,这是诸法实相的境界。我们没有法子证得,没有法子契入,原因在哪里?我们没有办法把这个思想放下。你不能不思,你不能不想,为什么?你自己做不了主。念头必定是一个接著一个,前念灭后念就生,速度之快几乎是生灭同时,所以没有办法见到宇宙万有的真相。所以佛教导我们修定。
  什么叫定?不起心、不动念就是定。所以修定不一定是盘腿面壁,盘腿面壁是初学的一种办法,教初学,功夫得力的时候所谓是行住坐卧都在定中。大经上常讲「那伽常在定,无有不定时」,你坐著也好,站著也好,走著也好,躺著也好,六根接触外面六尘境界决定不起心、不动念,你的定成功了。你要知道当你在不起心、不动念的时候宇宙是一体,宇宙是一,因为你没有分别,你没有执著。起心动念就坏了,你就把本来一体破坏了,破坏是你自己受。是不是宇宙之间真的被你破坏了?不是的,没有,你细心去观察。尤其是住在市区以外的人,乡村、山林接触大自然的人容易领悟。你坐在山头,这个环境宁静没有人往来,你坐在那里细心观察大自然,你看到有动物、有植物、有矿物,山河大地,你自己没有妄想,没有分别,没有执著,你会看到这宇宙之间本来和睦,一团和气,你看出来了。这些众生共同生在这块大地,彼此能包容,没有歧视。
  你看看猛兽,狮子、虎、狼它吃饱了的时候,小动物在它周边玩耍,它如如不动,你在这里看到它和睦相处。它实在害饿了,没有法子才抓一只来吃。老虎、狮子吃一顿大概二、三天,二、三天它才吃一顿。弱肉强食是人加给它的,不是事实,人与人之间才真正叫弱肉强食,动物界里头没有。你细心观察能看到什么?看到这个世界是和睦相处,看到大自然的生态平衡。这是什么?这是儒释道他们讲的道,大道,这个自然的法则就是大道,随顺自然的法则这是德,决定不违反。
  人是动物,跟其他的动物没有两样,如果能随顺大自然,人在迫切需求、饥饿的时候能采取食物,但是绝不过分。这个食物是我们的养分,实际上需要多少?很少很少。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他们僧团里头日中一食,一天吃一餐够了。我们现在明了饮食是我们能量的补充,能量的消耗百分之九十五消耗在妄念上。如果你没有妄念,你的妄念很少,不但是一天吃一餐,你看阿罗汉一个星期吃一餐,辟支佛半个月吃一餐,这有道理。为什么?他心清净,他没有妄念,他消耗的很少很少。人一天三餐还不够,还要吃几道点心,这是什么?妄念太多,他要不断补充,他不补充的话他就受不了,这个机器就不能动了。但是这样频繁的补充,这个机器的寿命减短了。
  中国古老的医学里面,《黄帝内经?灵枢》里面所记载的人的寿命,你要是保养的很好,能够随顺大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