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5)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001-1200集-第6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断掉了,没有了,一切空间维次全部突破了。到那个时候,你才更能够看到宇宙真相,重重无尽的法界。有没有能力遍入?有,普贤菩萨说了,普贤有能力遍入,同时在所有不同法界里头现身,都是属於本能。
  为什么不把妄想分别执著舍掉,还那么严重的执著?佛真是千言万语、苦口婆心在劝导,我们听的时候听得也欢喜,也点头,头点下去之后就忘掉了。不肯放下,不肯舍弃,那你有什么法子?这又是什么缘故?那是无量劫来在六道轮回烦恼薰习的时间太长了,根深蒂固。明明知道,自己毫无能力控制,毫无能力纠正过来,这是很可悲的现象。怎么挽救?没有别的,长时薰修。你不认真学习不行。
  认真学习,每天锲而不舍,你会有成就。那要多少时间?各人根性不一样,利根的人,三年到五年可以成功,根性钝的人,有人要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一般讲三、四十年的薰习,这要有寿命,你要没有那么长的寿命不行。可是真正的走这条路,你的寿命自然会延长,为什么?心清净。清净心、慈悲心延长寿命。换句话说,你有足够的时间,总而言之,锲而不舍。
  对於世间,这是我常常讲的,自私自利,名闻利养,五欲六尘的享受,贪瞋痴慢,这东西一定要淡薄,叫你一下断你断不了,希望你一年比一年看得淡,你在佛法薰修上才能够产生效果,我们一般人讲的功夫得力了。这东西放不下,这是大障碍!许许多多修行人,一生没有成就,参禅,不要说开悟,得定都得不到;研教不能够圆解,大开圆解不说了,圆解做不到;念佛,功夫不能成片,往生一点把握都没有,什么原因?这十六个字的障碍。这十六个字要知道,过去生中生生世世害惨了我们,这一生还不把它放下,这一生肯定你还是空过。不管你怎么努力,不管你怎么样诚心诚意,到临终的时候还是随业流转,自己做不了主。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0二三卷)  2003/4/25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12…17…1023
  诸位同学,我们接著看清凉大师的疏,随门别显:
  上面讲到「圣人无名,为物立称」,现在我们接著看下面所说的,「若就德以立,德无边涯,若随机立名,等众生界」。这是说佛菩萨立名他有个原则,这原则里头最普遍的就是为众生,总不外乎帮助众生、暗示众生,破迷开悟,转恶为善,转凡为圣,目的都在此地。接著讲,如果要是就佛菩萨德行上立名,我们知道诸佛如来名号表性德,菩萨名号表修德。德无边涯,没有边际,所以佛的名号多,菩萨的名号多。社会一些人不知道这意思,以为佛教是多神教,多神教就是低级的宗教。哪里知道佛教跟宗教真的扯不上关系,佛教用的这些名号,正是《华严》所说「一即是多,多即是一」。
  所有一切诸佛的名号,我们看到《佛名经》,佛一下就给我们讲了一万二千多个佛名,性德。谁的性德?自己的性德。自己性德跟诸佛如来的性德完全相同,无二无别。说毗卢遮那佛的性德也好,释迦牟尼佛也好,阿弥陀佛也好,跟自己的性德无二无别。让我们晓得,我们自性本来具足这么多的德能。菩萨名号表修德,还是自己。地藏菩萨表孝亲尊师,我自己能够真正做到孝亲尊师,这名号是自己的修德。观世音菩萨表大慈大悲,不是他,是我!见到菩萨的形像,听到菩萨的名号,自己本性里头大慈大悲,我们要落实,要知道对一切众生,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真诚清净平等的慈悲,这就是观世音菩萨。
  文殊师利,这名号完全是梵语,它的意思我们在这里刚刚读过,妙首、妙德、妙吉祥、妙胜(殊胜),有这四个意思。他代表智慧,没有智慧就不妙,有智慧才妙。我们要学佛菩萨,应化在这世间,一切都依智慧,不要依感情,为什么?情是假的。为什么说是假的?变化太大了,常常会变。所以世间人,他不是个修行人,修行或者功夫没到家,情绪不稳定,今天跟你很好,明天就翻脸了,这些事情我们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放在心上。他对我很好,我点点头笑笑,不要当真,说不定明天就翻脸了。明天果然翻脸,我们也笑嘻嘻点点头,为什么?正常,情绪!就像三、四岁的小孩,一会儿说我喜欢你,过一会儿转身我讨厌你,不要当真。他说喜欢你,你也不要当真,说讨厌,你也不要当真,刹那刹那之间在变化,他不稳定。六道众生意识心做主宰,无一不如是。佛菩萨不一样,佛菩萨的慈悲永恒的,我们讲佛菩萨慈悲就是爱心,他不会变。你欢喜他、尊敬他,他对你很慈悲:你讨厌他、侮辱他、毁谤他,甚至於杀害他、消灭他,他还是慈悲你,他不会改变。为什么?他依智慧。文殊,智慧!
  智慧是真心,情绪是妄心,这诸位要懂。法相宗的修行,它修行总的纲领叫转识成智,识是妄心,转识成智;换句话说,把妄心转变成真心。八识,妄心;四智,真心,佛菩萨用真心,修行人功夫得力用真心。凡是用真心的,法相宗你们看看《百法明门》,《百法明门》里面就说得清楚,用真心的同生性。同生性是什么意思?跟诸佛如来、法身菩萨同样用真心,这是同生性。什么果位是属於同生性?圆教初住以上,别教初地以上。这就是大家很熟悉的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这时候真心用事,不是妄心。十法界里面佛菩萨,虽然没有明心见性,修行的功夫好,功夫真正得力,他虽然还没有转识成智,但是他的智慧,就是定慧有力量,能伏住烦恼习气,也能够做到像佛菩萨一样,对待一切众生真诚、慈悲他不会变,这我们讲什么?他是相似位,很像佛菩萨,但是他还是用的妄心,只是定慧功夫得力。
  我们在一生当中,真正做到转识成智不容易,太难了。换句话说,断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这不是末法时期人能办得到的!我们可以做得到的,功夫得力,定慧等运,能够把妄心伏住,不起烦恼。在一切境缘当中,能够随顺经论教诲,不管什么样的逆境、恶人,依然能够用真心,真诚、清净、平等、慈悲来对待,可以把自己提升到相似位,这好。功夫提升到相似位,这是伏烦恼,没有断烦恼,断烦恼就转过来了。没转得过来,念佛往生生方便有余土,不是凡圣同居土,这是我们在一生当中只要自己肯干,能办得到。真正转识成智是不容易,但是也不能说办不到,各人根性不相同,缘分不相同。
  总而言之一句话,修行在顺逆境界里头磨炼,历事练心,《华严》是最好的指导原则。顺境里面不生贪恋,这比什么都重要,逆境里面不生瞋恚,特别是人事环境,先在这地方用功夫。所以会用功的人,顺境、逆境、善缘、恶缘都是好缘,你不从这上历练,你怎么能成就?所以明白人、会用功的人,肯定你这一生永远生活在感恩的世界。对你好的人、帮助你的人,对你有恩;对你不好的人、害你的人也有恩,有什么恩?没有他的逆境,怎么能够晓得你自己功夫在提升。等於说他来考试,你的烦恼会不会现前?最恶劣的方式来对你,看你生不生烦恼?果然在这里不生烦恼,你不感谢他吗?
  你们想想,这大家《金刚经》都念过,《金刚经》里面忍辱仙人遇到歌利王,被歌利王割截身体,忍辱仙人感激歌利王,没有一点怨恨心,为什么感激他?因为歌利王这样一个举动,忍辱仙人才真正明了,忍辱波罗蜜圆满了。等於我们念书,这是考试!逆境是考试,每次很顺利的通过,你就提升一级。修行人对於这些最恶劣的人常存报恩心,忍辱仙人对歌利王,当时就发愿了,将来我成佛,第一个来度你。释迦牟尼佛就是那个时候的忍辱仙人,憍陈如尊者就是歌利王。佛说话兑现了,不打妄语,成佛头一个度憍陈如。憍陈如确确实实在释迦会上第一个证阿罗汉果,这是我们要学习的。
  你这一生当中,真的你有福,没有一个对立的,没有一个冤家,没有一个对头,你说这人多幸福,这人人生多美满。功夫是从自己内心里头做,我们绝对不能说是消除外面别人跟我对立,这做不到,佛也做不到。要消除我自己内心的对立,别人跟我对立,我不跟他对立。换句话说,像忍辱仙人,歌利王杀害他,他决定不会去杀害歌利王,这是最严重的!小的,别人侮辱我,我决不会侮辱他,别人毁谤我,我决不会去毁谤他,这小事!这些地方修什么?修忍辱波罗蜜。这忍辱里面有布施,布施什么?法布施。布施什么?布施忍辱。对方总有一天他会觉悟:我用种种恶的念头、恶的手段对付某人,某人一点怨恨都没有,而且我有苦难的时候,他还来帮助。总有一天他良心会发现,这布施忍辱波罗蜜。所以这忍辱里头具足布施、持戒、精进、禅定、般若,要是文殊菩萨十波罗蜜,方便、愿、力、智统统具足。应当学,不能不学。所以没有一个众生不是我的恩人。
  我们回向偈子里面天天念「上报四重恩」,什么是四重恩?天天念,念了怎么样?不知道!四重恩里头第一个是父母恩,自己修得好才能报父母恩。第二个是三宝恩。三宝是老师,我们觉悟过来、明白过来了,三宝教的。如果我们没有接触过三宝,别人要是欺负我、侮辱我,决定反抗,决定报复,肯定的。现在我们知道这想法作法错误的,为什么?报复造成生生世世冤冤相报,彼此双方都痛苦,绝对不能解决问题。忍辱能解决问题,自己要修得让对方觉悟,让对方真正回头,自己度了也度了别人。这是真正解决问题的不二法门,所以三宝对我有恩。第三个在从前是国主恩,现在是国家恩。国家强盛,国土平安,我们才能过安定的生活。第四个众生恩。我们每天吃这一碗饭,这碗饭多少人辛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