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5)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001-1200集-第8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儒家讲的君、亲、师,领导人,天上的领导人也不例外,只要把这三桩事情做好,他就得人心。第一个是「君」,君是领导,你把他领导到哪里去?古时候古圣先王做一个国家的领导人,他把人民领导到哪里?五伦八德,他把他带到这个方向。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伦常八德,在中国几千年来这是道统,绵延不绝。
  清朝末年西洋文化传到中国来,中国人一看到西方人科学、技术、军事、武力之强大,觉得自己远远不如别人。对於自己的文化丧失了信心,甚至於许多人主张全盘西化,把中国东西全盘废弃,这一百多年来才遭受著苦难。现在西方人知道,坚甲利兵只能收一时之利,不能长久。武力再强大,你征服一个国家,你能把这个国家的人全部都杀掉吗?不可能。你造的大杀伤力的武器,造得再多,哪一个人愿意用这些武器把世界上的人成百万、成千万的杀掉,不可能。纵然你疯狂了,到处屠杀,你不知道,接著就是冤冤相报,你要了解这个事实真相,你会吓呆了。
  在中国历史上,这正史上都有记载的,明朝初年方孝孺,方孝孺这个公案。他的曾祖父杀了九百多条蛇,大蛇、小蛇一共九百多条,方孝孺就是那个蛇投胎来的,来报仇。故意反抗皇帝的命令,皇帝发脾气了,灭他一族,结果他这一个族被杀六、七百人,偿那个蛇的命。这是在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一个公案,杀人要偿命的,冤冤相报没完没了!
  你们看看《安士全书》前面一半「文昌帝君阴骘文」,你看看文昌帝君一十七世为士大夫。他在没有遇到佛法之前,跟人结的冤仇生生世世报来报去,愈报愈残酷,无辜受害的人不晓得有多少。这些无辜受害的人都变成你的冤亲债主,你这个帐怎么了!幸亏他还积了一点德,遇到佛法,慢慢才省悟过来,才知道忏悔,知道改过自新。一切众生都有灵性,都有情识,哪一个众生甘心被你杀害?是力敌不过你,被你杀了,怨恨在心,这个事情就是麻烦!人跟一切众生决定不能结怨,冤冤相报真的是不得了。好的领导不干这个傻事,他领导人走向仁义道德,这是做领导人头一桩事情。
  第二桩事情「作之亲」,你要爱护人民。所以从前地方官员称为父母官,民之父母;现在民选的这些领导人叫公仆。我们想想如果我们做儿女的人,是希望父母来照顾我们,还是希望父母去雇个佣人来照顾我们?再好的佣人跟父母不能相比。领导人对於国家人民,要像父母对待子女一样,作之亲!你怎样爱他,你怎样照顾他,你怎样养他。
  第三个责任「作之师」,师是老师。所以,一个国家的领导人,他是领导人,也是全民的父母,也是全民的老师。这三个字做到了,能天主!
  儒家说的这个原则,不仅仅是国家领导人应当如是,你是县市的领导人,你是个县长、市长,同样这三个字是你的天职。你的范围是这一个县市,你把这一个县市也得要像圣人所说的,领导到向伦理道德,这是最重要的,然后才来发展各个方面。伦理道德是核心,不能把核心舍弃,去发展现在目标都是经济贸易、工商业,发展这些。这些发展起来了,人与人之间没有伦理道德,只有个利害。
  孟子说得很好,「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人与人之间没有道义,我们彼此有利是朋友,我们彼此没有利就是对立,就是敌人,这还得了!大家都争利,无止境的争利,争利一定发生冲突;冲突的结果必然是战争,战争的结果必然是同归於尽,而且结下生生世世冤冤相报的仇恨,死路一条!所以你能够把中心稳住,抓住,这是生路。你要爱民如子,要好好教导他们,你是一个县市长,好领袖!
  同样道理,你是个公司老板,老板是君。你这个公司员工有几百人、有几千人,还是以伦理道德来领导他们。你这个老板是圣人!对你公司里头所有员工都看作兄弟姐妹、儿女一样,真正关心他,照顾他,帮他解决困难。员工哪一个不忠心为你效忠,全心全力为你做事!你还是个好老师来教他,德行上要年年增长,技术能力也要年年增长;所以有基础教育,有进修教育,专业教育。你这个老板是菩萨,真正把「君、亲、师」这三个字都做到,都做好了。
  一般人在家里,在家里是家长,家长也是君亲师,也是这个使命,这个职责。你有没有把你的儿女、子弟教好,有没有全心全力来照顾他们?所以「君亲师」是每个人来到这个世间他的天职,无论单位大小,你是一个领导人,你就要做到君、亲、师这三个字。
  今天社会动乱不安,就是领导人这三个字没有做到。社会动乱,中国人讲的是天下大乱,灾难频起,有它的原因在。这个时代没有圣人出现,什么叫圣人?「圣」这个字在中国词汇里面解释的是,对於宇宙人生真相明了的人,一切事理因果通达明了,这个人叫圣人。这是佛示现用这个做名号,帝释佛。
  第二个名号『宝称』,「宝称」佛。宝是比喻,财宝!世间人都希望得到,希望拥有。拥有这些珍宝,能够富裕你的物质生活,物质享受能得到提升。但是真正明白人,觉悟的人,对於这些宝物不重视,绝不重视七宝。为什么?这些珍宝不能解决问题!什么问题?生死的问题,烦恼的问题,六道轮回的问题,没有法子解决。阎罗王那个地方不能贿赂,判官小鬼那里不通人情,你怎么办?又何况这些珍宝再多,觉悟的人说得好,也不过是让你看几年而已。为什么?你死了一样也带不走。
  觉悟的人明白,所以他一生不重视这些东西,他不要这些东西。这些东西是什么,这些东西给自己带来了灾祸,你说什么灾祸?天天提心吊胆,怕别人偷去,怕别人抢去,怕别人强占去,怕遗失掉了,你说这个心理多重的负担。没有这些东西,心里清净,这个负担没有。圣人重视什么?佛家里面讲的三宝,觉、正、净,这是宝。儒家也有宝,五伦、五常、八德,儒家之宝。我们净土宗的三宝,信、愿、行,这是真正的宝,能解决问题。佛法里面的三宝、三学、三慧、六度、十愿,能帮助我们了生死,能帮助我们解决六道轮回的问题,这才是真正之宝。
  宝称佛,「称」是名称,名称是宝。就眼前来说,「如来名号品」,你看看哪一个名号不是宝称?帝释佛,宝称;释迦牟尼,宝称;阿弥陀佛,宝称。阿弥陀佛这一句是梵语音译的,要是从意思翻是「无量觉」;三宝里面佛宝,觉而不迷,无量觉。问题是你会不会?佛随顺众生立名,等众生界。他有多少个名字?众生有多少,他就有多少名字,等众生界。所以只要是会,没有一个名称不是宝称,不会就难了。
  第三『或名离垢』,这个名号我们当下就能用上。垢是什么?染污。当下全世界震惊的非典型肺炎的传染,几乎震惊了全世界。世界卫生组织这几天都在研究怎么样防范,怎么样把它消除,所以,注意消毒、清洁,这都是「离垢」。但是一般人所讲的消毒,都是消表面的,清洁也都是外头的,治标不治本!本是什么?精神的污染,心地的污染,这才是病根!所以离垢要从哪里做?从清净心。心里面没有肮脏,没有垢污,精神上要离垢。
  消毒要从内心,内心的毒要把它消掉。内心什么毒?贪瞋痴慢是毒,自私自利是毒,总的来说就是贪瞋痴。自私自利从哪儿来,自私自利是贪心里面的一分,根就是贪瞋痴,所以佛法称这三个叫三毒烦恼!这个毒要不消掉,消外头、外表,保不了几天,病还是会犯。什么人今天觉悟了,消内心里面贪瞋痴三毒,消这个毒;清洁外面的环境,内外清净,什么样的病毒都没有了,这才是真正解决的办法。现在时间到了。
  
  诸位同学,请看难忍世界,佛的名号的第四句:
  【或名实语。】
  这个意思好懂,实是真实,不妄语,不两舌,不绮语,这都是『实语』。我们看到这个名号,佛为什么会用这个名号?想必是此时此处,很多众生说话不实在,所以佛用这个名号就特别标榜我们要讲老实话,用这个来做此时此地教学的中心纲领。我们想想对於我们现前的社会适不适用?我也觉得很适用。现在人,人与人之间相处,说真实话的确实好像愈来愈少了。成年人说实话的人不多,为什么?为了要保护自己的利益。妄语是一种保护利益的手段,不但要会用,还用得很高明,这个世间可悲。风气所至,现在连儿童都学会了,这怎么得了。
  古时候常讲儿童天真烂漫,现在儿童从小就学会打妄语,学会怎么欺骗人,这个社会要这样发展下去,那还得了!儒家教学把言语摆在第二科,第一个是德行,第二个就是言语。佛法教人,入门基础的教学,「十善业道」,十善业道里头,语业就讲四条,身三、口四、意三,口业讲得特别多。《无量寿经》,佛教导我们善护三业,把口业摆在第一。世出世间圣人的教诲,从这个地方我们体会他们的用心。为什么?语业是最容易犯的,而且是最常犯的。因此古人才有所谓「修行当从不妄语始」,真正讲修行从哪里开始,从不妄语开始,这话讲得不是没有道理。
  我们要想成就自己的德行,恢复自己的性德,真的,从哪里开始?要从不妄语始。不妄语就是「实语」,诚实、守信,这个确实是德行的根基。说话要算话,这叫信,说话不算话,这是不守信用;不守信用,别人不敢信任你,不敢依托你。所以在过去古老的中国,儒家教学常说「人无信则不立」,人要没有信用,在这个社会上没有立足之地。为什么?大家对他打问号,不敢相信他,大的事情、重要的事情不敢让他去做,他没有信用。我们想想他还会有什么成就?纵然有一点小成就,终究他要失败。
  西方人对於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