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5)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001-1200集-第8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多了。什么叫「饬终」,现在人很难懂,我把这书改了个名字,加了个名字,我叫《怎样往生不退成佛》,这说法大家好懂。《怎样往生不退成佛》,我用这几个字做这书的名字,韩馆长往生的时候,这书好像印了一万册,重要的部分我都用红笔划起来了。现在这书是套色影印,那个红线我划的,要遵守这书里面讲的这些规矩,你只要照做,你就会做得很如法。
  我的老母亲往生前一个月,我在美国,大概是前一个半月,我在美国的时候把这书重要地方统统划好,我寄给我弟弟。他收到之后,一个月后我母亲往生,他完全照这个去做,做得很如法。这是对什么?对念佛人,对有心求往生的人。所以临终关怀不是一桩容易事。有些家庭他不是全家学佛,家里面一、两个人学佛,甚至於还有学其他宗教的。
  我以前好像在讲席里也曾经跟诸位同学说过。抗战胜利之后,我在南京念书,我住在一个同学家里头,他们一家人三个宗教,老太太念佛,他的父亲是伊斯兰教,他的母亲是基督教,小孩子跟母亲,一家三个宗教。这老人走了之后怎么办?到底依哪个教?很难!彼此对於不同宗教信仰又没有深入的研究,执著自己的成见,麻烦可大了,这一个家里有三个教。现在我们知道,现在许许多多人不信教,家里一个老人信教,家人不信教,临命终时毕竟是他家里亲人。我们跟这佛门弟子有同参道友之谊,临终我们应当去帮助,但是不能不顾及他的家亲眷属,这是什么?这是尊重。
  韩馆长往生,她的儿子很孝顺,高贵民真的一步不离,每个进入病房要得他同意,得到他的同意,预先要跟他讲。什么人来看馆长,这个人有没有必要?没有必要就辞谢了,门口就辞谢了,不让他进来。很熟的同参道友,这时可以请他进来。我在台湾我每天要到医院去看两次,至少去看两次,有的时候去三次,做得很如法。我也听说许许多多地方不如法的事情太多太多了,这要知道。这不是对病人,对他的家属,而是对整个社会的形象。如果我们不尊重人家家里面的传统,不尊重他家里面的亲属,传出去之后,对佛教产生负面的影响,我们就是佛菩萨的罪人,我们好心做了错事。
  所以,从前李老师常讲,学佛世出世间法都要通达,佛在经典上常常教导我们,「佛法在世间,不坏世间法」,不能破坏世间法;「佛法在世间,不碍世间法」,不能障碍世间法。做的又要如法,又要得到他家亲眷属的欢喜,这样在社会上就产生一个好的形象,大家对佛法尊重,对出家人尊重。不要认为我们自己粗心大意,好心犯过,结果产生是负面的影响,这就错了。所以学佛点点滴滴,总要想著这是社会教育,我怎样把这社会教育的工作做好,存亡两利。
  首先要尊重,我们关怀这往生的人,要问问他的家亲眷属,他平常他想些什么,愿望是什么,通常的生活习惯是些什么。你统统都晓得了,你就晓得「我在他病房里面,我应该用什么态度,我应该说些什么话,我应该做些什么事」。你就做得很得体,做得很如法,让大家尊敬。不能随著自己意思去做,你觉得是好意,旁边家亲眷属他认为你是恶意,他认为你不应该这样作法,这不叫吃力不讨好吗?不容易。尤其是对於他的子女一、两个信佛,病人本身也不信佛,这一家人都不信佛,这最不容易度的,那是要真智慧,要真正善巧方便。
  更要懂得这个人生前的爱好,生前的愿望,随著他的爱好,随著他的愿望来开导。开导的话简单明了,言语愈短愈好,理论东西不能讲,这时候不能讲理论,来不及了。这时候一定是随著他自己的爱好来诱导他,「你喜欢的东西,你希求的东西,见到阿弥陀佛什么愿望都满了,佛会帮助你」。因为,如果他不学佛的话,你说加持他不懂,不要有解释,「佛会帮助你」,「佛,你对他真的是有求必应」,这几句话他能听得懂。投其所好,让他听到很欢喜、很安慰,感觉得什么?前途很有希望,「到极乐世界,你生生世世那些好朋友家亲眷属,你都会遇到,佛帮助你,这里面也有不少很可能他们已经到西方极乐世界去安居乐业了」,这些话去诱导他。他本身信佛,全家信佛,这好办,《饬终须知》,依照那个人人都能配合,好办。最难办的就是家亲眷属不懂佛法,不信佛法,很难跟你合作,这时候要展现你真实智慧,展现你的善巧方便,真正的帮助。
  鬼神这桩事情,世间人有所谓「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确实是有,所以临终最重要的是一句佛号,不夹杂任何东西在里头。而这句佛号不仅是提醒个人,深深为这病院、为这地区所有的亡灵回向,精神要贯注,希望所有亡灵跟佛有缘,都能够发愿往生净土,这功德非常殊胜。你有这样的愿心,有这样的慈悲、这样的心量,你会感觉。感觉什么?这医院的磁场不一样,进入这磁场里头,人有安全感,决定没有恐惧,这是我们亲身体会到的。
  韩馆长住在这医院里面的时候,整个医院磁场好,进入医院住院的病人、医生、护士、家亲眷属往来的亲戚朋友,每个病房都那样的安详,没有一丝毫感到恐怖,它磁场不一样。那是什么?这一个病房佛号二十四小时日夜不间断,我们图书馆的这些出家的同学们,四个人一班轮流在念佛。馆长往生了,到殡仪馆,殡仪馆磁场好,火化的时候到火化场,无论走哪个地方,那个磁场都非常好。我们感觉得还不深,里面的工作人员告诉我,他说:法师,从来我们没有看到这样安详,这么好的一个气氛;一般总是有一点好像寒毛直竖,有一些害怕,这完全没有。心量要大,要普施功德,遍施功德,这对於病人,对往生的人,有大利益。
  所以,这里我们讲到善住,善住是真不容易。有自利,有利他的,住而不住,不住而住,这才叫真正善住。最重要的心,《金刚经》上须菩提尊者向释迦牟尼佛请教,「云何降伏其心」、「应云何住」,就这两个大问题。心里面妄念烦恼太多了,要怎样把这妄念烦恼降伏住?第二个问题是心要安住在哪里?释迦牟尼佛答覆的很妙,「应如是降伏其心,应如是住」,什么叫如是?释迦牟尼佛做个样子,你就像我这样,像我这样降伏妄心、杂念,像我这样住。这话须菩提尊者懂得了,别人不懂。
  在那个时候我们就事相上来观察,须菩提尊者追随释迦牟尼佛已经有二十多年,常常在佛身边。但是须菩提尊者很慈悲,别的人不晓得,还得要代问,佛很具体的说出来,「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住在哪里?住在无所住,这才叫真正善住。要有所住就错了,有所住,你有了妄想分别执著;无所住,没有妄想分别执著。要生心,生什么心?度众生的心,成佛道的心,学法门的心,断烦恼的心,四弘誓愿全都包括了,这就懂得了,住四弘誓愿这是善住。菩萨住六波罗蜜,普贤菩萨住十大愿王,不是住在某个地方、某个城市、某一条街、门牌几号,不是这个住,这种住出不了轮回,出不了三界。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是菩萨。佛教菩萨,佛如是,菩萨亦如是,这就对了。我们听到之后,这境界还是太高,能不能做到?做不到,这是什么人?法身菩萨,不是我们的境界,我们到底怎么办?世尊教导我们,我们把心安住在阿弥陀佛上就对了,一心一意念佛求生极乐世界,念念不舍,对於这世界万缘放下,不能有丝毫挂碍。人家走得那么自在,走得那么潇洒,可以站著走,坐著走,完全没有一点病苦,什么原因?舍得干净,就这么个道理。什么时候舍?当下就舍。不是说等我那一天快走的时候我再舍,来不及了。你怎么可能预知时至?你怎么可能站著、坐著自在的走?现在就要舍得干净。
  现在一切有,有即非有,非有即有,有是什么?这肉身在,日常生活需要,心里头丝毫不牵挂,有很好,没有也好,我们才能够在生死关头潇洒自在。什么时候走?什么时候走都可以。佛法里面讲总在一个缘字,机缘成熟,到了就走。无论在什么时候,无论在什么处所,不要选择,选择就走不了。大乘经教里头,佛常常跟我们讲宇宙人生真相,我们要通达、要明了,一点都不迷惑,世间所有一切的相,幻相。要常常记住,《金刚经》上讲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决定不能执著,执著你就犯了大错特错了。这是人生第一桩大事,这是人生最真实的成就。
  你在世间不管搞什么,我们中国人讲的立功立德立言,你要晓得世界还有毁灭的一天,你那个功德言全落空。要常常记住佛说的「万般将不去,唯有业随身」,不要造业了。起心动念跟如来的教诲相应,特别是与净宗往生的经论「五经一论」相应,你这一生大功告成。末后这一段的总结:
  【如是等其数十千,令诸众生,各别知见。】
  每一段都是这结语,结语提醒我们,『令诸众生』,包括我们在里头。我们能够理解多少,能够体会多少,自己清楚,自己明了。一定要把自己理解的、体会的,落实到我们生活当中,我们就得受用了。从这地方建立信解行证,这经教没有白学,这一天没有空过,天天在学。从初发心到如来地,成佛之后还要做出学习的样子教化众生,这叫大慈大悲。我总是希望我们同学能认真努力,不要辜负这一生。无量劫来我们在六道轮回里面打滚,最后都是迷惑颠倒,西方极乐世界没去得成,临命终时还生病,许多人关怀助念也没用处,依旧是随业流转,还在搞六道轮回。希望一这生当中要有高度的警觉,不再干这傻事。不再干这傻事,现在就要放下,现在就要学老实念,把老实念当作我们日常最重要的一桩大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