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新中华之抗日铁军-第17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到树枝的折裂声,好像它的肢体在树皮下碎裂了,偶尔一截粗大的树枝被寒风利落到地上,砸在潜伏官兵的背上。

    东北军116、130师近万名官兵一动不动地趴在公路两侧的土沟里。他们身上盖着事先搞来的枯草,这样,既能御寒又能达到隐蔽的效果。

    日军的一个摩托车小队在公路上出现。他们开得很慢,显然很警惕。当来到拐弯处,摩托车停住了,鬼子兵下了车,四下散开,然后分别用机枪向山上和高地猛烈狂射。第一梭子弹打完,又换了第二梭……一气扫了三梭子弹,鬼子们扫射完又等了片刻,见没有反应,这才纷纷跨上摩托车,继续前进。

    显然刚才鬼子的侦察兵认为公路的拐弯部位是“险地”,所以用火力进行侦察。

    叶挺在阵地上隐蔽观察,见鬼子的侦察兵已去,不禁松了一口气。

    稍顷,观察哨报告:日军的车队开来了!叶挺举起望远镜观察,只见日军的车队浩浩荡荡开过来了,其中多数是运兵的卡车,也有一些载运辎重的卡车。

    日军的汽车队开进了伏击圈,头车的驾驶棚顶上架着两挺歪把子机枪。车厢里满载着荷枪实弹、穿着黄色粗呢面皮大衣、戴着皮帽的日本士兵,满载士兵的卡车竟有约100辆,看样子足有2000人……日军的卡车开得很慢,随风传来日军士兵的歌声:

    “朝霞之下任遥望,

    起伏无比几山河,

    吾人精锐军威壮,

    盟邦众庶皆康宁,

    满载光荣啊,

    关东军!”

    黄显声低声通过电话向各阵地传令:“各阵地要沉着,放敌人车队靠近,以我的枪声为号,再向敌车队开火。炮兵瞄准较远距离的敌车,以密集炮火轰击;近距离的敌车,可以用手榴弹袭击。其他火器点扫射逃窜之敌。要沉着!沉着!”

    黄显声传完命令,监视着敌车队的动静。当敌车队前面的车辆已接近拐弯处,后面的敌车也已进入迫击炮射程时,他举起驳壳枪朝天打了一枪。

    埋伏的工兵拉响了预先埋好的地雷。轰的一声,日军车队的第一辆车和最后一辆车被炸得粉碎,汽车的碎片、日军士兵破碎的肢体纷纷扬扬从天上落下,几乎全落在潜伏战士身上。

    与此同时,已安好炮位的上百门火炮掀开伪装,露出了黑洞洞的炮口。53军的炮兵团在团长王和华的指挥下,24门77毫米野战炮和12门120毫米重型迫击炮按照昨天精确测定好的诸元,开始对日军车队进行“效力射”!

    所谓“效力射”,就是不进行“试射”,而每一门收到命令的火炮锁发射的第一发炮弹就是“效力射”──虽然这样的做法会让每门火炮射击的准确度下降,但这样正好避免了当所有火炮对准单一坐标射击时落弹过于集中的问题;因为每门火炮射击时的误差,正好可以在目标周围形成一整片弹幕。所有的炮兵都知道的常识,第一群炮弹的威力最大,第一次齐射就是“效力射”,通常都可以给没有准备的敌人以最大的杀伤,达到最大效益,同时也可以在使用最小弹药量的情况下达到最佳效果。

    在军炮兵团开火的同时,116、130师的几十门步兵炮、82、60毫米迫击炮也对公路上的日军车队进行抵近射击!

    伴随着惊天动地的爆炸声,日军车队顿时被团团爆火包围。一些汽车被直接命中或被近爆的炮弹炸散了架,密密麻麻站在车厢内的日本兵被炸成一堆堆肉酱,被烧成一块块黑炭!随着遮天蔽日落下的沙石残肢,许多钢盔砸落在地上哐啷啷地直转,里面赫然是带着头发的半个糊满红白的头盖骨!

    原来鬼子也是怕死的,在突如其来的猛烈炮火前,日军士兵惊叫着跳下车连滚带爬地寻找掩蔽物,找不到的哭喊着向汽车底下拼命爬。炮火更加猛烈了,整条公路都被黑色的硝烟遮盖,横飞的炽热弹片将未及卧倒的日军士兵成片打倒,气浪又将卧倒的士兵掀上半空。被炮火扯得稀烂的太阳旗在满地的血泊中漂浮,恰如大日本皇军的悲惨命运。

    伴随着雄壮的军号声,路边的枯草在一瞬间被掀开,一排排雪亮的刺刀出现了。数千东北军部队潮水般冲向公路,向残余的日军杀去!

    训练有素的关东军士兵在突如其来的打击前迅速做出反映,他们嗷嗷地嚎叫着从掩蔽物后面和车底爬出来,哗哗地拉枪栓声响成一片,黄澄澄的子弹从枪膛里跳出来,迸在地上。训练有素而又墨守成规的日本士兵,百忙中也没有忘了在白刃战前按《步兵操典》退出子弹(详见作品相关:日军拼刺刀前退出子弹的真正原因兼论对付日军白刃战的方法)。

    哪知东北军官兵冲到近前却突然停止,向日本兵甩出一排排手榴弹!接着一批轻机枪手突前,手持捷克式轻机枪对准前面的日本兵猛扫!如雨泼洒的钢风铁雨将无数日军血肉淋漓地削倒!

    还不算完,公路两端各有1000名东北军铁骑俯身站在马背上,头顶上打着旋挥舞着雪亮的马刀,狂叫着放马杀向硝烟弥漫的敌阵。这是黄显声的老部队、最精锐的第2骑兵师!

    在现代化战争中,用密集骑兵冲锋火力强大的敌人是愚蠢的,但冲入人群中的骑兵进行白刃战的威力也是可怕的!无数骑兵冲进成群的日军中,不开刃(因为马刀的刀口需要承受大力的劈砍,开刃容易卷)的马刀抡圆了在日军脑袋丛中斜劈横扫。疯狂挥舞的雪亮马刀力道惊人,被劈中的日军在感觉到疼痛以前惊慌地发现自己的手臂(或其他部位)已齐根不见踪迹,狂飙的鲜血随着脉搏一次次喷射向空中。日军的防守顿时出现漏洞,更多骑兵“呦呼”狂叫着杀入敌群。这简直回到了惨不忍睹的冷兵器时代,以精确射击和勇猛白刃战著称的日军士兵在近在眼前的彪悍铁骑面前找不到优势,东北军骑兵勇士们熟练地借助骏马跃起的高度,轻松地挥刀将横枪格刀的鬼子连枪带人劈为两段。但骑兵的高头大马有时也被日本兵用刺刀捅倒,不断有勇猛的骑兵坠马,立刻被数把半米长的三八刺刀前后捅穿!

    第2骑兵师如狂风般掠过公路后,日军队形明显稀疏了下来,残余日军只好向公路两侧的山坡上避让,并持刺刀与近前的东北军对峙。但东北军官兵却还不着急拼刺刀,而是对准日军士兵再放了一排枪!又将日军打倒一片。这就是叶挺对付日军白刃战的绝技之一:“上红膛”!即不象日本兵一样拼刺刀前退出子弹,而是在枪膛里保留一颗子弹,出其不意地对日军进行近距离齐射,将冲在前头的倭寇击伤或击毙,既打击敌人的嚣张气焰,又扰乱敌人的阵型。

    此后,东北军官兵才挺着雪亮的刺刀,呐喊着杀入稀稀拉拉的日军阵形中。顷刻间,身穿黄色军装的人群便被潮水般身穿灰色军装的人群淹没……

    这是场硬碰硬的肉搏战。双方杀红了眼,刺刀相交的铿锵声,枪托击中肉体发出的闷响声,濒死者的惨叫声,杀得性起的吼声响成一片……

    日军混成14旅团的高级参谋福岛和吉郎中佐是旅团派到这路日军的联络官,由于军衔最高,实际上也是指挥官。他五短身材,但体魄健壮,硕大的下巴上经过仔细修剪的浓密络腮胡子一直联到鬓角,煞是威武,只是满脸红黑色的横肉与斯文的金丝眼镜好象不太相配。

    在东北军的猛烈炮火下,第25联队第2大队的大队长鲶江正太郎少佐和第26联队第2大队的大队长宫本德一少佐都被当场击毙,福岛原本也算威武的外表也是惨不忍睹,泥巴和血水糊满额头,痛苦和仇恨从他失去理智的眼睛里透出凶狠的光芒。在绝境中他作出了唯一正确的选择:集中2个大队尚大致保持建制、最精锐的护旗小队,以及残余的几挺歪把子机枪死守一处小山坡,掩护残存的唯一电台呼叫援兵和空中支援。

    但日军航空兵主力正在掩护第6、8师团作战,好不容易才拼凑了3架轻型轰炸机飞临喇嘛洞战场上空。由于认为东北军缺乏高射兵器,所以飞机都飞得很低,毫无顾虑地俯冲扫射、投弹。阵地上的士兵甚至能看清敌机上的飞行员。

    因为叶挺事先有布置,所以阵地上的官兵都有准备,敌机一出现,制高点的马克沁重机枪立刻开火。同时,两人架起一挺轻机枪,随着敌机的活动转动方向,射手瞄准射击。几百挺机枪同时喷吐着火舌,在空中几乎织就了一张密不透风的火网!

    马克沁重机枪有117个零件,分为枪架、枪案、枪身三个部分,其中枪身有10个零件。枪的口径7。9毫米,长1。198米,重49公斤。它的好处是中途不用添水给枪管降温,可以连续射击4个多小时。该枪配有高射枪架和对空瞄准环,根据昨天叶挺的亲自示范,重机枪手都大致掌握了对空射击的要领,调试好了对空瞄准环。瞄准环上面有5个环圈,一个望远镜,当飞机进入第1个圈时就扣动扳机,如果打中了,飞机此时正在第3个圈里;如果到了第4个或者第5个圈时,那就打不到了。

    敌机没有料到会遭反击,所以毫无防备地俯冲下来,结果闯入了几百挺机枪的火网中,一架敌机也许是油门阀门被击中,拉着烟柱惨叫着一头栽向后山。另两架犹如受惊的苍蝇,“嗡”的一声,迅速爬高,脱离机枪射程。但他们心犹未甘,还向阵地扫射、投弹。由于是在高空投弹、扫射,命中率极差。投完弹后,飞机灰溜溜地飞走了。

    前后不到2个小时,战斗就结束了。那些被击毁的汽车,却还在冒火燃烧着。公路上、山坡上里横七竖八地躺满了2000多个关东军士兵和500多个东北军士兵血淋淋的尸体,像个露天屠宰场。

    此次喇嘛洞伏击战,叶挺充分发挥火力优势,巧妙利用日军的墨守成规,一举全歼关东军2个大队,击毙2000多人,缴获一大批步枪和子弹,创热河抗战以来最大的胜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