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新中华之抗日铁军-第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到周围人几乎屏住了气,我才悠悠地说:“一是占领锦州。报纸大家都看到了,日军已抵达大小凌河,占领锦州只是几日的事。占领锦州,就封住了东北门户,东北事实上与关内隔绝了,日本人就要组成伪政府了。我分析,日本占领锦州后的一个月内,就会在上海开战,根据如前述。二是日本人为制造是我国先挑起事端的借口,当利用汉奸打伤在上海的日侨搞栽赃,再发动浪人示威挑衅,这也是其一贯做法;三是日本以保护侨民生命安全为借口,向上海增派陆战队。日军在上海的陆战队现在只有几千人,而我京沪驻军数万,且全为精锐,日本人是不敢冒险的。为有把握,其陆战队当增至万人以上,才敢开战。如出现以上三个征兆,上海大战就在指日间。综合判断下来,上海这场大战的开战时间,当在1月底,不会超过2月份。我判断,这场大战不可避免,我们必须及早准备。但我的判断未必准确,诸位千万不要宣扬,要保密,更不能让日本人知道,否则给日本人以口实。”

    我一席侃侃而谈,镇住了在场所有人。吴铁城汗如雨下。陈铭枢和十九路军、5军的将领均神色凝重,显然感到大战的压力。几位血气方刚的师长、旅长刚要发作表抗日决心,就被上级用眼光压了下去。由于气氛不对,整场新年除夕晚宴就此而散。人们心情沉重,有的人感到压力、惶恐,但更多的人则是兴奋、期待……

    进入1932年,我立即在将光鼐、蔡廷锴的全力支持下,进行战备工作。首先,我认为十九路军驻军太分散,沿京沪铁路驻镇江、丹阳、常州、无锡、苏州、昆山、上海等地,我将其力量尽量靠驻上海,主要充实驻上海市区的区寿年的78师,其余尽量靠驻京沪铁路,以随时增兵。同时,在京沪一带发动征兵,以充实高兴圩一战惨重的损失。我建议叫黄强负责,操练新兵。此人与我已存芥蒂,我必须调开他,他练兵有一套,就发挥其所长。

    最重要的,则是通过陈铭枢,向何应钦索要军械。开始还比较顺利。毕竟十九路军高兴圩一战重创红军主力,替党国卖了死力。何应钦找不到借口,基本补充了十九路军轻兵器的损失。但在索要高射炮和平射炮时,却遇到麻烦,何应钦百般推脱,就是不给。而这些,又是对付日军的飞机、坦克装甲车必须的。

    我当然知道高射机枪和平射炮的重要。按照历史,尽管十九路军拼死奋战,还是吃了日军飞机和坦克的大亏。我也知道,按照历史,十九路军遭何应钦玩弄手段,最终没有得到高射炮和平射炮,被迫以血肉之躯肉搏日军钢铁。但我可以改写历史,因为先云早已想好了办法。

    见到陈铭枢后,他为难的说:“希夷,确实没有办法,不管我说了多少好话,何应钦就是不给。”

    历史上,陈铭枢因为刚踞行政院长高位,患得患失,不敢过分开罪蒋介石、何应钦,在十九路军的军火供应上不敢坚持,以致十九路军缺乏重武器。你陈铭枢贪恋权位,害了部下,其实不管你怎样蒋介石都可很快把你搞下台,我只有在你还在台上时,充分利用你的资源。

    “何应钦不给重火器,我早有预料。但他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我有上中下三策,供院长参详。”陈铭枢好象很在意行政院长这个职位,我就院长称呼他,他果然很受用。

    “下策,十九路军负有保卫京沪重地之责,当然有权支配这一线的军械装备。仗打起来,可以发动官兵去军械库强行索要,搞得何应钦不安宁。”

    “这,似乎有违军纪吧,冲突起来不好看。”

    “中策,何应钦这个军政部长,位居你这个行政院长之下。他若不肯给,你可用院长身份压他,还可联合其他元老和部长,暗中放出撤换他的风声,给他施加压力。”

    看着陈铭枢为难的样子,就知道他的想法。

    “上策,则是设立特务委员会。”

    “特务委员会?”

    历史上这个特务委员会是真实存在的,不过在几天后。我做个无本买卖,来换回重武器。

    “不错。蒋介石回老家奉化溪口去了,暗中指使各部部长和重要员司纷纷辞职,架空国民政府。现在新政府的内政、外交均陷窘境,院长你一筹莫展吧。”

    陈铭枢点头称是。

    “蒋介石企图看新政府的笑话,等你们收拾不下去了,自会请他出山。你们偏不请他出山。你联合孙科、李宗仁、冯玉祥、李济深他们,成立中政会特务委员会,负责中央一切政治上之责任。只要撑下去,老蒋看到实权逐渐旁落,就会坐不下去。”

    历史上中政会特务委员会的设立,在蒋介石看来是夺权的不祥之兆,不再行坐视,亲自到了杭州加紧拉拢汪精卫。可见他对这个特务委员会是非常重视的。

    “那又如何?”

    “然后院长你开出筹码,只要何应钦拨出重火器,你就可着手拆散特务委员会,不给老蒋制造麻烦,并暗示支持他出山。老蒋权衡利益,肯定会要何应钦拿出军火。”

    这个上策陈铭枢倒是乐意采用的,很快就付诸实施了。

    陈铭枢惯于左右逢源,这次通过特务委员会确实达到了目的,何应钦乖乖地拿出了重武器。不过,陈铭枢反复无常,开罪了孙科、李宗仁、冯玉祥、李济深他们。我不管那么多,你陈铭枢仕途差不多到头了,毕竟重武器要紧。但心里也一阵心酸:中国军人装备武器保卫国家、打击侵略者,居然如此艰难,难怪日本人敢这样欺负我们!

    我在南京汤山军械库看到这批拨给十九路军的重武器时,不禁吃了一惊。蒋介石急于出山,看来逼何应钦拿出了仓底货。30门瑞士进口的厄利空双管高射机关炮,这种高射机关炮,与瑞典生产的博福斯高射炮一样,是二战期间最优秀的轻型高射机关炮,对付当时日本慢速的双翼机是足够了。50门德国制造的37毫米平射炮(就是反坦克炮),这种炮二战中名声恶劣,因为根本对付不了法军B1、苏军T…34型中型坦克,反而给压成废铁。但对付日军的小乌龟坦克,还是绰绰有余。20门德国制81毫米迫击炮,杀伤步兵颇为有效。所有火炮,均配备2-3个弹药基数。我知道打起来仗来就没有弹药补给了,但有多少算多少,叫十九路军组织炮兵尽快熟悉这批重武器,重点安排给驻上海的78师,以及作为总预备队的61师。这都是历史上十九路军没有的,我感到对重创日军又多了几分信心。淞沪这一战我一定要打好,将北伐名将变为抗日名将。

    我很清楚,十九路军届时面对的,除日本陆军和陆战队外,还有飞机轰炸和军舰重炮轰击,也就是遭受海陆空立体火力打击。按照历史,淞沪开战后,蒋介石授意何应钦,不准海军参战,不准空军轰炸日本军舰。这些事,我是改变不了的。但我不会坐视日本海空军猖狂(二战时日本没有独立的空军,而是分属陆海军,称陆军航空兵和海军航空兵,这里只是简便称呼)。

    我再次找到陈铭枢。这时他的行政院长的职位,已经被孙科所代替。我为继续博取他信任,略微提前告知了他,并称无法可想,我曾是中山先生和庆龄女士的警卫营长,怎么也不能与中山先生的儿子和庆龄女士斗。他毕竟是代理院长,孙科一到就得走人。陈铭枢也知道无力改变,没有勉强和怪罪于我,但比较落寞。

    “老军长,我这次为海军的事而来。”

    “海空军都抓在何应钦手里。我探过陈绍宽、周至柔的口风,他们都表示打起来除非何应钦下命令,否则爱莫能助。”陈绍宽、周至柔分别是海、空军总司令。

    “中央海空军指望不上。我指的是广东方面。”

    “广东方面?只怕更难吧?”

    现在广东当政的是陈济棠。他是陈铭枢的死对头,将陈铭枢逼出广东的就是他。

    “空军在陈济棠手里,当然无法可想。但海军却可有所为。”

    我指的是广东海军司令陈策。

    陈策也与陈济棠闹翻了,率军舰出走海口,靠海军割据海南岛,是当时中国极少见的“海军军阀”之一(另外的还有割据青岛的沈鸿烈)。他当时拥有“中山”、“飞鹰”、“江大”、“坚如”等舰艇。“中山”、“飞鹰”是驱逐舰,其中“飞鹰”号驱逐舰是中国海军至今为止唯一的一艘四烟囱的战舰,德国制造,当时中国海军驱逐舰中除“建安”、“建威”以外排名第三,也是陈策手中和“中山”舰并列的最大战舰。“江大”、“坚如”为鱼雷艇。历史上,这些军舰多被陈济棠派飞机于1932年中炸沉(当时陈济棠悬赏,炸沉一艘军舰赏一万五千大洋。1941年珍珠港事件让人们看到飞机攻击军舰的巨大作用,而陈济棠10年前就这样做了)。与其让这些军舰死在自己人手里,不如与日本海军血拼一场。我知道陈策是力主抗日的,应该不会反对。失去这4艘军舰,他还有实力割据海南。另外,作为补偿,我许诺送他一场富贵。

    我把利用陈策这4艘军舰的想法告诉了陈铭枢,要他通过多年老友的关系,通过电台与陈策联系。陈铭枢将信将疑,但答应一试。

    不出所料,陈策很快回电,表示如果抗日将全力支持,4艘军舰可开赴上海一带归十九路军调遣,并以欧阳格带队。欧阳格是当时中国海军头号鱼雷作战专家,他的到来又使我多了几分胜算。我要求欧阳格率4艘军舰于1月23日左右出发,秘密驶抵舟山群岛一带海域,隐蔽待机。

    日本人绝对料不到这一点。自称无敌的日本海军,等着尝尝中国海军雷击作战的威力吧!当然,我清楚,打起来这4艘军舰将有去无回。但在抗日的疆场上捐躯,也是死得其所吧!

    备战工作一切都紧张而有绪地进行着。我估计,到1月28日事变爆发时,十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