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新中华之抗日铁军-第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被勒令不准出海作战的中央海军官兵看到广东同行以劣势装备取得巨大战果,无不深受鼓舞,请战情绪沸腾到极点,几乎酿成兵变!后被宪兵硬行弹压下去。

    此次海战,一洗甲午战争以来中国海军的巨大耻辱,在海军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我知道,历史上“中山”舰是6年多后、1938年武汉会战中被日机炸沉,“飞鹰”等舰更是在军阀混战中损失,现在,它们能有此归宿,也是最好的结果吧!

    后查明,日本“凤翔”、“能登吕”号2艘航空母舰被击沉,舰载机损失30架,死亡水兵500多人。“加贺”号进水500吨,仗着官兵损管技术娴熟,紧急抢修后只好开回长崎船厂大修。一时上海的海面上,日军没有一艘航空母舰,肆虐一时的日本飞机在上海上空销声匿迹。由于吴淞炮台还在我手中,日舰开不进黄浦江,舰炮也无法支援陆战队闸北作战。日本海军军令部则对广东海军如何在严密封锁下通过台湾海峡大惑不解,盛怒之下枪毙了澎湖、马公海军基地的司令,并将驻台湾海军司令官撤职查办。

    现在,在闸北的日本海军陆战队成为孤军一支了。

正文 第六章:闸北巷战(2)

    2月5日下午,蔡廷锴在龙华打电话到了广东路的十九路军前指挥部:“希夷,你的仗打得好啊!我看现在日本陆战队只剩下几千残兵了,现在60师上去了,我看是否把61师也拉上去,集中2个主力师,在日军主力增援前将其陆战队先吃掉,打断他一只手先?”

    显然,蔡廷锴因为155旅和海军的夜袭成功而非常高兴,显得十分兴奋。我答道:“军长,我觉得现在要一举吃掉敌人陆战队还很困难,理由有以下几点:敌陆战队前段时间虽然损兵折将,但由于未遭歼灭性打击,只是伤了皮肉,未动筋骨,力量还是有的。这两天的战斗我看了,日军用于冲锋的,很多是浪人和武装侨民,尽管这些人都是退伍兵,但多年未有系统训练,战斗技能生疏,战斗力与现役士兵不可同日而语。敌陆战队显然保留了一支精锐力量,可能有大的动作,不可不防。敌军阵地十分坚固,特别是核心阵地海军俱乐部,高强度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用重炮也难以摧毁,我军只有轻武器,如全力进攻很可能受阻,到时候就进退两难。我判断,中央军主力很可能10天后才会投入战斗,这段时间只有靠我们自己硬撑。61师是我们最后的预备队,不宜轻易动用,否则无法应付敌人强大的援军。军长,请你放心,60师已经进入阵地了,我会给日本人好看的。”

    “那好吧,希夷,我对你是完全信任的,有什么困难只管提,我一定尽力解决。只要能痛打日本人,我就开心!”

    会的,军长!我心里涌起一股暖流:战争期间,上下级的信任是多么重要啊!蔡廷锴将这么重要的任务完全托付我,也是因为北伐时并肩战斗相互了解和结下的深厚情谊吧!我不会折了铁军威名的,今天晚上,我就会给日本人安排一场盛大的焰火晚会,铁军雄风将名扬世界!

    我转向旁边的参谋顾高地:“怎样,媒体都安排好了吗?”

    “都安排好了,民生、联华公司和各大报社的记者都集中起来了。”

    “一定要吩咐好他们,打起来才能开始摄影。”

    “放心吧,参谋长,旁边都有人看着器材呢,打起来才让他们过去使用。”

    “黄豆和汽油都放好了吗?”

    “都放好了,十几袋黄豆都用一根绳串着,机关设计很巧妙,一拉就行。”

    “出口转内销啊。”我自言自语道。

    望着顾高地疑惑的眼神,我不禁哑然失笑。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2月5日深夜接近零时,我再次来到了商务印书馆顶楼。虽然前段时间日本飞机重点轰炸,燃起大火烧毁了部分建筑,但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框架还在,许多楼层完好。

    夜色漆黑,比昨晚好不了多少。脑海里,我再次重温了有关资料:由于损失重大,敌酋盐泽幸一孤注一掷,于今晚零时将对我青云路和天通庵路进行重点突贯。出动部队为2个陆战大队,3000人,相当于步兵联队规模。指挥官是鲛岛具重大佐,他原是驻上海的陆战队司令,植松练磨少将接替他后,他降为参谋长,因为前段屡屡受挫,为挽回颜面而亲自带队进行最后总攻。2个大队中1个是第6大队,是主力中的主力,其他大队一般只有3个中队,第6大队却有5个中队,而且最为预备队使用,前段作战伤亡不大,将沿着青云路发动主要突击;另一个是第7大队,补充了其他部队有经验的老兵,将沿着天通庵路实施辅助突击,两路会合后合攻商务印书馆,并兜击闸北十九路军后路,将其全部合围吃掉。总之,日本人是拿出了血本,而且确实有很大威力,历史上十九路军付出惨重代价才制止其攻势。

    而我,叶挺,今晚将改写历史!

    与历史不同的是,日本海军还遭我袭击损失惨重,盐泽现在只怕比历史上更焦躁,也会更失去理智。这对我只会更有利。

    闸北前线有着不正常的寂静。老兵都明白,这是大血战的前夜。在日军进攻的路线上,我整整布置了5个齐装满员的新锐步兵团,准备硬吃日军这2个大队!

    5日深夜零时,日军的进攻准时开始!与以往进攻不同的是,先头部队是清一色的掷弹兵,手持50毫米掷弹筒进行敢死突击!

    掷弹筒,是日军特有的装备。这是一种类似小型迫击炮的东西,其结构是一节底部封闭的圆筒后接一段钢管用于握持,钢管底部再铰接一底座,类似迫击炮的座钣,发射微型榴弹,无支架及瞄准具。主要用来填补迫击炮与手榴弹之间的支援火力空白,威力不小。掷弹筒与枪榴弹相比不占据步枪枪口,作为一种单兵面杀伤武器普遍装备日军,但一般用作支援步兵。现在日军居然用掷弹兵先行进攻,看来是为了进行密集火力突击,将每名掷弹兵都变成一门移动的小钢炮,企图硬行砸开我军街垒防线!

    为了不让我军判断其主突方向,其他路段日军也发起了小部队冲击,日军炮兵也对次要方向开炮支援,企图引开我军注意力,并掩盖掷弹筒的发炮声音。

    突击青云路的日军掷弹兵逼近街垒后,前头的一起猛烈开火,将我军前沿阵地打成一片火海!日军突击威力果然巨大,前沿两道街垒的100多名守军尽管奋勇抵抗,但很快就全部伤亡,日军掷弹兵迅速突破两道街垒!

    此时日军第二波部队赶上,一部用刺刀将我军伤兵全部挑死,另一部则充当尖兵散入两旁楼房肃清我军伏兵,以免象以前一样遭我军或“斧头帮”夹击。日军尖兵在两旁楼房中显然未发现伏兵,愕然之下不及细想,当即打出了信号弹。

    我在商务印书馆顶楼上,清楚看到前方信号弹升起。青云路略呈弧度,我从这看不到前方两道街垒,日军掷弹筒也不能直打过来(这是我伏击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但知道守军定然不幸,不禁一阵怆然。

    突然,前方青云路弯位处涌出一大片穿黄色呢子大衣的日军陆战队官兵,手持明晃晃的刺刀仿佛如一个巨大的浪头,迅速沿着青云路向商务印书馆猛打而来,浪头之大似乎能毁灭途中一切障碍物,而且似乎任何猛烈火力都无力阻止其前进!

    日军前锋离我军青云路尽头的第三道街垒不足50米了!但没有开火,企图象往常一样凭借刺刀开路。血红的双眼紧盯着街垒的日本兵没有一个注意到,两旁楼房二楼处悬挂了几十个古怪的大麻袋。

    第三道街垒的我军也没有开火,似乎准备和日军拼刺刀了。突然……

    埋伏的我军某个官兵接连扯动绳索,两旁楼房悬挂的几十个麻袋相继张开大口,无数黄澄澄、坚硬滚圆的黄豆倾泻而下,由于青云路地势向日军来路稍稍倾斜,这大批黄豆迅速滚到了日军脚下!

    前方的日军突击官兵猝不及防,踩到满地的黄豆上根本站不稳,全部摔了跟头,武器摔出老远。他们爬起来再跌倒,手刨脚蹬却根本站不起来,反而接连摔得鼻青眼肿!

    此时,在商务印书馆大楼紧对着青云路的窗户上突然挺出无数炮口、枪口。只听得一阵低沉而急促的响声,很快响成一片分不出点,无数密集的弹雨向青云路上的日军倾斜而下!

    这是高射机关炮的射击声!这就是我精心保留的瑞士厄利空式20毫米高射机关炮!在前段日军飞机肆虐时,我就收起了这批高射炮,一些不解的士兵还十分不满,其实就是为了今天派上用场!

    二战期间,德军名将“沙漠之狐”隆美尔首创高射炮打坦克的先例,性能远胜当时的反坦克炮。当时德军反坦克炮无法对付的英军“马蒂尔达”式重型坦克和苏军著名T…34式坦克,弹只有出动88毫米高射炮,就能将这些坦克打成废铁。1979年我对越自卫反击战中,双方无空军参战,陆军部队都装备了大量高射机关炮和高射机枪打步兵,也证明威力巨大。而现在,我则在抗日战场上首创高射机关炮打日军步兵的先例,其中青云路方向放了20门,足以将整条路封锁。炮兵奉命打完全部弹药基数!

    20门高射机关炮同时开火,密集成片的死亡弹雨铺天盖地地撒向日军,将日军成片扫倒,遍地黄豆也被打得乱跳。粗大的炮弹(相对于子弹而言)集中日本兵,打中头就将其削去大半个脑袋,打中胸口就是一个大洞,打中手脚就将其打成残废。凡被这恐怖的死亡弹幕笼罩的日军,沾上就必死无疑!青云路街道上立刻象开了锅,躺满了日军尸体,淌满了鲜血。

    还不止此!在高射机关炮的猛烈射击下,青云路上突然响起巨大的爆炸声,腾起无数冲天火焰,照亮了闸北上空,宛如举行了一场巨大的焰火表演!

    这就是我继“黄豆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