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新中华之抗日铁军-第5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百多人,受其他处分的有二三百人,被定为托派分子和反党分子的有些人被送进监狱;有些人被流放到西伯利亚。王明他们在互相庆贺“胜利”时,曾高傲地说:“这场斗争开始,全校大多数人都反对我们,但结果屈指计算,只有我们29个人就取得了胜利。”当时他们中间有人说:“徐以新是团员,不是党员,不能算一个,只能算半个”。因此,他们常常自傲地说:“我们28个半是布尔什维克,是百分之百的布尔什维克。”这29人中有陈绍禹(王明)、博古(秦邦宪)、张琴秋(沈泽民的妻子)、王云程、陈昌浩、12孟庆树(王明的妻子)、李竹声、徐以新(团员)、夏曦、24谭国辅(夏曦的妻子)、洛甫(张闻天)、沈泽民等。

    其实这个临时中央政治局,还将另一个“28个半布尔什维克”之一的王云程(时任江苏省委书记)弄进去,以取得4:3的绝对多数。随着9月下旬斯大林等对我的接见和肯定,临时中央政治局后来不得不再次改选,拿掉了王云程,补上了我,且补我为排博古、张闻天之后的常委,同时任命我为中央军委参谋长。

    当时的中央军委的委员中,军委书记周恩来、代理书记李富春、委员聂荣臻(军委参谋长)去了中央苏区,陈赓(中央特科情报科科长)去了鄂豫皖根据地,艾逸之(军委组织科科长)去了湘鄂西根据地,在上海的军委委员只剩下王云程一个。与我一起新补的中央军委委员有李超时(原江苏省委军委书记)、武胡景(原北满特委书记)、洪易(原共青团中央军委负责人)、柯庆施(原中共中央秘书长)。武胡景任军委党组书记。至于共产国际派来的军事顾问李德,按照历史(即我所在的时空发生的历史,下同)要到明年秋天才来到上海。

    11月2日下午,在上海的临时中央政治局、中央军委的委员们与我见面。临时中央总负责人博古首先致欢迎词:“虽然米夫和绍禹(王明)同志回了苏联,但联共中央和共产国际给我们派来了蒋先云同志。先云同志是斯大林同志亲自接见和高度赞扬的,我深信他的到来一定会有力领导起中国革命和军事斗争,掀起新的革命高潮!下面,请先云同志传达联共中央和共产国际的最新指示。”

    实际上这一最新指示在我回国途中已经以电报形式发给了中共中央,不过只有要点。现在我传达了具体内容,就是“武装保卫苏联”、坚决打击“第三党”、集中兵力夺取中心城市、争取革命在一省或数省先争取胜利,并批判土地政策上的平均主义、“富农路线”等。

    博古听得不住点头,这一切都符合米夫、王明的主张,博古自然有“深得吾心”的感慨。这时,我仔细观察了这个“历史名人”,只见他不过22岁左右,是政治局最年轻的成员。个子较高,身材瘦长。在听我讲话时他总处在极度兴奋之中,动作急促而不协调,常常神经质的哈哈大笑,连声叫好;他的牙齿前突,透过深度近视眼镜,眼球好像向外突出。他理着很短的寸头,好似一把硬刷子在头顶,颇为精神。

    这是一个深受左倾毒害的人,尽管他是坚定的革命者。我暗中评价。就是这么一个年轻人,伙同德国顾问李德,给中国革命、工农红军造成了多么大的损害,被迫进行二万五千里长征,直到遵义会议才重新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当然,现在,我来到了这个时空,自然会改写历史。

    其余在座的人都是我在历史书上早已熟悉、照片也见过无数次的人。现在真人就在我面前,与照片差别不大。我还知道,其中核心人物、“28个半布尔什维克”之中的2个,即李竹声、王云程,不久后被捕即叛变了。不久后叛变的还有政治局委员卢福坦。我自然不会点破,只是心中暗暗冷笑。

    听完我讲话后,唯一的老军委委员王云程十分激动:“早就该这样了!现在各苏区的红军搞什么游击战,零敲碎打,这里打一枪,那里放一炮,哪成得了气候!照这样中国革命何时才能成功?现在先云同志带来了联共中央和共产国际的宝典,红军就可集中起来打大仗,必然可震撼国民党反动派的腐朽统治,促使蒋介石集团的总崩溃!”

    我微笑着说,蒋介石一个月后就将下野,但很快又可东山再起。但不管怎样,随着红军打下中心城市,必将大大促进革命高潮的到来。

    众人自然大吃一惊:蒋介石统治如日中天,哪会下野?而且又很快东山再起?确实匪夷所思。我自然不详细说明,反正历史就是这样发生的,何况有叶挺推波助澜(后来在座的都对我的精确预言无比佩服)。

    柯庆施接上嘴说:“既然是先云同志说的,那肯定是正确的。恩来同志临走时对我说,先云同志是‘黄埔三杰’之首,东征、北伐名震天下,领导、指挥能力是非常出众的,又得到斯大林同志亲自接见,要我们一切都按照先云同志的指示去做,彻底贯彻执行联共中央和共产国际的新精神。”

    我望着这个柯庆施,不禁暗叹:果然无比圆滑啊!凭心而论,柯庆施对中国革命是有很大贡献的,建国后担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华东大区书记,是与高岗等齐名的大诸侯,也是“四人帮”之一张春桥的偶像(张春桥自称一生中最大的愿望,就是担任柯庆施六大职务中的一个。结果他“青出于蓝胜于蓝”,不但担任了柯庆施的六大职务,还多了一个: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不过他惯于跟风,对“大跃进”等极左路线的推行起了很大作用,幸而死得早。现在听他的口吻,确实是一个左右逢源的人物。

    王云程也说:“对,对。陈赓同志临走时也说,他虽位列‘黄埔三杰’,但还是赶不上先云同志的,要我们积极配合先云同志工作。”

    王云程虽然被我挤掉了政治局委员的位置,但我有斯大林的金字招牌,他看来还是惯风使舵的,急表忠心。这是个摇摆人物,他后来的叛变,也是基于这种心理吧。

    赵容(康生)说:“鄂豫皖中央分局书记、军事委员会主席张国焘刚刚发来电报,说政治保卫局发现一个军事政变集团,以许继慎为首,还说鄂豫皖红4军的领导人曾中生等有严重的反党错误。他们准备就此开展肃反,彻底清理革命队伍中的叛徒,要求中央回复。”

    我知道,千钧一发的机会来了。

    按照历史,临时中央听信张国焘一面之词,无条件支持张国焘,于次日,即11月3日回电指示“中央完全同意关于反对4军领导干部反抗中央分局的正确路线的决议”,“4军领导干部违中央(分)局的命令……是严重的政治上与组织上的错误”,“是立三路线的重复”,“严重的反党错误”,“中生同志等决不能继续在红军中担任任何领导工作”。至于许继慎,中央更说,“中央(分)局对许应做严厉的考查”。有了“尚方宝剑”,张国焘就此大开杀戒,在白雀园屠杀了以许继慎为首的2500多名红军干部,占当时红四方面军总人数的近十分之一!曾中生等人也遭撤职,张国焘、陈昌浩等完全窃取了鄂豫皖的领导权,给鄂豫皖根据地和红四方面军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我当即接过话头:“此事尚待核查。许继慎与我一样,是黄埔一期的,当年周恩来同志高度赞扬过的,北伐时表现也很好。这几年情况我不知道,我看有核实情况的必要。”

    周恩来是中共中央最高负责人之一,直接领导中央特科,康生与陈赓一样,是特科的科长,长期在周恩来手下工作,对周恩来同志还是十分敬重的。我搬出了周恩来同志,包括博古、康生等人都不断点头。

    我又说:“我在莫斯科时,契卡的亚戈达同志曾秘密跟我说,我党某负责同志历史上有问题,要我回国查清楚。我想在查清此事之前,现对张国焘同志的建议放一放。”

    虽然我没有明说,但从我的语气听来,在座的都知道指的是张国焘,不由紧张起来,一些准备表态支持张国焘的人也连忙收声。我心中暗笑,所谓亚戈达的指示,根本子虚乌有,完全是我杜撰的。因为契卡非常神秘,权势盖天,连共产国际也慑其威势。再说斯大林与亚戈达确实接见过我,我杜撰一番契卡指示,谅他们也不敢过问。

    中央军委党组书记武胡景则犹豫说:“只是张国焘同志催得紧,说情况很危急……”

    我说:“那好办,反正人员已经被我们控制住了,掀不起风浪。可电告张国焘,此事可先作冷处理,将许继慎等抓起来的人编入惩戒营,不得擅自杀掉,好好利用一下。”

    众人连说这样办好。

    所谓惩戒营,是苏联红军一大发明。二战期间苏联红军曾将犯有错误、当过敌军战俘的人员编成惩戒营,又叫强击营,用作冲锋陷阵,或使用到最危险的地方,充分利用这一“人力资源”,当然是有督战队严密监视的。其最早的发明,则是苏联内战时期著名的察里津保卫战,当时德军的军官指挥白军官兵排成方阵,对苏联红军阵地进行敢死冲击,前面被打死后面即补上,有着强大的震撼力。指挥察里津保卫战的斯大林临机一动,于是将红军“叛徒”和俘虏的白军官兵编成“惩戒营”,由督战队机枪监视,也用作敢死冲击,反正死的都是“阶级敌人”,没什么可惜。所以这个惩戒营,倒是斯大林一脉相承的做法。博古等人长期在苏联,也学过军事,自然知道斯大林这一招数,见我活学活用,都连忙说是好主意,并随即向张国焘发报。我通过这一招数,暂时稳住了张国焘,赢得了时间。

    我接着对康生说:“赵容同志,为了执行亚戈达同志的指示,我想你安排北风同志跟我工作。”

    北风就是胡底,又名胡北风,是中共著名的“龙潭三杰”之一。

    1931年4月中共中央特科重要负责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