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881-1950集-第2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生死是一回什么事情,原来就穿衣服、脱衣服,这衣服脏了,换件新的。如果真正懂得,愈换愈漂亮;如果是迷惑颠倒、贪生怕死,愈换愈肮脏。现在是个人身,换个畜生身,畜生身就不能跟人身相比了。换个饿鬼身,那就不能跟畜生比了;换个地狱身,那比鬼都比不上,愈换愈差了。如果你是了解事实真相,你愈换愈好,究竟圆满的,你换成佛身、换成菩萨身、换成声闻身、换成天身,那怎么会一样!所以要晓得,没有生死!对於生死没有恐怖了,纵然有什么灾难,不惊不怖,身舍掉了,灵性向上提升。所以在这里跟诸位同学说,真正念佛人,就是遇到横祸而死也能往生,为什么?他没有恐怖。横死的时候最怕的是他恐怖,他吓到,那就完了,这一吓就三途去了,这很可怕。怎样遇到横祸天灾人祸能不惊不怖?对於事实真相清楚、明白了,一点恐怖都没有,所以灾难当中他都往生。现在这个世界天灾人祸太多了,这个本事要学,学了之后不怕。
  能大师第三句说「何期自性,本自具足」,这句话非常重要。本自具足跟第五句「能生万法」,在佛经里面讲隐现不二,能生万法是现,本自具足是隐,一个现、一个不现,现跟不现是一不是二,这叫本自具足。我们举个比喻来说,现在这个社会文明,大概电视是最普遍的,几乎家家都有电视。中国的电视我不知道有多少频道,在国外差不多都有一百多个频道。我们电视没有打开,这一百多个频道存不存在?存在,本自具足。我们一按钮,画面出现了,那就是能生万法,这万法从哪里来?本自具足的,一点都不希奇。如果自性里没有,那你就没法子生,自性有!现与不现这讲缘,所以佛法里面讲四缘生法,四缘里第一个亲因缘,亲因缘就是本自具足。要它现,那现有所缘缘、无间缘、增上缘,具足这三种缘它就现,这才真正把事实真相说出来了。所以先要认识体,体就是自性,「本自具足,本无动摇,能生万法」。在华严宗里面就是「自性清净圆明体」,清净圆明就是六祖讲的二十个字。六祖这二十个字可以做这一句的注解,你一对就清楚了。
  体认清楚了,这是哲学讲的宇宙的本体,它有用,起作用,作用无量无边,归纳为两大类,第一类叫「海印森罗常住用」。这一类是什么?这一类就是能大师所讲的能生万法,整个宇宙十法界依正庄严,森罗万象,它起这个作用。海印是比喻,海是大海,大海是水,如果大海水没有风浪,没有染污,这个水是干净的,水是平的,像一面镜子一样,外面所有一切境界相统统照在里面,照得清清楚楚,比喻作海印。森罗就是万事万法都在这里头,常住是永恒的,这是第一个作用。第二个作用,是我们对於一切万法的认知,这个作用叫「法界圆明自在用」。圆明就是大乘教里面讲的大彻大悟、明心见性,教下所讲的大开圆解,念佛法门里面讲的理一心不乱,你在这个宇宙之间得大自在。三明六通是自己的性德,只要障碍去掉了,障碍就是分别、执著、妄想。妄想我们不谈它,为什么?那个太难了,真的,我们去不掉。我们今天下功夫,真正能下功夫的地方、能著力的地方,就是放下执著、放下分别。放下执著那就是阿罗汉,就能超越六道轮回,放下分别就超越十法界,不可以再干这个事情了。要怎么样才能放下?对人、对事、对物,一定要落实普贤菩萨的教诲,「恒顺众生,随喜功德」。这个恒顺怎么讲?对一切众生不能执著、不能分别,就是恒顺。
  华严菩萨,善财童子,看到众生做错事情,造作罪业了,他心目当中怎么看法?心目当中那不是众生,那个人是菩萨。菩萨在做种种示现提醒我,我有没有造这种罪业?有则改之,无则嘉勉,菩萨示现!这个众生做好事也是菩萨示现,做些好事让我看到之后,我有没有这个好事?有,继续做;没有,赶快做。善财为什么一生成佛?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善财心目当中没有凡人,全是菩萨。所看到一切众生都是菩萨在教我,菩萨在做种种示现,所以他一生究竟圆满成就无上菩提。我们为什么不能成就?你想就知道了,这个人是好人,那个人是恶人,这个人我喜欢他,那个人我讨厌他,永远不能成就,就这么个道理。所以一定要晓得,佛经上两句话「日日是好日,时时是好时」,我续了两句「人人是好人,事事是好事」。我们能这样存心,能这样的行事,你就是善财童子,你就是真正在修菩萨行,这是真的不是假的。不是说我把它想成这样,不是,事实就是这样,哪里是你自己想的,它本来就是这样。你今天看到这个,是你的分别执著把事实真相扭曲了。这个道理得要用大乘佛法来解释,你就明白了,这是佛知佛见,不是凡夫之见,凡夫之见永远出不了六道轮回。这两种作用,菩萨是圆明自在用,普度一切众生。所以我们起心动念,特别是在行为,我们说话、动作,你要想到,我这个态度能不能给一切众生做好样子?为什么?你是菩萨,菩萨的起心动念、言语造作要给众生做最好的样子。如果觉得这个样子不好,人人都像我这个样子还得了吗?那社会就毁掉了,你就不能想、就不能说、就不能做。起心动念、言语造作能提醒这个,这个人叫修菩萨行,我们可以肯定这个人这一生当中,一定会证菩萨果位。这样起两种作用。
  下面说,示现三种周遍,在一微尘当中,「一尘普周法界遍」。这是讲到高深的哲学与科学,一微尘,微尘跟法界是一,为什么?它是性。性没有大小,性没有数量,性没有长短,性没有先后,也就是说它没有空间,它没有时间。现在科学家也发现,时间跟空间不是真的,没有佛法讲得这么透彻,佛法把它讲透彻。契入境界的人他已经圆融,他已经受用到了,没有时间,没有先后;没有空间,没有距离。所有一切现象就像《楞严经》上所说的,「当处出生,随处灭尽」,所有一切现象都是虚幻不实,相似相续相,不是真实。所以了解事实真相,他心定了,他怎么?分别执著不生,不但分别执著不生,连起心动念都不会有。起心动念没有,就成佛了;还有起心动念,没有分别执著,这个人是菩萨。或者再低一级,他有起心动念、有分别,没有执著,这个人是阿罗汉、是辟支佛,这都不在六道。所以要晓得,一尘(一粒微尘)普周法界,那我们想想,哪一法不普周法界!哪一法不是圆满的自性!在中国禅宗过去真正开悟的人,老师来测验他是不是真的开悟,问他:你悟自性,自性像什么样子?随便拈一法比一比。老师就点头,就通过,考试及格了。为什么?这里头就是显示出一尘普周法界遍,法法都周遍法界,法法都是圆满的法界,这是不可思议的。这第一个给你讲周遍。第二个是讲「一尘出生无尽遍」,这句话就是六祖所说的「何期自性,能生万法」,就这个意思,能生万法。我们通常用万花筒来做比喻,我这里还有个小的万花筒,万花筒诸位知道,这里面就是几张不同颜色的纸剪成碎片放在里面,你这样去转,你把它转动,你看它里面图案的变化无量无边,无量无边找不到一个相同的,没有离开这个筒。把这个筒比喻作自性,能生万法,万法全是幻法,可以说起灭同时。那就是没有生灭,相有性无,事有理无,所以才说万法皆空。般若教里面总结就是「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这是事实真相。末后一句说「一尘含容空有遍」,这就是把时间跟空间统统包括进去了。一粒微尘,一微尘是肉眼看不见,现在科学里面讲的基本粒子,比原子、电子还小,新的名词是夸克,就是这一类的,它里面包含的是圆满的时间跟空间。
  这些统统都体会到,然后再表现我们日常生活当中落实了,「行四德」,就是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要懂得四个原则。这四个是性德自然的流露,第一个是「随缘妙用无方德」,这就大自在,你智慧开了真的得大自在,理事无碍,事事无碍。在十法界里面应以什么身得度就现什么身,应为众生说什么法就说什么法。出现在十法界里头没有一定的身相,教化众生没有一定的方法,得大自在!这是四德的第一德,妙用无方,随缘而不攀缘,也就是普贤十愿里面的恒顺众生、随喜功德。第二「威仪住持有则德」,这为众生,教化众生、怜悯众生、帮助众生,怎么帮助?做出好样子给他看,持戒守规矩。众生在迷,迷很可怜,迷要有秩序、有规矩,他的生活能过得正常一点,过得快乐一点。如果没有规矩,没有法度,一片混乱,那是苦不堪言!所以对众生一定要做出好样子,他做错的,我们反过来,譬如现在人不懂礼貌,无礼、傲慢,我们怎么办?我们见到人的时候九十度鞠躬礼,恭恭敬敬。这是什么?做给他看的,教他学的。你看现在人写字,我常常看到他们提的问答,都很潦草;我写给他们的,恭恭敬敬,做样子给他看!现在人不懂得孝顺父母,我们把孝顺父母做出来给他看;不懂得尊师重道,我们也把尊师重道做样子给他看。看久了、看多了,慢慢他就觉悟了。所以戒律,在自己烦恼习气没断,是戒自己的;自己烦恼习气断了,是做给别人看的。释迦牟尼佛为什么持戒?释迦牟尼佛为什么守规矩?那是性德自然流露,也是给众生做出最好的榜样。你要想真正的爱自己、爱众生、怜悯众生、帮助众生,你就不能不持戒。
  持戒要从哪里做起?要从《弟子规》做起。《弟子规》、《感应篇》是戒律落实在日常生活当中。你不能落实,你怎么做法?这些东西念没有用处,讲也没有用处,要干。所以你念《弟子规》、讲《弟子规》,研究这些东西,很多,我看到过的,听到过,可是他们到汤池去学习五天之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