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881-1950集-第46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么极乐世界那么好,我们这世界是这么糟?这就是极乐世界的居民,世尊在《弥陀经》上给我们介绍的,皆是诸上善人俱会之处。他们那里的居民是上善,我们这地方的居民是上恶,那就不一样了。所以环境是心变的,我们的心是上善,山河大地没有一样不善;我们的心地险恶,那山河大地全都变恶,境随心转。这是佛法能够救灾、能够救难的理论依据,这是真理。
  巴西预言家说九月十三我们这边有地震,非常严重,他透的讯息很早,几年前就透露这个讯息。我们在这期间当中,我们请求全世界所有净宗的同学,大家每天都以虔诚的心,念《无量寿经》、念《阿弥陀经》、念佛号、念观音菩萨圣号回向给这个地区,希望这个灾难能化解。所以在一个星期之前,你看看,巴西预言家把这个灾难取消,他说没有了。为什么会没有?我们有这么多善心人,大家发出善念的念头,就跟江本博士水实验一样,我们这么多人善念对著这个地区,就这么个道理。这个话江本博士相信,他做过实验,他在日本,日本有个最大的湖叫琵琶湖,湖是真不小。琵琶湖有个海湾,这个海湾很多年来,因为它是死水,里面肮脏,水的气味很难闻。他请了一个老和尚,我听说有八、九十岁,请一个老和尚,请来大概有一百多人,有一百五、六十人,就在这个湾区念佛,念一个小时。大家全部心力都集中,念佛回向给这个湖水,一个意念,「湖水干净了、干净了」这一个意念。三天之后,湖水真的干净了,气味没有了,保持半年。如果他每个月都做一次,我相信这湖水就永远恢复正常了。他这个实验有报告,而且日本的报纸、杂志、电视都报导过,这个一点不假。说明「唯从业想生」,一切法从心想生。《华严经》上讲的「心现识变」,所有一切法是心现识变,它产生变化是识,识就是妄想分别执著,让它产生变化。
  为什么你知道是这回事情?下面说,『异此无有故』,「此」就是心想,除了心想之外,没有一法可得。所以一切法,给你说,真的是从心想生。这个地方用「业想生」用得更好,为什么?业里头有染净、有善恶,心里面当然也有,但是业就更明显,业是一切众生的造作。我们再看后面这首,今天是我们的讲座第二千集,我们讲到这个地方也使用四千个小时了,所以到这个地方,这一段也算是个圆满,我们把末后这首偈:
  【一切法无住。定处不可得。诸佛住於此。究竟不动摇。】
  清凉在提示里面给我们总结的是,「结成妙义」。『一切法无住,定处不可得』,这是讲所住;后面两句,『诸佛住於此,究竟不动摇』,这是能住。清凉的话说得很好,「由无住故,无所不住,谓不住有,以即空故」。我们能够了解这个事实真相,无论在什么地方,你心是定的,你心不会有分别执著,为什么?所有一切相是幻相。你看透了,相就是性,性就是相,相是假的,性是真的,你把相舍掉之后,你住在真性里头。相好像是动的,性是不动的,如如不动;相好像有染污,性是清净的,「何期自性,本自清净」,这是什么?这就是心转境界。中国人处处讲求风水,风水有没有?不能说没有。风水是什么?风水就是我们生活居住环境。我们住在这个地方感觉到身心非常快乐、很舒畅,这个环境对我就很好;如果住在这个地方感觉到很别扭,心里面不舒服,这个环境对我就不好。所以风水不需要请人看,只要你心能够静下来,你就能感受到,非常明显的感受到。如何把不好的风水转变成好风水?行,清净心能转境界,慈悲心能转境界,平等心能转境界。就是看你会不会用,会用的时候真能转,而且转得很快。这里头有大道理,大道理是什么?境随心转,心现识变,这是永恒不变的大道理。所以诸佛如来由无住,真的是无住,无所不住。无住是性德,是真住,无所不住是讲的作用。既然我们晓得,遍法界虚空界,就是整个宇宙是一体,一体,我们以常人感触来说,没有一个部分是跟自己没有关系的,痛痒相关。我们左手有点痛痒,右手自然就帮它摸摸,这是什么?这就是起用。用就是有住,无所不住,哪里有痛痒就到哪里去摸一下,这起作用。虽起作用,是无所不住的,依旧是无所住,住即无住,无住即住。
  下面有解释,「谓不住有」,他为什么不住有?有即是空。有在《心经》里面用色做代表,你看《心经》上念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空跟有是一不是二。所以佛法跟哲学里面讲的不一样,哲学里面空有是对立,佛法里面空有是一,空有不二,它是一体的,所以他能住有。能住有就是他能够帮助十法界一切众生,十法界里面四圣法界虽觉悟,还不到位,在天台大师六即佛里面只能讲到相似即佛,他不是真的,所以还需要帮助他。帮助他放下起心动念,他就超越十法界,他就真的成佛,真的回归到自性,住诸佛如来的实报庄严土。诸佛如来跟自己是一不是二,生佛不二,众生跟佛是一不是二,所以诸佛如来的实报庄严土就是自己的实报庄严土。你不要去起分别,这是阿弥陀佛的实报庄严土,那个是毗卢遮那的实报庄严土,不用分,它是一不是二。一有分别,你就掉下去,你就落到十法界里头,你没有在上面,上面是没有这个分别的。四圣法界有分别,没有执著,一执著那就又到轮回里面去了,到六道去了。所以这个问题严重,起一个念,升降的幅度好大。我们不是没有升,天天都有升,但是升到上面,那是刹那的念头,很短,掉下来的时间太长,天天在搞这玩意儿,所以这是我们要晓得的。
  所以他「亦不住无」,为什么?「无即有故」,有无是一不是二。住无是谁?阿罗汉,住无他就没有慈悲心,不想帮助别人。认为什么?帮助别人很累,为什么会很累?执著有我。谁累了?我累了!什么时候他把我放下了,就不累了,我都没有,谁累?所以破身见是学佛的第一关,你才能入得了门。《华严经》前面讲过,初信位的菩萨我没有了,我没有了,谁生烦恼?我没有了,谁有生死?我没有了,谁有病痛?全没有了。所以生死、烦恼、病痛是我的附属品,只要有我,它就有,这个道理不能不知道。阿罗汉我执才破掉。所以破我从初果须陀洹开始,不执著身是我,逐渐向上提升,通过二果斯陀含、三果阿那含、四果阿罗汉,才真的把执著我断掉、放下,再不执著了,六道就没有。有我就有六道,无我,六道就没有了。
  六道,我们现在在六道里头,有很深的体验,太苦了。佛家的教学,它的宗旨,第一个宗旨,帮助一切众生离苦得乐。我们学佛,要没有得乐,要没有离苦,叫白学了,学错了。真正学佛,你一定苦天天减少、年年减少,快乐是天天增长、年年增长,那学佛是真有心得,真有收获了。可是苦跟乐从哪来的?这要知道。苦是从迷来的,乐是从悟来的,所以苦乐是从果报上说,因就是帮助众生破迷开悟。破迷开悟我们就晓得了,要靠什么?要靠教学。所以释迦牟尼佛为我们示现一生教学,不但有言教,更重要的是身教,他做出榜样来给我们看,你看他一天到晚快乐。他们僧团里也有问题,提婆达多是个背师叛道的首领,底下还有一群叫六群比丘,跟提婆达多一流的,天天在僧团里捣蛋,自己搞成一派,居然来夺权,到最后护法神来处理,提婆达多堕地狱了。这是佛在世示现给我们看的。到今天末法时期,僧团里面不和合,理所当然,早就表演给你看了。释迦牟尼佛你看他的态度,看到僧团里面有些背师叛道的、扰乱正法的,释迦牟尼佛看到如同没有看到,绝对没有影响他的清净平等觉,没有影响他的真诚、慈悲。这就是他老人家教给我们的,我们要学他,要学他「究竟不动摇」,住於无住,无住而无不住,这就对了。
  所以他后面讲,「不住俱有无,无二体故,不住双非,不坏二相故」,这就是有住、无住、亦有住亦无住、非有住非无住,统统不著,得大自在。该住的时候住,不住的时候不住。什么叫该住?缘成熟的时候,帮助众生这是要现身,众生有感,他就有应。我们看到应,好像佛就来住了,释迦牟尼佛到我们世间来示现成佛,住这个世间住了八十年,他来住。这是大家晓得的,不晓得的可多了,你说我们现在这个世间难道没有佛菩萨住世吗?冷静去思惟观察,很多,不在少数,问题就是你有没有慧眼,你能不能看出来。佛菩萨住世决定是应机说法,决定是做种种不同的示现,有正面的、有反面的,没有一样不是教化众生的。这桩事情我们在《华严经》末后善财五十三参里面看到,这五十三位善知识都是诸佛如来,做种种示现,在这个世间教化众生,他们的身分,男女老少各行各业。五十三个人是代表我们的社会男女老少各行各业,出家的只有六个,在家的四十七个,合起来叫五十三个善知识,五十三尊佛。
  大师后面有两句话,「既以无住为住,则心绝动摇,方契本觉,湛然常住」,这几句话重要。所以他心是定的,这个定是自性本定,这就是华严三昧。你今天的念头,念头上上下下,这不是你的正念,不是你的真心,你的真心从来没有动摇过。动摇的是什么?动摇的是妄念。要记住,妄念,妄就不是真的。不是真的怎么样?你就应当把它放下,你要把它舍掉,你要把常住真心找回来。所以你能够放下动摇,你心就是定的。我们想放下,可是怎么样?偏偏放不下,为什么放不下?它养成习惯,不听你的意思,所以你必须想方设法去控制它。那方法,方法就是八万四千法门,你看哪个方法适用。我们现在选择的方法,念佛,心里一动念,「阿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