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881-1950集-第6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下面一首,「深心信解常清净,恭敬尊重一切佛,於法及僧亦如是,至诚供养而发心」。深心是自受用的心,深心是什么?信,对佛陀教诲真信、真干。你真的理解你就真干,干了之后真有效果,永远保持清净平等觉,不受外面环境污染。恭敬尊重一切佛,这个一切佛是一切众生,《华严经》上所说的「情与无情,同圆种智」,这个范围就广大。佛是什么?佛是觉。动物有觉知,植物也有觉知,江本博士实验水,水是矿物,现在我们知道矿物也有觉知。我们坐在这个讲堂里,桌椅板凳有没有觉知?有觉知。弥勒菩萨讲得好,一弹指有三十二亿百千念,我们把它换算一下,它的单位是百千,百千是十万,三十二亿乘十万,三百二十兆,一弹指三百二十兆的念头。「念念成形」,形就是物质,「形皆有识」,识就是见闻觉知,就是受想行识。所以物质有,只要是物质都会听、都会看,都懂得人的意思。虚空也是物质,你怎么能说它没有?法差别很大,无量无边,但是同一个自性,自性清净圆明,同一个自性。自性本来就有见闻觉知,所以自性变现的一切法统统有见闻觉知。
  江本博士把水实验做出来,我看到了,有个同学在网路下载给我看,我看得很欢喜,我就告诉他,打听他住在哪里,找他来。我邀请他到澳洲做了几场讲演,我到东京开会也去参观他的实验室。他以前不敢碰宗教,他认为宗教是迷信,他是科学家,怕有连累,接触我之后他才恍然大悟,「你所实验的东西佛三千年前都说过了」,他吓了一跳。我说佛讲得比你清楚,所有一切物质现象都有色声香味,你现在才实验一种色,还有香、还有味,你都没有实验出来。我说你要努力,你统统都能把它实验出来、测验出来,你就高明了。所有物质现象都有色声香味,都有见闻觉知、受想行识这个他实验出来了,色声香味只找到一个,还有三个还没找到、没发现到,你要努力。佛法是高等科学,你不要看错了,方老师当年介绍给我,佛法是最高的哲学,我现在这么多年学习,明白了,从理上讲是最高的哲学,从事上讲是最高的科学,一点都不假。
  所以恭敬尊重一切佛,一切佛就是一切万法。《华严经》讲的情与无情,情是动物,无情就是我们今天讲的植物跟矿物,全都是佛,一个性。佛经上说在动物身上来讲,叫佛性,在植物、矿物里面叫法性,法性跟佛性是一个性,不是两个性。这个地方的一切佛,意思就广了,我们对於所有一切万物都要有恭敬心,都要有尊重心,自己一定要学谦卑,这就对了,要学谦卑。早年我在新加坡,讲过天主教早晚课诵的《玫瑰经》,我听说这个光碟还在天主教里流通。天主教《玫瑰经》一共十五段,第一段就是讲圣母玛利亚的谦卑。宗教有异曲同工之妙,佛法教人谦卑,天主教也教人谦卑,圣母玛利亚自己做出榜样给大家看。这是敬佛,下面有法、僧,法是什么?方法,学习的方法,僧是代表清净,法是代表正知正见,僧是代表清净不染。我们要明白它里头的意思,我们对於正知正见恭敬尊重,对於清净平等恭敬尊重,要认真学习,这是我们在发心。
  末后一首偈是在劝我们,「深信於佛及佛法」,这是从事上讲的。这个佛是谁?《华严经》上讲的毗卢遮那佛,在我们这个世间所讲的释迦牟尼佛,我们修净土的对於阿弥陀佛,要深信。以及遗留下的经典,告诉我们这些法门,理论、方法、境界,经典上讲得很清楚。「亦信佛子所行道」,佛子就是佛后世的弟子。我们今天学佛,这是我最初接触,方老师就告诉我,佛法在哪里?佛法在经典里面,这些指导好。我亲近章嘉大师,章嘉大师教我学释迦牟尼佛。所以他教我念的经不是普通一般的,我们都没想到过,他教我念《释迦谱》、念《释迦方志》,释迦牟尼佛的传记,唐朝时候人编的,里面统统是从经文里节录下来的。认识释迦牟尼佛、了解释迦牟尼佛,跟释迦牟尼佛学习。我们中国人常讲先入为主,第一次接触,老师就这样教导我,我就依教奉行。我一生没有道场,释迦牟尼佛没道场,但是释迦牟尼佛非常活泼,国王大臣、长者居士有别墅、有花园,请佛到那边去讲经说法他也接受,他不拒绝,讲完了就走。我们现在讲是接受使用权,不要所有权,这个花园别墅的所有权是主人的,佛在那里面讲经教学,过个几年,他这个课程一个大单元讲完,别的地方去了,道场就还给原主。好!他的学生那么多,不去争财产,没有财产,所以没有想争取财产的念头,没这个念头。这个方法太好了,没有一点执著。佛法到中国,那是国家建的道场,最初帝王,国家建的道场,不是私人的。以后也有私人,所谓大富长者,他们的田园、别墅捐献出来做道场,这个有的。但是没有说是出家人去化缘建道场,没有,这到很晚的时候,晚近才有这种事情发生,这对佛教很不利。为什么?放下就困难,你要不放下你永远不能入门。所以佛子所行道,我们要看过去佛子所行的,特别是释迦牟尼佛在世所行,跟佛一样,这个我们要相信。
  「及信无上大菩提」,佛教导我们,学佛终极的目标就是求无上正等正觉,无上正等正觉是自己本性里头本来有的,所以你决定可以得到,只要放下。佛教给我们,放下执著你就成正觉,放下分别你就成正等正觉,正觉是阿罗汉,正等正觉是菩萨,放下起心动念,你就成无上正等正觉,那就是佛。统统是自己自性里头本有的,不是从外头来的,外面来的你未必能得到,自己本有的你决定得到。马鸣菩萨在《起信论》里面告诉我们两句话,「本觉本有,不觉本无」,本有的你当然可以证得,本来没有的当然可以放下。所以放下是没有的,自性里没有的,这些贪瞋痴慢、是非人我,这个没有,自私自利,自性里没有这个东西,真可以放下。自性里有的是智慧、是德行、是相好,佛在经上讲,《华严经》上说的「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德就是我们今天讲德行、能力,相是相好、福报。只要把三种障碍放下,它统统现前,这三种障碍是妄想分别执著,这个东西统统放下叫妄尽,智慧德相现前叫还源。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到此地。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二0四八卷)  2009/9/30  台湾高雄  档名:12…17…2048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大方广佛华严经?十住品第十五》,我们还是看经文「加分」,我们先把经文念一段:
  【以三昧力。十方各千佛刹微尘数世界之外。有千佛刹微尘数诸佛。】
  前面我们学到清凉大师为我们开示的「无作三昧,显自觉智」,这句话说明大乘经上佛常讲的自性如来,净宗同学常常念到的「唯心净土,自性弥陀」,这个自觉智就是自性佛。自性佛怎么显出来的?是由无作三昧,这个我们要知道。无作三昧,於一切生死法中,真正能够离起心动念,不起心、不动念。无作三昧也叫无愿三昧,连愿求这种念头都没有。我们知道,不起心、不动念是什么境界?至少初住菩萨的境界,不起心、不动念就是破根本无明,无明破了就证法身。大乘教里常说法身菩萨、法身大士、法身佛,这是真的不是假的,他超越了十法界。这一证,永远证得,就不会再迷,我们净宗讲「圆证三不退」,圆是圆满,三不退证得,他圆满,这个难得。三不退就是「位不退」,这个位就是初住菩萨,也就是说,他绝对不会再退到十法界。第二个「行不退」,佛菩萨的悲愿在修学过程当中,没破无明之前所发的弘愿「众生无边誓愿度」,这个时候要兑现;「烦恼无尽誓愿断」,他真的断了,烦恼断尽。破无明之后,见思烦恼、尘沙烦恼统统没有,烦恼断尽,妄尽还源。还源是回归自性,自性里面的智慧现前就叫自觉智。智慧现前、德能现前、相好现前,这是诸佛如来实报庄严土。由此可知,实报庄严土还是自性现的,真的是唯心净土。
  此地所见的毗卢遮那如来是法身佛,也是自性佛。自性佛现相就称为卢舍那佛,因为法身佛没相,他是体,他不是相,也就是我们净宗所讲的常寂光。毗卢遮那是梵语,翻成华文叫遍一切处。在哪里?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它不是虚空,虚空也是它变现出来的。惠能大师讲的「何期自性,能生万法」,那个自性就是毗卢遮那。《还源观》里面讲的「自性清净圆明体」,圆是圆满,你看他讲到清净、讲到圆满。圆满是什么?德能圆满、相好圆满,后面还有个明,明是智慧圆满。就是世尊在《华严经》上所说的「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这个时候统统现前,你得无作三昧就现前。在这个境界里,「寂不失照」,寂是体,就是清净心,寂是清净,惠能大师讲的「何期自性,本自清净」。清净心起作用就是照,照是智慧、是明了,照见。你看我们《心经》念得最多,早晚课诵里面都有,讲「观自在菩萨」,就是观世音菩萨,等觉菩萨,他「照见五蕴皆空」,这个照就是此地讲的寂不失照。寂是体,照是用,寂照同时。
  「冥同佛心」,用「冥」这个字用得好,比显还有意思,冥在此地是自自然然,我们佛经上有个术语叫「法尔如是」,它就是这个样子的。佛心是什么?我们在大乘教里面常常念到「佛心离念」,由此可知,离念就是佛心,没有念头。没有念头是不是无想?无想就变成无想定,不是,无想还有想,他想什么?想「我无想」,所以他还不是究竟。他说我现在住在无想里面,其实是住无明里头,所以他的果报在四禅天的无想天,跟佛法修行证果不同,不是一样的,这我们不能起误会。离念是什么?没有妄想、没有分别、没有执著,这都是念。妄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